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7940发布日期:2019-01-14 19:55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墙体伸缩装置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要求其对感官效果、样式做法也大不相同。对于公共建筑,尤其是公共区域的装饰,感官效果极为重要,在考虑其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其整体效果及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能够保证楼体伸缩缝形变时装饰面的完好。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其包括固定于伸缩缝两侧墙体上的卡式主龙骨和用于安装装饰面层的多个副龙骨,两侧的所述卡式主龙骨上相对设有卡槽,所述副龙骨的两端分别卡合于两侧所述卡式主龙骨的卡槽中且可沿所述卡槽滑动,多个所述副龙骨于背向所述墙体的一侧呈现出供铺设装饰面层的平整附着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在安装后,当墙体因变形而产生位移时,能够通过卡式主龙骨和副龙骨的相对滑动实现伸缩,装饰面层平整地固定在副龙骨的外侧,不会受到墙体位移的任何不利影响。在保证墙体能够自由伸缩变形的同时,能够保持墙面的平整美观。

所述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卡式主龙骨通过找平木龙骨固定在所述墙体上。

所述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两侧的所述卡式主龙骨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伸缩缝为竖向缝,所述卡式主龙骨竖直设置。

所述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装饰面层采用纸质石膏板,所述纸质石膏板的中部平铺并固定于所述副龙骨的所述平整附着面上,所述纸质石膏板的两侧部延伸出所述副龙骨的端部并与墙体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所述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纸质石膏板的两侧部向所述墙体方向翻折并通过木方固定于所述副龙骨的端部。

所述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木方固定于所述副龙骨的端部并与所述副龙骨垂直,所述纸质石膏板的两侧部翻折90度后平整地固定于所述木方上。

所述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纸质石膏板的侧部边沿与所述木方的对应侧边沿齐平并与所述墙体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所述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卡式主龙骨和所述副龙骨均呈u型形状,分别具有一底板和两侧板,所述卡式主龙骨的底板连接于墙体,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卡式主龙骨的两侧板的外沿,所述副龙骨的两侧板卡设于所述卡槽中,所述副龙骨的底板形成所述平整附着面。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的安装方法,其包括步骤:

于伸缩缝两侧墙体上定位安装所述卡式主龙骨;

于所述卡式主龙骨的卡槽中安装副龙骨并使所述副龙骨可沿所述卡槽滑动;以及

于多个所述副龙骨呈现出的所述平整附着面上安装装饰面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中轻钢龙骨安装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中纸质石膏板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其主要由卡式主龙骨11和副龙骨12两部组成。通过采用卡式主龙骨11与副龙骨12配合伸缩系统来实现了楼体伸缩缝形变时装饰面的完好。

其中,卡式主龙骨11采用50型卡式龙骨,相匹配地,副龙骨12也采用50型副龙骨。卡式主龙骨11和副龙骨12的结构是现有技术,副龙骨12通过卡槽连接于卡式主龙骨11上并且副龙骨12可于卡槽中滑动的技术也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是将卡式主龙骨和副龙骨这样的特殊结构及装配形式应用到楼与楼、墙与墙之间的伸缩缝处的装饰面层的安装技术中,巧妙地解决伸缩缝变形时装饰面层不可避免地变形、甚至开裂的问题。同时,提供一种装饰面层与上述卡式主龙骨、副龙骨之间的安装方式,保证装饰面层可以平整且牢固地安装于龙骨滑动系统中,提高墙面整体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该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中,卡式主龙骨11的数量为二,两个卡式主龙骨11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伸缩缝100两侧的墙体10表面,伸缩缝10为竖向缝,两个卡式主龙骨11竖直设置在墙面上。为确保卡式主龙骨11的竖直度,在在墙体10(楼与楼边缘)上弹出竖向垂直施工线,通过找平木龙骨14基层找平,将卡式主龙骨11竖直固定在墙面及找平木龙骨14上,其中,找平木龙骨14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墙面上。卡式主龙骨11的材质为轻钢质,可采用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找平木龙骨14。

副龙骨12的数量为多个,沿卡式主龙骨11的高度方向,以一定间距均匀排布,副龙骨12横向穿过墙面伸缩缝且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侧的卡式主龙骨111,副龙骨12的材质亦可采用轻钢质。两侧的卡式主龙骨11上相对设有卡槽,副龙骨12的两端分别卡合于两侧卡式主龙骨11的卡槽中且可沿卡槽横向滑动。多个副龙骨12于背向墙体10的一侧呈现出供铺设装饰面板13的一平整附着面。

在本实施例中,卡式主龙骨和副龙骨均呈u型形状,分别具有一底板和两侧板,卡式主龙骨的底板连接于墙体,卡槽开设于卡式主龙骨的两侧板的外沿,副龙骨的两侧板卡设于卡槽中,副龙骨的底板形成平整附着面。

装饰面层13采用单面双层12mm厚纸面石膏板,大白乳胶漆饰面。装饰面层13的面墙一侧平整地铺盖并固定在多道副龙骨12构成的平整附着面上。装饰面层13的两侧部与伸缩缝连两侧的墙体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非固定连接,因此,当伸缩缝两侧墙体变形时,通过副龙骨12在卡式主龙骨11上的平行滑动,从而保证了楼体伸缩缝形变时装饰面层13的完好。

较佳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纸质石膏板的中部平铺于副龙骨12的平整附着面上,纸质石膏板与副龙骨12之间通过均匀设置的自攻螺丝连接固定,保证纸质石膏板与副龙骨的整体性和牢固性。纸质石膏板的两侧部分别延伸出副龙骨12的两侧端部并与墙体10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令纸质石膏板在副龙骨12左右移动的时候可以始终遮盖其后方的墙体,不至于露出后方无装饰层的墙体,可保证墙面整体的美观度。

纸质石膏板的两侧部进一步地向墙体10方向翻折并通过顺直的木方15固定于副龙骨12的端部。木方15固定于副龙骨12的端部并与副龙骨12相互垂直,纸质石膏板的两侧部翻折90度后平整地固定于木方上。纸质石膏板的侧部边沿与木方15的对应侧边沿齐平并与墙体10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样设计,可以利用纸质石膏板在侧部起到遮蔽内部龙骨结构的作用,提高表面美观度。

本发明提供的墙面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在安装后,当墙体因变形而产生位移时,能够通过卡式主龙骨和副龙骨的相对滑动实现伸缩,装饰面层平整地固定在副龙骨的外侧,不会受到墙体位移的任何不利影响。在保证墙体能够自由伸缩变形的同时,能够保持墙面的平整美观。

伸缩缝轻钢龙骨滑动系统墙面施工细节至关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下面对轻钢龙骨伸缩装置的施工工序做了合理的安排,并对此装置的施工构造、做法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施工工艺流程主要为:测量放线→木龙骨制作加工→木龙骨基层施工→50卡式竖龙骨安装→50副骨安装→纸质石膏饰面板安装→大白乳胶漆面层施工。

(一)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本施工中要求最为严谨的一道工序,在控制骨架整体平整度和垂直度上起着重要作用。严格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序。

由于轻钢龙骨伸缩系统是在楼体的墙面施工,且作为伸缩装置对卡式竖龙骨的平整度及垂直度要求较高,因此放线工作极为关键。

(1)木龙骨安装

1、木龙骨制作加工:

根据现场墙体平整度的实际情况加工木龙骨,使之能够对基层墙体起到找平作用。测量实际尺寸,通过专业机具进行木龙骨的加工。

2、木龙骨安装:

将木龙骨放在需要调平的墙体处,通过钢排钉固定木龙骨,固定钉子的位置要符合规范要求,保证与墙体连接稳定牢固,受力均匀,调平后的平整度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3、50型卡式(竖向)主龙骨安装:

根据空间吊顶高度对卡式主龙骨进行加工,一般高出吊顶标高100mm即可,通过膨胀螺栓(木龙骨处使用自攻螺丝)固定卡式主龙骨于基层龙骨上(或墙体上)。

4、安装50型副龙骨:

将50型副骨按现场实际尺寸切割,后将其安装到卡式龙骨上,如图2所示。

5、纸质石膏饰面板安装:

将纸面石膏板按现场实际尺寸加工,加工后的板材通过自攻螺丝固定于50副龙骨上,钉距要符合规范要求,与墙体交接的阴角预留自然缝隙。

6、大白乳胶漆施工:

先用水泥将钉眼封堵,待水泥干后进行第一遍腻子施工,按照先局部后大面,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施工,阴阳角要达到规范要求,三遍腻子两遍乳胶漆。

7、清理:

施工完毕后进行现场清理,确保成品不被损坏、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