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骨料的骨料配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555发布日期:2019-02-10 23:0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骨料的骨料配料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骨料的骨料配料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塑造性,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会在混凝土中同时混入粗骨料和细骨料,然后将粗骨料、细骨料和砂浆同时混入搅拌设备内,然后进行搅拌,由于粗、细两种骨料的差异,在搅拌过程中会出现两种骨料分层,混凝土局部强度差异大,质量差,现有的对于骨料的添加,都是在混合砂浆前,先对骨料进行配比混合,然后使用骨料配料机进行混合,由于骨料配料机是通过皮带对两种骨料同时进行运输,然后进行混合配料,在配料机内混合过程中,粗骨料容易发生堵塞和起拱现象,使混合效果不好,混合效率较低,并且影响骨料的混合,降低建筑施工的效率。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混合骨料的骨料配料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合效果较差且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骨料的骨料配料仓。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合骨料的骨料配料仓,包括配料仓及安装在配料仓内部的弧形滑轨;配料仓的上方架设电机,电机通过转轴和齿轮a连接,齿轮a和齿轮b相互啮合,齿轮b和摇杆连接,摇杆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滚轮活动嵌设在弧形滑轨内,贯穿滚轮的中心轴向外凸出延伸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部对称设置有搅拌辊,搅拌辊的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搅拌柱。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滑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罩。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设置为一对半圆形挡板,半圆形挡板的四周通过密封垫与弧形滑轨侧壁相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辊设置为圆柱筒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柱沿着搅拌辊的外壁呈分散状设置为实心圆柱体凸棱。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辊以摇杆为半径,沿着弧形滑轨移动形成半圆弧形运行轨迹。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滑轨的两上端设置有限位挡块,通过限位挡块调节滚轮的最高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滑轨为摇杆和滚轮提供了稳定的运行空间和轨迹,防护罩可保证运行的稳定性;搅拌辊沿着弧形滑轨形成了弧形左右摆动的运行轨迹,其上的搅拌柱可增大与骨料的搅拌接触面积,通过一对搅拌辊,能够降低骨料在配料仓内的混合时间,提高混合效果,并且在混合过程中,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保证了骨料混合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机;2、齿轮a;3、齿轮b;4、摇杆;5、配料仓;6、弧形滑轨;7、防护罩;8、搅拌辊;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混合骨料的骨料配料仓5,包括配料仓5及安装在配料仓5内部的弧形滑轨6;配料仓5的上方架设电机1,电机1通过转轴和齿轮a2连接,齿轮a2和齿轮b3相互啮合,齿轮b3和摇杆4连接,摇杆4的下端设置有滚轮9,滚轮9活动嵌设在弧形滑轨6内,贯穿滚轮9的中心轴向外凸出延伸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部对称设置有搅拌辊8,搅拌辊8的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搅拌柱。

弧形滑轨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设置为一对半圆形挡板,半圆形挡板的四周通过密封垫与弧形滑轨6侧壁相卡合。

一对防护罩7之间夹设形成的空腔为滚轮9和摇杆4提供了移动空间,保证了摇杆4和滚轮9沿着弧形滑轨6移动的运行稳定性,可避免骨料或杂质进入至弧形滑轨6内,大大降低了维修频率。

搅拌辊8设置为圆柱筒体结构,所述搅拌柱沿着搅拌辊8的外壁呈分散状设置为实心圆柱体凸棱。搅拌辊8在摇杆4的带动下沿着弧形滑轨6做曲线运动,其对配料仓5内的骨料起到均匀的搅拌作用,可加大其与骨料的接触面积,对骨料实现充分翻搅。

搅拌辊8以摇杆4为半径,沿着弧形滑轨6移动形成半圆弧形运行轨迹。有利于实现其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搅拌均匀度。

弧形滑轨6的两上端设置有限位挡块,通过限位挡块调节滚轮9的最高位移。

具体运行过程为:

将待混合的骨料投入至骨料配料仓5内,初始位置时,滚轮9活动卡合在弧形滑轨6的最底部,启动电机1,电机1正转,齿轮a2旋转驱动齿轮b3旋转,进而驱动摇杆4向右摆动,带动滚轮9和搅拌辊8向右摆动,此时搅拌辊8上的搅拌柱对骨料实现翻滚搅拌的作用,形成了自下向上及自左向右的运行轨迹;当滚轮9移动至弧形滑轨6最右端时,经过限位挡块限位,此时,电机1反转,齿轮a2反转驱动齿轮b3旋转,进而驱动摇杆4向左摆动,带动滚轮9和搅拌辊8向左摆动,此时搅拌辊8上的搅拌柱对骨料实现翻滚搅拌的作用,形成了自上向下、自下向上及自右向左的运行轨迹;当滚轮9移动至弧形滑轨6最左端时,经过限位挡块限位,电机1再次正转,如此循环重复上述过程,实现了对配料仓5内的骨料充分搅拌的作用。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