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坎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5144发布日期:2019-07-10 09:5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反坎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反坎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铝合金模板体系在建筑工程领域普遍应用,其中,反坎浇筑是铝模体系中的重要施工内容之一。在施工过程中,铝模一次性成型浇筑的反坎质量达不到理想要求,而用木模体系二次浇筑成型质量差、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反坎模板体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坎施工效率低、成型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反坎模板体系,包括前后两侧相对布置的模板i,相对的模板i之间连接有位于左右两端的模板ii,所述的相对的模板i之间设有卡箍,卡箍为冂字形,卡箍上设有卡槽,卡槽与模板i配合。

所述的模板ii为冂字形,模板i和模板ii上均设有螺栓调节孔,模板i通过螺栓i穿过螺栓调节孔与模板ii连接。

所述的卡箍的开口内设有卡部,卡部与卡箍的内侧之间形成卡槽。

所述的模板i和模板ii为铝合金模板或镀锌钢板。

一侧的模板i包括至少两个模板段,相邻两个模板段之间连接,相邻两个模板段之间设有挡件。

所述的挡件为木方。

所述的相邻两个模板段之间通过螺栓ii穿过螺栓调节孔连接。

所述的螺栓ii位于挡件的两侧。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工厂化生产,实现流水线上大规模制造,采用可重复周转使用的反坎模板(优选铝合金模板)体系,在浇筑过程中避免了木模体系中不断切割模板、固定效果差、成型质量差等问题,且模板安装方便,大大节约现场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卡箍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模板i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模板ii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模板ii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俯视图。

图中:1-模板i,2-卡箍,3-螺栓i,4-模板ii,5-挡件,6-螺栓ii,7-螺栓调节孔,8-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新型反坎模板体系,包括前后两侧相对布置的模板i1,相对的模板i1之间连接有位于左右两端的模板ii4,模板i1为厚3mm、高220mm的长条形,长应大于实际反坎长度300mm以上,模板i1沿长度方向布置20cm长、5mm宽、间距为10cm的螺栓调节孔7,模板ii4为冂字形,模板ii4的两侧部设有螺栓调节孔7,模板i1通过螺栓i3穿过螺栓调节孔7与模板ii4连接,能够自由调节模板体系的尺寸,模板i1和模板ii4围成反坎的浇筑空间。

相对的模板i1之间设有卡箍2,卡箍2沿模板i1长度方向不大于50cm等距布置,卡箍2为冂字形,卡箍2的开口内设有卡部8,卡部8与卡箍2的内侧之间形成宽3mm、高5mm的卡槽,卡槽能够直接卡住与模板i1,防止其移动或偏位。

模板i1和模板ii4为铝合金模板或镀锌钢板。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将模板i和模板ii调整至合适位置,螺栓i穿过螺栓调节孔7,将模板i和模板ii连接固定,在相对的模板i之间卡箍,防止模板i由于长度较长,发生移动或偏位。

实施例2

如图2至6所示,一种新型反坎模板体系,用于多尺寸组合成的反坎,一侧的模板i1包括至少两个模板段,相邻两个模板段之间连接,相邻两个模板段之间设有45mm×95mm的挡件5,挡件5优选为木方,相邻两个模板段之间通过螺栓ii6穿过螺栓调节孔7连接,同时螺栓ii6位于挡件5的两侧。

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反坎模板体系,包括前后两侧相对布置的模板I,相对的模板I之间连接有位于左右两端的模板II,所述的相对的模板I之间设有卡箍,卡箍为冂字形,卡箍上设有卡槽,卡槽与模板I配合。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工厂化生产,实现流水线上大规模制造,采用可重复周转使用的反坎模板(优选铝合金模板)体系,在浇筑过程中避免了木模体系中不断切割模板、固定效果差、成型质量差等问题,且模板安装方便,大大节约现场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奇;鲍玺;杨阳;崔斌;刘善景;王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8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