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覆盖元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系统、具有覆盖元件的建筑结构以及拆装覆盖元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18550发布日期:2020-05-06 20:2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将覆盖元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系统、具有覆盖元件的建筑结构以及拆装覆盖元件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覆盖元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系统,一种具有相应得到固定的覆盖元件的建筑结构以及一种用于安装和拆卸覆盖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使建筑结构设计得具有代表性或使其立面或顶部功能化,安装有相应的元件以替代简单的灰浆(putz)、眩光结构(blendwerk)或砖块。这些通常是大面积的板状元件,即与其他决定面积的尺寸即宽度和高度相比,其厚度相对较小,因此在节省材料和重量的同时,也能快速生产大的面积。

由天然石材、人造石材、金属、金属薄板、塑料、陶瓷、玻璃以单独的形式或也以混合的形式制成的立面元件可用于创建高品质的外观。为了将立面用作使用面积,当前特别是也安装有光伏模块或太阳能集热器,然而向立面中也逐渐多地集成有照明元件、光电信号系统或显示仪表板(anzeigetafel)。

为了简化这种板状元件的安装工作,已经存在相应的固定系统可供使用。

ep0428487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立面板的安装装置,该立面板具有在承载托架中使用的滑动支架,该滑动支架分别以上和下法兰嵌入到立面板的端侧内的相应的凹槽中。

这种实施方案的缺点是为了产生端侧的凹槽而必须复杂地准备立面元件,并且操作整体上很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与之相对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有效的且易于操作的固定系统,以用于快速且因此成本有效地进行安装和拆卸。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基于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了说明。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一种用于将覆盖元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系统,该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型材,该安装型材包括建筑结构侧朝向的安装板,以及以一个端部布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并且以一个自由的端部远离所述建筑结构朝向的凸缘型材(kragprofil),其中所述凸缘型材具有至少一个中央型材和至少一个锁定型材(riegelprofil),以及该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夹,该固定夹具有第一固定区段和第二锁止区段,该第一固定区段用于固定所述覆盖元件的边缘,该第二锁止区段用于将所述固定夹锁定在所述凸缘型材上,其中,在中央型材和锁定型材之间形成锁定闸(riegelfalle),并且所述固定夹至少部分能够如此地弹性变形,使得其锁定区段(verrigelungsabschnitt)能够借助于第一变形引入到所述锁定闸中直到安装位置,并且所述固定夹在安装位置中借助于其锁定区段的第二变形以便阻止意外从所述锁定闸中拉出,从而至少定位在所述固定夹的固定区段和所述安装型材的锁定型材之间的覆盖元件的边缘得到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成本有效且易于操作的系统,该系统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无工具的安装以及覆盖元件的选择性拆卸。

有利的是,所述锁定闸在型材方面形成为由所述锁定型材、所述安装板以及所述中央型材限定的空腔。

进一步有利的是,所述空腔具有位于所述中央型材的和所述锁定型材的自由的端部之间的间隙作为插入开口。

提出,锁定闸在由中央型材限定的一侧是平坦的。

进一步提出,在所述锁定型材中紧接在所述插入开口之后存在尖锐的凸出部作为锁止台阶(raststufe)并形成底切(hinterschnitt)。

有利的是,所述锁定闸在所述锁定型材的一侧从所述锁止台阶开始连续地变窄直至转折点(umkehrpunkt),使得在中央型材和锁定型材之间存在的中间间隔连续地减小并形成侧部(wange)。

同样有利的是,所述锁定闸在所述锁定型材的一侧从所述转折点开始至少部分连续地扩宽直至安装板,使得在中央型材和锁定型材之间存在的中间间隔至少部分连续地减小并形成斜面。

进一步有利的是,中央型材比锁定型材更长,并且形成伸出部(überstand)作为支撑面,以用于放置并保持在安装型材的上方和/或作为布置在安装型材的下方的覆盖元件的装置的竖直方向上的固定部。

提出,锁定型材具有止挡面,该止挡面用于限制建筑结构指向的安装运动和覆盖元件的固定。

提出,固定夹由至少部分弹性的材料的条带构成。

进一步提出,材料是弹簧钢,其通过材料处理、特别是热处理而至少局部地弹性和/或局部地刚性地构造。

提出,固定区段被构造为钩形的。

进一步提出,中间区段在一个平面中从固定区段延伸到锁止区段(rastabschnitt)。

提出,所述锁止区段的锁止臂至少部分地以横向于所述条带的纵向轴线延伸的一条或多条弯曲线或者以一定的弯曲半径朝固定区段弯曲到中间区段上。

进一步提出,锁止臂和中间区段的平面围成一角度。

进一步提出,该角度在20°至70°之间,优选在30°至60°之间,特别优选在40°至50°之间,并且尤其是45°。

提出,将固定夹的外部轮廓和锁定闸的内部轮廓彼此协调。

进一步提出,通过形状锁合实现锁止区段在锁定闸中的锁定。

提出,将锁止区段的外部轮廓在安装位置中贴靠在锁定闸的所有内部面(斜面除外)上,相应地贴靠在至少在一各位置上,特别是贴靠在锁止台阶上的至少一个位置上,在侧部上,在安装板上以及在中央型材上,但是不在任何位置处触碰斜面。

进一步提出,固定夹的止挡面和/或接触面设有棱边保护部。

有利的是,棱边保护部是弹性的,并且能够补偿由于安装所引起的以及在构件上产生的公差和/或补偿由于温度波动而引起的长度变化。

进一步有利的是,棱边保护部以胶合、挤压的方式和/或至少在锁定型材的止挡面上以形状锁合的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覆盖元件,该覆盖元件利用上述系统安装在外侧的至少一个面上,其中安装型材的间距根据以所述覆盖元件的竖向和/或横向格式容纳所述覆盖元件来选取。

提出,该建筑结构是建筑物,并且外侧是立面和/或顶部。

进一步提出,覆盖元件是用于立面的造型元件和/或功能元件,特别是显示装置和/或太阳能模块。

因此可能的是并且因此提出,该建筑结构是pv露天场设备的支座结构,并且覆盖元件是太阳能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利用上述系统来安装至少一个覆盖元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安装用于垂直布置的至少一个覆盖元件的至少一个下边缘区域的至少一个安装型材,

-安装用于至少一个覆盖元件的上边缘区域的至少一个支架,

-将至少一个覆盖元件如此定位在安装型材的和另一个支架的中间空间中,使得至少布置在所述安装型材上的一侧的、覆盖元件的背面贴靠在所述安装型材的锁定型材上,

-将至少一个固定夹的锁止区段沿插入方向e插入到插入开口中,直到到达安装位置,从而使锁止臂紧靠到侧部上,并且所述锁止臂的自由的端部贴靠在所述锁止台阶上,并且由此所述锁止区段将固定夹锁定在锁定闸中,

-必要时在覆盖元件的面中针对所有的或者说相应所期望的覆盖元件重复上述步骤。

提出,安装有另一安装型材作为用于至少一个覆盖元件的上边缘区域的支架。

进一步提出,对于有待覆盖的面的每一排覆盖元件而言安装型材布置在所述覆盖元件的相应的上棱边或下棱边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拆卸至少一个利用上述系统固定的覆盖元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工具引入到工具入口中,以使工具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固定夹的锁止臂和锁定型材的斜面之间,

-将所述工具拉出到解锁机构r中,其中,由斜面引导工具的位于锁止臂和斜面之间的一部分,并以此方式将其按压到锁止臂上,锁止臂的自由的端部与锁止台阶如此程度地脱离,直到所述锁止臂的自由的端部与插入开口对准,

-从锁定闸中完全拉出所述固定夹,

-重复上述用于在覆盖元件上使用的所有固定夹的步骤,

-拆卸所述覆盖元件。

-必要时在覆盖元件的面中针对所有的或者说相应所期望的覆盖元件重复上述步骤。

附图说明

根据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所述权利要求的措词通过引用并入说明书的内容。应当理解,前面提到的以及下面仍待阐述的特征不仅能够以分别给出的组合的形式,而且能够以其他的组合的形式或者单独地来使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框架。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文的说明书中被具体地阐释。

其中示出:

图1示出了固定在立面上的覆盖元件的建筑物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固定系统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承载型材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固定夹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承载型材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承载型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承载型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止挡型材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带有固定夹的承载型材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带有固定夹的承载型材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带有固定夹的承载型材的侧视图;

图12示出了带有固定夹的承载型材的侧视图;

图13示出了带有固定夹的承载型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具有相应的立面101的建筑物100的上部、例如现代办公大楼。为此,将固定系统的相应水平延伸的安装型材10施加到建筑物100的外壁102上,其承载多个单个的、彼此定向的覆盖元件2并且整体上以其远离建筑物的指向迎风面(wetterseite)的正面来形成立面101。在此,立面101在建筑物100的侧面上完成创建,在其正面上在右上方的区域中仍然缺失相应的覆盖元件2。覆盖元件也可以是功能元件,例如显示器或光伏模块。通过图示的方式显示了在立面左侧上作为覆盖元件安装的显示器,这些显示器整体上单个地或成组地能够显示以下信息、例如时间或广告。

图2示出了具有外壁102的建筑结构的一个区段的侧视图,该外壁具有例如三个pv模块作为覆盖元件2。上部的以及下部的pv模块已经处于其最终位置,并分别通过固定系统1在立面平面fe中固定在所示的上边缘或下边缘上。为此,在建筑物的外壁102上,视模块是竖放地(hochkant)装入还是横向地装入而定,水平(在图像平面上)定向的安装型材3与pv模块的宽度或高度相距一定距离地得到固定。中间的pv模块2被设置在所示的两个安装型材3的中间空间中,并且利用固定夹40以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固定在相应的安装型材3上,其方式为,相应至少一个夹子40以其面向建筑结构的第一端部作为锁止区段43插入到安装型材3上的相应的锁定闸13中并且卡锁在其中,而其面向迎风面的第二端部作为固定区段41包夹(umgreifen)并且紧固立面元件2的边缘。以此方式,利用该固定系统1,在无需工具的情况下即可将立面的所有元件快速相继远离地进行安装,并且在需要时也可以选择性地再次拆卸。仅取下安装型材需要使用工具。

图3以侧视图示出了安装型材3的横截面,该安装型材为了安装而在建筑结构100上具有建筑结构侧的安装板4,由此,该型材在建筑结构的待覆盖的面上例如通过钻孔、放销钉和旋拧(未示出)来固定。安装型材优选是挤压型材。通常水平地布置在建筑结构100上的安装型材3本身可以直接安装在砖石结构102上,或者甚至又可以安装在垂直布置的型材(未示出)上。

从作为基部的安装板4沿与建筑结构100的相反的方向以其自由的端部朝着迎风面110远离地分支出凸缘型材10。凸缘型材通常指的是从基部引出的型材,其在基部的表面和型材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

在此,凸缘型材10本身不是实心型材,而是由中央型材11构成,并且在所示实施方案中由两个侧翼的锁定型材12容纳在中间,其中,锁定型材12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中央型材11的上方或下并且其相应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

中央型材11在延伸方向上至少比相邻的锁定型材12稍长一点,以允许将覆盖元件2(以虚线示出)放置在其面向迎风面的前棱边上。理想地,就有待安装的覆盖元件2的厚度而言中央型材11比锁定型材12更长,并且所安装的元件支撑在相应的下边缘上。覆盖元件2的边缘和/或接触面在此由棱边保护部50保护。该棱边保护部要么布置在覆盖元件2本身的棱边上,要么布置在固定系统的接触面上,即布置在安装型材3的或止挡型材24的指向迎风面的外侧上和/或布置在固定夹40的内侧上。棱边保护部优选地由弹性材料制成,使得棱边保护部能够补偿在制造或安装时产生的公差或补偿由于温度波动引起的长度变化。

此外,覆盖元件以其面向建筑物100的背面贴靠在安装型材3的或锁定型材12的止挡部24上,使得该元件仅仅还需固定在相对于止挡部24的外侧上,以便可靠地得到保持。

在图3中,为此在下部区域中示出了装入的固定夹40,该固定夹以其面向迎风面110的端部将覆盖元件2的边缘及其钩状的固定区段包夹并且该元件因此被固定在轴线建筑物-迎风面上,其方式为,固定夹以其面向建筑物100的端部通过插入开口21被插入到锁定闸13中并且由于其形状或弹性的材料特性而被锁定在锁定闸中。

在垂直方向上,覆盖元件以其相应的下边缘支撑在处于下面的安装型材3的或那里存在的固定夹的中央型材11上,而覆盖元件以其相应的上边缘被处于其上方的安装型材3的中央型材11固定。

图4以侧视图示出了固定夹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夹子优选地由条带状的、至少部分弹性的材料制成。在此,弹簧钢是似乎特别合适的,该弹簧钢首先成型,并且然后对由此产生的区段分别根据其任务而使其经受合适的后处理。为了更稳定的实施方案或也为了跨越两个相邻元件的分离间隙,条带也可以更宽。为此,简单地将材料切割成所需的长度,并根据所述区段的功能在端部进行成型。

固定区段41为此形成为90°的钩,从而可以在安装时利用该钩来包夹覆盖元件的边缘并因此能够将其保持。稍后与覆盖元件处于接触的接触面设有棱边保护部50,从而在以后的使用中,该元件受到保护,并且可以补偿保护部的弹性、公差或长度变化。

中间区段42在条带的平面中附接在固定区段41上,并将固定区段41与锁止区段43连接。中间区段的长度决定各区段之间的正确间距,并因此决定它们与功能发挥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一个平面上平放地延伸。

锁定区段43同样横向于纵向轴线以其锁止臂44返回折叠或者弯曲到条带上,要么在仅仅一个或者也在多个彼此间隔开的折叠线上或者也以统一的弯曲半径进行折叠或者完全,然而并不如此程度地折叠或者弯曲,从而使得锁止臂平放。弯曲度超过90°,使得锁止臂44在俯视图的投影中处于条带的上方,然而相距条带的平面具有显著的间距。锁止臂在此与平坦地延伸的中间区段围成一个角度,其中该角度处于20°到70°之间,优选处于30°到60°之间,特别优选处于40°到50°之间并且尤其为45°。该角度负责用于,使得锁止区段与锁止臂44在贴靠在锁定型材12的情况下首先能够被插入到插入开口21中并且在继续插入运动时如此变形,使得固定夹40获得第一安装形状,从而锁止区段能够被插入到锁定闸中。至少弯曲部的区段或者位于其上的锁止臂44是弹性的,使得锁止臂44能够改变、尤其是减小其自由的端部相距剩余的条带的间距(虚线示出),锁止臂44随后然而又努力回到其初始位置中并且由此在锁定闸中实现其锁定功能。

图5至图8分别以侧视图示出了安装型材3的多种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迄今为止示出的带有凸缘型材10的安装型材,其由中间的中央型材11组成,并且在垂直的相应的上部和下部相邻地布置有锁定型材12。彼此相邻的型材分别在彼此之间包围一个空腔,该空腔被如此构造,从而其在功能上形成锁定闸13,固定夹沿着插入方向e能够分别通过插入开口21被引入到所述锁定闸中并且固定夹的锁止区段在锁定闸13的空腔中在最终位置或者安装位置中本身被锁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锁定型材12的成镜像的构型和其关于中央型材11的布置适用于安装型材3,该安装型材在中间装入立面中并且被设置用于将覆盖元件安装在中央型材11的上方和下方。

根据图6的实施方案适用于相应最后的排,其中安装型材3被如此定向,使得其锁定型材12要么垂直地在中央型材11的上方针对最下面的一排或者以锁定型材12垂直地在中央型材11的下方(未示出)针对对象覆盖部(objektverkleidung)的最上面的一排进行布置。

当然,针对安放在边缘上的覆盖元件然而也可以采取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并且仅适用所需要的侧。

锁定闸由此实现其功能,即插入开口21关于相应的一侧的中央型材11的表面具有较小的高度,用于穿通(durchschieben)插入开口21的固定夹的锁止臂将会需要这个高度。夹子的穿通因此决定了夹子的变形。换句话说,夹子为了插入到锁定闸中而获得第一安装形状。刚刚在通过插入开口21之后,然而在锁定闸的空腔中提供更大的高度以供使用,使得尖锐的棱边作为锁止台阶23而产生,即形成底切。这种底切或者锁止台阶23随后使得利用插入到锁定闸中的锁止区段来锁定固定夹变得可能。

在锁定闸13的侧视图中示出的型材从该锁止台阶23略微倾斜地延伸到安装板4,使得随着相距锁止台阶23的距离的增加,存在相比于固定型材和中央型材与固定型材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的高度,并且在固定型材12上形成侧部22,以用于随后将固定夹的锁止臂靠置和支撑在最终位置或安装位置中。

然而,该侧部22并非直到到达安装板4时才继续,而是仅直到转折点,从该转折点起,高度随着相距安装板4的接近度的增加而再次增大,并以这种方式形成斜面26。该斜面26对于随后的拆卸是必需的,并且对于为此所需的解锁固定夹是必需的,并且将在后面单独说明。

锁定型材12的自由的端部绕着中央型材11的拐角部从其初始的延伸方向远离安装板4引出90°,从而由此提供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的止挡部24以供止挡覆盖元件的背面。为了保护覆盖元件,棱边保护部50安置在与安装板4远离指向的外侧上。该棱边保护部优选由弹性的材料、例如弹性体制成并且例如粘接到外侧上。

如图7所示,棱边保护部50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棱边保护部50和止挡部24都具有彼此互补地构造的轮廓,这些轮廓仅如在此作为示例所示的燕尾榫(schwalbenschanz)那样必须插入到彼此中。

图8示出了安装型材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该安装型材在中央型材11上方仅具有一个锁定型材12。

为了固定布置在型材3下方的覆盖元件2的上边缘,中央型材11的自由的端部u形地构造有垂直向下敞开的开口。为了进行安装,将元件2相对于立面平面fe略微倾斜地以其上边缘附接在u形型材的面向安装板4的止挡接片24上,并以该边缘如此程度地插入到u形的容纳部中,使得覆盖元件2枢转到立面平面中,并且它的下边缘可以定位在布置在元件2的下方的安装型材3的中央型材11a的上方(虚线作为元件2a,作为元件2的下边缘)。

图9示出了保持型材3的侧视图,该保持型材具有定位于中央型材11上方的覆盖元件2以及所附接的固定夹40。

覆盖元件2要么以附接在边缘上的固定夹40以相同的方式定位和枢转,要么至少当覆盖元件2应当被固定在其下边缘上时,覆盖元件2至少短暂地如此程度地升高以插入固定夹40,使得固定夹40可以定位在覆盖元件2和中央型材11之间,从而能够将夹子随后在覆盖元件2下方插入到插入开口21中。

贴靠在中央型材11上的固定夹40的锁止臂44的自由的端部相对于中央型材11突出高于插入开口21的高度。因此,插入开口21的高度水平和锁止臂44的自由的端部的高度水平具有高度差d。在此,在将固定夹40沿插入方向e进一步穿过插入开口21插入时,倾斜地远离中央型材11以及逆着插入方向e指向的锁止臂44要么触碰覆盖元件2的前棱边要么触碰锁定型材12的前棱边,并且在朝中央型材11的方向继续插入运动时如此程度地向下按压(图10),直到锁止臂44的自由的端部已经穿过插入开口21。在锁定闸13的空腔中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在刚刚通过插入开口21之后相比于插入开口21存在更大的高度,从而将固定夹的或至少锁止臂44的锁止区段的弹性回置到其初始的位置中,至少如此程度地回置,以使得锁止臂44在锁定闸13的空腔中沿着固定型材12的侧部22并且其与插入方向e相反的自由的端部贴靠在插入开口21的锁止台阶23的朝空腔指向的内侧上(图11)。换句话说,固定夹40获得第二锁定形状。通过使得锁止臂44的自由的端部贴靠在插入开口21的锁止台阶23的内侧上,由此阻止逆着插入方向e的返回运动,从而固定夹40整体上锁定在锁定闸中。

所涉及的构件的尺寸被如此彼此协调,以使得在固定夹40的锁定的安装位置中,固定区段包夹覆盖元件2的边缘并且将覆盖元件轻微地朝止挡部24压靠并因此将其固定在该位置中。棱边保护部50的弹性支持压紧和固定。

为了能够再次拆卸如此固定的覆盖元件,必须能够再次将固定夹移除。为此目的,必须将锁定闸内的锁止臂如此程度地向下或朝中间区段挤压,以使其自由的端部不再贴靠在插入开口的锁止台阶上,并且夹子能够以其锁止区段从锁定闸中拉出。

这可以通过工具优选地具有成角度的尖端并且工具在侧向上靠近夹子定位的方式来实现。工具51的成角度的尖端被如此插入到工具入口25中,即插入到锁止臂44和斜面26之间,从而将尖端横向于夹子40的纵向轴线和先前的插入方向定向,并且将其定位在锁止臂44和斜面26之间(图12)。

图12和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工具以其尖端51如何沿解锁方向r反向于初始的插入方向e在处于锁止臂44和斜面26之间的情况下被拉出,并且因此,由于斜面26引起工具尖端51的引导,因此工具尖端51在锁止臂44上产生压力,随着由斜面26的倾斜平面所决定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工具51沿着解锁方向r就在贴靠在斜面26上的情况下被拉出得越远。固定夹40的或至少锁止区段的弹性允许锁止臂44在增加的压力下改变其定向,并且其自由的端部被如此程度地向下或朝着中间区段42挤压,使得锁止臂44的自由的端部不再贴靠在插入开口21的锁止台阶23上,而是处于其下方,从而使得自由的端部进入到插入开口21中。因此,锁止区段44不再被卡锁在锁定闸中,并且夹子40可以整体上被再次从锁定闸中拉出(图13)。

以这种方式,可以移出覆盖元件的所有固定夹,并且可以拆除覆盖元件。

附图标记列表

1固定系统

2覆盖元件

3安装型材

4安装板

10凸缘型材

11中央型材

12锁定型材

13锁定闸

20空腔

21插入开口

22侧部

23锁止台阶

24止挡部

25工具入口

26斜面

40固定夹

41固定区段

42中间区段

43锁止区段

44锁止臂

50棱边保护部

51工具

100建筑结构

101立面

102外壁

110迎风面

d高度差

e插入方向

fe立面平面

r解锁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