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的支撑骨架及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2799发布日期:2018-07-13 18:3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的支撑骨架及帐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折叠帐篷大多包括一个帐篷支撑骨架和披覆于帐篷骨架上的篷布,该支撑骨架包括若干支杆呈辐射状连接于帐篷顶端中心的顶部连接座形成蓬顶,该蓬顶由至少三脚杆支撑,该脚杆由一根脚管或是至少两根脚管枢接或滑接。使用时,只需撑开帐篷支撑骨架带动篷布张开形成一帐篷立于地面。现有技术在每个关节点都需要解锁才可以进行收折,脚管处同样使用折弯件实现收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帐篷的支撑骨架,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采用上述的骨架的帐篷,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采用上述的骨架的双层帐篷。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骨架收篷时上支杆和底支杆解锁后,铰接件并不需要解锁,直接可进行收纳,使撑收更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帐篷的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骨架包括顶中件、顶杆和支杆,顶中件的上部周向设置有多个铰接口,顶杆的上端铰接设置在铰接口内,顶杆的下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的支杆相连接;所述的支杆包括上支杆和底支杆,上支杆和底支杆采用伸缩结构,并在上支杆和底支杆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头和第二铰接头,第一铰接头由第一连接部和两个第一铰接盘构成,第一连接部与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铰接盘之间构成铰接口,第二铰接头由第二连接部和第二铰接盘构成,第二连接部与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铰接盘设置在铰接口内,第一铰接盘与第二铰接盘的中部通过销轴相连接,并在第一铰接盘铰接口内侧壁上设置有导向限位凸台,第二铰接盘外侧壁设置有与销轴同心的弧形导向槽,弧形导向槽的弧度为120°~145°,导向限位凸台设置在弧形导向槽内,弧形导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起始限位口和锁紧限位口,起始限位口连接设有凸台嵌入口,凸台嵌入口呈开口状延伸至第二铰接盘的外圈,在第一铰接头和第二铰接头呈折叠状态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平行,且导向限位凸台位于起始限位口,在第一铰接头和第二铰接头呈展开状态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呈120°~145°角度设置,且导向限位凸台位于锁紧限位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部和第一铰接盘呈120°~145°角度设置,第二连接部和第二铰接盘呈120°~145°角度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销轴的两端还设置有“U”型连接件,“U”型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销轴的两端,并在“U”型连接件的两端与第一铰接盘之间设置有垫片。“U”型连接件可以提供内篷布的悬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外连接头、内连接头、按钮和锁紧块,所述的外连接头固定设置在底支杆的上端部,内连接头设置在上支杆的下端部,内连接头内设置有径向的滑槽,所述的锁紧块设置在滑槽内,锁紧块与滑槽内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并在锁紧位置的底支杆和上支杆侧壁分别设置有通孔,锁紧块凸出通孔设置,所述的按钮设置在通孔的外侧,按钮的内端与所述的锁紧块的外端,通过按钮能使锁紧块收入底支杆的通孔。上述的结构提供了一种简单的上支杆和底支杆伸缩锁紧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限于该方式,任何目前提供的伸缩结构都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锁紧块为金属件,在锁紧块的内部设置有塑料件,塑料件为“Π”字型,塑料件扣在锁紧块的通孔内,塑料件的外侧端部凸出通孔呈圆弧状。金属件锁紧稳固,但是唯一的缺陷是在滑动的时候会与上支杆内壁产生摩擦噪音。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锁紧块内设置塑料件,塑料件与上支杆内壁滑动避免了金属摩擦噪音的产生。当然,最为简单的方式,在保证塑料件的强度下,可以采用整个锁紧块都是塑料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铰接口为“L”型,“L”型铰接口的底部形成顶杆的支撑。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顶中件包括上盖板和下底板,上盖板和下底板通过螺钉固定管连接,上盖板上设置有多个径向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的下底板在弧形缺口相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块弧形连接板,所述的“L”型铰接口形成在两块弧形连接板之间,两块弧形连接板对向分别设置轴孔。上述的结构提供了顶中件的结构,可以便于安装顶杆,提供最为简单的铰接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顶杆和支杆分别设置3~6根。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支撑骨架包括侧上杆和侧支杆,侧支杆两端用于支撑地面,上部设置有中部凸起,所述的顶中件下部设置径向的连接口,侧上杆的一端设置在连接口内,侧上杆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扣合件扣合设置在侧支杆在中部凸起。3~6根顶杆和支杆既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但是在很多的时候,需要设置外篷布,实现在内帐篷外形成一个外厅,而本实用新型侧上杆和侧支杆则可以提供外篷布的支撑,特别是在内帐篷的出入口,侧上杆和侧支杆上的外篷布提供了内帐篷出口的遮挡,避免了雨水直接进入内帐篷的出入口,增加遮阳面积,增加保暖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侧上杆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弧形金属挂钩,所述的弧形金属挂钩扣合设置在连接口内。通过设置弧形金属挂钩可以扣合在连接口内,避免了折叠的时候,在撤掉侧支杆的时候侧上杆的连接端与连接口之间脱离,掉下产生砸伤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帐篷,该帐篷包括内篷布和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骨架,所述的内篷布通过挂扣设置在支撑骨架内部。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三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帐篷,该双层帐篷包括内篷布、外篷布和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骨架,所述的内篷布通过挂扣设置在支撑骨架内部,所述的外篷布通过支撑骨架的支撑设置在支撑骨架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采用该支撑骨架的帐篷在撑篷时由软面的自身弹性约束使骨架自由站立,同时铰接件内部有限位点到位,侧面脚管采用伸缩结构,整体撑收方便,且稳定性好。支撑骨架收篷时上支杆和底支杆解锁后,铰接件并不需要解锁,直接可进行收纳,使撑收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起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铰接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铰接件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顶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增加侧上杆和侧支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侧上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帐篷的支撑骨架,该支撑骨架包括顶中件1、顶杆2 和支杆3,顶中件1的上部周向设置有四个“L”型铰接口10,所述的顶杆2数量为“L”型铰接口10相配,顶杆2的上端铰接设置在“L”型铰接口10内,顶杆2的下端通过铰接件6与所述的支杆3相连接;所述的支杆3包括上支杆4 和底支杆5,上支杆4和底支杆5采用伸缩结构,并在上支杆4和底支杆5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7。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铰接件6包括第一铰接头61和第二铰接头62。如图6所示,第一铰接头61由第一连接部611和两个第一铰接盘612构成,第一连接部611和第一铰接盘612呈135°角度设置,第一连接部 611与顶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铰接盘612之间构成铰接口。如图7所示,第二铰接头62由第二连接部621和第二铰接盘622构成,第二连接部621 和第二铰接盘622成135°角度设置,第二连接部621与支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铰接盘622设置在铰接口内,第一铰接盘612与第二铰接盘622的中部通过销轴63相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的销轴63的两端还设置有“U”型连接件64,“U”型连接件6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销轴63的两端,并在“U”型连接件64的两端与第一铰接盘612之间设置有垫片65。第一连接部611和第一铰接盘612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一限位斜面617,第二连接部621和第二铰接盘622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二限位斜面627。如图6所示,在第一铰接盘612铰接口内侧壁上设置有导向限位凸台613,如图7所示,第二铰接盘622外侧壁设置有与销轴63同心的弧形导向槽623,弧形导向槽623的弧度为135°,导向限位凸台613设置在弧形导向槽623内,弧形导向槽623的两端分别设置起始限位口624和锁紧限位口625,起始限位口624连接设有凸台嵌入口626,凸台嵌入口626呈开口状延伸至第二铰接盘622的外圈,在第一铰接头61和第二铰接头62呈折叠状态下,第一连接部611和第二连接部621相互平行如图5 所示,且导向限位凸台613位于起始限位口624,在第一铰接头61和第二铰接头62呈展开状态下,第一连接部611和第二连接部621相互呈135°角度设置如图4所示,且导向限位凸台613位于锁紧限位口625。

如图8所示,所述的锁紧装置7包括外连接头71、内连接头72、按钮 74和锁紧块75,所述的外连接头71固定设置在底支杆5的上端部,内连接头 72设置在上支杆4的下端部,内连接头72内设置有径向的滑槽73,所述的锁紧块75设置在滑槽73内,锁紧块75与滑槽73内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并在锁紧位置的底支杆5和上支杆4侧壁分别设置有通孔,锁紧块75凸出通孔设置,所述的按钮74设置在通孔的外侧,按钮74的内端与所述的锁紧块75的外端,通过按钮74能使锁紧块75收入底支杆5的通孔。锁紧块75为金属件,在锁紧块75的内部设置有塑料件76,塑料件76为“Π”字型,塑料件76扣在锁紧块75的通孔内,塑料件76的外侧端部凸出通孔呈圆弧状。

如图9、图10所示,顶中件1包括上盖板11和下底板12,上盖板11和下底板12通过螺钉固定管连接,上盖板11上设置有四个径向设置有弧形缺口 14,所述的下底板12在弧形缺口相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块弧形连接板15,所述的“L”型铰接口10形成在两块弧形连接板15之间,两块弧形连接板15对向分别设置轴孔16。

如图11所示,该支撑骨架包括侧上杆8和侧支杆9,侧支杆9两端用于支撑地面,上部设置有中部凸起,所述的顶中件1下部设置径向的连接口13,侧上杆8的一端设置在连接口13内,侧上杆8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扣合件81扣合设置在侧支杆9在中部凸起。如图12所示,侧上杆8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弧形金属挂钩82,所述的弧形金属挂钩82扣合设置在连接口13内。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帐篷,该帐篷包括内篷布和所述的支撑骨架,所述的内篷布通过挂扣设置在支撑骨架内部。另外,如果作为双层帐篷,则该双层帐篷包括内篷布、外篷布和所述的支撑骨架,所述的内篷布通过挂扣设置在支撑骨架内部,所述的外篷布通过支撑骨架的支撑设置在支撑骨架的外部。

帐篷在撑开状态,支撑骨架如图1和图11所示,需要折叠的时候,解锁锁紧装置使上支杆4和底支杆5收缩,这时由于内篷布失去约束,顶中件1下落,顶杆2与支杆3折叠,内篷布随支架折叠。如果是双层帐篷,则先取下外篷布,然后取下下侧上杆8和侧支杆9,最后和单层帐篷一样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