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9149发布日期:2019-12-03 19:2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发电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电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玻璃幕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在外立面设计遮阳板,既能起到节能、调节光线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尤其在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遮阳尤为重要,在商业建筑、公共建筑上遮阳板的使用很频繁。遮阳板在建筑中占据了最佳的接收太阳光的位置,但是不能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来生产清洁能源,没有使得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遮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充分利用遮阳板的位置进行光能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电遮阳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框架、支撑架和接线盒;

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侧;

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框;

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架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框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框固定在幕墙上。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接线框;

所述接线框上设置有接线槽,用于放置所述接线盒引出的线。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框设置在所述框架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槽设置在所述接线框靠近所述框架的内侧的一端,且所述接线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光伏组件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槽为通槽,用于将所述接线盒上的引线从所述接线框的端部引出;

或,所述接线槽的槽底或侧壁上设置有外接通孔,用于将所述接线盒上的引线从所述外接通孔中引出。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包括主框体和边护板;

所述边护板设置在所述主框体靠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的端部,用于防护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支撑定位部;

所述支撑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框架靠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端;

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框架的外侧连接,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框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定位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定位部远离所述框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直角三角形;

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斜边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电遮阳装置,将遮阳板更换为光伏组件,通过框架和支撑架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幕墙上,调整其角度后,在其达到最大遮阳效果时,也同时会达到太阳能最佳收集角度,进而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吸收转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电遮阳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发电遮阳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电遮阳装置的支撑板的安装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电遮阳装置的接线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电遮阳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

1:光伏组件;2:接线盒;3:框架;4:接线框;5:支撑板;6:连接框;7:幕墙;8:边护板;9:主框体;10:支撑定位部;11:接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电遮阳装置,包括光伏组件1、框架3、支撑架和接线盒2;光伏组件1设置在框架3上;支撑架设置在框架3的一侧;接线盒2与光伏组件1连接,且设置在光伏组件1靠近支撑架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位置特点,将光伏组件1制作为合适的尺寸、形状和颜色等外观样式,并将其与铝合金制作的框架3、支撑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形状一个能够吸收光能进行发电的发电单元,进而使得遮阳板具有了节能、遮阳、调节光线以及太阳能发电等多种功能。

在发电单元中,接线盒2设置在光伏组件1的下方,即光伏组件1靠近支撑架的一侧,使得接线盒2能够被光伏组件1遮挡,而从外观上看不到,保证了遮阳板的外部整体性和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1通过结构胶与框架3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采用分体式接线盒2,在框架3的左右相对两侧设置支撑架,通过螺钉将支撑架与框架3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架的另一端与建筑幕墙7的主龙骨连接固定。

遮阳板的安装、维修均较为方便,线路在布置时,隐藏不裸露,增加了线路的寿命,保证了外形的整体性和整洁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1通过结构胶与框架3进行固定连接,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一种固定连接方式,如其还可以是将光伏组件1卡接在框架3上等,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将光伏组件1固定设置在框架3上即可。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框架3与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一种连接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如还可以是使用铆接等,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将框架3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即可。

还需要指出的是,支撑架可以是如本实施例中的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一种设置方式,其还可以是将支撑架设置为一个,其与框架3的中部进行固定连接,实其还可以是将支撑架设置为三个,或者更多个,其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光伏组件1的长度进行具体设计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1具体为玻璃基薄膜发电组件,具体的,可以是硅太阳能薄膜组件、铜铟镓硒太阳能薄膜组件等,也就是说,只要能够通过光伏组件1实现对光能的利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盒2设置在光伏组件1的下方,且设置在框架3的内侧,使得接线盒2能够被隐藏在发电遮阳装置的内部,不会影响外观的整体美观性,同时也避免了接线盒2的裸露而造成的接线盒2损坏,提高了接线盒2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对接线盒2上引出的电线进行保护,避免引出的电线直接在外裸露而影响到接线盒2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在框架3上设置了接线框4,并在接线框4上设置有接线槽11,用于放置接线盒2引出的线。

具体的,接线框4设置在框架3远离光伏组件1的一侧,接线槽11设置在接线框4靠近框架3的内侧的一端,且接线槽11的开口方向朝向光伏组件1方向。

在使用时,从接线盒2引出的电线从框架3的内侧进入到接线槽11内,通过接线槽11将电线引到需要的位置。全程在使用时,电线均在接线槽11内,避免了电线的裸露,进而提高的电线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接线槽11的槽口宽度需要远远大于电线的直径,以便于电线能够较为顺利的进入接线槽11内,或能够顺利的从接线槽11内引出。

电线在接线槽11内引出时,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首先,第一个实施方案是,接线槽11为通槽,从接线盒2上引出的电线从接线槽11的槽口进入到接线槽11内,从接线槽11中铺设,最终接线盒2引出的电线从接线框4的任意一个端部引出,以便于进行光能的二次利用,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接线槽11的另一方案中,在接线槽11的底部或接线槽11的侧壁上设置有外接通孔,通过外接通孔将接线槽11内的电线引出。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孔,也可以是方孔或其他任意形状,其只要能够将电线穿过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框架3的设置方式也有很多种,而在本实施例中的框架3的具体结构为:

如图3和图4所示,框架3包括主框体9和边护板8;边护板8设置在主框体9靠近光伏组件1的一侧的端部,用于防护光伏组件1的边缘。

光伏组件1通过结构胶粘在主框体9的一端,且在该端部设置有边护板8,且边护板8在该端部的边缘处,能够起到对光伏组件1的阻挡作用,也就是说,能够通过边护板8对光伏组件1的周围进行保护,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光伏组件1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主框体9为四根边框依次连接成方形,边护板8为四块,依次连接为方形,且设置在边框的一端的外侧,且边护板8的宽度与光伏组件1的厚度相同,使得从外观看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发电遮阳装置的整体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设置方式也有很多种,而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支撑架包括支撑板5和连接框6;支撑板5的一端与框架3远离光伏组件1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框6连接,通过连接框6固定在幕墙7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设置在框架3的下方,在框架3远离光伏组件1的一侧,具体的,可以是设置在左右边框的外侧,通过支撑架将边框覆盖,使得总外观上看为一个整体,保证了发电遮阳装置的整体观。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框6固定设置在幕墙7上,支撑架通过连接框6实现在幕墙7上的固定,进一步实现对框架3和光伏组件1在幕墙7上的位置的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框架3上设置有支撑定位部10;支撑定位部10设置在框架3靠近光伏组件1的一端;支撑板5的一侧与框架3的外侧连接,支撑板5靠近框架3的一端与支撑定位部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框架3上设置了支撑定位部10,支撑定位部10设置在框架3的外侧,且设置在框架3靠近光伏组件1的一端,当支撑板5与框架3连接的时候,通过支撑定位部10能够对支撑板5进行定位,避免框架3和支撑板5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进一步的,为保证框架3和支撑板5安装后,发电遮阳装置整体的美观性,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定位部10远离框架3的一端与支撑板5远离框架3的一侧平齐。

也就是说,支撑定位部10的外侧与支撑板5的外侧在同一平面上。

同时,边护板8在支撑定位部10远离框架3的一侧,且边护板8的外侧与支撑定位部10的外侧以及支撑板5的外侧均在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的,支撑板5为直角三角形;框架3设置在支撑板5的斜边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为直角三角形板,其一个直角边与幕墙7进行固定,另一直角边设置为水平,斜边实现对框架3和/或光伏组件1的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但其不仅仅局限于直角三角形这一种形状,其还可以是设置为其他形状,如还可以是直角梯形、钝角三角形或其他任意形状,其只要能够实现将框架3进行倾斜支撑,而便于光伏组件1对光能的吸收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电遮阳装置,将遮阳板更换为光伏组件1,通过框架3和支撑架将光伏组件1固定在幕墙7上,调整其角度后,在其达到最大遮阳效果时,也同时会达到太阳能最佳收集角度,进而利用光伏组件1将太阳能吸收转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