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02033发布日期:2019-10-18 22:0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土地资源使用的控制和节能方面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性的强制性文件,禁止使用黏土砖作为建筑物的墙体砌筑材料,改用新型的墙体材料,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就是其中一种使用较多的新型砌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目前已经广泛应用,无论是地下室墙体还是地面以上的墙体,都可以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但加气混凝土土砌块不能用作承重墙,地下的砖砌基础也不可以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将砖在不同的车间内加工好了,转运到另一个车间进行下一道工序,十分麻烦,并且需要很多人力来完成。同时,现有的装置大多不能进行余热回收再利用,十分的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少量的人力维护,便可以完成蒸汽加压工艺,并且还可以全自动精确调配蒸汽加压中各成分的比例,节约了人力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工艺的精确,也提升了蒸汽加压后成品的质量,同时可以将余热回收利用,增加了能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包括粉料原料仓组,轻料原料仓组,助剂原料仓组,所述粉料原料仓组内的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与粉料混合仓连接,所述轻料原料仓组的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与轻料混合仓连接,所述助剂原料仓组的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与助剂混合仓连接,所述粉料混合仓、轻料混合仓以及助剂混合仓均与所述蒸压釜连接,所述蒸压釜的侧面蒸汽入口与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所述蒸压釜顶部的蒸汽出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与所述锅炉的蒸汽入口连接,所述蒸压釜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收集装置连接,各个精密定量阀通过plc控制器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粉料原料仓组包括粉煤灰原料仓、秸秆纤维原料仓、水泥原料仓、细砂原料仓、硅藻土原料仓、生石灰原料仓、水原料仓,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分别与粉料混合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轻料原料仓组包括轻质碳酸钙原料仓、聚合氯化铝颗粒原料仓、轻骨料原料仓、胶粉料原料仓以及水原料仓,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精密定量阀分别与轻料混合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助剂原料仓组包括减水剂原料仓、发气剂原料仓以及水原料仓,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精密定量阀分别与助剂混合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轻料混合仓的入口还分别与高岭土或膨润土原料仓和水原料仓连接。

作为优选,在所述蒸压釜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蒸汽出口,所述至少一个蒸汽出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与锅炉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蒸压釜包括桶体,在所述桶体的一侧开设有物料进口,在所述桶体的底部开设有物料出口,在所述桶体内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布置有两个管板,底部的两个管板相连通,顶部的其中一个管板的蒸汽进口与锅炉的蒸汽出口连通,另一管板的蒸汽出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与锅炉的蒸汽入口连接,两侧的顶部与底部的管板之间分别通过圈管组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圈管组包括三层,分别为外圈管,中圈管和内圈管;所述顶部与底部的管板之间分别通过外圈管,中圈管和内圈管连通。

作为优选,顶部的两个管板上均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的蒸汽出口分别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与锅炉的蒸汽进口连接。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通过plc控制器分别控制与所述粉煤灰原料仓、秸秆纤维原料仓、水泥原料仓、细砂原料仓、硅藻土原料仓、生石灰原料仓、水原料仓连接的精密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粉料混合仓内的物料的量,在机械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粉料混合物;

步骤s02:通过plc控制器分别控制与所述轻质碳酸钙原料仓、聚合氯化铝颗粒原料仓、轻骨料原料仓、胶粉料原料仓以及水原料仓的精确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轻料混合仓内的物料的量;

通过plc控制器分别控制与所述高岭土或膨润土原料仓、水原料仓的精确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所述轻料混合仓内的物料的量,两部分混合原料在机械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轻料混合砂浆;

步骤s03:通过plc控制器分别控制与所述减水剂原料仓、发气剂原料仓、水原料仓的精确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助剂混合仓内的物料的量,在机械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助剂混合砂浆;

步骤s04:粉料混合仓、轻料混合仓以及助剂混合仓内的混合物均流入蒸压釜内,打开蒸压釜,成分在蒸压釜内搅拌充分后,落出成型,随后进行蒸压成形并出釜;蒸压釜的蒸汽由锅炉提供,蒸压釜的排出已经利用的蒸汽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后送回锅炉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优点明显:本发明可以少量的人力维护,便可以完成蒸汽加压工艺,并且还可以全自动精确调配蒸汽加压中各成分的比例,节约了人力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工艺的精确,也提升了蒸汽加压后成品的质量,同时可以将余热回收利用,增加了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蒸压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蒸压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将砖在不同的车间内加工好了,转运到另一个车间进行下一道工序,十分麻烦,并且需要很多人力来完成。同时,现有的装置大多不能进行余热回收再利用,十分的不环保。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包括粉料原料仓组,轻料原料仓组,助剂原料仓组,所述粉料原料仓组内的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与粉料混合仓19连接,所述轻料原料仓组的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与轻料混合仓20连接,所述助剂原料仓组的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与助剂混合仓21连接,所述粉料混合仓19、轻料混合仓20以及助剂混合仓21均与所述蒸压23釜连接,所述蒸压釜23的侧面蒸汽入口与锅炉25的蒸汽出口连接,所述蒸压釜23顶部的蒸汽出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4与所述锅炉25的蒸汽入口连接,所述蒸压釜23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收集装置27连接,各个精密定量阀通过plc控制器1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粉料原料仓组包括粉煤灰原料仓2、秸秆纤维原料仓3、水泥原料仓4、细砂原料仓5、硅藻土原料仓6、生石灰原料仓7,水原料仓8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分别与粉料混合仓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轻料原料仓组包括轻质碳酸钙原料仓9、聚合氯化铝颗粒原料仓10、轻骨料原料仓11、胶粉料原料仓12以及水原料仓13,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精密定量阀分别与轻料混合仓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原料仓组包括减水剂原料仓16、发气剂原料仓17以及水原料仓18,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精密定量阀分别与助剂混合仓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轻料混合仓的入口还分别与高岭土或膨润土原料仓14和水原料15仓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蒸压釜23的上方设有一个蒸汽出口,所述一个蒸汽出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与锅炉25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压釜23包括桶体,在所述桶体的一侧开设有物料进口23.8,在所述桶体的底部开设有物料出口,在所述桶体内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布置有两个管板23.7,底部的两个管板23.7相连通,顶部的其中一个管板23.7的蒸汽进口与锅炉25的蒸汽出口连通,另一管板23.7的蒸汽出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4与锅炉25的蒸汽入口连接,两侧的顶部与底部的管板23.7之间分别通过圈管组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圈管组包括三层,分别为外圈管23.4,中圈管23.5和内圈管23.6;所述顶部与底部的管板之间分别通过外圈管23.4,中圈管23.5和内圈管23.6连通。

本实施例中,顶部的一个管板23.7上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的蒸汽出口分别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4与锅炉25的蒸汽进口连接。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通过plc控制器1分别控制与所述粉煤灰原料仓2、秸秆纤维原料仓3、水泥原料仓4、细砂原料仓5、硅藻土原料仓6、生石灰原料仓7、水原料仓8连接的精密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粉料混合仓19内的物料的量,在机械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粉料混合物;

步骤s02:通过plc控制器1分别控制与所述轻质碳酸钙原料仓9、聚合氯化铝颗粒原料仓10、轻骨料原料仓11、胶粉料原料仓12以及水原料仓13的精确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轻料混合仓20内的物料的量;

通过plc控制器分别控制与所述高岭土或膨润土原料仓14、水原料仓15的精确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所述轻料混合仓20内的物料的量,两部分混合原料在机械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轻料混合砂浆;

步骤s03:通过plc控制器1分别控制与所述减水剂原料仓16、发气剂原料仓17、水原料仓18的精确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助剂混合仓21内的物料的量,在机械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助剂混合砂浆;

步骤s04:粉料混合仓19、轻料混合仓20以及助剂混合仓21内的混合物均流入蒸压釜23内,打开蒸压釜23,成分在蒸压釜23内搅拌充分后,落出成型,随后进行蒸压成形并出釜;蒸压釜的蒸汽由锅炉25提供,蒸压釜23的排出已经利用的蒸汽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4回收后送回锅炉25中。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包括粉料原料仓组,轻料原料仓组,助剂原料仓组,所述粉料原料仓组内的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与粉料混合仓19连接,所述轻料原料仓组的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与轻料混合仓20连接,所述助剂原料仓组的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与助剂混合仓21连接,所述粉料混合仓19、轻料混合仓20以及助剂混合仓21均与所述蒸压23釜连接,所述蒸压釜23的侧面蒸汽入口与锅炉25的蒸汽出口连接,所述蒸压釜23顶部的蒸汽出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4与所述锅炉25的蒸汽入口连接,所述蒸压釜23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收集装置27连接,各个精密定量阀通过plc控制器1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粉料原料仓组包括粉煤灰原料仓2、秸秆纤维原料仓3、水泥原料仓4、细砂原料仓5、硅藻土原料仓6、生石灰原料仓7,水原料仓8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的精密定量阀分别与粉料混合仓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轻料原料仓组包括轻质碳酸钙原料仓9、聚合氯化铝颗粒原料仓10、轻骨料原料仓11、胶粉料原料仓12以及水原料仓13,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精密定量阀分别与轻料混合仓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原料仓组包括减水剂原料仓16、发气剂原料仓17以及水原料仓18,各个原料仓通过对应精密定量阀分别与助剂混合仓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轻料混合仓的入口还分别与高岭土或膨润土原料仓14和水原料15仓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蒸压釜23的上方设有两个蒸汽出口,所述两个蒸汽出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与锅炉25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压釜23包括桶体,在所述桶体的一侧开设有物料进口23.8,在所述桶体的底部开设有物料出口,在所述桶体内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布置有两个管板23.7,底部的两个管板23.7相连通,顶部的其中一个管板23.7的蒸汽进口与锅炉25的蒸汽出口连通,另一管板23.7的蒸汽出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4与锅炉25的蒸汽入口连接,两侧的顶部与底部的管板23.7之间分别通过圈管组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圈管组包括三层,分别为外圈管23.4,中圈管23.5和内圈管23.6;所述顶部与底部的管板之间分别通过外圈管23.4,中圈管23.5和内圈管23.6连通。

本实施例中,顶部的两个管板23.7上均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的蒸汽出口分别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4与锅炉25的蒸汽进口连接。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通过plc控制器1分别控制与所述粉煤灰原料仓2、秸秆纤维原料仓3、水泥原料仓4、细砂原料仓5、硅藻土原料仓6、生石灰原料仓7、水原料仓8连接的精密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粉料混合仓19内的物料的量,在机械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粉料混合物;

步骤s02:通过plc控制器1分别控制与所述轻质碳酸钙原料仓9、聚合氯化铝颗粒原料仓10、轻骨料原料仓11、胶粉料原料仓12以及水原料仓13的精确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轻料混合仓20内的物料的量;

通过plc控制器分别控制与所述高岭土或膨润土原料仓14、水原料仓15的精确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所述轻料混合仓20内的物料的量,两部分混合原料在机械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轻料混合砂浆;

步骤s03:通过plc控制器1分别控制与所述减水剂原料仓16、发气剂原料仓17、水原料仓18的精确定量阀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配比精确控制各个原料仓流入助剂混合仓21内的物料的量,在机械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助剂混合砂浆;

步骤s04:粉料混合仓19、轻料混合仓20以及助剂混合仓21内的混合物均流入蒸压釜23内,打开蒸压釜23,成分在蒸压釜23内搅拌充分后,落出成型,随后进行蒸压成形并出釜;蒸压釜的蒸汽由锅炉25提供,蒸压釜23的排出已经利用的蒸汽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4回收后送回锅炉25中。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