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转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6655发布日期:2019-05-11 00:25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转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转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把建筑的柱、梁、墙体、楼板等构件在工厂按标准生产好,将预制件在施工现场装配。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通俗来讲,就是在建造过程中,像造汽车一样造住宅“零部件”;像“搭积木”一样安装房子;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将生产工地变为“总装车间”进行“拼装”。

目前外挂墙板与柱、梁等主体结构之间的常规连接方式,其安装定位、调整操作比较困难,特别是微调不能满足特殊墙板的安装精度。如何把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按照要求拼装在一起,把各种功能的构件部品快速方便牢固的连接在一起,特别是特定装配式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是现有装配式建筑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转接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便于安装定位及调整,以满足外挂墙板与柱体结构的安装精度。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转接件,包括用于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基板、设置在第一连接基板上方并用于与上层外挂墙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基板下方并用于与下层外挂墙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基板,在第一连接基板和第二连接基板之间设有第一定位连接机构,在第一连接基板和第三连接基板之间设有第二定位连接机构;第一定位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基板上的支撑定位轴和设置在第二连接基板上的定位插槽,支撑定位轴沿水平方向分布,定位插槽沿竖直方向分布且定位插槽的槽口端滑动配合安装在支撑定位轴上;第二定位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基板上的滑槽和设置在第三连接基板上的滑杆,滑杆沿竖直方向分布,滑杆的上端插设在插槽中并可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在插槽中滑动,滑杆的下端与第三连接基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定位连接机构还包括用于调整第二连接基板和第一连接基板之间竖直间距的竖向调整螺栓以及用于调整第二连接基板和第一连接基板之间横向相对位置的横向调整螺栓。

优选的,在第一连接基板上间隔垂直固定有两块相互平行的定位轴支撑板,支撑定位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轴支撑板上;在两块定位轴支撑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中均配合安装有横向调整螺栓,横向调整螺栓的小端分别与定位插槽接触配合以调整定位插槽在支撑定位轴上的滑动位置。

优选的,第二连接基板沿水平方向分布,在第二连接基板上开设有供竖向调整螺栓配合安装的第二螺纹孔。

优选的,第二连接基板沿水平方向分布,在定位插槽上固定设有供竖向调整螺栓配合安装的第一螺母。

优选的,第二连接基板沿竖直方向分布,定位插槽为开设在第二连接基板的下端的U形槽,在第二连接基板上固定设有供竖向调整螺栓配合安装的第二螺母。

优选的,滑杆为矩形,且滑杆的宽度与滑槽的宽度相对应。

优选的,在第一连接基板、第二连接基板以及第三连接基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优选的,第三连接基板沿水平分布,在滑杆和第三连接基板之间设有加强筋板。

优选的,第三连接基板沿竖直分布,滑杆和第三连接基板为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简单,可形成多种结构,从而适应各种板材与梁、柱等主体结构连接,简化连接件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且特别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制备,极大地提高构筑装配式建筑的制备过程和大幅减少安装过程的成本。

对于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定位连接机构和第二定位连接机构可分别同时起到固定、定位以及调整的作用。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竖向调整螺栓和横向调整螺栓,可方便快捷的微调外挂墙板的安装位置,克服预制及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分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在外挂墙板和主体结构连接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标记:1、竖向调整螺栓,2、第二连接基板,3、定位插槽,4、横向调整螺栓,5、第一连接基板,6、支撑定位轴,7、定位轴支撑板,8、滑杆,9、滑槽,10、加强筋板,11、第三连接基板,12、第一螺母,13、第二螺母,14、主体结构,15、上层外挂墙板,16、下层外挂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转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基板5、第二连接基板2、第三连接基板11、第一定位连接机构以及第二定位连接机构将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14定位连接,在第一连接基板5、第二连接基板2以及第三连接基板11上均开设有螺栓孔,以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基板5与主体结构14固定,将第二连接基板2与上层外挂墙板15的下端固定,将第三连接基板11与下层外挂墙板16的上端固定,然后通过第一定位连接机构和第二定位连接机构实现上层外挂墙板15、下层外挂墙板16与主体结构14的安装固定,从而简化连接件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制备,极大地提高构筑装配式建筑的制备过程和大幅减少安装过程的成本;通过竖向调整螺栓1和横向调整螺栓4来调整外挂墙板在主体结构14上的安装位置,进一步简化了安装过程,并克服构件生产和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微小误差。

在如图1及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基板5、第二连接基板2和第三连接基本均水平设置。

第一定位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基板5上的支撑定位轴6和设置在第二连接基板2上的定位插槽3。在第一连接基板5的上板面上间隔垂直固定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定位轴支撑板7,支撑定位轴6沿水平方向分布,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块定位轴支撑板7的中部,使支撑定位轴6与第一连接基板5的上板面之间保留一定间距,给定位插槽3安装留出安装及调整空间。定位插槽3为矩形,包括两块相对的第一侧板和两块相对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基板2的下板面上,在宽度较宽的两块第一侧板的下端分别开设有对应且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条状槽,从而使定位插槽3以两条条状槽插设在支撑定位轴6上,且即可沿支撑定位轴6长度方向滑动,又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适当的升降。

本实施例中,在两块定位轴支撑板7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中均配合安装有横向调整螺栓4,横向调整螺栓4的小端分别与定位插槽3接触配合,通过转动设置两个横向调整螺栓4的外露于定位插槽3外部的大端以调整定位插槽3在支撑定位轴6上的滑动位置,进而调整第二连接基板2以及上层外挂墙板15与第一连接基板5即主体结构14的水平相对位置。在第二连接基板2上开设有供竖向调整螺栓1配合安装的第二螺纹孔,竖向调整螺栓1的底端抵靠在第一连接基板5的上板面上,可通过竖向调整螺栓1旋入深度调整第二连接基板2以及上层外挂墙板15与第一连接基板5即主体结构14的竖直相对位置。

第二定位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基板5上的滑槽9和设置在第三连接基板11上的滑杆8。滑槽9为垂直间隔固定在第一连接基板5下板面上的两段槽钢,两段槽钢的槽口相对分布。两段槽钢的外缘分别通过挡板固定连接,从而使两段槽钢和两块挡板之间合围成矩形的滑槽9。滑杆8的横截面呈宽度与滑槽9宽度相同的矩形,其下端垂直固定在第三连接基板11的中部并通过加强筋板10固定,其上端插设在滑槽9内,使得第三连接基板11即可沿滑槽9长度方向在水平方向上滑动,通过两块挡板限制滑杆8以及第三连接基板11在另一个方向上的水平移动,又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适当升降,以弥补安装制造误差。

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中实施方式大体相同,区别在于在定位插槽3中设有第一螺母12,竖向调整螺栓1配合安装在第一螺母12中,以避开第二连接基板2与上层外挂墙板15的连接位置,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如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中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基板5水平分布,第二连接基板2和第三连接基板11均竖直分布。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插槽3为开设在第二连接基板2的下端的U形槽,在第二连接基板2上固定设有供竖向调整螺栓1配合安装的第二螺母13。滑杆8和第三连接基板11为一体成型。如图5所示,此种实施方式主要适用于外管墙板侧部与主体结构14的连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