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制砖机的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9179发布日期:2018-08-14 19:0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免烧砖的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制砖机的压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材料的制作方式也越来越便捷化,传统的建筑同砖头需要经过取土、和炼、烧制等一系列工序,费时费力,免烧制砖机的使用大大加快了砖的制造流程,免烧制砖机使用的制砖原材料为石粉、沙子、矿渣、水泥等按一定比例掺和配置而成的混凝土,在混凝土配置完成后需要进行搅拌,在搅拌均匀后送入免烧制砖机中开始制砖。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免烧制砖机,一般包括机架、于机架上水平滑移的托板、设于机架上位于托板板一侧上方的铺料装置以及于托板上方竖直滑移设置在机架上的压模结构,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压模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滑移的驱动装置,其首先通过铺料装置将混凝土均匀铺设在托板上,铺设完成之后撤走铺料装置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压模结构向下滑移对托板上的混凝土层进行压模开孔,完成后压模结构向上回收,托板从下模板下方移出,下一个托板滑入,准备下一次对混凝土砖的压模开孔作业。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压模结构单纯的通过驱动装置施力下压,而混凝土层的厚度与硬度不同可能导致对混凝土层的压模开孔效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制砖机的压模结构,其优点在于提升混凝土砖的开孔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制砖机的压模结构,包括机架、于机架上竖直滑移设置的下模板以及设于下模板上方在机架上竖直滑移的压孔结构,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压孔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滑移的驱动装置,所述压孔结构包括连接于驱动装置的驱动板以及间隔设于驱动板下方的压模板,所述压模板与所述驱动板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有若干缓冲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上滑移的下模板抵触在托板上,下模板一侧上方的铺料装置滑移至托板上方将混凝土铺设在托板上,下模板上方的压孔结构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其竖直滑移,对托板上的混凝土进行压孔作业。压孔结构包括驱动板和压模板,压模板设于驱动板下方且压模板与驱动板之间设置缓冲弹性件,当驱动板向下滑移抵触在托板上的混凝土层时,缓冲弹性件会产生与驱动装置施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驱动装置驱动驱动板向下施加更大的压力,当压模板完全陷入混凝土层底部抵触在托板上表面时,缓冲弹性件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压模板向托施加的压力过大对设备造成损伤,在保证压料装置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增强了压模板对托板上混凝土层的压力,从而提高了压模板的压孔效果,保证压孔完成后的混凝土砖内孔形状的规格标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板与压模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伸缩防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防护罩用于保护驱动板与压模板之间的缓冲弹性件,防止在粉尘较大的生产环境下混凝土粉尘附着在缓冲弹性件上影响缓冲弹性件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保护罩材质为可伸缩的塑料波纹管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波纹管板材不仅具有较好的折叠伸缩性能,在伸缩前与伸缩后都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固定形状,在保证正常的隔离防护功能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模板朝向驱动板一面位于伸缩防护罩外侧设有供驱动板滑移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用于对伸缩防护罩起到限位作用,通过对伸缩防护罩的限位减小缓冲弹性件在压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槽壁边缘处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槽壁处设置圆角以减小伸缩保护罩伸缩时与限位槽产生的摩擦以延长伸缩保护罩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模板朝向下模板一面竖直向下连接有若干内部间隔镂空的压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模板下方内部镂空的压模块用于增强压模板对混凝土层的开孔作用,保证混凝土砖的成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模块朝向下模板一面垂直于压模块侧壁向外延伸有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用于在压模块随压模板在驱动板的驱动从托板上的混凝土层中向上滑移离开混凝土层的过程中对孔壁起到刮平的作用,保证开孔孔壁的平整性,提高混凝土砖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与压模块连接处的侧壁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由刮板外壁朝向压模块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面的设置有利于在压模块撤出混凝土层时将刮板挂下的泥渣带出开孔,减小泥渣在开孔中的残留量,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砖的成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铺料装置朝向铺料滑移方向的一侧面向压模块设有毛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料装置上设置的毛刷用于在将混凝土铺设在托板上的同时将压模块末端的刮板上残留的泥渣刷下,保证压模块对混凝土层的开孔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提升混凝土砖的压模开孔效果;

2、保证混凝土砖的成型质量;

3、压模开孔过程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压孔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下模板;21、第二驱动气缸;22、成型方孔;3、压孔结构;31、驱动板;32、压模板;33、缓冲弹性件;331、缓冲弹簧;34、伸缩保护罩;35、限位槽;36、压模块;37、刮板;4、驱动装置;41、第一驱动气缸;42、驱动电机;43、活塞杆;44、齿条;45、齿轮;46、转动杆;47、从动皮带轮;48、驱动皮带轮;5、托板;6、铺料装置;61、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混凝土制砖机的压模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1、竖直滑移于机架1上的下模板2以及设于下模板2上方的压孔结构3,机架1上位于下模板2下方水平滑移有托板5,托板5上方一侧的水平滑移有铺料装置6,机架1上还设有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压孔结构3在竖直方向上滑移。托板5滑移至下模板2下方,下模板2向下滑移抵触在托板5上,铺料装置6从托板5上方一侧滑移至下模板2上方并滑移抖动铺料将混凝土均匀的铺设在托板5上,最后通过压孔结构3向托板5滑移挤压对托板5上的混凝土层进行开孔作业。

如图3、4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气缸41与驱动电机42,第一驱动气缸41设置于机架1顶部,第一驱动气缸41设置竖直向下设置有两个活塞杆43,压孔结构3包括驱动板31与设置于驱动板31下方的压模板32,两个活塞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板31上,两侧机架1朝向驱动板31一面上设置有齿条44,驱动板31的两侧侧壁面上位于驱动板31的四个直角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啮合于齿条44的齿轮45,齿轮45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6,临近铺料装置6一侧的转动杆46上套设有从动皮带轮47,从动皮带轮47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驱动皮带轮48,驱动皮带轮48连接驱动电机42。下模板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于机架1上的第二驱动气缸21,第二驱动气缸21设有两个活塞杆43,两个活塞杆43远离第二驱动气缸21的一端固定下模板2上,下模板2内等间隔开设有八个成型方孔22。

如图2、4所示,驱动板31与压模板32之间设置有缓冲弹性件33,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弹性件33为十个缓冲弹簧331,缓冲弹簧331沿驱动板3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平行设置成两排,缓冲弹簧331一端固定在驱动板31上另一端固定在压模板32上。驱动板31与压模板32之间位于缓冲弹簧331外侧还设置有伸缩保护罩34,伸缩保护罩34一端固定在驱动板31的边缘处,一端固定在压模板32上。压模板32上位于与伸缩保护罩34的连接处外周向驱动板31延伸有限位槽35。

如图2、4所示,压模板32朝向下模板2一面向下竖直固定连接有若干压模块36,压模块36沿压模板3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且其内部中空,本实施例中压模板32的个数为八个,八个压模块36等间隔设置且相平行设置成两排。压模块36朝向下模板2一面垂直于压模块36的侧壁向外延伸有刮板37,刮板37与压模块36外侧壁之间的连接面呈倾斜方向由刮板37外壁朝向压模块36外壁的倾斜面。铺料装置6朝向铺料方向的一侧面向压模块36设有用于洗刷刮板37底部与侧壁的毛刷61。

混凝土制砖机的压模结构工作时,首先下模板2下移与托板5贴合,由铺料装置6在托板5上滑移铺设混凝土,之后铺料装置6撤回,驱动板31与压模板32首先在第一驱动气缸41的驱动下向下滑移,当刮板37触碰到混凝土层时,驱动电机42运行驱使驱动皮带轮48带动从动皮带轮47使得转动杆46转动,驱动板31与压模板32沿齿条44继续向下滑移,此时缓冲弹簧331受到压缩,产生向上的缓冲力,驱动板31与压模板32继续下移,直至压模块36完全穿过成型方孔22中的混凝土层抵触在托板5上,此时缓冲弹簧331被压缩到最大限度,提高了压孔的效果。之后下模板2与驱动板31在第一驱动气缸41与第二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向上滑移脱离混凝土层与托板5,托板5从下模板2下方移出,完成压模开孔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