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2009发布日期:2020-02-22 02:2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层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立体车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层立体车库,所述的立体车库包括地基、安装在地基上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多个中间层横梁及顶层横梁,所述的地基上安装有底层车载板组件,所述的顶层横梁上安装有顶层车载板组件,所述的中间层横梁上安装有中间层车载板组件,所述的底层车载板组件能够在地基上左右移动,所述的顶层车载板组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能够左右移动及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底层车载板组件包括底层车载板主体、安装在所述的车载板主体的左右两侧的折弯板,所述的折弯板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的折弯板包括水平板、位于水平板下的竖直板,每个折弯板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安装有底部滑轮,其中一个折弯板上还安装有一底部行走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的底部行走齿轮的底部驱动电机,其中一个底部滑轮与所述的底部行走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底层车载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地基上的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两条底部滑轨,所述的底部滑轮能够在所述的底部滑轨上滑动,两条底部滑轨分别位于在底层车载板主体的前后两侧,位于前侧的底部滑轨上设置有一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底部链条,所述的底部行走齿轮与所述的底部链条啮合,所述的底部行走齿轮能够在所述的底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后在在底部链条上行走。

优选地,所述的折弯板的水平板底部安装有底部滑轮固定座,所述的底部滑轮固定座下安装有底部滑轮安装座,所述的底部滑轮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的底部滑轮安装座上。

优选地,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包括安装架、悬挂在所述的安装架底部的中间层车载板主体,所述的安装架安装在中间层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架包括位于前后两侧的中间层安装横梁、左右两侧的中间层安装纵梁,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主体升降的中间层升降驱动系统,所述的中间层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前侧的中间层安装横梁上的中间层升降电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升降驱动杆,所述的升降驱动杆上固定有一升降驱动链轮,所述的中间层升降电机通过一升降驱动链条驱动所述的升降驱动链轮转动,所述的升降驱动杆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前提升链轮和后提升链轮。

优选地,所述的中间层升降驱动系统还包括牵引组件、滑动轮组件、前导向链轮、后导向链轮、第一牵引轮、链条挂钩、前提升链、后提升链、牵引链,所述的牵引组件、第一牵引轮、链条挂钩、前导向链轮和后导向链轮安装在中间层安装纵梁上,所述的牵引组件位于所述的前提升链轮与后提升链轮之间,所述的滑动轮组件位于所述的前提升链轮与所述的牵引组件之间,牵引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导向过渡链轮及第二牵引轮,所述的滑动组件能够沿中间层安装纵梁前后移动,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滑动链轮,所述的牵引链的两端部固定在所述的滑动组件上,且所述的牵引轮绕过所述的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所述的前提升链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的链条挂钩上,另一端部固定在中间层车载板主体的前端,用于悬挂中间层车载板主体,且所述的前提升链依次绕过其中一个滑动链轮、前提升链轮和前导向链轮,所述的后提升链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的链条挂钩上,另一端部固定在中层车载板主体的后端,用于悬挂中间层车载板主体,且所述的后提升链依次绕过另一个滑动链轮、后提升链轮、导向过渡链轮、后导向链轮。

优选地,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还包括中间层横向移动系统,所述的中间层横向移动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的中间层安装横梁上的中间层横向驱动电机,所述的中间层安装总量上分别安装有一中间层滑轮安装杆,所述的中间层滑轮安装安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中间层滑轮,其中一个中间层滑轮被所述的中间层横向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的中间层横梁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间层滑轨,所述的中间层滑轮支撑在所述的中间层滑轨上且能够沿所述的中间层滑轨滑动。

本申请的一种多层立体车库,具有多个车位,能够减小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层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多层立体车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层车载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中间层车载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中间层车载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中间层车载板组件的升降驱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中间层车载板组件的升降驱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中间层车载板组件的升降驱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升降驱动系统的后提升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升降驱动系统的前提升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设于中间层车载板组件上的防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框架;101、中间层横梁;102、顶层横梁;103、立柱;200、地基;300、底层车载板组件;400、中间层车载板组件;500、顶层车载板组件;

301、底层车载板主体;302、折弯板;303、底部驱动电机;304、底部阻车杆;305、底部链条;306、底部滑轨;307、底部滑轮;308、底部滑轮安装座;309、底部行走齿轮;310、底部滑轮固定座;

401、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2、中间层边梁;403、中间层滑轮;404、中间层阻车杆;405、中间层横向驱动电机;406、中间层安装横梁;407、中间层升降电机;408、升降驱动杆;409、横向驱动链条;410、中间层滑轮安装杆;411、后提升链轮;412、前提升链轮;413、升降驱动链条;414、升降驱动链轮;

415、前导向链轮;416、第一牵引轮;417、滑动轮组件;418、滑动链轮;419、牵引链;420、前提升链;421、后提升链;422、后导向链轮;423、链条挂钩;424、牵引组件;425、导向过渡链轮;426、第二牵引轮;427、侧梁;428、限位件;429、防晃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一种多层立体车库,所述的立体车库包括地基200、安装在地基200上的框架100,所述的框架100包括多个立柱103、多个中间层横梁101及顶层横梁102。

所述的立体车库具有至少三层,每一层具有至少三个车位。

所述的地基200上安装有底层车载板组件300,所述的顶层横梁102上安装有顶层车载板组件500,所述的中间层横梁101上安装有中间层车载板组件400。

如图3和4所示,底层车载板组件300包括底层车载板主体301、安装在所述的车载板主体的左右两侧的折弯板302,所述的折弯板302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的折弯板302包括水平板、位于水平板下的竖直板,每个折弯板302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安装有底部滑轮307,其中一个折弯板302上还安装有一底部行走齿轮309及用于驱动所述的底部行走齿轮309的底部驱动电机303,其中一个底部滑轮307与所述的底部行走齿轮309同轴连接。

所述的底层车载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地基200上的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两条底部滑轨306,所述的底部滑轮307能够在所述的底部滑轨306上滑动。

两条底部滑轨306分别位于在底层车载板主体301的前后两侧,位于前侧的底部滑轨306上设置有一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底部链条305,所述的底部行走齿轮309与所述的底部链条305啮合。所述的底部行走齿轮309在所述的底部驱动电机303的驱动下转动,底部行走齿轮309在底部链条305上行走,从而带动底部滑轮307沿所述的底部滑轨306运动,实现底层车载板组件300在左右方向的移动。

所述的折弯板302的水平板底部安装有底部滑轮固定座310,所述的底部滑轮固定座310下安装有底部滑轮安装座308,所述的底部滑轮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的底部滑轮安装座308上。

所述的立体车库还包括一层或多层中间层,所述的中间层上设置有中间车载板组件。

如图5和6所示,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400包括安装架、悬挂在所述的安装架底部的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所述的安装架安装在中间层横梁101上。

所述的安装架包括位于前后两侧的中间层安装横梁406、左右两侧的中间层安装纵梁。

如图7所示,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400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升降的中间层升降驱动系统,所述的中间层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前侧的中间层安装横梁406上的中间层升降电机407、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升降驱动杆408,所述的升降驱动杆408上固定有一升降驱动链轮414,所述的中间层升降电机407通过一升降驱动链条413驱动所述的升降驱动链轮414转动,所述的升降驱动杆408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前提升链轮412和后提升链轮411,当所述的中间层升降电机407驱动升降驱动链轮414转动时,所述的升降驱动杆408转动,从而带动位于升降驱动杆408两端的前提升链轮412和后提升链轮411转动。

如图8、9、10所示,所述的中间层升降驱动系统还包括牵引组件424、滑动轮组件417、前导向链轮415、后导向链轮422、第一牵引轮416、链条挂钩423、前提升链420、后提升链421、牵引链419,所述的牵引组件424、第一牵引轮416、链条挂钩423、前导向链轮415和后导向链轮422安装在中间层安装纵梁上。

所述的牵引组件424位于所述的前提升链轮412与后提升链轮411之间,所述的滑动轮组件417位于所述的前提升链轮412与所述的牵引组件424之间。

牵引组件424包括同轴设置的导向过渡链轮425及第二牵引轮426。

所述的滑动组件能够沿中间层安装纵梁前后移动,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滑动链轮418,所述的牵引链419的两端部固定在所述的滑动组件上,且所述的牵引轮绕过所述的第一牵引轮416和第二牵引轮426。

如图12所示,为前提升链420安装的简易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前提升链420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的链条挂钩423上,另一端部固定在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的前端,用于悬挂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且所述的前提升链420依次绕过其中一个滑动链轮418、前提升链轮412和前导向链轮415。

如图11所示,为后提升链421的简易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后提升链421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的链条挂钩423上,另一端部固定在中层车载板主体的后端,用于悬挂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且所述的后提升链421依次绕过另一个滑动链轮418、后提升链轮411、导向过渡链轮425、后导向链轮422。

所述的中间层升降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的下降过程为,

启动中间层升降电机407,中间层升降电机407通过升降驱动链条413驱动升降驱动链轮414转动,升降驱动杆408随着升降驱动链轮414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左右两侧的前提升链轮412和后提升链轮411转动。

前提升链420和后提升链421的与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相连接的端部,在中层车载板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前提升链420和后提升链421同时拉动所述的滑动轮组件417沿中间层安装纵梁向前提升链轮412的一端部移动。左右两侧的前提升链420和后提升链421的端部同时向下移动,使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平稳下降。

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的上升过程为,

启动中间层升降电机407,中间层升降电机407通过升降驱动链条413驱动升降驱动链轮414向相反方向转动,带动左右两侧的前提升链轮412和后提升链轮411向相反方向转动。

后提升链421和前提升链420的与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相连接的端部向上移动。同时,后提升链421带动第二牵引轮426转动,第二牵引轮426带动滑动链轮418转动,第二牵引轮426带动牵引链419移动,牵引链419牵引所述的滑动轮组件417朝向靠近牵引组件424的方向移动。

本申请的中间层升降驱动系统能够使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平稳上升或下降,并且设置了滑动轮组件417,能够前后移动,在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上升时,滑动轮组件417向牵引组件424的方向移动,下降时,滑动轮组件417向前提升链轮412的方向移动。通过滑动轮组件417的移动,调节前后提升链421的长度。

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400还包括中间层横向移动系统,所述的中间层横向移动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的中间层安装横梁406上的中间层横向驱动电机405,所述的中间层安装总量上分别安装有一中间层滑轮安装杆410,所述的中间层滑轮安装安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中间层滑轮403,其中一个中间层滑轮403被所述的中间层横向驱动电机405驱动。所述的中间层横梁101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间层滑轨,所述的中间层滑轮403支撑在所述的中间层滑轨上且能够沿所述的中间层滑轨滑动。

所述的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侧梁427,所述的前提升链420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侧梁427上,所述的侧梁427的前端部还设置有一防晃组件,所述的立柱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的防晃组件相配合的沿上下方向设置的防晃导轨429,所述的防晃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多个限位件428,所述的限位件428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片,当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上下移动时,所述的防晃导轨卡入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片之间,使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只能沿上下方向移动,防止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晃动。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防晃导轨沿上下方向分多段,相邻段防晃导轨之间的间隙位于中间层滑轨处,当中间层滑轮403沿中间层滑轨横向移动时,该间隙能够供中间层滑轮403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片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且两个限位片之间的距离从上下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以便于防晃导轨429的端部能够顺利进入两个限位片之间。

所述的中间层横向移动系统的工作过程为,

启动所述的中间层横向驱动电机405,中间层横向驱动电机405通过横向驱动链条409带动中间层滑轮403沿中间层滑轨移动,实现中间层车载板组件400的左右移动。

本申请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400通过中间层横向移动系统和中间层升降驱动系统,能够实现中间层车载板主体401的左右移动和上下移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2所示,本申请的多层立体车库具有5层,其中包括三层中间层,每层具有三个车位,在顶层可以安装3个顶层车载板组件500,在中间层和底层分别安装两个车载板组件,当顶层的车载板组件需要取车时,可以将中间层和底层的车载板组件挪到其他位置,然后将顶层车载板下降至底层,进行取车。

本申请的多层立体车库也可以大于或小于5层,每层的车位可以有n个,n可以大于3个,中间层及底层的车载板的数量为n-1个,顶层的车载板数量为n个。本申请的多层立体车库大大节省了空间。

本申请的多层立体车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底部车载板组件中,通过底部链条305牵引,并通过底部滑轨306导向,能够防止底部滑轮打滑,用链条牵引,牵引力更大;

2.在底层车载板组件300中,l型的折弯板302能够在水平板底部形成底部滑轮的安装空间,在停车时,能够防止汽车压到底部滑轮,对底部滑轮造成损坏;

3.本申请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400,使用一个中间层升降电机407通过驱动4条链条,4条链条同步升降,使车载板的升降更加平稳。

4.本申请的中间层车载板组件400,包括安装架及悬挂于安装架下的中层载板主体,安装架在中间层横向驱动电机405的驱动下左右移动,能够带动中间层载板主体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中间层车载板组件400的升降运动和左右运动;

5.左右两侧的前提升链轮412和后提升链轮411同步驱动,使4条提升链的上升和下降的速率一致,实现中间层车载板的平稳升降。

6.设置了滑动轮组件417和牵引组件424及牵引链419,通过滑动轮组件417的左右移动,实现了4条提升链的收放,不需要另设提升链的收卷装置;

7.本申请的多层立体车库,具有多个车位,节约了占地空间;

8.本申请在立柱上设置了防晃组件,在中间层车载板上下移动时,防晃导轨被卡在限位件的两个限位片之间,以使中间层车载板只能够上下移动,防止前后左右方向的晃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