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楼板侧移的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914发布日期:2019-04-03 00:0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楼板侧移的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墙体楼板的连接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楼板侧移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可实现预制构件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质量可控,施工高效快捷,且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和生产难度,相对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式建筑,无疑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然而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装配过程中,相邻楼板只是与上、下墙体固连,而楼板与楼板之间的配合度较差,装配过程中易发生偏斜,调整时间延长,进而影响工作效率,装配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楼板侧移的墙体结构,相邻楼板之间整体性好,相互制约,防止相邻楼板之间产生侧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楼板侧移的墙体结构,包括下层内墙、上层内墙和位于下层内墙与上层内墙之间并相邻的第一楼板、第二楼板,第一楼板、第二楼板借助竖向连接组件与下层内墙、上层内墙固连,关键在于,所述的第一楼板、第二楼板的相邻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咬合的第一凸齿、第二凸齿,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上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贯通第一凸齿、第二凸齿的钢板。

所述的上层内墙上设置有上操作腔,所述的竖向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层内墙上的螺杆,所述的第一楼板、第二楼板、上层内墙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螺杆的贯通孔,螺杆分别穿过第一楼板、第二楼板、上层内墙且螺杆的上端位于上操作腔中借助螺母将第一楼板、第二楼板、上层内墙、下层内墙锁紧固定。

所述的下层内墙上预设有螺纹套筒,所述的螺杆与螺纹套筒固连。

所述的下层内墙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操作腔、螺杆的贯通孔,螺杆的下端位于下操作腔中并借助上、下两端的螺母锁紧固定。

所述的第一楼板、第二楼板上设置的贯通孔分别位于第一凸齿、第二凸齿上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的钢板上对应设置有螺杆过孔。

所述的凹槽位于第一凸齿、第二凸齿的上表面,所述的钢板上表面设置有连接螺柱,连接螺柱穿过上层内墙的墙体并在上操作腔借助螺母固连。

所述的贯通孔中设置有套筒,所述的上操作腔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螺母的固定垫板。

所述的上操作腔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垫板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深度与固定垫板的厚度相等。

所述的钢板的横截面呈凸字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楼板、第二楼板的相邻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咬合的第一凸齿、第二凸齿,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邻两楼板之间形成在水平面上纵向的相互限位,在咬合的第一凸齿、第二凸齿上设置贯通的凹槽,凹槽内设置钢板,借助钢板与第一凸齿、第二凸齿的配合形成相邻两楼板之间在水平面上横向的相互限位,有效减少装配过程中楼板之间产生的侧移;且钢板对第一楼板、第二楼板有起到预固定作用,增加相邻楼板之间的整体性能,便于楼板的装配,装配后的建筑整体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楼板、第二楼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向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2中第一楼板、第二楼板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1、下层内墙,2、上层内墙,3、第一楼板,4、第二楼板,5、第一凸齿,6、第二凸齿,7、凹槽,8、钢板,9、螺杆,10、螺纹套筒,11、螺母,12、螺杆过孔,13、连接螺柱,14、套筒,15、固定垫板,16、下操作腔,17、上操作腔,18、坐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楼板侧移的墙体结构,包括下层内墙1、上层内墙2和位于下层内墙1与上层内墙2之间并相邻的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借助竖向连接组件与下层内墙1、上层内墙2固连,关键是,所述的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的相邻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咬合的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第一凸齿5与第二凸齿6上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凹槽7,所述的凹槽7内设置有贯通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的钢板8。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上层内墙2上设置有上操作腔17,所述的竖向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层内墙1上的螺杆9,其中下层内墙1上预设有螺纹套筒10,螺杆9与螺纹套筒10固连,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相互咬合的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位于下层内墙1、上层内墙2之间。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上层内墙2的上端上分别设置有贯通孔。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上的凹槽7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矩形槽,钢板8则为与凹槽7配套的矩形板。装配好的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与下层内墙1、上层内墙2之间设置有坐浆层18。

进行装配时,首先将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放置在下层内墙1的上端面上,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上的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咬合对接,且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上的贯通孔分别对应下层内墙1上的螺纹套筒10,随后将钢板8插入凹槽7中,对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进行限位,结合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的配合有效防止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之间发生相对侧移,提高装配精度;然后将上层内墙2装配到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上,使上层内墙2上的贯通孔与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上的贯通孔对应;最后使用螺杆9上端由上操作腔17依次穿过上层内墙2、第一楼板3(或者是第二楼板4)后与下层内墙1中的螺纹套筒10旋合,螺杆9的上端位于上操作腔17并借助螺母11将下层内墙1、上层内墙2、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锁紧固定。

其中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上设置的贯通孔分别位于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上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便于竖向连接组件的设置和整体的装配,所述的钢板8上对应设置有螺杆过孔12,螺杆9穿过贯通孔时同时穿过钢板8上的螺杆过孔12,便于螺杆9的设置,同时使螺杆9对钢板8形成纵向的限位,防止钢板8发生位移。

凹槽7位于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的上表面,所述的钢板8上表面设置有连接螺柱13,上层内墙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螺柱13的贯通孔,连接螺柱13的上端穿过上层内墙2的墙体并在上操作腔17借助螺母11固连,连接螺栓13将钢板8与上层内墙2固定,在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方向上形成对钢板8的限位,进一步防止钢板8发生窜动,紧固性更好。

贯通孔中设置有套筒14,套筒14防止混凝土与螺杆9直接接触,待需要拆卸墙体、楼板时便于拆卸和回收再利用。所述的上操作腔17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螺母11的固定垫板15,固定垫板15防止螺母11直接作用在墙体上,间接增大了螺母11与墙体之间的作用面积,使得使拉压应力及紧固螺母是的紧固应力可以更好的分散,防止墙体构件局部抗压破坏。上操作腔17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垫板15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深度与固定垫板15的厚度相等,将固定垫板15防止在容置槽中,利用容置槽的内壁对固定垫板15形成限位,防止固定垫板12在螺母13锁紧过程中产生偏移,上操作腔17中的固定垫板12的上表面与上操作腔17的下端面平齐,使得整体结构简洁。

实施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螺杆9与下层内墙1的连接关系和钢板8与凹槽7的装配形式,如图5-8所示,下层内墙1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操作腔16、螺杆9的贯通孔,进行装配时,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上的贯通孔分别对应下层内墙1上的贯通孔,随后将钢板8插入凹槽7中;然后将上层内墙2装配到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上,使上层内墙2上的贯通孔与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上的贯通孔对应;最后使用螺杆9由上操作腔17上的贯通孔依次穿过上层内墙2、第一楼板3(或者是第二楼板4)和下层内墙1,螺杆9两端分别位于下操作腔16、上操作腔17并借助螺母11将下层内墙1、上层内墙2、第一楼板3、第二楼板4锁紧固定。

贯通孔中设置有套筒14,套筒14防止混凝土与螺杆9直接接触,待需要拆卸墙体、楼板时便于拆卸和回收再利用。下操作腔16的上表面、上操作腔17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螺母11的固定垫板15,下操作腔16的上表面、上操作腔17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垫板15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深度与固定垫板15的厚度相等。

所述的钢板8的横截面呈凸字型,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上的凹槽7与钢板8配套设置,装配时,将钢板8插入凹槽7中,凸字型的钢板8两端的凸起均对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起到支撑作用,有助与第一楼板3与第二楼板4保持平行,例如,当第一楼板3有向图7中左侧方向倾斜的趋势时,则钢板8随第一楼板3有倾斜的趋势,此时第二楼板4的左端对钢板8的倾斜有抑制作用,从而抵消第一楼板3的倾斜趋势。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墙体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楼板在装配过程中发生侧移,装配过程简单快捷,有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并显著增加相邻两楼板之间的整体性能。取消了现场浇筑,装配、拆卸方便快捷,尤其适用于可快速建造、快速拆除、可重复利用的低层装配式房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