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软土地基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24213发布日期:2019-07-10 09:4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软土地基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软土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软土地基一般是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以及具有其它不良性质的地基土。常见的如天然的淤泥与淤泥质土,人类任意堆积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形成的杂填土和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冲填土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对外改革的需要,全国各地都在兴建各类厂房、商业大厦、宾馆饭店、多层与高层住宅等建筑工程,良好的建筑物地基越来越少,一些建筑物只能座落在这些不良场地上。例如一些城市的近郊低洼地带,过去作为市区垃圾卸填区,现在由于城市的扩展成为了建筑场地;大量的仓库、办公及生活用房无可选择的建造在软土地基上;我国南方一些城市郊外的水塘、古河道、水稻田,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划为住宅小区,建造多层及高层住宅楼,也只能建造在软土地基上。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建筑物的沉降量大而不均匀,沉降量大现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而不均匀沉降由于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故成为现在建筑物开裂或严重影响使用等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不仅造成巨大的损失,还能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软土地基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软土地基及其施工方法,括矮层楼、中层楼和高层楼,所述矮层楼、所述中层楼和所述高层楼的底端设有地下室,所述地下室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二混凝土受力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受力层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第一预埋混凝土桩,所述第一预埋混凝土桩的底端设有第一混凝土受力层,所述第一预埋混凝土桩之间连接有第二混凝土连接杆,所述中层楼和所述高层楼上的第一预埋混凝土桩底部均设有第二预埋混凝土桩,所述第二预埋混凝土桩之间通过第一混凝土连接杆相连,所述高层楼上的第二预埋混凝土桩底部设有第三预埋混凝土桩,所述第三预埋混凝土桩固定在岩石层内,所述第一预埋混凝土桩和所述第二预埋混凝土桩固定在软土地基夯实层,所述地下室的顶端设有软土地基表层,所述软土地基夯实层设有若干个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两侧设有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混凝土泥浆柱,所述混凝土泥浆柱之间设有碎石填充物,所述碎石填充物的两侧和底部均设有软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土地基夯实层的每个矩形块面积为5米*5米,每个矩形块四周均浇筑有所述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的厚度为25公分,每个所述混凝土泥浆柱交叉设置,所述混凝土泥浆柱的直径为0.5米,每2米设置一个所述混凝土泥浆柱,所述混凝土泥浆柱与所述混凝土板的夹角为45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所述第一预埋混凝土桩、所述第三预埋混凝土桩、所述第二预埋混凝土桩、所述第一混凝土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混凝土连接杆均采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合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混凝土受力层采用混凝土高压注浆制成,所述第二混凝土受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第二混凝土受力层上,所述第一预埋混凝土桩穿过所述第二混凝土受力层与所述支撑柱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预埋混凝土桩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受力层上,所述第二预埋混凝土桩穿过所述第一混凝土受力层与所述第一预埋混凝土桩固定相连,所述第三预埋混凝土桩和所述第二预埋混凝土桩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分别与所述矮层楼、所述中层楼和所述高层楼固定相连。

一种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计矮层楼、中层楼和高层楼地基的混凝土预埋桩深度,然后对软土层进行夯实整平,然后把整个建筑面积分成若干个矩形块,且面积为5米*5米,每个矩形块四周均浇筑有混凝土板,然后在矩形块的两侧开设倾斜角为45度的直径为0.5米的若干个注浆孔,并注入混凝土水泥浆,凝固后制成混凝土泥浆柱;

步骤二:在每个注浆孔之间挖去软土,形成倒三角填充槽,并填充有碎石填充物,然后再进行夯实,再按照图纸开挖矮层楼、中层楼和高层楼混凝土预埋桩槽;

步骤三:先浇灌高层楼混凝土预埋桩,在岩石层的混凝土预埋桩槽内浇灌第三预埋混凝土桩,然后再浇灌中层楼和高层楼的第二预埋混凝土桩,在浇灌到一半高度时,通过高压注浆,制成第一混凝土连接杆然后再浇灌另一半的第二预埋混凝土桩,利用第一混凝土连接杆让第二预埋混凝土桩的中部相连;

步骤四:第二预埋混凝土桩浇灌完成后,在第二预埋混凝土桩的顶部进行高压注浆形成第一混凝土受力层,让每个第二预埋混凝土桩的顶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然后再从第二预埋混凝土桩的顶部进行浇灌第一预埋混凝土桩,让第一预埋混凝土桩的底部连接在一起,在浇灌到一半高度时,通过高压注浆,制成第二混凝土连接杆,然后再浇灌另一半的第一预埋混凝土桩,让每个第一预埋混凝土桩的中部相连连接;

步骤五:第一预埋混凝土桩浇灌完成后,通过在第一预埋混凝土桩的顶部浇灌铺设第二混凝土受力层,让第一预埋混凝土桩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然后在第一预埋混凝土桩的顶部浇灌支撑柱,然后在支撑柱的顶端浇灌铺设第二混凝土受力层,然后在第二混凝土受力层进行建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软土地基采用把软土地基的建筑面积化成相同大小的面积,对每块相同大小面积的软土四周浇灌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板的内侧开设混凝土泥浆柱孔,然后注入混凝土泥浆,把混凝土泥浆顶部的软土替换成碎石填充物,从而提高软土的整体性能,而建筑物是以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底部设有不同深度的预埋混凝土桩,而且预埋混凝土桩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均相互相连,提高其受力面积和整体的稳定性能,不会因高度差下沉而造成其他建筑物倾斜或者倒塌的现象,该方法从建筑物预埋桩的结构和地基的结构共同协同工作,从而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不同楼层混凝土预埋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软土地基夯实层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软土地基夯实层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矮层楼,2、中层楼,3、高层楼,4、地下室,5、支撑柱,6、第一预埋混凝土桩,7、第三预埋混凝土桩,8、第二预埋混凝土桩,9、第一混凝土连接杆,10、第二混凝土连接杆,11、软土地基表层,12、软土地基夯实层,13、支撑结构,14、混凝土板,15、混凝土泥浆柱,16、碎石填充物,17、第一混凝土受力层,18、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9、岩石层,20、软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软土地基及其施工方法,括矮层楼1、中层楼2和高层楼3,矮层楼1、中层楼2和高层楼3的底端设有地下室4,地下室4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柱5,支撑柱5的底部设有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底端设有第一混凝土受力层17,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之间连接有第二混凝土连接杆10,中层楼2和高层楼3上的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底部均设有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之间通过第一混凝土连接杆9相连,高层楼3上的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底部设有第三预埋混凝土桩7,第三预埋混凝土桩7固定在岩石层19内,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和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固定在软土地基夯实层12,地下室4的顶端设有软土地基表层11,软土地基夯实层12设有若干个矩形块,矩形块的两侧设有混凝土板14,混凝土板14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混凝土泥浆柱15,混凝土泥浆柱15之间设有碎石填充物16,碎石填充物16的两侧和底部均设有软土20。

软土地基夯实层12的每个矩形块面积为5米*5米,每个矩形块四周均浇筑有混凝土板14,混凝土板14的厚度为25公分,每个混凝土泥浆柱15交叉设置,混凝土泥浆柱15的直径为0.5米,每2米设置一个混凝土泥浆柱15,混凝土泥浆柱15与混凝土板14的夹角为45度。

支撑柱5、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第三预埋混凝土桩7、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第一混凝土连接杆9和第二混凝土连接杆10均采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合制成。

第一混凝土受力层17采用混凝土高压注浆制成。

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制成。

支撑柱5固定在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上,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穿过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与支撑柱5固定相连,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固定在第一混凝土受力层17上,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穿过第一混凝土受力层17与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固定相连,第三预埋混凝土桩7和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固定相连。

支撑柱5分别与矮层楼1、中层楼2和高层楼3固定相连。

一种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计矮层楼1、中层楼2和高层楼3地基的混凝土预埋桩深度,然后对软土层进行夯实整平,然后把整个建筑面积分成若干个矩形块,且面积为5米*5米,每个矩形块四周均浇筑有混凝土板14,然后在矩形块的两侧开设倾斜角为45度的直径为0.5米的若干个注浆孔,并注入混凝土水泥浆,凝固后制成混凝土泥浆柱15;

步骤二:在每个注浆孔之间挖去软土,形成倒三角填充槽,并填充有碎石填充物16,然后再进行夯实,再按照图纸开挖矮层楼1、中层楼2和高层楼3混凝土预埋桩槽,

步骤三:先浇灌高层楼3混凝土预埋桩,在岩石层19的混凝土预埋桩槽内浇灌第三预埋混凝土桩7,然后再浇灌中层楼和高层楼的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在浇灌到一半高度时,通过高压注浆,制成第一混凝土连接杆9然后再浇灌另一半的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利用第一混凝土连接杆9让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的中部相连;

步骤四: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浇灌完成后,在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的顶部进行高压注浆形成第一混凝土受力层17,让每个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的顶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然后再从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的顶部进行浇灌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让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底部连接在一起,在浇灌到一半高度时,通过高压注浆,制成第二混凝土连接杆10,然后再浇灌另一半的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让每个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中部相连连接;

步骤五: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浇灌完成后,通过在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顶部浇灌铺设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让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然后在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顶部浇灌支撑柱5,然后在支撑柱5的顶端浇灌铺设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然后在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进行建设。

工作原理:一种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软土地基及其施工方法,矮层楼1、中层楼2、高层楼3、地下室4、支撑柱5、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第三预埋混凝土桩7、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第一混凝土连接杆9、第二混凝土连接杆10、软土地基表层11、软土地基夯实层12、支撑结构13、混凝土板14、混凝土泥浆柱15、碎石填充物16、第一混凝土受力层17、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岩石层19和软土20,该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在软土地基上和建筑物本体上均做了相应的改善,可有效的防止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软土地基上,采用然后把整个建筑面积分成若干个矩形块,且面积为5米*5米,每个矩形块四周均浇筑有混凝土板14,然后在矩形块的两侧开设倾斜角为45度的直径为0.5米的若干个注浆孔,并注入混凝土水泥浆,凝固后制成混凝土泥浆柱15;在每个注浆孔之间挖去软土,形成倒三角填充槽,并填充有碎石填充物16,然后再进行夯实,利用混凝土泥浆柱15的三角形稳定性能的特点,提高碎石填充物16支撑力,而且碎石填充物16两侧和底部的软土层不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即使两侧的软土受到压力,也有混凝土板14进行阻挡,保障整个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能,而对于建筑物,以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底部设有不同深度的预埋混凝土桩,而且预埋混凝土桩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均相互相连,提高其受力面积和整体的稳定性能,不会因高度差下沉而造成其他建筑物倾斜或者倒塌的现象,开挖矮层楼1、中层楼2和高层楼3混凝土预埋桩槽,先浇灌高层楼3混凝土预埋桩,在岩石层19的混凝土预埋桩槽内浇灌第三预埋混凝土桩7,然后再浇灌中层楼和高层楼的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在浇灌到一半高度时,通过高压注浆,制成第一混凝土连接杆9然后再浇灌另一半的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利用第一混凝土连接杆9让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的中部相连;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浇灌完成后,在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的顶部进行高压注浆形成第一混凝土受力层17,让每个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的顶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然后再从第二预埋混凝土桩8的顶部进行浇灌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让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底部连接在一起,在浇灌到一半高度时,通过高压注浆,制成第二混凝土连接杆10,然后再浇灌另一半的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让每个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中部相连连接;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浇灌完成后,通过在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顶部浇灌铺设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让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然后在第一预埋混凝土桩6的顶部浇灌支撑柱5,然后在支撑柱5的顶端浇灌铺设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然后在第二混凝土受力层18进行建设,让建筑物整体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该软土地基采用把软土地基的建筑面积化成相同大小的面积,对每块相同大小面积的软土四周浇灌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板的内侧开设混凝土泥浆柱孔,然后注入混凝土泥浆,把混凝土泥浆顶部的软土替换成碎石填充物,从而提高软土的整体性能,而建筑物是以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底部设有不同深度的预埋混凝土桩,而且预埋混凝土桩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均相互相连,提高其受力面积和整体的稳定性能,不会因高度差下沉而造成其他建筑物倾斜或者倒塌的现象,该方法从建筑物预埋桩的结构和地基的结构共同协同工作,从而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