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洒水养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2909发布日期:2018-11-02 21:3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养护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洒水养护器。



背景技术:

传统洒水养护水管出水口水压较大,而混凝土或砂浆初期强度较低,直接喷洒容易破坏混凝土或砂浆粉刷层结构。用水管直接喷水养护用水量较大且很容易造成楼层内大量积水。如此浪费水资源的同时长期浸泡墙体根部又容易造成墙体根部返碱。用肩背式农用喷雾器喷洒,一人一次只能背一桶水,且由于往往仅有一个喷头,养护效率极差,事倍功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洒水养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洒水养护器,包括空心管,空心管顶端密封,空心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接头,空心管下端内部安装有阀门,沿空心管纵向设有若干个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喷头,喷头包括壳体、出水盘,壳体顶端开设有与出水盘相配合的出水孔,出水盘与壳体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空心管内部的顶端固定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套设有齿杆,出水盘中部与驱动杆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杆另一端穿过出水口,且驱动杆另一端设有从动齿轮与齿杆相配合,空心管下部设有与齿杆相配合的驱动齿轮。

优选的,出水口至少设置三个。

优选的,接头与水管管头螺纹连接。

优选的,出水盘与壳体顶部通过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施工混凝土或砂浆初期强度较低的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接头可以直接连接在水管上,解决了喷雾器喷洒养护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在空心管上纵向安装若干个喷头,解决了用水管直接喷水养护用水量较大且很容易造成楼层内大量积水,不但浪费水资源,而且长期浸泡墙体根部又容易造成墙体根部返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头的内出水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头的壳体顶端结构示意图。

1空心管,2接头,3阀门,4驱动齿轮,5齿杆,6出水口,7喷头,8壳体,9出水盘,10驱动杆,11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洒水养护器,包括空心管1,空心管1顶端密封,空心管1底端固定连接有接头2,接头2带有外螺纹,空心管1下端内部安装有阀门3,沿空心管1纵向设有四个出水口6,出水口6上安装有喷头7,喷头7包括壳体8、出水盘9,壳体8顶端开设有与出水盘9相配合的出水孔,出水盘9与壳体8顶部通过螺丝固定。

使用时,设直径防寒耐磨改良PVC软管,软管表面设纤维编织加强层,以便加强PVC软管的耐折、耐磨、抗压和防爆性能。PVC软管一端设可与不锈钢空心管连接接头,另一端设可与水龙头连接接头。软管设中间接头,可根据需要连接到合适长度,但最长不超过50米。

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旋转壳体8更换出水量,根据需要调节水流量大小。初期养护出水口选用出水孔四分之一开状态使水成雾状喷洒,即达到养护的目的,又有利于设备保护且节约水源。后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出水孔成三分一直开、半开或全开状态。鉴于房间层高一般为2900mm或3000mm,在实际使用时同时使用四个喷头,施工养护会更加快捷高效。

通过接头2与水管接头螺纹连接,旋转出水盘9与壳体8顶部的固定螺丝,使出水盘9与壳体8顶部之间松开,旋转壳体8调整出水孔的大小,然后打开阀门3,开始对施工墙体进行喷水养护。

实施例2:如图1~4所示,一种洒水养护器,包括空心管1,空心管1顶端密封,空心管1底端固定连接有接头2,空心管1下端内部安装有阀门3,空心管1内部的顶端固定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套设有齿杆5,出水盘9中部与驱动杆10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杆10另一端穿过出水口6,且驱动杆10另一端设有从动齿轮11与齿杆5相配合,空心管1下部设有与齿杆5相配合的驱动齿轮4,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使用时,通过接头2与水管接头螺纹连接,打开阀门3,旋转驱动齿轮4,驱动齿轮4通过齿杆5带动从动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出水盘9旋转,调整喷头的出水状态。

实施例3:一种洒水养护器,包括空心管1,空心管1顶端密封,空心管1底端固定连接有接头2,空心管1下端内部安装有阀门3,沿空心管1纵向均匀设有五个出水口6,其它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