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井与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2922发布日期:2019-03-19 20:2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井与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管道井与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



背景技术:

管道井和通风井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施,管道井用于布置设备管线等,通风井用于将地下建筑内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去。一般管道井和通风井是垂直的通道结构,就像“井”一般。管道井和通风井墙体根部施工缝是极易产生渗漏的特殊部位,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建筑物变形过大,超过允许变形范围,主要是热胀冷缩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⑵墙体根部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快速移位,引起防水失效;⑶由于浇筑混凝土时没有达到密实程度,产生了疏松、狗洞、蜂窝等现象,形成了渗漏水的通道。⑷施工中对防水的破坏而造成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井与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旨在改善管道井与通风井的墙根处的渗漏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道井与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通过去除基坑底板以及墙体的材料层至混凝土结构层,形成施工区域,包括:在所述施工区域的阴角部位形成V形槽,在所述V形槽在内的所述施工区域上设置界面防水层,在所述V形槽内填充防水密封胶层,在所述防水密封胶层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覆盖整个施工区域的修补砂浆层、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层,位于地面的所述防水聚卷材层上设有抗渗碎石混凝土层,位于墙面的所述防水聚卷材层上设有防水砂浆层,在所述抗渗碎石混凝土层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排水层、土工布层;其中,位于阴角部位的所述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层中间加设有聚酯布增强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施工区域位于墙体上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所述防水卷材层的边缘部位通过钢钉固定至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层、玄武岩纤维增强层以及第二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砂浆层中埋设有聚氨酯泡沫铝板。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泡沫铝板具有碗形凸起部,所述碗形凸起部向上凸出,所述碗形凸起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泡沫铝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开槽,且位于上表面的开槽和位于下表面的开槽相互错开。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上设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埋设在防水砂浆层中的卡头和穿过所述防水卷材层进入到所述修补砂浆层中的两个卡脚,两个所述卡脚相对的一面设有相互啮合的齿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卡脚上均开设有用于使修补砂浆进入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道井与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防水本身主要是结构自防,出现渗漏水说明结构已经被破坏,防水也失效,从而水进入结构层,如不对结构进行及时修复,结构长时间浸泡水,造成混凝土爆裂,增加安全隐患,日后的维修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首先解决了核心的结构问题,既对原有结构的加固,又达到新结构保护防渗漏的功能,可以增加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隐患。对于管道井和通风井墙体根部进行多道防水处理,采用界面防水剂加强界面与防水材料的结合力,铺设修补砂浆、多种防水涂料、防水砂浆等多道防水层,并通过铺贴防水卷材、聚酯布等进行结构增强。本方案采取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相结合,系统解决管道井和通风井的渗漏水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管道井和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管道井与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聚氨酯泡沫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混凝土结构层;20-原有的材料层;30-凹槽;40-加固件;41-卡头;42-卡脚;421-开孔;43-弹性凸起;50-聚氨酯泡沫铝板;51-碗形凸起部;52-通孔;53-开槽;54-限位槽;1-V形槽;2-界面防水层;3-防水密封胶层;4-修补砂浆层;5-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层;6-聚氨酯防水涂料层;7-防水卷材层;71-第一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层;72-玄武岩纤维增强层;73-第二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层;8-抗渗碎石混凝土层;9-防水砂浆层;11-排水层;12-土工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道井与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道井与通风井渗漏水修缮系统,去除基坑底板以及墙体的材料层至混凝土结构层10,形成施工区域。具体地,割除墙体在地面表层以上100mm左右的材料层。为更好地理解,图1中示出了原有的材料层20。

在施工区域的阴角部位上形成V形槽1。优选地,V形槽宽2cm深3cm。适当的开出一定深度的V形槽,对阴角处施加特定的防水处理,能够加强阴角处的防水效果。V形槽过大,则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固性,过小则不利于防水处理。在包括V形槽在内的施工区域表面涂刷界面防水剂,形成界面防水层2。采用防水密封胶对V形槽进行封堵(防水密封胶填满V形槽)形成防水密封胶层3。然后在整个施工区域整体粉刷修补砂浆形成修补砂浆层4。进一步地,修补砂浆层4在阴角处形成45°弧形排水坡度。然后在修补砂浆层4上涂刷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厚度优选为1.5mm。然后在阴角部位铺贴聚酯布形成聚酯布加强层(图未示)。优选地,聚酯布事先浸泡过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聚酯布具有较强的延伸力,能够增加防水结构的抗拉强度和延伸力。且浸泡过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的聚酯布能够形成更多的浆料粘接层,附着力更强。再整体涂刷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厚度优选为1.5mm,形位于阴角部位的夹设有聚酯布增强层的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层5。

在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层5上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形成聚氨酯防水涂料层6。优选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6的厚度为2.0mm。

接着在聚氨酯防水涂料层6上粘贴防水卷材,形成防水卷材层7。进一步优选地,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防水卷材7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层71、玄武岩纤维增强层72以及第二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层73。玄武岩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且耐酸、耐碱和耐水性能优良,在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中夹设玄武岩纤维增强层,能够有效加强防水卷材的抗撕裂能力,特别是能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移位对防水结构造成的破坏。本实施例中,第一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层71和第二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层73均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玄武岩纤维增强层72选用市售的或采用现有方法制备的玄武岩聚酰胺基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在施工区域位于墙体上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30,防水卷材层7的边缘部位通过钢钉固定至凹槽30内。优选地,凹槽30位于在地面表层以上100mm左右的位置。在墙体上割出凹槽30,用于作为防水卷材的收口,更好地保证防水效果。进一步地,凹槽长30mm、深30mm,保证防水卷材的有效收卷,并为收口预留出防水材料填充空间。更进一步地,钢钉位置采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

接着,在位于地面部位的防水卷材层上整体浇筑抗渗碎石混凝土,形成抗渗碎石混凝土层8。在位于墙面部位的防水卷材层上整体粉刷防水砂浆形成防水砂浆层9。最后在防水砂浆层9上铺设排水板,形成排水层11。优选地,铺设排水板至排水沟处,多个排水板间相互搭接形成一个整体。排水板的凸脚向下铺设,排水板的凸脚之间形成排水通路。在排水层11上铺设土工布,形成土工布层12。施工完成后,按照需要在土工布层12上形成施工饰面层。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水材料例如界面防水剂可以采用申请人的专利CN103030425B所公开的界面防水剂。其他防水材料形成的防水层也可以优选采用发明人配制的,使防水材料更好地融入整个修缮系统,更好地解决管道井和电梯井的渗漏水问题。例如,防水密封胶选用防水博士公司生产的聚硫防水密封胶、聚合物水泥基柔韧型防水涂料层选用防水博士公司生产的柔韧Ⅱ型K11防水浆料,修补砂浆采用防水博士公司生产的砂浆宝等。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有的防水材料均可以通过市售产品获得。

通过对管道井与通风井不同部位进行修缮处理,注浆堵漏与柔性密封、排水结合及刚性保护多种方法,根据不同部位确定相应的防水堵漏方案,采取多种新型优质材料、多种工艺相结合,系统解决其渗漏水问题,使得其可以达到10年以上的防水效果。

实施例2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管道井和通风井的防水需求,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请参阅图4和图5,在墙面部位铺贴防水卷材时,由于墙面部位的防水卷材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容易产生滑移。本实施例中,在防水卷材层7位于墙面的部分增设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固件40。加固件40包括埋设在防水砂浆9中的卡头41和穿过防水卷材层7进入到修补砂浆层4中的两个卡脚42。加固件40的两个卡脚42相对的一面设有相互啮合的齿条。齿条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梯形状的齿。通过两个卡脚42上的齿条相互啮合,增大加固件40与修补砂浆层4的接触面积,稳固性更优良。

进一步地,两个卡脚42上均开设有用于使修补砂浆进入的开孔421。优选地,齿条上相邻两个齿之间的间隔处均设有开孔421。开孔421的存在,使得修补砂浆便于渗入到两个卡脚42间的缝隙中,进一步提高加固件40和修补砂浆层4的结合力。

进一步地,两个卡脚42大致呈半圆柱结构,且两个卡脚42合围成圆柱状。两个卡脚42的外壁均设有半环形的弹性凸起43。弹性凸起43抵接在防水卷材层7靠近修补砂浆层4的一侧。在施工过程中,粉刷完成修补砂浆后,粘贴上预先开设有通孔的防水卷材层7,将加固件40钉入防水卷材层7上的通孔,继而插入到修补砂浆层4中,加固件40紧固在修补砂浆层4中。本实施例中,加固件40的材质可以选用不锈钢,弹性凸起43可以是焊接在卡脚42外壁上的钢片。进一步地,钢片的插入面呈锥形面,便于插入到修补砂浆4中,且对防水卷材层7形成锚固作用。

实施例3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管道井和通风井的防水需求,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在防水砂浆层9中埋设有聚氨酯泡沫铝板50。

进一步地,聚氨酯泡沫铝板50具有碗形凸起部51,碗形凸起部51向上凸出。碗形凸起部5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52。通孔52便于防水砂浆进入,以使防水砂浆填充到碗形凸起部51的凸起空间内。进一步地,聚氨酯泡沫铝板50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碗形凸起部51,碗形凸起部51的直径为10~15mm,相邻两个碗形凸起部51的间距为60~80mm。

聚氨酯泡沫铝板50是聚氨酯和泡沫铝的复合材料,由聚氨酯填充在泡沫铝的孔隙中形成,其具有良好的吸能、抗震、耐压、防水、阻尼吸振等性能。墙面的防水结构容易因为建筑物的震动等产生开裂。本实用新型在墙面上设置聚氨酯泡沫铝板50,能够有效吸收震动,对防水结构形成有效保护,在防水砂浆中增加聚氨酯泡沫铝板50,对防水结构形成有效保护,避免能够应对安装施工“错位、位移”或“沉降拉裂”造成的漏水。在聚氨酯泡沫铝板50上设置碗形凸起部51,能够有利于进行应力分散,异形的聚氨酯泡沫铝板可以减少受力不均匀和应力集中现象,避免平板状的板体受压开裂,且能够有效抵抗移位造成的防水结构破坏。

进一步地,聚氨酯泡沫铝板5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开槽53,且位于上表面的开槽53和位于下表面的开槽53相互错开。聚氨酯泡沫铝板50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开槽53,起到锁住聚氨酯泡沫铝板50两面的砂浆不开裂脱落的作用,不会造成开裂,聚氨酯泡沫铝板50与砂浆形成一体化结构。且上表面的开槽和下表面的开槽错开分布,使得聚氨酯泡沫铝板50的抗拉性更强。相邻两个开槽53的距离小于或等于60mm。间距越大,开槽53的数量越少,反之,间距越小,开槽53的数量越多。间距小于或等于60mm可以保证足够多的开槽53,抗拉强度高,又有效避免由于开槽53过多导致聚氨酯泡沫铝板50易断裂。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开槽53沿聚氨酯泡沫铝板50的长度方向开设,且多个开槽53沿沿聚氨酯泡沫铝板5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开槽53的形状为燕尾槽状、“T”形、“W”形等,优选地,开槽53的形状为“T”形,如图所示。“T”形的开槽能够与防水砂浆形成更大的接触面积,抗拉强度更好。

进一步地,开槽53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4。限位槽54的横截面优选为三角形。设置限位槽54可以使防水砂浆流入限位槽54中,进一步加强了聚氨酯泡沫铝板50与抗渗碎石防水砂浆的粘结力度,提升稳固性。

聚氨酯泡沫铝板可以购买市售产品,也可以现有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例如将特定形状的泡沫铝板置于密闭容器中,倒入聚氨酯发泡料密闭发泡制得。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