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连墙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7435发布日期:2020-02-11 13: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脚手架连墙件,包括横梁(1)和脚手架横杆(2),横梁(1)由主钢筋(11)外箍设箍筋(12)再浇筑混凝土(13)构成,脚手架横杆(2)设于横梁(1)外侧,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件(3),

连接件(3)包括上横连杆(31)、下横连杆(32)、竖连杆(33)和钩部(34),上横连杆(31)的后端固定在竖连杆(33)的顶端,下横连杆(32)的前端固定在竖连杆(33)的底端,钩部(34)的底端固定在下横连杆(32)的后端;上横连杆(31)和下横连杆(32)分别设于竖连杆(33)的两侧,钩部(34)的敞口朝向竖连杆(33);

连接件(3)通过钩部(34)钩住横梁(1)的主钢筋(11),连接件(3)的两侧各设一个辅助箍筋(14),辅助箍筋(14)箍在各根主钢筋(11)外,两个辅助箍筋(14)之间还增设至少两根和主钢筋(11)互相平行的辅助钢筋(15),辅助箍筋(14)和主钢筋(11)以及辅助钢筋(15)之间、辅助钢筋(15)和连接件(3)之间都用钢丝绑扎,在主钢筋(11)、箍筋(12)、辅助箍筋(14)和辅助钢筋(15)外浇筑混凝土(13)构成横梁(1),连接件(1)被预埋入横梁(1)且上横连杆(31)露出横梁(1)外,上横连杆(31)和脚手架横杆(2)以各自的外侧面互相贴合并单面搭接焊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是:连接件(3)由一根圆钢弯折构成;上横连杆(31)的长度不小于300mm,下横连杆(32)的长度为横梁(1)宽度的一半,竖连杆(33)的高度为横梁(1)高度再加50mm,钩部(34)的曲率半径不小于主钢筋(11)的外径,钩部(34)顶边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圆钢的外径;上横连杆(31)和脚手架横杆(2)之间贴合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圆钢外径的10倍;两个辅助箍筋(14)和连接件(3)的距离都为10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手架连墙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①制连接件:连接件(3)包括上横连杆(31)、下横连杆(32)、竖连杆(33)和钩部(34),将上横连杆(31)的后端固定在竖连杆(33)的顶端,将下横连杆(32)的前端固定在竖连杆(33)的底端,将钩部(34)的底端固定在下横连杆(32)的后端;使上横连杆(31)和下横连杆(32)分别设于竖连杆(33)的两侧,使钩部(34)的敞口朝向竖连杆(33);

②连墙:横梁(1)由主钢筋(11)外箍箍筋(12)并浇筑混凝土(13)构成,

在横梁(1)的主钢筋(11)绑扎施工时,在主钢筋(11)外箍设箍筋(12),使连接件(3)通过钩部(34)钩住横梁(1)的主钢筋(11),在连接件(3)的两侧各设一个辅助箍筋(14),使辅助箍筋(14)箍在各根主钢筋(11)外,在两个辅助箍筋(14)之间还增设至少两根和主钢筋(11)互相平行的辅助钢筋(15),辅助箍筋(14)和主钢筋(11)以及辅助钢筋(15)之间、辅助钢筋(15)和连接件(3)之间都用钢丝绑扎,在主钢筋(11)、箍筋(12)、辅助箍筋(14)和辅助钢筋(15)外浇筑混凝土(13)构成横梁(1),使连接件(1)被预埋入横梁(1)且上横连杆(31)露出横梁(1)外,将连接件(3)的上横连杆(31)和脚手架横杆(2)以各自的外侧面互相贴合并单面搭接焊接固定,从而使脚手架和墙体连接成一体;

③拆除:在拆除脚手架时,将连接件(3)露出横梁(1)外的上横连杆(31)切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手架连墙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①时,连接件(3)由一根圆钢弯折构成;上横连杆(31)的长度不小于300mm,下横连杆(32)的长度为横梁(1)宽度的一半,竖连杆(33)的高度为横梁(1)高度再加50mm,钩部(34)的曲率半径不小于主钢筋(11)的外径,钩部(34)顶边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圆钢的外径;上横连杆(31)和脚手架横杆(2)之间贴合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圆钢外径的10倍;两个辅助箍筋(14)和连接件(3)的距离都为100m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