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532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装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墙板。



背景技术:

墙壁一般为表面涂有石灰的混凝土结构,冬季时室内热量容易流失,且裸露的墙壁存在以下缺点:人与坚硬的墙壁发生磕碰时容易受伤,墙壁上留下脚印痕迹难以去除。墙板是贴在墙壁上的一种装修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且较为美观。

现有公布号为CN103669784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饰墙板,包括安装面和侧边,该墙板通过在安装面上涂抹胶水粘贴于墙壁上,通过在侧边上涂抹胶水将多块墙板结合为一个整体。但室内的水蒸气透过墙板之间的缝隙与冰冷的墙壁接触时,水蒸气会液化使墙壁受潮,墙壁表面在长期含水的情况下可能使墙壁上的石灰层脱落、墙壁与墙板之间的胶水失去粘性,导致墙板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墙板,拥有较好的防潮效果,墙板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室内墙板,包括外板和设置于外板板面上的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包括靠近于外板的海绵中层、远离外板的海绵内层,所述海绵内层内设置有中空的框架,所述框架背离外板的端面与海绵内层背离外板的端面平齐,所述外板和海绵中层的端面尺寸小于框架的端面尺寸,多个本室内墙板安装好后,多个外板之间形成通风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本室内墙板时,先将多个框架的侧壁、框架背离外板的端面均涂上胶水,然后将多个框架粘贴于墙壁上,并将多个框架通过侧壁粘贴形成整体,则海绵内层同时与墙壁接触,当墙壁受潮时,海绵内层能吸收墙壁上的水分,水分会缓慢扩散至海绵中层内,外部的空气能在通风间隙内自由流通,流动的空气能进入多孔的海绵中层内,从而使水分较易蒸发,使海绵层保持良好的吸水能力,本室内墙板的防潮效果较好,墙板不易脱落。

优选的,所述海绵层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于外板,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于框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架将外板和框架连接为刚性的整体,减少人施力于外板时外板发生移动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海绵中层上开设有多个通风通道,多个所述通风通道与通风间隙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部流动的空气穿过通风间隙后,能进一步通过通风通道流动于海绵中层的内部,使海绵中层内的水分更易蒸发,防潮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多根杆体,多根所述杆体交叉布置形成网状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根杆体形成网状结构,能在保证具有较大的中空空间用于填充海绵内层的同时,多根杆体涂抹胶水后与墙壁的粘贴位置更为匀称,粘贴更牢固,且框架的强度更高。

优选的,所述框架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围于所有杆体,所述框体的外框壁垂直于外板的板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本室内墙板安装于平整的墙壁之后,外板与墙壁平行,由于框体的外框壁垂直于外板的板面,则框体的外框壁也垂直于墙壁,则相互粘贴的相邻框体的外框壁互相平行,所以胶水的粘贴面积较大,使两个框体之间的粘贴较为稳固。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外框壁设置为磨砂材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框体的外框壁表面为磨砂材质,所以框体的外框壁上有大量微小的凹坑,胶水能进入这些凹坑内,使胶水能更加紧密地附着于框体上,使两个框体之间的粘贴更为稳固。

优选的,所述外板背离海绵层的板面上设置有网布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网布层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防止外板受潮导致板面打滑。

优选的,所述网布层为多孔的蜂窝状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孔的网布层不易对外板的装饰效果产生明显影响,且蜂窝状结构的网布层强度较高,不易破损。

优选的,所述通风间隙内设置有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关控制灯的亮灭,本室内墙板能够取代其他灯具进行照明,且较为美观。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控制灯亮灭的光线传感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光线传感器安装于进出室内的门上,当人通过门进入室内时,人遮挡住光线传感器的光线信号,光线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到控制电路,并控制灯发光,当人通过门离开室内时,人再次遮挡住光线传感器的光线信号,光线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到控制电路,并控制所有灯熄灭,从而节约电能,光线传感器实现了灯的自动亮灭,智能程度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室内墙板拥有较好的防潮效果,墙板不易脱落,且带有自动发光功能,智能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室内墙板的立体图,主要突出本室内墙板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室内墙板的上视爆炸图,主要突出本室内墙板的内部结构;

图3为本室内墙板的下视爆炸图,主要突出本室内墙板的内部结构;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主要突出本室内墙板的连接结构。

附图标记:1、外板;2、海绵层;3、框架;21、海绵中层;22、海绵内层;4、通风间隙;5、灯;31、框体;32、杆体;33、穿出孔;221、海绵凸块;211、通风通道;11、网布层;6、支架;7、光线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室内墙板,包括依次层叠的形状均为正方形的外板1、海绵层2和框架3,海绵层2包括靠近于外板1的海绵中层21、远离外板1的海绵内层22,框架3嵌于海绵内层22内。外板1和海绵中层21的端面尺寸小于框架3的端面尺寸,多个本室内墙板安装好后,相邻的外板1之间形成通风间隙4,位于通风间隙4内的海绵内层22上设置有灯5。

如图2和图3所示,框架3包括方形的框体31、位于框体31内的多根杆体32。框体31由截面为方形的四根杆首尾相接组合而成,且框体31的外框壁垂直于外板1的板面,框体31的外框壁设置为磨砂材质。每根杆体32的两端固定于框体31的内框壁上,且多根杆体32互相交叉形成多个方形的穿出孔33,使框架3的整体形成网状结构。

海绵内层22的端面大小与框体31的内框尺寸相同,海绵内层22上一体成型有多个海绵凸块221,多个海绵凸块221位于海绵内层22背离外板1的端面上。多个海绵凸块221的尺寸、排列方式与多个穿出孔33匹配,多个海绵凸块221嵌入于对应的穿出孔33内,且海绵凸块221背离外板1的端面与框架3背离外板1的端面齐平。海绵中层21与海绵内层22一体成型而成,如图2和图4所示,海绵中层21内开设有多个通风通道211,多个通风通道211的轴线均与海绵中层21的端面平行,多个通风通道211互相贯通且与通风间隙4连通。

外板1为具有装饰效果的板材,外板1的板面尺寸与海绵中层21的端面尺寸相同。外板1背离海绵层2的板面上设置有网布层11,网布层11为多孔的蜂窝状结构,网布层11在不明显影响外板1的装饰效果的同时,网布层11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防止外板1受潮导致板面打滑。

海绵层2内设置有多根支架6,多根支架6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外板1的板面。多根支架6的一端固定于外板1上,多根支架6的另一端固定于框架3,支架6将外板1和框架3连接为刚性的整体,减少人施力于外板1时外板1发生移动的几率。

如图1所示,每块本室内墙板上灯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灯5分别位于本墙板的四条边的位置,灯5的形状为长条形。本室内墙板还包括用于控制灯5亮灭的光线传感器7,光线传感器7的数量为一个。当多块本室内墙板组合贴于整个墙面时,光线传感器7通过电路同时控制整个墙面上所有灯5的亮灭。

安装本室内墙板时,先将框架3背离外板1的端面、框体31的外框壁均涂上胶水,然后将框架3粘贴于墙壁上,多个本室内墙板通过框体31的外框壁粘贴形成整体,海绵内层22同时与墙壁接触。由于相互粘贴的相邻框体31的外框壁互相平行,所以胶水的粘贴面积较大;且框体31的外框壁表面为磨砂材质,框体31的外框壁上有大量微小的凹坑,胶水能进入凹坑内从而更加紧密地附着于框体31上,使墙板与墙板之间粘贴得十分稳固。

当墙壁受潮时,海绵内层22从海绵凸块221处吸收墙壁上的水分,水分会缓慢扩散至海绵中层21内。外部的空气能在通风间隙4和通风通道211内自由流通,海绵中层21内的水分较易蒸发,使海绵层2保持良好的吸水能力,本室内墙板的防潮效果较好。

光线传感器7可安装于进出室内的门上,当人通过门进入室内时,人遮挡住光线传感器7的光线信号,光线传感器7产生电信号到控制电路,并控制所有灯5发光,本室内墙板能够取代其他灯具进行照明,且较为美观。当人通过门离开室内时,人再次遮挡住光线传感器7的光线信号,光线传感器7产生电信号到控制电路,并控制所有灯5熄灭,从而节约电能。光线传感器7实现了灯5的自动亮灭,智能程度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