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942发布日期:2019-01-04 22:5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能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等导致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还能改善作业人员的劳动条件,减少工伤事故;同时能缩短施工周期,提升工程质量;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提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建安成本。因此,在近年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关切。

装配式墙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配套部品,市场需求比装配式建筑更加的广阔,在现有传统施工建造的工程项目中同样可以使用,而且在主体、墙板同步施工时优势更加明显;国家建委墙改办作为专门推进墙体工程的政府机构,大力扶持新型墙体工程。目前正好是建筑产业升级换代的最佳时期,各种装配式墙板项目纷纷上马,墙体类型、材质、功能各异的墙板纷纷上市;但由于板形样式或连接固定或接缝处理或与主体配套等方面不尽人意,施工费工费力,质量达不到设计或业主要求,使墙板的应用和墙体更新推进缓慢。只要把板边的连接形式、连接方法和连接位置处理得当,并能在深化设计前,对主体施工的技术要求进行界定和明确,墙板的施工质量和工效会得到较大提升。

现有装配式墙板的安装方法主要是套用轻质墙体的连接方法,板与主体连接采用板内甩出钢筋或埋件与主体焊接,板上部与梁或顶板采用等边角钢类似的角码固定,板间采用企口及网布填充砂浆的柔性连接形式连接,板底通常由楼面砼基层施工自然固定;这种传统做法是在传统的轻抚内隔墙板的做法,不仅存在防水性能不佳、板缝易开裂和抗震性能不强,以及预埋预留铁件外露、处理费工费时、安全固定稳定性较差等技术问题;而且板型规格过多,调节板尺寸不标准等,导致当前装配式墙板应用问题较多,难以保障装配式墙板的整体安全性和外观质量,而且费工费时,生产管理和安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装配式墙板防水性能不佳、板缝易开裂和抗震性能不强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改进板边结构,优化接缝构造,设置防水材料填充孔和水坡面,接缝连接处的预埋件不外露,既可采用钢筋头双面焊接构成钢性连接,也可以不予焊接而成为柔性连接,防水效果好,接缝不易开裂,抗震性能强,稳定性好,饰面平整,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包括板边,所述板边的墙体接缝内两侧,分别设置可相互嵌套的凹槽和凸棱,凹槽的宽深与凸棱宽高一致,相邻墙板的凹槽和凸棱嵌合,并在凹槽两侧边棱的接缝结合处分别设置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并与设置在凸棱板肩两侧的以接缝对称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在施工对接时共同形成防水材料填充孔;所述凹槽和凸棱嵌合的接缝两侧板面分别沿接缝向外设置至少2个半园形或者锯齿形凹口的曲面,用于板边接缝处网格布或钢网片的嵌入压浆;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的外侧边棱和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的外侧肩棱的直角面设置成30-60度水坡面,便于与邻面粘接砂浆固结;凹槽两侧边棱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的外侧和凸棱两侧板肩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的外侧分别沿接缝纵向均匀设置多个预埋件。通常在防水材料填充孔内填塞聚苯乙烯棒等密封防水材料,以防水抗裂减震;在降水量较小的地区,可不用填充防水材料,渗入接缝处的水分顺着防水材料填充孔向下渗透至板底梁时,水分已被砼吸干,也能取到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所述半园形或者锯齿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曲面的凹入墙板平面深度不超过15mm,便于施工且粘附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所述接缝连接处的预埋件间采用钢筋头双面焊接,焊接钢筋头与梁或板底接触处打弯与梁底或板底钢筋或埋件焊接,板边与主体结构处的板边采用甩筋或预埋件与主体埋件焊接;所有铁件焊接缝在接缝间位置处理,不会出现接缝处铁件外露现象,保证墙面饰面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对需要柔性连接的墙体,所述接缝连接处的部分预埋件不进行焊接,抵消变形应力,吸收冲击能量,提高抗震能力,实现理想的柔性连接效果,明显降低板缝连接处裂缝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所述板边的结构及其安装方法适用于所有建筑预制构件的抗裂防水的接缝处理,均能达到理想的防水抗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层清理,定位放线;主体结构连接处设置与板边封埋件对应的埋件;

(2)第一块墙板就位并临时支撑后,需要钢性连接处,用连接器焊接钢筋头两侧的封埋件;先焊接上下二个焊接点,用于临时固定;待一面墙板校正完成后,再焊接其余全部焊接点;

(3)前一块墙板吊装就位后,及时将聚苯已烯棒塞入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或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内,下一块墙板就位时,对应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或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对准,调节板边孔,将聚苯已烯棒填塞在防水材料填充孔内;

(4)焊接完成一周后,再进行接缝接口处的连接处理;

(5)用绑丝或铁丝按200-300 mm间距沿接缝插入聚笨塑料棒内,在板边槽内抹入抗裂砂浆,挂钢网,两侧压入曲面槽口内;同时穿过插入的绑丝,用绑丝一端固定钢丝网片;进行二次抹灰;

(6)在墙板表面压网格布,网格布压至板边坡口处;再抹面层压浆;三日至一周后进行面层饰面。

附图说明

图1:装配式防水墙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曲面,2--曲面凹口,3--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4--水坡面。

图2:装配式防水墙板接缝构造示意图。

图2中:5--钢网,6--聚苯塑料棒,7--铁丝。

图3:装配式防水墙板钢性连接示意图。

图3中:8--封埋件,9--焊接钢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包括板边,所述板边的墙体接缝内两侧,分别设置可相互嵌套的凹槽和凸棱,凹槽的宽深与凸棱宽高一致,相邻墙板的凹槽和凸棱嵌合,并在凹槽两侧边棱的接缝结合处分别设置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并与设置在凸棱板肩两侧的以接缝对称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在施工对接时共同形成防水材料填充孔;所述凹槽和凸棱嵌合的接缝两侧板面分别沿接缝向外设置5个凹入墙板平面深度10mm的半园形凹口的曲面,用于板边接缝处网格布或钢网片的嵌入压浆;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的外侧边棱和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的外侧肩棱的直角面设置成45度水坡面,便于与邻面粘接砂浆固结;凹槽两侧边棱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的外侧和凸棱两侧板肩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的外侧分别沿接缝纵向均匀设置5个预埋件;在防水材料填充孔内填塞聚苯乙烯棒;接缝连接处的预埋件间采用钢筋头双面焊接,焊接钢筋头与梁或板底接触处打弯与梁底或板底钢筋或埋件焊接,板边与主体结构处的板边采用甩筋或预埋件与主体埋件焊接;所有铁件焊接缝在接缝间位置处理,不会出现接缝处铁件外露现象,保证墙面饰面平整。

实施例2:

一种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包括板边,所述板边的墙体接缝内两侧,分别设置可相互嵌套的凹槽和凸棱,凹槽的宽深与凸棱宽高一致,相邻墙板的凹槽和凸棱嵌合,并在凹槽两侧边棱的接缝结合处分别设置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并与设置在凸棱板肩两侧的以接缝对称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在施工对接时共同形成防水材料填充孔;所述凹槽和凸棱嵌合的接缝两侧板面分别沿接缝向外设置3个凹入墙板平面深度15mm的锯齿形凹口的曲面,用于板边接缝处网格布或钢网片的嵌入压浆;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的外侧边棱和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的外侧肩棱的直角面设置成60度水坡面,便于与邻面粘接砂浆固结;凹槽两侧边棱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的外侧和凸棱两侧板肩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的外侧分别沿接缝纵向均匀设置3个预埋件;在降水量较小的地区,防水材料填充孔不填充防水材料,渗入接缝处的水分顺着防水材料填充孔向下渗透至板底梁时,水分已被砼吸干,也能取到防水效果。接缝连接处的预埋件间采用钢筋头双面焊接,焊接钢筋头与梁或板底接触处打弯与梁底或板底钢筋或埋件焊接,板边与主体结构处的板边采用甩筋或预埋件与主体埋件焊接;所有铁件焊接缝在接缝间位置处理,不会出现接缝处铁件外露现象,保证墙面饰面平整。

实施例3:

一种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包括板边,所述板边的墙体接缝内两侧,分别设置可相互嵌套的凹槽和凸棱,凹槽的宽深与凸棱宽高一致,相邻墙板的凹槽和凸棱嵌合,并在凹槽两侧边棱的接缝结合处分别设置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并与设置在凸棱板肩两侧的以接缝对称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在施工对接时共同形成防水材料填充孔;所述凹槽和凸棱嵌合的接缝两侧板面分别沿接缝向外设置4个凹入墙板平面深度10mm的半园形凹口的曲面,用于板边接缝处网格布或钢网片的嵌入压浆;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的外侧边棱和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的外侧肩棱的直角面设置成30度水坡面,便于与邻面粘接砂浆固结;凹槽两侧边棱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的外侧和凸棱两侧板肩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的外侧分别沿接缝纵向均匀设置3个预埋件;在防水材料填充孔内填塞聚苯乙烯棒;对需要柔性连接的墙体,接缝连接处仅对顶部和底部两端的预埋件进行焊接,实现柔性连接的效果。

实施例4:

一种实施例1的新型接缝构造的装配式防水墙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层清理,定位放线;主体结构连接处设置与板边封埋件对应的埋件;

(2)第一块墙板就位并临时支撑后,需要钢性连接处,用连接器焊接钢筋头两侧的封埋件;先焊接上下二个焊接点,用于临时固定;待一面墙板校正完成后,再焊接其余全部焊接点;

(3)前一块墙板吊装就位后,及时将聚苯已烯棒塞入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或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内,下一块墙板就位时,对应的半园形止水接缝槽2或半园形止水接缝槽1对准,调节板边孔,将聚苯已烯棒填塞在防水材料填充孔内;

(4)焊接完成一周后,再进行接缝接口处的连接处理;

(5)用绑丝或铁丝按200-300 mm间距沿接缝插入聚笨塑料棒内,在板边槽内抹入抗裂砂浆,挂钢网,两侧压入曲面槽口内;同时穿过插入的绑丝,用绑丝一端固定钢丝网片;进行二次抹灰;

(6)在墙板表面压网格布,网格布压至板边坡口处;再抹面层压浆;三日至一周后进行面层饰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