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连接组件及墙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859发布日期:2018-10-23 16:04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板连接组件及墙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装修领域中,如果通过模块化安装,则墙板的尺寸是固定的,如果装修高度不是墙板的整数倍数,则需要将墙板切割,切割后墙板与基准墙板衔接效果不好,装修质量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板连接组件及墙板连接结构,其可以实现快速铺装,附加墙板与基准墙板之间衔接好,装修质量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墙板连接组件,包括基准墙板、与所述基准墙板相连接的附加墙板和嵌缝条;

在所述基准墙板与所述附加墙板相接的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在所述附加墙板与所述基准墙板相接的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接的第二凹槽;

所述基准墙板和所述附加墙板通过固定条紧固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接形成嵌缝条容置凹槽;

所述嵌缝条安装在所述嵌缝条容置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称布置;

所述嵌缝条呈长条型,所述嵌缝条的一半插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其另一半插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墙板和所述附加墙板都包括基层和面层,所述面层通过粘结胶层粘结在所述基层上;

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基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为木塑板,所述面层为瓷砖。

进一步地,所述附加墙板位于所述基准墙板的上方;

所述附加墙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用于与所述附加墙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第三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附加墙板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墙板连接结构,包括顶部固定件、吊挂龙骨、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权利要求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墙板连接组件;

所述第一顶板连接在所述吊挂龙骨的下方;

所述第二顶板通过顶板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顶部固定件的下方;

所述第二顶板至少部分搭接在所述第一顶板上;

所述墙板连接组件中的限位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二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连接件中的第三连接板搭接在所述第二顶板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吊挂龙骨与所述顶板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合页转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主体和与所述连接件主体一体成型的顶板连接板;

所述连接件主体中具有U型卡槽,所述顶部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卡槽内;

所述顶板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顶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预先制作附加墙板,无需现场切割,在将附加墙板与基准墙板连接时,通过固定条紧固,并在附加墙板与基准墙板之间布置有嵌缝条,提高了连接质量和装修质量,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板连接组件及墙板连接结构,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墙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基准墙板与附加墙板对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墙板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顶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板连接组件100,包括基准墙板1、与基准墙板1相连接的附加墙板2和嵌缝条6。

在基准墙板1与附加墙板2相接的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81,在附加墙板2与基准墙板1相接的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81对接的第二凹槽82。

基准墙板1和附加墙板2通过固定条5紧固连接在一起。

第一凹槽81与第二凹槽82对接形成嵌缝条容置凹槽8。

嵌缝条6安装在嵌缝条容置凹槽8内。

基准墙板1为模块化加工形成的标准尺寸的墙板,附加墙板2为模块化加工形成的非标准尺寸的墙板。一般情况下,附加墙板2的尺寸小于基准墙板1的尺寸。

固定条5连接在基准墙板1与附加墙板2的背面,固定条5的一端通过螺钉紧固在基准墙板1上,其另一端通过螺钉紧固在附加墙板2上。

在基准墙板1上设置第一凹槽81,其位于基准墙板1与附加墙板2相接的面上;在附加墙板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82,其位于附加墙板2与基准墙板1相接的面上。在将基准墙板1与附加墙板2组装在一起时,第一凹槽81与第二凹槽82对接在一起,形成嵌缝条容置凹槽8。为了实现密封基准墙板1与附加墙板2之间的缝隙,将嵌缝条6安装在嵌缝条容置凹槽8内。

具体地,嵌缝条6可以嵌入该嵌缝条容置凹槽8内,或者通过粘结胶层粘结在嵌缝条容置凹槽8内,实现密封连接。

较佳地,第一凹槽81与第二凹槽82对称布置,两者结构形状尺寸完全相同。

嵌缝条6呈长条型,嵌缝条6的一半插入在第一凹槽81内,其另一半插入在第二凹槽82内,使得第一凹槽81与第二凹槽82内的嵌缝条的长度相等,利于保持结构稳定性和方便开槽及组装。

较佳地,如图1-2所示,基准墙板1和附加墙板2都包括基层3和面层4,面层4通过粘结胶层粘结在基层3上。

第一凹槽81和第二凹槽82设置在基层3上。

基准墙板1和附加墙板2的材料相同,其都由基层3和面层4组装。基层3用于与固定结构连接,面层4起到装饰作用。面层4通过粘结胶层(例如,玻璃胶、结构胶等)粘结在基层3上,方便铺装。基层3的厚度一般比面层4的厚度后,将第一凹槽81和第二凹槽82设置在基层3上,利于维持结构的稳定性。

较佳地,基层3为木塑板,面层4为瓷砖。

木塑板也称之为木塑复合板材,是一种主要由木材(木纤维素、植物纤维素)为基础材料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塑料)和加工助剂等混合均匀后再经模具设备加热挤出成型而制成的装饰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性能与特征。

较佳地,如图1所示,附加墙板2位于基准墙板1的上方。附加墙板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连接件7,用于与外部固定件连接,起到对附加墙板2限位和安装的作用。

较佳地,如图1所示,限位连接件7包括用于与附加墙板2连接的第一连接板71、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的第二连接板72和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71与第二连接板72之间的第三连接板73。

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分别位于第三连接板73的两侧,第一连接板7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附加墙板2上。

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平行,利于与不同的安装平面贴合实现紧固连接。

第一连接板71、第三连接板73和第二连接板72依次连接形成Z型,拐角处的角度为90°,利于对不同的连接件进行找平和安装。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板连接结构200,包括顶部固定件201、吊挂龙骨202、第一顶板203、第二顶板204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墙板连接组件100。

第一顶板203连接在吊挂龙骨202的下方。

第二顶板204通过顶板连接件205连接在顶部固定件201的下方,第二顶板204至少部分搭接在第一顶板203上。

墙板连接组件100中的限位连接件7连接在第二顶板204上。

有关墙板连接组件100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吊挂龙骨202用于安装下方的物件,例如第一顶板203,其通过螺栓紧固在吊挂龙骨202上。

顶部固定件201用于安装下方的物件,例如第二顶板204,其通过顶板连接件205安装在顶部固定件201的下方,并将第二顶板204的一端搭接在第一顶板203上,实现顶板连接,并可以在第二顶板204与第一顶板203的相接处形成装饰台阶结构。

将墙板连接组件100中的限位连接件7连接在第二顶板204上,从而将墙板连接组件100铺装在第二顶板204的下方。

较佳地,如图3所示,限位连接件7中的第三连接板73搭接在第二顶板204上,通过第二顶板204对第三连接板73起到限位作用,从而起到对下方的附加墙板2进行限位。

限位连接件7中第二连接板72与顶部固定件201或顶板连接件205连接,实现紧固安装。具体可通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进行连接。

较佳地,如图3所示,在吊挂龙骨201与顶板连接件205之间设置有合页转接件206。合页转接件206的一侧合页通过螺栓与吊挂龙骨201连接,其另一侧的合页与顶板连接件205连接,实现转接作用,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较佳地,如图3-4所示,顶板连接件205包括连接件主体2051和与连接件主体2015一体成型的顶板连接板2052。

连接件主体2051中具有U型卡槽2053,顶部固定件201固定安装在U型卡槽2053内,顶板连接件2052与第二顶板204固定连接。

具体地,顶部固定件20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U型卡槽2053内,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顶板连接件2052与第二顶板204和合页转接件206固定连接,顶板连接件2052位于第二顶板204和合页转接件206之间,使得相邻的部件都进行连接,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优选地,顶板连接板2052与连接件主体2051一体成型,提高结构强度。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