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彩花岗岩石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6716发布日期:2019-07-27 10:5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彩花岗岩石涂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彩花岗岩石涂层。



背景技术:

花岗岩真石漆资源消耗低、易于施工、无安全隐患、色彩及品种丰富,所以越来越多的外墙将会采用真石漆装饰。真石漆作为建筑外墙乳胶涂料的一个亮点,是近几年建筑涂料研究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方向。

申请号为201420611595.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射隔热型真石漆涂层结构,包括外墙墙体,外墙墙体上由内向外依次均匀涂布有基层、底层、中层、隔热层、面层以及罩面漆层,基层为抗裂耐水腻子层,底层为水性抗碱封闭底漆层,中层为空心玻璃微珠层,隔热层为建筑反射隔热层,面层为真石漆层,罩面漆层为水性透明罩光漆层。

该方案虽然具有反射隔热效果好、抗老化、防黄变等优点,但是在夏天尤其是光照强烈的场合,墙面表现出颜色暗沉,色彩单调,容易引起人视觉疲劳的缺点,因此在其结构上仍然有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彩花岗岩石涂层,其解决了墙体色彩单调问题,达到了色彩绚丽,不易引起视觉疲劳,同时提高了建筑物的辨识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彩花岗岩石涂层,包括依次涂布于墙体基面的基础腻子层、渗透底层、多彩中层以及透明的罩面层;所述多彩中层朝向罩面层的表面设置有多道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多彩中层的表面覆盖有第一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表面沿第一凹槽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多彩嵌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腻子层和渗透底层作为墙面或其他平面类型的表面结构提供找平;多彩中层作为基础底色,多彩嵌层作为色彩补充,再通过第一透光层将多彩嵌层与多彩中层分离,在阳关照射时,部分光线通过透明层到达多彩中层后反射,部分在多彩嵌层反射,部分经过两层的双重反射;而后反射之后的这些光,部分将混合或干涉形成明暗或颜色不同的光;由此在不同的角度看墙面会产生不同的色彩的效果,达到了色彩绚丽,不易引起视觉疲劳,同时提高了建筑物的辨识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彩嵌层以及第一透光层表面设置有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二透光层的表面布设有彩点,所述罩面层覆盖于彩点和第二透光层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彩点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加墙面色彩丰富性,第二透光层一方面起到找平的作用,另一方面形成一层透明薄膜,以将彩点与多彩嵌层分离,以更好的达到混光的或干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在第二透光层进入第一透光层的时候将具备具备较高的反射率,部分折射后再与反射光产生干涉,以在不同部位形成丰富的混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彩嵌层和彩点的材料均为光致变色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彩嵌层和彩点本身就可以在不同角度产生不同颜色的反射光,再配合反射干涉的混光效果,可以极大提高涂层的绚丽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彩嵌层的材料为螺吡喃类变色化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紫外光照射下,无色螺吡喃结构中的C一O键断裂开环,分子局部发生旋转且与吲哚形成一个共平面的部花青结构而显色,吸收光谱相应红移。在可见光或热的作用下,开环体又能回复到螺环结构。C一O键的断裂时间处于皮秒级,变色速度极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V形槽,且V形的端部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形槽和圆角的设置使得光线在穿过第一透明层的V形凹槽时可以减少反射损耗,并且可以引导光线从凹槽的另外一侧射出,增加光暗变化的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腻子层为超细钢渣微粉腻子层,所述渗透底层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细钢渣微粉腻子层将外墙体进行初步进行找平,使其表面的粘性相同,从而让渗透底层在基础腻子层得涂布是更为简单方便,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形成的渗透底层能够让涂层结构具有防水、耐碱性能;同时,由于渗透结晶防水涂料遇水后能在渗透底层缺陷处产生二次结晶,具有自动修复微裂纹等缺陷的功能,抗涂层结构变化强,减少了维修费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腻子层与所述渗透底层之间均匀涂覆有消泡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透底层是否涂抹均匀且其内部的气泡量,会直接决定整个涂层结构的使用寿命,在基础腻子层外先涂覆消泡剂层,之后再在消泡剂层上涂覆渗透底层,能大幅度降低渗透底层内存在气泡的几率,保证各涂层之间的粘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面层为有机无机杂化光催化罩面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光致变色材料耐沾污性较差,而沾污之后其辐射太阳光的能力也急剧下降,相应的变色性能也急剧下降了,为了保持光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性能,在光致变色材料表面设有一层无色透明的有机无机杂化光催化罩面涂层,有机无机杂化光催化罩面涂层具有光催化作用和光自洁特性,在不影响光致变色材料辐射太阳光的能力的前提下,提高光致变色材料的耐候性、自清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多彩中层作为基础底色,多彩嵌层、彩点作为色彩补充,再通过第一透光层将多彩嵌层与多彩中层分离,通过第二透光层将彩点与多彩嵌层;反射后的自然光将混合或干涉形成明暗或颜色不同的光;由此在不同的角度看墙面会产生不同的色彩的效果,达到了色彩绚丽,不易引起视觉疲劳,同时提高了建筑物的辨识度的效果;

2、多层透明分层配合,V形带圆角的反射槽结构,减少反射损耗,增加光暗变化的多样性;也加强了隔热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多彩花岗岩石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腻子层;2、消泡剂层;3、渗透底层;4、罩面层;5、多彩中层;6、第一透光层;7、多彩嵌层;8、第二透光层;9、彩点;51、第一凹槽;6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多彩花岗岩石涂层,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涂布于墙体基面的基础腻子层1、消泡剂层2、渗透底层3、多彩中层5、第一透光层6、第二透光层8以及透明的罩面层4。

基础腻子层1为超细钢渣微粉腻子层,并以此在外墙体进行初步进行找平,使其表面的粘性相同。消泡剂层2减少渗透底层3在涂抹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量。渗透底层3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以提供防水和自动修复微裂纹,多彩中层5为底色涂料,根据实际的需求选用不同的底色配方。

多彩中层5朝向罩面层4的表面设置有多道V形且V形的端部设有圆角的第一凹槽51,第一透光层6覆盖于第一凹槽51与多彩中层5的表面,第一透光层6表面沿第一凹槽5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61,第二凹槽61内填充有多彩嵌层7。在实际操作中,第一透光层6可以通过带有波纹的刷辊刷涂,多彩嵌层7的材料为螺吡喃类变色化合物,多彩嵌层7基本分布于凹槽,部分可以在第一透光层6表面留有薄层。

第二透光层8设置于多彩嵌层7和第一透光层6表面,第二透光层8的表面布设有彩点9,第一透光层6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光层8。

罩面层4覆盖于彩点9和第二透光层8的表面,罩面层4为有机无机杂化光催化罩面涂层。

作用原理:

通过将多彩中层5作为基础底色,多彩嵌层7、彩点9作为色彩补充,再通过第一透光层6将多彩嵌层7与多彩中层5分离,通过第二透光层8将彩点9与多彩嵌层7;反射后的自然光将混合或干涉形成明暗或颜色不同的光;由此在不同的角度看墙面会产生不同的色彩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