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连续浇筑用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47833发布日期:2018-08-24 19:23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超长构件混凝土浇筑无缝施工用膨胀加强带结构设计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连续浇筑用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多样化发展,工程结构设计越来越新颖,城市中超长结构、大底盘多塔式结构或形体不规则结构的建筑不断涌现。特别是对地下防水有特殊要求的超大面积地下建筑的不断出现。大部分结构设计有施工后浇带,以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开裂问题。

但是,后浇带部位极易发生渗漏水,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带来隐患。在主体施工中留置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养护水及施工垃圾对钢筋锈蚀极为严重,浇注前的清理工作及成品保护难度较大。在施工当中,由于模板的拆除,后浇带两侧的梁板成为悬臂构件,与设计意图相违背。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在后浇带灌充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施工非常困难,而有些结构混凝土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数月,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后浇带灌充前完成。因此,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设置施工后浇带的初衷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后浇带处理不好却人为地在每条后浇带处造成两条贯穿裂缝,引起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较大膨胀应力补偿温差、干缩收缩应力防治混凝土开裂的混凝土连续浇筑用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连续浇筑用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包括混凝土基体和膨胀加强带;所述混凝土基体的底部铺设有混凝土底板垫层或底模;所述膨胀加强带分别沿构筑物纵、横向每隔35m设置在混凝土基体中;所述膨胀加强带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道阶梯式隔离网,在隔离网的台阶阴角处设置有膨胀止水带;所述膨胀加强带的上、下端均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上部附加钢筋及下部附加钢筋,上部附加钢筋和下部附加钢筋分别与阶梯型竖向加固钢筋、隔离网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膨胀加强带与混凝土基体接触的横截面为台阶式结构,并采用钢丝材质、网孔5mm×5mm的隔离网进行隔离。

优选的,所述隔离网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根a16@250mm的阶梯型钢筋进行加固,阶梯型结构为两级台阶结构,下级台阶宽度为350mm。

优选的,所述膨胀加强带设置在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膨胀加强带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连续浇筑用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铺设混凝土底板垫层或底模;

s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分别沿构筑物纵、横向每隔35m左右设置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并设置在混凝土基体中;

s3:由于膨胀加强带与混凝土基体接触的横截面为台阶式结构,采用钢丝材质的隔离网进行隔离,并在阶梯式膨胀加强带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道阶梯式的隔离网,隔离网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根a16@250mm的台阶型钢筋进行加固;

s4:在膨胀加强带上、下端设置保护层,保护层为上部附加钢筋及下部附加钢筋,上部附加钢筋和下部附加钢筋分别与阶梯型竖向加固钢筋、隔离网焊接固定;

s5:安装模板,并在混凝土基体中设置螺栓及预留管道,当浇筑的本体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1.2mp后,再浇筑膨胀加强带混凝土;

s6:养护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后蓄水,在水中养护14天,保证混凝土水化作用用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在浇筑膨胀加强带的混凝土中添加sy-g复合纤维抗裂剂,混凝土最小膨胀率为0.015,掺入复合纤维增韧剂,施工加强带部分混凝土最小限制膨胀率为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混凝土连续浇筑用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根据收缩应力的分布,以“抗放结合,以抗为主”为原则,用相应的膨胀应力予以补偿,在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掺加膨胀剂做成膨胀加强带,其它部位拌制微膨混凝土从而取消后浇带,实现连续浇捣;其特点是以膨胀加强带取代施工后浇带进行混凝土连续浇筑,在混凝土中添加sy-g复合纤维抗裂剂,混凝土最小膨胀率为0.015,掺入复合纤维增韧剂,施工加强带部分混凝土最小限制膨胀率为0.025%,以这种具有良好膨胀源的混凝土膨胀剂掺入混凝土后,其膨胀能将变为预应力,依靠这一压力来抵消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利用减缩组分对混凝土干燥收缩、自生收缩的降低及多种膨胀源膨胀效能的释放,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材料的体积稳定性,降低开裂风险,整体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底板或楼板加强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墙体加强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梁加强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隔离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基体、2膨胀加强带、3隔离网、4保护层、5螺栓及预留管道、6上部附加钢筋、7下部附加钢筋、8混凝土底板垫层或底模、9膨胀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混凝土连续浇筑用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包括混凝土基体1和膨胀加强带2;混凝土基体1的底部铺设有混凝土底板垫层或底模8;膨胀加强带2分别沿构筑物纵、横向每隔35m设置在混凝土基体1中,膨胀加强带2设置在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膨胀加强带2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膨胀加强带2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道阶梯式隔离网3,在隔离网3的台阶阴角处设置有膨胀止水带9;膨胀加强带2与混凝土基体1接触的横截面为台阶式结构,并采用钢丝材质、网孔5mm×5mm的隔离网3进行隔离,隔离网3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根a16@250mm的阶梯型钢筋进行加固,阶梯型结构为两级台阶结构,下级台阶宽度为350mm;膨胀加强带2的上、下端均设有保护层4;保护层4包括上部附加钢筋6及下部附加钢筋7,上部附加钢筋6和下部附加钢筋7分别与阶梯型竖向加固钢筋、隔离网3焊接固定。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1描述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实施方案为:一种混凝土连续浇筑用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铺设混凝土底板垫层或底模8;

第二步: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分别沿构筑物纵、横向每隔35m左右设置膨胀加强带2,膨胀加强带2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并设置在混凝土基体1中;

第三步:由于膨胀加强带2与混凝土基体1接触的横截面为台阶式结构,采用钢丝材质的隔离网3进行隔离,并在阶梯式膨胀加强带2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道阶梯式的隔离网3,隔离网3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根a16@250mm的台阶型钢筋进行加固;

第四步:在膨胀加强带2上、下端设置保护层4,保护层4为上部附加钢筋6及下部附加钢筋7,上部附加钢筋6和下部附加钢筋7分别与阶梯型竖向加固钢筋、隔离网3相互焊接、绑扎牢固,避免浇筑过程中被混凝土冲开;

第五步:安装模板,并在混凝土基体1中设置螺栓及预留管道5,当浇筑的本体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1.2mp后,再浇筑膨胀加强带2混凝土,避免产生施工缝;其中,在浇筑膨胀加强带2的混凝土时,需添加sy-g复合纤维抗裂剂,混凝土最小膨胀率为0.015,掺入复合纤维增韧剂,施工加强带部分混凝土最小限制膨胀率为0.025%;

第六步:养护膨胀加强带2混凝土,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后蓄水,在水中养护14天,保证混凝土水化作用用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在浇筑膨胀加强带2的混凝土中添加sy-g复合纤维抗裂剂,混凝土最小膨胀率为0.015,掺入复合纤维增韧剂,施工加强带部分混凝土最小限制膨胀率为0.025%。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连续浇筑用的阶梯式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根据收缩应力的分布,以“抗放结合,以抗为主”为原则,用相应的膨胀应力予以补偿,在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掺加膨胀剂做成膨胀加强带2,其它部位拌制微膨混凝土从而取消后浇带,实现连续浇捣;其特点是以膨胀加强带2取代施工后浇带进行混凝土连续浇筑,在混凝土中添加sy-g复合纤维抗裂剂,混凝土最小膨胀率为0.015,掺入复合纤维增韧剂,施工加强带部分混凝土最小限制膨胀率为0.025%,以这种具有良好膨胀源的混凝土膨胀剂掺入混凝土后,其膨胀能将变为预应力,依靠这一压力来抵消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利用减缩组分对混凝土干燥收缩、自生收缩的降低及多种膨胀源膨胀效能的释放,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材料的体积稳定性,降低开裂风险,整体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