一种可锚固的建筑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534发布日期:2018-07-31 20:5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保温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锚固的建筑保温板。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其结构一般是由保温芯与防护隔气膜复合而成,它能够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所引起的热传递,在冰箱制造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如今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兴起,也有少许的建筑在建造时使用到真空绝热板,起到一个使建筑内部与外界热隔离的作用,其使用方法即是将真空绝热板粘贴于墙体上,然后在其外表面上粘接饰面材料,但由于建筑墙体所处环境变化复杂,温差变化较大,所以墙面很容易受到破坏,位于最外层的饰面材料也很容易脱落,这样,真空绝热板便暴露在外面了,由于其只是通过简单的粘接固定,很容易掉落影响到墙体的整体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锚固的建筑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锚固的建筑保温板,包括空心板,在空心板内填充保温材料,在空心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可与建筑物墙体粘结的织物层;

空心板为方形,在空心板包括内侧面、外侧面、上下端面、以及左右两个侧端面,在左右两个侧端面的其中一个侧端面设置有内侧扩展板,内侧扩展板的内侧面与空心板内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在另一个侧端面设置有与内侧扩展板相配合的外侧扩展板,外侧扩展板的外侧面与空心板外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内侧扩展板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中穿入锚钉,安装时,通过黏贴方式和锚钉固定方式将一块保温板安装在建筑墙体上,然后安装第二块保温板,安装时,使第二块保温板的外侧扩展板覆盖在上一块保温板的内侧扩展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保温材料为酚醛泡沫。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织物层采用玻璃纤维布、或陶瓷纤维布、或植物纤维布或化纤纤维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内侧扩展板和外侧扩展板的总厚度等于空心板的厚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空心板的外侧面依次设置有热合层和装饰表层。进一步的,热合层为PE膜、或者CPP膜、或者BOPP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内侧扩展板外表面还固定设置有多个块体,在外侧扩展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内侧扩展板上的块体相配合的凹腔,安装时,将第二块保温板的外侧扩展板的凹腔卡入上一块保温板的内侧扩展板的块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黏贴方式和锚钉固定方式相结合,将保温板安装在建筑墙体上,保证了保温板与墙体的牢固性。

2,保温板的左右两侧端具有相互配合的内侧扩展板和外侧扩展板结构,且在内侧扩展板上设置锚钉,外侧扩展板覆盖该锚钉,从而保证了保温板整体的美观性,不会有锚钉外露在保温板表面。

3,在内侧扩展板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块体,在外侧扩展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内侧扩展板上的块体相配合的凹腔,安装时,将第二块保温板的外侧扩展板的凹腔卡入上一块保温板的内侧扩展板的块体中;由于保温板的内侧扩展板通过锚钉与建筑物墙体固定,所以保温板的内侧扩展板端与墙体固定牢固,通过在保温板的内侧扩展板上设置支撑块,从而为第二块保温板外侧扩展板端提供了竖向支撑力,保证了保温板不会脱离墙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可锚固的建筑保温板,包括空心板1,在空心板内填充保温材料,该保温材料为酚醛泡沫,在空心板的内侧面(即异形板的与墙体连接面)设置有可与建筑物墙体粘结的织物层2,所述织物层采用玻璃纤维布、陶瓷纤维布、植物纤维布或化纤纤维布;

空心板为方形,在空心板包括内侧面(即异形板的与墙体连接面)、外侧面(即空心板的与内侧面相对的一面)、上下端面、以及左右两个侧端面,在左右两个侧端面的其中一个侧端面设置有内侧扩展板3,内侧扩展板的内侧面与空心板内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内侧扩展板厚度为整个建筑保温板厚度的3/1,在另一个侧端面设置有与内侧扩展板相配合的外侧扩展板4,外侧扩展板的外侧面与空心板外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内侧扩展板和外侧扩展板的总厚度等于空心板的厚度;

在空心板的外侧面依次设置有热合层5和装饰表层6,热合层可以为PE膜制作,或者选用CPP膜、BOPP膜等热熔型高分子树脂膜。

在内侧扩展板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中穿入锚钉7,安装时,首先通过黏贴方式和锚钉固定方式将一块保温板安装在建筑墙体上,然后安装第二块保温板,安装时,使第二块保温板的外侧扩展板覆盖在上一块保温板的内侧扩展板上,以此类推进行安装。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内侧扩展板外表面还固定设置有多个块体8,在外侧扩展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内侧扩展板上的块体相配合的凹腔9,安装时,将第二块保温板的外侧扩展板的凹腔卡入上一块保温板的内侧扩展板的块体中,从而为第二块保温板提供支撑力。

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