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导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停车难已成为各城市交通的主要负担,成为制约各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由此引发城市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搞好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解决城市的车辆停放问题,已成为当前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交通效率的主要途径。
鉴于平面停车场严重占用土地资源、地下停车场昂贵的投资成本,由于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是以垂直方向做循环运动的停车系统,完成存取车辆,占用空间小,投入少,因此开发建设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受到各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将成为城市停车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前景广阔。
现有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导轨采用板材焊接而成,存在制作复杂,重量较大,制作成本较高,导轨运转不流畅,定位不准确,稳定性不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使轿厢运转流畅,定位精确,稳定性高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导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导轨,包括双圆管导轨、导轮、导轨固定架;所述双圆管导轨由内管与外管组成,内管位于内侧,外管位于外侧,内管与外管由导轨固定架固定、连接,内管与外管平行且间距相等部分形成供轿厢行驶的轨道;所述导轮设有圆弧形凹槽,并且其弧度与内、外管的弧度相匹配,导轮内侧与外侧均设有轮缘;所述导轮安装在轿厢上,其圆弧凹槽部分放置于双圆管导轨形成的轨道中,并沿轨道运动。
所述外管中部为直管,两端为对称的圆弧管;所述内管由中部内管与端部内管组成,中部内管位于两个端部内管之间,所述中部内管中部为直管,两端为对称的圆弧管,所述端部内管中间为直管,两端为平行的圆弧管,并且一端圆弧管设有凸起。
所述双圆管导轨的外管与内管采用金属圆管制作,使用弯管机对其折弯,形成其弯曲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金属圆管制作,使用弯管机对其折弯,形成其弯曲部分,制作工艺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尺寸精确;
2)导轮设有圆弧形凹槽,并且其弧度与导轨的弧度一致,导轮内侧与外侧均设有轮缘,导轮定位准确,轿厢运行平稳、流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圆管导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轮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轿厢安装主视示意图。
图中:1-双圆管导轨 2-导轮 3-导轨固定架 4-内管 5-外管 6-轿厢 7-轨道8-圆弧形凹槽 9-轮缘 10-直管 11-圆弧管 12-中部内管 13-端部内管 1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导轨,包括双圆管导轨1、导轮2、导轨固定架3。所述双圆管导轨1由内管4与外管5组成,外管5中部为直管10,两端为对称的圆弧管11;内管4由中部内管12与端部内管13组成,中部内管12位于两个端部内管13之间,中部内管12中部为直管10,两端为对称的圆弧管11;端部内管13中间为直管10,两端为平行的圆弧管11,并且一端圆弧管11设有凸起14。
内管4与外管5采用金属圆管制作,使用弯管机对其折弯,形成其弯曲部分。内管4位于内侧,外管5位于外侧,内管4与外管5由导轨固定架3固定、连接,内管4与外管5的安装方便。所述内管4与外管5平行且间距相等部分,形成供轿厢6行驶的轨道7。双圆管导轨1采用金属圆管制作,重量较轻,较先前的导轨重量减轻30%-40%,从而大幅度的节约了制作成本;导轨制作工艺简单,无需进行大量的切割焊接,使用弯管机对圆管折弯,即可制作出导轨的弯曲部分,从而大幅度的节省原料成本与人工成本,且尺寸更精确。
所述导轮2设有圆弧形凹槽8,并且其弧度与内管4、外管5的弧度相匹配,导轮2内侧与外侧均设有轮缘9。导轮2安装在轿厢6上,其圆弧形凹槽8部分放置于双圆管导轨1形成的轨道7中,并沿轨道7运动。导轮2与轨道7由先前的点接触变为面接触,使导轮2定位更加准确;导轮2内侧与外侧均设有轮缘9,使导轮2不会偏离轨道。导轮2独特的外形、结构设计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保证了轿厢6沿轨道7平稳、流畅的行驶。
实施例:
如图5所示,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导轨,共有12个轿厢6,轿厢6两侧的上部与下部均安装导轮2,导轮2的圆弧形凹槽8部分放置于双圆管导轨1形成的轨道7中,12个轿厢6依次沿导轨形成的轨道7循环运动。
以上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