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屋架下弦梁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4768发布日期:2019-08-23 22:0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屋架下弦梁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屋架下弦梁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屋架下弦是房屋组成部件之一,主要承受轴向力的直杆在相应的节点上连接成几何不变的格构式承重结构,位于桁架下缘的杆件,桁架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中,由于大多用于建筑的屋盖结构,桁架通常也被称作屋架,桁架结构,各杆件受力均以单向拉、压为主,通过对上下弦杆和腹杆的合理布置,可适应结构内部的弯矩和剪力分布。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木屋下弦梁用固定装置往往之间对下弦梁进行固定,由于没有对下弦梁进行预固定,导致对下弦梁的固定较为困难,同时现有的木屋下弦梁用固定装置对下弦梁的固定不够紧固,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木屋架下弦梁用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木屋架下弦梁用固定装置,具有方便预固定、安装方便、固定紧固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屋架下弦梁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卡接有下弦梁,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由螺栓、垫块、第一卡块、螺杆、第二卡块和固定框构成,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卡块且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卡块的内部,第一卡块的一侧与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远离第一卡块的一端与第二卡块固定连接,所述螺栓和第一卡块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连接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接有上弦梁,所述上弦梁的表壁两侧且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下弦梁的表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大小规格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内径与第二连接件的外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加强筋分别以第二连接件的竖向对称轴为轴线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大小规格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二固定件,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件将下弦梁和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框将下弦梁和第二连接件套接在一起,通过螺杆贯穿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并通过螺栓拧紧,使固定框牢牢握住下弦梁,从而使第二连接件与下弦梁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增加了下弦梁固定的稳固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二卡槽和第二卡条,通过在第二连接件的内部开设第二卡槽,通过第二卡槽与设置在下弦梁表壁两侧的第二卡条卡接,使下弦梁卡接在第二连接件的内部,从而实现下弦梁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预固定,无需人为手扶,方便对下弦梁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进行再固定,使下弦梁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同时通过设置加强筋,增强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稳固性,从而使上弦梁和下弦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座;2、第一连接件;3、第一固定件;4、上弦梁;5、第一卡条;6、加强筋;7、下弦梁;8、第二固定件;801、螺栓;802、垫块;803、第一卡块;804、螺杆;805、第二卡块;806、固定框;9、第二连接件;10、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第二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木屋架下弦梁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座1,连接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卡槽11,第二卡槽11的内部卡接有下弦梁7,第二连接件9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8由螺栓801、垫块802、第一卡块803、螺杆804、第二卡块805和固定框806构成,螺杆804的一端贯穿第一卡块803且与螺栓801螺纹连接,螺杆804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卡块805的内部,第一卡块803的一侧与固定框806固定连接,固定框806远离第一卡块803的一端与第二卡块805固定连接,螺栓801和第一卡块803之间设置有垫块802,连接座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卡槽10,第一卡槽10的内部卡接有上弦梁4,上弦梁4的表壁两侧且与第一卡槽1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条5,第一卡条5和第一卡槽10相适配,便于第一卡条5与第一卡槽10卡接,第一连接件2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3将第一连接件2和上弦梁4固定在一起,且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9之间设置有加强筋6。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弦梁7的表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条12,通过第二卡条12与第二卡槽11卡接,将下弦梁7预固定在第二连接件9的内部,方便后续下弦梁7和第二连接件9之间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8的大小规格均相同,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8的设置可以分别将第一连接件2和上弦梁4与第二连接件9和下弦梁7牢牢固定,增加上弦梁4和下弦梁7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框806的内径与第二连接件9的外径相等,便于固定框806套设在第二连接件9的外部,从而将第二连接件9与下弦梁7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加强筋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加强筋6分别以第二连接件9的竖向对称轴为轴线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9之间,加强筋6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9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卡块803和第二卡块805的大小规格均相同,通过螺杆804将第一卡块803和第二卡块805贯穿并固定,从而使固定框806将下弦梁7和第二连接件9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下弦梁7表壁两侧的第二卡条12插入至第二连接件9内的第二卡槽11中,使固定框806套设在第二连接件9的外部,将螺杆804贯穿第一卡块803并伸入至第二卡块805的内部底部,再将垫块802和螺栓801拧在螺杆804位于第一卡块803一侧的一端,将下弦梁7和第二连接件9通过第二固定件8固定在一起,然后,再将上弦梁4插入第一连接件2的内部,使第一卡条5与第一卡槽10卡接,再将第一固定件3固定在第一连接件2的外部,将第一连接件2和上弦梁4固定。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