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27041发布日期:2021-04-09 20: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空腔(5)的套杆(1)、用于将套杆(1)和拟纠偏钢筋(8)相对固定的卡固装置,所述卡固装置设置于套杆(1)上;所述套杆(1)下端设有敞开口,所述中空腔(5)与外界连通;

所述卡固装置包括设置于套杆(1)外壁的螺纹段、与螺纹段螺纹配合的旋转螺帽(3)、至少两个活动卡位片(11);在套杆(1)中空腔段的壁上开有通孔(12),每个卡位片(11)对应设置于一通孔(12)内,所述卡位片(11)上端铰接且卡位片(11)可在通孔(12)内自由摆动进出中空腔(5);所述旋转螺帽(3)可在螺纹段上移动并推动卡位片(11)摆动角度β,卡位片(11)摆动角度β后可将拟纠偏钢筋(8)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和卡位片(11)设有至少三个,且通孔(12)环绕套杆(1)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绕套杆(1)外壁位于通孔(12)顶部位置处固定设有挂圈(4),所述卡位片(11)顶部开孔,卡位片(11)穿设于挂圈(4)上,形成卡位片(11)上端铰接形式;

或者,所述卡位片(11)在通孔(12)顶部位置与套杆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筋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装置至少设有两个,在拟纠偏钢筋(8)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各对应设置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筋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套杆(1)上设有水平仪(9);

优选的,在套杆(1)侧壁悬挑设有托盘(10),所述水平仪(9)设置于托盘(10)上,水平仪(9)水平面与套杆(1)中轴线垂直;

更优选的,所述水平仪(9)上设有用于指示拟纠偏钢筋(8)顶端偏位的刻度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仪(9)为万向水平仪,水平仪内有气泡(7),水平仪(9)上的刻度线(6)距水平仪(9)中心的距离d=l×h/h,其中,l为钢筋(8)顶端偏位的距离,h为水平仪(9)高度,h为拟纠偏钢筋(8)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套杆(1)内径比拟纠偏钢筋(8)直径大10mm~15mm。

8.一种应用上述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钢筋纠偏装置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拟纠偏钢筋(8)从套杆(1)下端敞开口穿入套杆中空腔(5)内;

b)操作卡固装置,卡固装置将拟纠偏钢筋(8)夹紧,使得套杆(1)中轴线与拟纠偏钢筋(8)中轴线基本重合,可同步运动;

c)观察套杆(1)上的水平仪(9),根据水平仪(9)的偏向施力扳动套杆(1),直到水平仪(9)指示水平;保持施力,消除拟纠偏钢筋(8)的弹性变形;

d)释力后再观察水平仪(9)是否指示水平,如果指示水平,则纠偏效果良好,此时钢筋(8)处于垂直状态;如果指示不水平,则重复上述c)步骤,直到水平仪(9)指示水平,钢筋(8)纠偏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装置包括设置于套杆(1)外壁的螺纹段、与螺纹段螺纹配合的旋转螺帽(3)、至少两个活动卡位片(11);

在套杆(1)中空腔段的壁上开有通孔(12),每个卡位片(11)对应设置于一通孔(12)内,所述卡位片(11)上端铰接且卡位片(11)可在通孔(12)内自由摆动进出中空腔(5);

所述旋转螺帽(3)可在螺纹段上移动并推动卡位片(11)摆动角度β,卡位片(11)摆动角度β后可将拟纠偏钢筋(8)夹紧;

所述卡固装置至少设有两个,在拟纠偏钢筋(8)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各对应设置一个;

步骤b)中,卡固装置的操作步骤为:旋转钢筋(8)底部端的旋转螺帽(3),推动卡位片(11)向中空腔(5)方向摆动并卡紧钢筋(8)底端;旋转钢筋(8)顶部端的旋转螺帽(3),推动卡位片(11)向中空腔(5)方向摆动并卡紧钢筋(8)顶部端,从而实现卡固装置将拟纠偏钢筋(8)夹紧,套杆(1)中轴线与拟纠偏钢筋(8)中轴线基本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之后、步骤b)之前,当拟纠偏钢筋(8)偏位较大,超过5mm—10mm时,进行预纠偏,套杆(1)向偏位的反方向施力,直到水平仪(9)指示接近水平时,再进行步骤b)操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纠偏装置,包括具有中空腔的套杆、用于将套杆和拟纠偏钢筋相对固定的卡固装置,所述卡固装置设置于套杆上;套杆下端设有敞开口,所述中空腔与外界连通。套杆上设置有钢筋偏位标尺的水平仪作为测量工具,在纠偏过程中可以测量偏位情况,使得钢筋纠偏过程精准可控,易于操作。本发明可迅速实现钢筋纠偏,既能够将钢筋纠偏到垂直状态,也能将钢筋顶端调整到需要的位置。配合水平仪,纠偏过程直观可控,工作效率高,避免了传统纠偏方法的反复纠偏过程,可手动操作,具有良好的灵活机动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正军;唐昌辉;卢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夏正军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