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深窄混凝土结构部位施工的振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602发布日期:2018-07-11 01:5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领域主要针对超高超窄混凝土结构施工条件,研制一种新型长臂振捣器,从而满足混凝土振捣要求,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达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增强施工可操作性的目的。



背景技术:

在当今建筑行业中,混凝土结构仍然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其中超高超窄凝土结构的施工振捣技术及工艺,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市面上的普通振捣器仅限于开放空间近距离振捣,无法克服超高超窄混凝土结构施工振捣时远距离、振捣面不可见、振捣棒插入深度无法判断等困难,基于此,设计一种适用于超高超窄混凝土结构施工振捣的振捣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窄混凝土结构部位施工的振捣器,针对超高超窄混凝土结构,使其达到防渗防漏要求,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增强施工可操作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深窄混凝土结构部位施工的振捣器,包括振捣棒、电源线及电机,所述电源线上靠近振捣棒一端外套有带刻度的支撑软管。

所述支撑软管采用耐磨橡胶材料。这样使振捣器在超高超窄混凝土结构中振捣时,一方面分担振捣棒对电线的拉力,另一方面保护电线不被钢筋骨架磨损。

所述振捣棒与电源线通过振捣棒替换卡口连接,振捣棒采用Φ30、Φ40、Φ50、Φ60四个规格。通过替换作业以适用于不同状态的混凝土振捣。

所述支撑软管下端安装有高亮探照灯。通过高亮探照灯可以清晰的看到混凝土振捣之后的泛浆效果,确保混凝土振捣质量,防止超振或欠振。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深窄混凝土结构部位施工的振捣器,通过设置带刻度的支撑软管,并在支撑软管上安装高亮探照灯,不仅可判断到振捣棒插入的深度,而且可以观察振捣面上混凝土泛浆的效果,在远距离、超高超窄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不仅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施工可操作性强,而且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使其达到防渗防漏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振捣棒1,振捣棒替换卡口2,支撑软管3,探照灯4,电源线5,电机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深窄混凝土结构部位施工的振捣器,包括相互依次连接的振捣棒1、电源线5及电机6,为了有效判断振捣棒插入深度,在电源线5上靠近振捣棒1一端外套有带刻度的支撑软管3,支撑软管3材质采用耐磨橡胶材料。通过保护软管上的刻度结合已知的结构深度来确定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而在支撑软管3下端安装有高亮探照灯,通过探照灯时刻观测混凝土泛浆的效果。

工作原理:超高超窄结构模板及钢筋骨架搭建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结构一仓浇筑到顶,混凝土采用天泵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层与层之间的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将该装置的支撑软管3长度设置为大于结构高度,可有效保证结构底部的混凝土振捣。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1应插入下层10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无气泡产生且混凝土表面有均匀的水泥浆泛出为准。振捣前通过支撑软管3上的刻度结合已知的结构部位的深度来确定振捣棒1在混凝土中插入的深度,振捣时可以打开探照灯4进行照明,方便直接观测混凝土泛浆的效果。待完全泛浆之后继续等待5至10S,结束此部位振捣,换下一个相邻部位进行振捣。

工作过程:

1)、绑扎超高超窄混凝土结构钢筋骨架;

2)、搭建超高超窄混凝土结构模板及脚手架;

3)、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4)、将振捣器至上而下插入需要振捣的混凝土,通过支撑软管3上的刻度结合已知的结构深度来确定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调整好插入深度后开始进行振捣;

5)、通过高亮探照灯4的照明,时刻观测混凝土泛浆的效果;

6)、待振捣区域完全泛浆之后继续振捣5至10S,结束此部位振捣,换下一个相邻部位振捣,直至整层振捣结束;

7)、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并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混凝土结构浇筑整体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