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66239发布日期:2019-07-03 03:2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地板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板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被用于浴室地板等的地板构造体,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深皿状的主体、表面件、高密度发泡聚氨酯层的地板构造体。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地板构造体,主体由纤维强化塑料(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s)形成,表面件配设成堵塞主体的上部开口。此外,高密度发泡聚氨酯层配设于被主体和表面件包围的空间内。专利文献1所述的地板构造体由于高密度发泡聚氨酯层配设于表面件的下层,所以强度优异,绝热性也优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19776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地板构造体,为了制作纤维强化塑料制的主体,需要制作模具。模具的制作需要较多的费用和时间。因此,使地板构造体产品化时的初始费用和产品化所要时间变多。进而,在改变地板构造体的尺寸等对地板构造体进行设计改变时,需要重新制作模具,在地板构造体的设计改变上需要较多的费用和时间。因此,不容易进行设计改变,产品设计的自由度下降。为了应对上述问题,也考虑通过手工层压成形制作地板构造体的主体。然而,手工层压成形不适合大量生产。因此,若通过手工层压成形制作地板构造体的主体,则难以进行地板构造体的量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首先,提供能够使产品设计的自由度提高的地板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其次,提供能够减少使地板构造体产品化时的初始费用、能够缩短地板构造体的产品化所需的时间、且能够使地板构造体的量产化容易的地板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地板构造体具备表面件、绝热层、框状部件、底板部件。前述表面件是平板状的。前述绝热层配设于前述表面件的下层。前述框状部件被以沿前述绝热层的外周部延伸的方式配设,卡合于前述绝热层的前述外周部。前述底板部件配设于前述绝热层的下层。

此外,在本申请公开的地板构造体中,前述框状部件具有中空部及包围该中空部的周壁。前述周壁具有开口部。前述开口部向前述绝热层的中央侧开口。前述绝热层的前述外周部经由前述开口部配设于前述中空部的内部。

在本申请公开的地板构造体中,前述开口部以比前述框状部件的前述周壁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的宽度尺寸,以沿前述框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前述周壁。前述开口部的前述宽度尺寸比前述绝热层的前述外周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

此外,本申请公开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第2工序、第3工序、第4工序、第5工序、第6工序,前述地板构造体包括由发泡树脂形成的绝热层。前述第1工序是在下模上放置平板状的表面件的工序。前述第2工序是沿前述表面件的外周缘,在前述下模上放置卡合于前述绝热层的外周部的框状部件的工序。前述第3工序是在前述表面件的上方配置具有贯通孔的底板部件的工序。前述第4工序是在前述底板部件上放置上模的工序。前述第5工序是通过前述贯通孔,向由前述表面件、前述框状部件及前述底板部件包围的空间注入发泡树脂原料的工序。前述第6工序是使前述发泡树脂原料发泡来形成前述绝热层的工序。

在本申请公开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中,前述框状部件具有中空部及包围该中空部的周壁。前述周壁具有向前述绝热层的中央侧开口的开口部。并且,前述第5工序包括:通过前述开口部从前述空间向前述中空部导入前述发泡树脂原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构造体,在地板构造体的下层构造中,规定地板构造体的水平方向的尺寸(水平方向的长度、宽度)的底板部件、规定地板构造体的厚度的框状部件是分体的部件,所以各种设计改变容易,能够使产品设计的自由度提高。例如,在改变地板构造体的水平方向的尺寸时,主要仅改变框状部件的长度即可,设计改变容易。此外,不需要制作与地板构造体的下层构造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模具,能够减少使地板构造体产品化时的初始费用,能够使地板构造体的产品化所需的时间缩短,且能够使地板构造体的量产化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框状部件的立体图。图3(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框状部件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的第1工序的说明图。图4(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的第2工序的说明图。图4(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的第3工序~第5工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例,所以在技术上不进行种种限定,但本发明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未明确记载特别地限定发明的意思,就不限于该实施方式。此外,说明中的“上”、“下”、“右”、“左”与图2的“上”、“下”、“右”、“左”对应。

〈实施方式〉

[基本原理]

参照图1及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基本原理。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具备表面件10、绝热层20、框状部件30、底板部件40。表面件10是平板状的。绝热层20配设于表面件10的下层。绝热层20具有外周部20a。框状部件30被以沿绝热层20的外周部20a延伸的方式配设,卡合于外周部20a。底板部件40配设于绝热层20的下层。

此外,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如图1所示,具有排水部50和排水孔51。排水部50包括以将表面件10和绝热层20沿厚度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的空间。排水部50隔开水流入的间隙,被罩部件52覆盖。排水孔51以将底板部件40沿厚度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与图中未示出的排水弯连通。此外,在表面件10形成有导水部53。导水部53与排水部50相邻,将水向排水部50引导。

[表面件10、绝热层20]

接着,参照图1、图2,对表面件10和绝热层20详细说明。表面件10由瓷砖或天然石形成。表面件10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具有直线状地延伸的外周缘10a。绝热层20由发泡树脂、例如由发泡聚氨酯形成。此外,绝热层20的外周部20a从表面件10的外周缘10a向外周侧突出。

[框状部件30]

接着,参照图2、图3,对框状部件30详细说明。图3(a)是表示框状部件30的立体图。图3(b)是表示框状部件30的剖视图。另外,在图3(b)中,表示框状部件30的长度方向x1的端部附近的截面。

框状部件30如图3所示,具有中空部31和包围中空部31的周壁32。周壁32具有开口部33。开口部33如图2所示,向绝热层20的中央侧开口。绝热层20的外周部20a经由开口部33配设于中空部31的内部。

周壁32的横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是大致长方形,周壁32具有垂直面部32a、上表面部32b、下表面部32c、上侧开口周部32d及下侧开口周部32e。垂直面部32a以与开口部33相向的方式被相对于水平方向大致垂直地配设。上表面部32b大致水平,连续设置于垂直面部32a的上端部。下表面部32c大致水平,连续设置于垂直面部32a的下端部。上侧开口周部32d及下侧开口周部32e连续设置于上表面部32b或下表面部32c,被以与垂直面部32a相向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大致垂直地配设。

垂直面部32a如图2所示,与上侧开口周部32d及下侧开口周部32e相比配设于绝热层20的外周侧。上表面部32b如图1及图2所示,在比表面件10的外周缘10a靠外周侧露出。

框状部件30的开口部33以比周壁32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l0小的宽度尺寸l1、以沿框状部件30的长度方向x1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周壁32。此外,开口部33的宽度尺寸l1如图2所示,比绝热层20的外周部20a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l2小。

此外,框状部件30如图3所示,具有第1延伸设置部32f。第1延伸设置部32f以从垂直面部32a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的方式被连续设置。此外,第1延伸设置部32f在上端具有钩状的卡合部32g。卡合部32g卡合于图中未示出的浴室的构造件。

框状部件30具体地是直线状地延伸的铝合金制的型材。并且,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如图1所示,具有4根框状部件30。4根框状部件30借助截面l字形的连结金属件11互相连结。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框状部件30具有沿长度方向x1延伸的多个内螺纹部34。连结金属件11被螺纹固定于多个内螺纹部34,由此,各框状部件30在长度方向x1的各端部被互相连结。

[底板部件40]

接着,参照图2,详细说明底板部件40。底板部件40具体地是形成为托盘状的钢材,具备主体部41、第2延伸设置部42、立起部43。主体部41具有与表面件10对应的长方形形状,在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44。贯通孔44是用于通过绝热层20的原材料即发泡树脂原料的孔,以将主体部41沿厚度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发泡树脂原料例如是包括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2液性的聚氨酯发泡原料。第2延伸设置部42被以从主体部41的外周缘向外周侧伸出的方式连续设置,与框状部件30的下表面部32c相接。立起部43大致垂直地连续设置于第2延伸设置部42的外周缘,与框状部件30的垂直面部32a相接。

[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接着,参照图4,说明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第6工序。图4(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的第1工序的说明图。图4(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的第2工序的说明图。图4(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的第3工序~第5工序的说明图。以下,对制造作为包括绝热层20的浴室地板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a)所示,在第1工序,平板状的表面件10置于下模2上。在下模2的上表面的靠近中央的位置形成有斜面2a。表面件10被置于斜面2a上。斜面2a的形状与表面件10的形状对应。斜面2a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表面件10被置于斜面2a,由此,相对于表面件10设置有用于排水的倾斜。

如图4(b)所示,在第2工序,沿着表面件10的外周缘10a,框状部件30被置于下模2上。框状部件30具有卡合于绝热层20的外周部20a的被卡合部。被卡合部在实施方式中指具有开口部33的周壁32。在下模2的上表面,在与斜面2a相邻的位置形成有相邻部2b。相邻部2b的形状与框状部件30的上表面部32b的形状对应。框状部件30以上表面部32b与相邻部2b相接的方式被置于相邻部2b上。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地板构造体的制造方法中,与4根框状部件30对应地,4个相邻部2b形成于下模2的上表面。该4个相邻部2b的上下方向的高度相同。此外,在下模2的上表面,台阶部2c与相邻部2b的外周缘连续设置。台阶部2c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与延伸设置部32f被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方向x2(参照图3(a))的尺寸大致相等。

如图4(c)所示,在第3工序中,底板部件40被配置于表面件10的上方。具体地,底板部件40被置于框状部件30上。底板部件40具有贯通孔44。此外,在第4工序中,上模3被置于底板部件40上。此外,在第5工序中,通过贯通孔44,向被表面件10、框状部件30及底板部件40包围的空间s1注入发泡树脂原料m。第5工序也可以包括通过开口部33从空间s1向中空部31导入发泡树脂原料m。在第6工序中,使发泡树脂原料m发泡,形成绝热层20。绝热层20被形成于空间s1和中空部31。绝热层20的发泡倍率被设定为7倍~10倍。

以上,如参照图1~图4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框状部件30卡合于绝热层20的外周部20a。因此,能够使绝热层20和框状部件30的结合强度变大,能够使地板构造体的牢固性提高。即,与框状部件30和绝热层20仅不卡合地接触的构造相比,在绝热层20和框状部件30之间能够得到较大的结合强度。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地板构造体的下层构造,规定地板构造体的水平方向的尺寸(水平方向的长度、宽度)的底板部件40和规定地板构造体的厚度的框状部件30为分体的部件,所以各种设计改变容易进行,能够使产品设计的自由度提高。例如,在地板构造体的下层构造,在改变水平方向的尺寸时,主要仅改变框状部件30的长度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与下层构造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模具,设计改变变得容易。

此外,如参照图2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绝热层20的外周部20a经由框状部件30的开口部33配设于中空部31的内部。因此,能够使框状部件30和绝热层20的结合强度更大,能够使地板构造体的牢固性进一步提高。此外,绝热层20被配设至框状部件30的中空部31,由此,能够使地板构造体的绝热性提高。

此外,如参照图2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开口部33的宽度尺寸l1比绝热层20的外周部20a的厚度尺寸l2小。因此,很难从中空部31抽出绝热层20的外周部20a,能够使框状部件30和绝热层20的结合强度更大,能够使地板构造体的牢固性进一步提高。

以上,参照附图(图1~图4)的同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在各种方式中实施(例如,下述所示的(1)~(3))。

(1)如参照图1~图4所说明,在实施方式中,表面件10由瓷砖或天然石形成,但不限于此,表面件10也可以由纤维强化塑料等树脂形成。或者,表面件10也可以是薄板状。此外,框状部件30不限于铝合金制,也可以由纤维强化塑料等树脂形成。此外,底板部件40不限于钢制,也可以由纤维强化塑料等树脂形成。

(2)如参照图4所说明那样,在实施方式中,在第3工序中,底板部件40被置于框状部件30上。不限于此,底板部件40也可以通过缩小水平方向的长度及宽度来被配置于被4根框状部件20包围的区域的内部。在第3工序中,在将底板部件40配置于被4根框状部件20包围的区域的内部时,例如也可以将方棒状的支承件置于表面件10上,在支承件上放置底板部件40。

(3)如参照图2所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中,底板部件40具备主体部41、第2延伸设置部42及立起部43,但不限于此,底板部件40也可以仅具备主体部41及立起部43,不具备第2延伸设置部42。这是因为,像上述的(2)那样,将底板部件40配置于被4根框状部件20包围的区域的内部时,不需要第2延伸设置部42。此外,在将底板部件40配置于被4根框状部件20包围的区域的内部时,立起部43不与框状部件30的垂直面部32a相接,例如与下侧开口周部32e相接。

本申请还公开以下的备注。另外,以下的备注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备注1)在本申请公开的地板构造体中,前述表面件(10)具有方形形状,沿前述表面件(10)的4边配设4个前述框状部件(30)。

根据该方案,能够通过改变4个框状部件(30)的长度来将地板构造体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各种各样地改变,能够进一步使产品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备注2)在本申请公开的地板构造体中,上表面部(32b)与表面件(10)的外周缘(10a)相比在外周侧露出。

根据该方案,如图2所示,框状部件(30)的周壁(32)的高度尺寸(l0)不限于恒定,能够对表面件(10)自由地施加倾斜,进而能够使产品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附图标记说明

m…发泡树脂原料

l0…高度尺寸(周壁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l1…宽度尺寸

l2…厚度尺寸(外周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s1…空间

2…下模

3…上模

10…表面件

10a…外周缘

20…绝热层

20a…外周部

30…框状部件

31…中空部

32…周壁

33…开口部

40…底板部件

44…贯通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