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渗漏水或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2156发布日期:2019-04-09 21:1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渗漏水或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工程渗漏水或雨水收集系统,属于雨水收集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建筑物顶棚或者管道漏水、渗水的情况,在等待维修的应急过程中,会使用盆或者桶等日常器皿接水,接满后再移除屋内,没有专门的工具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随着漏水和渗水流量的增大,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解决,会扩大屋顶漏水或者渗水面积,增加后期维修难度。

另外,在施工现场,钢筋、木材、装修材料等物资经常露天临时堆放,多采用苫盖的方式防止雨水,但苫盖的防水塑料薄膜、彩条布等极易损毁,周转率低,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建筑工程渗漏水或雨水收集系统,采用模块化搭配,构造简洁,使用方便,环保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工程渗漏水或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吸附贴垫,所述吸附贴垫由粘胶吸纸层、吸附棉和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组成,一体成型,所述吸附贴垫为矩形,所述吸附贴垫上设有可拆卸圆形贴,所述可拆卸圆形贴的尺寸与避漏的口径相适应,数量为1-5个,使用时根据屋顶漏水点的位置,选择相对应的可拆卸圆形贴,将其拆下,再将所述吸附贴垫上面的贴纸撕掉,将其粘在漏水区域,起到对漏水面吸水和止水的作用;所述可拆卸圆形贴拆卸后的位置用于粘贴壁漏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避漏为漏斗形状,上部为圆形漏口,所述漏口外围设有圆形的漏口壁,所述漏口壁上设有粘胶层,用于连接屋顶,固定避漏,所述漏口壁固定在屋顶漏水处;所述避漏下方为漏嘴,所述漏嘴上设有螺纹,与所述连接管件螺纹连接,所述避漏为透明软塑料材质,上面刻有尺度,用于观察漏水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件为“卜”字形结构,所述连接管件用于连接所述避漏和排水管,所述连接管件分别设有上连接口、下出口和侧方出口,所述侧方出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夹角角度为0-90°;

进一步地,所述下出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时,渗水通过所述排水管直接排入室内的装水器具里,所述侧方出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时,所述排水管可以沿着屋顶走线,直接将水排出室外;两个出口可以同时使用,亦可选择其一,另一个通过堵头封堵。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件也可作为所述排水管之间的连接件,当多个避漏一起工作时,可选取其中一个壁漏的排水管,同时配合若干单独的排水管组成主排水管道,然后通过若干所述连接管件将其它避漏的排水管连接在所述主排水管道上,构成避漏排水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避漏的口壁上搭配有提手,所述提手为X型,四边设有螺孔,所述避漏的漏口壁上设有对称的螺孔,所述提手通过螺丝固定在螺孔上,用于管道渗漏水排水;使用时,通过提手将避漏挂在管道漏水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线,所述支架线的左右两端设有圆圈,中部为尼龙绳,当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件侧方出口沿屋顶走线时,先将支架线一端的圆圈连接在所述避漏的漏口壁上相应方向的螺孔上并用螺丝固定,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房屋出口上部,形成支架线,然后将排水管通过紧固带挂在所述支架线上,完成走线。

进一步地,还包括易拉宝式防雨篷布,所述易拉宝式防雨篷布为圆筒型,为上下扣盖式结构,使用时,通过圆形紧固件固定在简易轻钢框架上,所述圆形紧固件为圆环形开口设计,下方设有螺丝孔,使用时将圆环形开口闭合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简易轻钢框架一侧,将上盖拿下,所述上口盖上设有2-6螺孔,然后将防雨篷布拉出,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简易轻钢框架的另一侧,然后用挂钩通过上盖的螺孔将上盖挂在所述简易轻钢框架一侧,用于接水。

进一步地,所述简易轻钢框架由可抽拉式立柱和钢结构框架构成,所述可抽拉式立柱和钢结构框架的通过螺母进行连接,使用时,根据建筑材料的高度调节成一侧高一侧低的样式,与所述易拉宝式防雨篷布组成简易避雨帐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能够完成屋顶漏雨应急处理、管道渗水应急处理和建筑工地雨水收集等工作任务,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组合,适合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具有组装简便、使用便捷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所述的吸附贴垫、固定条、避漏、连接管件、排水管和支架线组合成屋顶渗漏水应急处理系统;所述的避漏、连接管件、排水管和提手组合成管道渗漏水收集避漏;所述的避漏、连接管件、排水管、易拉宝式防雨篷布和简易轻钢框架组合成建筑工地雨水收集系。具体使用方法:将简易轻钢框架调节好高度,一侧高一侧低,将易拉宝式防雨篷布固定于一侧,然后从高到低将防雨篷布拉出,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另一侧,然后通过挂钩将所述易拉宝式防雨篷布的上盖固定在另一侧形成汇水渠,然后通过提手将壁漏挂在上盖下部,然后通过排水管将汇集后的雨水收集到容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模块化搭配,构造简洁,使用方便,环保节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功能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建筑工程渗漏水或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吸附贴垫4,所述吸附贴垫4由粘胶吸纸层、吸附棉和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组成,一体成型,所述吸附贴垫为矩形,所述吸附贴垫上设有可拆卸圆形贴4-1,所述可拆卸圆形贴的尺寸与避漏1的口径相适应,数量为1-5个,使用时根据屋顶漏水点的位置,选择相对应的可拆卸圆形贴,将其拆下,再将所述吸附贴垫上面的贴纸撕掉,将其粘在漏水区域;所述吸附贴垫边缘设有固定条,进行固定,起到对漏水面吸水和止水的作用,所述避漏1粘贴在所述可拆卸圆形贴拆卸后的位置上。

所述避漏1为漏斗形状,上部为圆形的漏口,所述漏口外围设有圆形的漏口壁1-1,所述漏口壁1-1上设有粘胶层,用于连接屋顶,固定避漏,所述漏口壁上对称螺孔,通过螺钉将避漏固定在屋顶漏水处;所述避漏下方设有漏嘴,所述漏嘴下部设有螺纹,与连接管件2螺纹连接,所述避漏为透明软塑料材质,上面刻有尺度,用于观察漏水流量。

所述连接管件2为“卜”字形结构,从上至下分别设有上连接口、下出口和侧方出口,所述上连接口内部设有螺纹,与所述避漏1下部漏嘴相连接,所述下出口上设有螺纹,与排水管3相连接,所述侧方出口上设有螺纹,与所述排水管3相连接,所述侧方出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夹角角度为0-90°;

所述下出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时,渗水通过所述排水管直接排入室内的装水器具里,所述侧方出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时,所述排水管可以沿着屋顶走线,直接将水排出室外;两个出口可以同时使用,亦可选择其一,另一个通过堵头封堵;

所述连接管件也可作为所述排水管之间的连接件,当多个避漏一起工作时,可选取其中一个壁漏的排水管,同时配合若干单独的排水管组成主排水管道,然后通过若干所述连接管件将其它避漏的排水管连接在所述主排水管道上,构成避漏排水系统。

所述避漏的口壁上搭配有提手,所述提手为X型,四边设有螺孔,所述避漏的口壁上设有螺孔,所述提手通过螺丝固定在螺孔上,用于管道漏水时,通过提手将避漏挂在管道漏水处。

还包括支架线4,所述支架线4的左右两端设有圆圈,中部为尼龙绳,当排水管沿屋顶走线时,先将支架线一端的圆圈连接在所述避漏的漏口壁上相应方向的螺丝上,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房屋出口上部,形成支架线,然后将排水管通过紧固带挂在所述支架线上,完成走线。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渗漏水或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易拉宝式防雨篷布6,所述易拉宝式防雨篷布为圆筒型,为上下扣盖式结构,使用时,通过圆形紧固件固定在简易轻钢框架上,所述圆形紧固件为圆环形开口设计,下方设有螺丝孔,使用时将圆环形开口闭合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简易轻钢框架一侧,将上盖6-1拿下,所述上盖6-1上设有2-6螺孔,然后将防雨篷布拉出,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简易轻钢框架的另一侧,然后用挂钩通过上盖的螺孔将上盖挂在所述简易轻钢框架一侧,用于汇聚雨水,起到集水导流槽的作用,所述避漏1通过搭配的所述提手8挂在所述上盖口上,用于收集从所述上盖汇聚而来的雨水,同时通过所述排水管3将水倒入收集器皿9中,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

所述简易轻钢框架设置在建筑材料堆放处,起到简易帐篷的作用,由可抽拉式立柱和钢结构框架构成,使用时,根据建筑材料的高度调节成一侧高一侧低的样式,与所述易拉宝式防雨篷布组成简易避雨帐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能够完成屋顶漏雨应急处理、管道渗水应急处理和建筑工地雨水收集等工作任务,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组合,适合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具有组装简便、使用便捷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所述的吸附贴垫、固定条、避漏、连接管件、排水管和支架线组合成屋顶渗漏水应急处理系统;所述的避漏、连接管件、排水管和提手组合成管道渗漏水收集避漏;所述的避漏、连接管件、排水管、易拉宝式防雨篷布和简易轻钢框架组合成建筑工地雨水收集系。具体使用方法:将简易轻钢框架调节好高度,一侧高一侧低,将易拉宝式防雨篷布固定于一侧,然后从高到低将防雨篷布拉出,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另一侧,然后通过挂钩将所述易拉宝式防雨篷布的上盖固定在另一侧形成汇水渠,然后通过提手将壁漏挂在上盖下部,然后通过排水管将汇集后的雨水收集到容器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