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停车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及智能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1963发布日期:2020-02-22 02:22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停车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及智能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车库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停车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及智能停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轨道交通配线上方空间设置智能停车库已成为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技术包括简易升降式、垂直升降式等,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成本较低,缺点是停取车不方便,等待时间较长。

由于该类车库的停车模式基本为,驾驶员将机动车驶入地面出入口,再由升降机将车辆搬运至地下,然后由系统完成后续停车操作。整个过程耗时较长,会造成后续车辆排队等候。对于早晚高峰阶段,需要设置较长的水平车辆等候空间。此情况下,城市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土地集约化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停取车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包括车位桁架、停车位及取车位,所述车位桁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环形同步旋转机构,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包括多个用于中转车辆的运车平台,所述停车位及所述取车位均位于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的循环旋转轨迹上。

优选地,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齿条与所述运车平台连接,齿轮与所述车位桁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包括环形履带及用于驱动所述环形履带的电机,所述运车平台与所述环形履带固定连接,所述停车位及所述取车位均位于所述环形履带的循环旋转轨迹上。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角落均安装有齿轮,各所述齿轮均与所述环形履带啮合。

优选地,所述停车位及取车位均位于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运车平台高度为3m且长度为6m。

优选地,所述出入口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旋转一个车位位移的开关按钮。

优选地,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的循环旋转轨迹均只设有一个出入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库,包括车库及车辆搬运机构,还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所述车辆搬运机构用于将车辆从所述运车平台上的待停车辆搬运至所述车库内,或将所述车库内的待取车辆搬运至所述运车平台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智能停车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及智能停车库,包括车位桁架、停车位及取车位,车位桁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环形同步旋转机构包括多个用于中转车辆的运车平台,停车位及取车位均位于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的循环旋转轨迹上。采用垂直循环出入口,沿着循环路径先上后下,到达停车库平面层,由搬运机构完成车辆停放。该垂直循环出入口的形式,能有效减少水平车辆等候空间,并避免驾驶员排队等候,提升了服务体验。通过垂直循环出入口,将原来占地面积较大的水平空间改为垂直布置,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高。原出入口地下部分仅作为交通空间,采用此装置后,地下部分转化为蓄车空间,蓄车能力提升较大,具备较好的推广前景。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停车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及智能停车库的内部示意图;

图2是智能停车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及智能停车库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100,车库200,停车位101,取车位102,车位桁架103,待停车辆范围104,待取车辆范围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100,包括车位桁架103、停车位101及取车位102,所述车位桁架103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环形同步旋转机构,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包括多个用于中转车辆的运车平台,所述停车位101及所述取车位102均位于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的循环旋转轨迹上。

由此可知,在停车高峰期,车主将车驶入位于停车位101处的运车平台上,然后停车下来,然后,环形同步旋转机构旋转一个运车平台的空间高度位移,车辆被转移至下一个位置,下一个运车平台转移至停车位101,下一位车主便可车辆驶入停车位101,如此往复,便可快速的将车辆驶入出入口结构内。通过旋转环形同步旋转机构,将车辆一一旋转至另一边的地下,然后通过现有车库200内的车辆搬运机构将车辆从位于待停车辆范围104内的运车平台上搬运至车库200内存放。在取车高峰期,车辆搬运机构将需要取出的车辆从车库200内搬运至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的待取车辆范围105内的运车平台上,环形同步旋转机构开始旋转将车辆旋转至取车位102,车主进入到位于取车位102的运车平台上,将车驶出即可。

其中,取车位102与停车位101位于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的两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会有多个并列设置的车位桁架103,每个车位桁架103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同步旋转机构,每个环形同步旋转机构都有一个停车位101和一个取车位102。

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齿条与所述运车平台连接,齿轮与所述车位桁架103固定连接。由此可知,通过安装环形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齿轮驱动齿条形成环形旋转运动,实现车位的移动。

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包括环形履带及用于驱动所述环形履带的电机,所述运车平台与所述环形履带固定连接,所述停车位101及所述取车位102均位于所述环形履带的循环旋转轨迹上。由此可知,采用垂直循环出入口,该出入口的车位桁架103由垂直循环布置的环形履带组成,下部与停车库200地面平齐,上部可根据候车数量需求采用合适的高度。机动车驶入车位桁架103后,沿着循环路径先上后下,到达停车库200地面层,由搬运系统完成车辆停放。

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角落均安装有齿轮,各所述齿轮均与所述环形履带啮合。通过电机驱动齿轮旋转即可带动环形履带的旋转。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正反转实现环形履带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优选的方案,所述停车位101及取车位102均位于地面上。如图1所示,停车位101和取出处在地面,驾驶员可以走进取车位102将车辆平缓驶驶出,或将车停在停车位101处的运车平台上后走出来。

优选的方案,所述运车平台高度为3m且长度为6m。该车库200主要用于停放小型家车,具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运车平台的大小。

优选的方案,所述出入口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旋转一个车位位移的开关按钮。由此可知,当车主需要将车辆驶入停车位101上的运车平台时,需要整个出入口结构保持静止,当停好且车主走出来后,开启开关按钮即可。

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的循环旋转轨迹均只设有一个出入口。一方面,存车高峰期履带按照图示方向运转,,取车高峰期可通过反转履带运转方向,实现错峰运营。另一方面,通过并列设置多个环形同步旋转机构,一个环形同步旋转机构设有出口,另一个则设有入口,将单个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的功能单调化,提高车辆存取效率,减少人员的等待。

通过这种方式,驾驶员停车无需排队等候,车辆直接开进停车位处的运车平台上后,开启开关按钮即可,后续自动完成停车。当需要取车时,车辆搬运机构将车辆搬运至运车平台上,然后旋转至取车位停止,车站走近将车辆驶出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库200,包括车库200及车辆搬运机构,还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所述车辆搬运机构用于将车辆从所述运车平台上的待停车辆搬运至所述车库200内,或将所述车库200内的待取车辆搬运至所述运车平台上。

利用现有的智能停车的地下空间,改造出入口。该类出入口由土建和机电两部分组成。土建实施阶段,预留好地下部分框架。机电安装阶段,安装车位桁架103(桁架高度跟根据预测停车需求量量化)及垂直循环履带等设备,即可实现所述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智能停车垂直循环出入口结构及智能停车库,包括车位桁架、停车位及取车位,车位桁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环形同步旋转机构包括多个用于中转车辆的运车平台,停车位及取车位均位于环形同步旋转机构的循环旋转轨迹上。采用垂直循环出入口,沿着循环路径先上后下,到达停车库平面层,由搬运机构完成车辆停放。该垂直循环出入口的形式,能有效减少水平车辆等候空间,并避免驾驶员排队等候,提升了服务体验。通过垂直循环出入口,将原来占地面积较大的水平空间改为垂直布置,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高。原出入口地下部分仅作为交通空间,采用此装置后,地下部分转化为蓄车空间,蓄车能力提升较大,具备较好的推广前景。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