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6757发布日期:2020-02-21 20:4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在构建建筑的过程中,将建筑物的设计层面及墙壁等部件,需要通过一定的施工建设技术对各层面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三维空间构造。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建筑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为湿式连接、干式连接以及一些其他增强牢度及密合度的连接方式。上述的建筑的连接方式包括建筑物、管道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间的部件衔接、拼缝、桥接装配等连接方式。

湿式连接是指预制构件通过钢筋相互连接,再现浇混凝土等材料将其连为整体,该种连接包括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后浇混凝土连接、螺栓、焊接连接。

干式连接是指预制构件间通过预应力或型钢直接连接,其无需现浇,该种连接包括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沟槽连接或卡箍连接、卡套式连接、卡压连接、榫卯连接、热熔连接、承插连接。

而一些其他增强牢度及密合度的连接方式主要是指通过例如打胶、粘连、热熔粘连或卡套、卡箍、卡压等增强牢度及密合度的连接固定方式。

上述的建筑的连接方式在实施时通常需要通过工具或大型设备,由机器辅助控制或技术人员操作实现完成,然而,其存在耗用时间长、基建投入大的缺陷。此外,现有技术对施工技术要求高、操作麻烦、不能进行循环使用。另外,由于现有的技术包括空间构造非标的位置,因而使得其施工难度较高,且密封保温防风沙尘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该软性连接组件结构灵活,组合方式多样,可以通过该软性连接组件实现简单便捷的连接,且连接后的整体结构稳固。

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其被设置为用于固定被约束件,被约束件具有长度方向上的第一边部区域和宽度方向上的第二边部区域,软性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软性连接件,其本体由软性材料制成,第一软性连接件内具有用于约束并固定第一边部区域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旁侧紧邻设置有第一填充腔,第一填充腔内填充有软性填充材料;第一软性连接件内还具有第一空腔;其中第一填充腔的横断面呈开口状,第一空腔的横断面呈封闭状;

第二软性连接件,其本体由软性材料制成,第二软性连接件内具有用于约束并固定第二边部区域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旁侧紧邻设置有第二填充腔,第二填充腔内填充有软性填充材料;第二软性连接件内还具有第二空腔;其中第二填充腔的横断面呈开口状,第二空腔的横断面呈封闭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软性连接组件由软性材料组成,软性材料具有一定机械张力或弹性张力,其范围以不导致或引起主体结构失去应有形状的力的大小为准。被约束件在被第一和第二软性连接件进行约束固定的时候,其第一或第二边部区域可以是直接被约束,或是被其中一个软性连接件进行约束保护后再被另一软性连接件约束。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卡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由第二软性连接件在第一填充腔内填充软性填充材料后形成。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的横断面可以呈封闭状或半封闭状。

通过对软性材料的处理例如缝制、压制或化学粘连使其形成具有空腔的形状,从而形成第一填充腔、第二填充腔、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在第一填充腔和/或第二填充腔内填充软性填充材料,并且根据在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内填充物的不同使得软性连接组件呈现不同的形状,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在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内设有硬质支撑物,例如不同形状的金属材料,从而形成特定的框架结构;或者,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内设有保温防火层或是将填充在第一填充腔或第二填充腔的软性填充材料设置为保温防火材料,从而形成有效的隔离保温功能;或者,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内设有电路管线或是将填充在第一填充腔或第二填充腔的软性填充材料设置为符合安全设定的管线材料,从而可以形成电路或网络或智能装备形成的控制通道;又或者软性填充材料为符合安全规定的风管及保温材料,从而形成不同温度空气的通路,进而达到调节温度的效果。当然可以想到的是,上述设置方式的选择可以在彼此不矛盾冲突的情况下自由组合,从而使得软性连接组件根据需要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性连接组件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的情况改变其自身尺寸规格以及组合连接方式的改变,例如根据需要增加空腔区的数量或是设置不同的软性填充材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软性材料为纤维织物面料、塑料、橡胶、金属织网的至少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软性填充材料为隔热棉、阻燃材料、防火材料、发泡材料、木草质材料和纺织物的至少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内设有硬质支撑物、保温防火层、电路管线、网络管线、数控管线、通风管路的至少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第一软性连接件和/或第二软性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向外伸出的翼部,翼部上具有用于与其他物件连接的固定点位,固定点位被设置为拉链式连接点、粘接点、固定孔、铆接点、焊接点的至少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翼部至少包括设于同一个软性连接件上的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其中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地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第一空腔包括:与第一卡槽平行设置的第一横腔,并且/或者与第一卡槽的垂直设置的第一竖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第一横腔具有若干个;并且/或者第一竖腔具有若干个。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第二空腔至少包括与第二卡槽平行设置的第二竖腔,并且/或者与第二卡槽的垂直设置的第二横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第二横腔具有若干个;并且/或者第二竖腔具有若干个。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每一个第一软性连接件具有一个或若干个第一卡槽,相应地每一个第二软性连接件具有一个或若干个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当每一个第一软性连接件具有若干个第一卡槽时,该若干个第一卡槽彼此平行设置或者背对背地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中,其还包括所述被约束件;被约束件上设有插槽,插槽的内壁卡设在第一软性连接件和/或第二软性连接件上;并且/或者第一软性连接件上设有插槽,该插槽的内壁卡设在被约束件和/或第二软性连接件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案中,被约束件可以直接通过嵌入第一卡槽和/或第二卡槽的方式设于第一软性连接件和/或第二软性连接件上,也可以先通过嵌入第一软性连接件或第二软性连接件的任意其中之一的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后,再与第一软性连接件或第二软性连接件连接。被约束件上也可通过设插槽的方式通过榫卯结构与第一软性连接件和/或第二软性连接件连接,以起到更加稳固的约束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性连接组件结构灵活,组合多样,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通过该软性连接组件实现简单便捷的连接,且连接后的整体结构稳固。在本案中,软性连接组件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多边形或是其他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形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软性连接组件的表面可以进行防腐防污处理,以便于更好地保持表面效果。

此外,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软性连接组件的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内设有硬质支撑物,从而形成更为稳定坚固的结构。

另外,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软性连接组件的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内设有保温防火层或是将填充在第一填充腔或第二填充腔的软性填充材料设置为保温防火材料,从而形成有效的隔离保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剖视图。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第一软性连接件的结构。

图4从另一种视角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结构。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第二软性连接件的结构。

图6至图8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第二软性连接件的部分元件结构。

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第二软性连接件的封口结构。

图10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翼部结构。

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第一软性连接件的封口结构。

图12至图16分别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去除封口结构后的翼部结构。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二实施方式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二实施方式下的部分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三实施方式下的部分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20示意性放大显示了图19的a处结构。

图21至图28分别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

图29至图41分别示意性地显示了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软性连接组件的剖面形状。

图42至图52分别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件作进一步说明,但是下列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不当限定。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剖视图。图3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第一软性连接件的结构。图4从另一种视角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图5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第二软性连接件的结构。

如图1所示,并在必要时结合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1,被设置为用于固定被约束件2,被约束件2可以为例如玻璃、饰面板、墙板、金属板或是多层结构材料板。被约束件2具有长度方向上的第一边部区域和宽度方向上的第二边部区域,其中,第一边部区域被软性连接组件1的第一软性连接件11固定约束,第二边部区域被软性连接组件1的第二软性连接件12固定约束。

软性连接组件1除了包括第一软性连接件11以及第二软性连接件12外,在第一软性连接件11的外侧壁上还具有向外伸出的翼部13,结合图3可以看出,翼部13上具有用于与其他物件连接的固定点位130,固定点位130可以被设置为拉链式连接点、粘接点、固定孔、铆接点、焊接点的至少其中之一,具体来说,其他物件可以通过绑带、拉链或是挂钩与翼部13相应位置上的固定点位130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榫卯进行连接,或是通过焊接、粘接进行连接。进一步参考图2可以看出,翼部13包括设于第一软性连接件11上的第一翼部131和第二翼部132,第一翼部131和第二翼部132沿第一软性连接件1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于一条直线上,固定位点130的设置还可以使得翼部13的结构灵活,实现多种组合,例如通过固定位点130可以调整翼部13与第一软性连接件11或第二软性连接件12所在平面的角度。此外,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翼部131与第二翼部13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参考图12至图16可以看出,第一翼部131和第二翼部132可以设置为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如图11和图13所示的第一翼部131和第二翼部132互相垂直,也可以如图12所示的第一翼部131和第二翼部132相互平行,还可以如图14所示的第二翼部规格不对称的延伸地设置。此外,第一翼部131与第二翼部142还可以如图15所示的设置两个第一翼部131沿一条直线设置,而两个第二翼部132重叠合并为一。当然,由图11可以看出,第一软性连接件的端部也可以设有封口14。

可以想到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翼部13也可以设置于第二软性连接件12上,或是翼部13同时设置于第二软性连接件12以及第一软性连接件11上。

结合图2至图4可以看出,第一软性连接件11内具有用于约束并固定第一边部区域的第一卡槽111。第一卡槽111的旁侧紧邻设置有第一填充腔112,第一软性连接件11内还具有第一空腔113,其中,第一填充腔112的横断面呈开口状,第一空腔113的横断面呈封闭状。相应地,第二软性连接件12的结构与第一软性连接件11的结构相似,其内具有用于约束并固定第二边部区域的第二卡槽121;第二卡槽121的旁侧紧邻设置有第二填充腔122,第二软性连接件12内还具有第二空腔123;其中第二填充腔122的横断面呈开口状,第二空腔123的横断面呈封闭状。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腔113的横断面也可以设置为半封闭状,相应地,第二空腔的横断面也可以设置为半封闭状。

此外,参考图6至图8可以看出,第二填充腔122内可以不填充填充物,而与第二卡槽121一同形成容置固定被约束件2的空间,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空腔123包括与第二卡槽121平行设置的第二竖腔1231,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图21至图28所示的第二软性连接件的结构中,第二空腔123还可以包括与第二卡槽121垂直设置的第二横腔1232。并且,第一竖腔1231与第二横腔1232可以设置为若干个,例如图21、图22所示的设置有两个第二横腔1232以及两个第二竖腔1231,或是如图23所示的,设置四个第二横腔1232以及四个第二竖腔1231。并且参考图9、图27或图28可以看出,在第二软性连接件上,可以在其端口设置封口14,封口14用于封闭端口,其可以采用与第一软性连接件11以及第二软性连接件12相同的软性材料或是易于拟合连接的材料,封口14的设置可以根据各实施方式的具体情况设置封口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口14可以设置在第二软性连接件12的顶端与末端从而同连接的第一软性连接件11形成封口区。

需要指出的是,当被约束件为双层时,第二软性连接组件可以采用如图24所示的为两组平行的第二连接组件,也可以采用如图23所示的背靠背共同构成,还可以如图25和图26所示的二者组合中,并根据实施方式的具体情况适应性增加第二软性连接件1的第一空腔的空间,例如如图21、图2所示的设置两个第二横腔1232,或如图23或图27所示的设置四个第二横腔1232。

进一步参考图2还可以看出,第一空腔113包括与第一卡槽111平行设置的第一横腔1131以及与第一卡槽111垂直设置的第一竖腔1132。相应地,可以想到的是第一空腔113的设置也可以与第二空腔123的设置相似,而设置若干个不同的第一横腔1131以及第一竖腔1132,且其空间排布也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可以如图21至图28所示的平行设置、背对背设置或是上述的任意组合方式进行。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每一个软性连接件11也可以具有一个或若干个第一卡槽111、第二软性连接件12也可以具有一个或若干个第二卡槽121,且第一卡槽111和/或第二卡槽121可以背对背设置,也可以平行设置,还可以背对背以及平行组合设置。需要说明,图17中的一侧具有封口14用于封闭端口,其可以采用与第一软性连接件11以及第二软性连接件12相同的软性材料或是易于拟合连接的材料。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卡槽或是第二卡槽的设置个数可以不成对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三个、五个或是七个,也可以如图20至图27所示的成对设置为四个、六个或是八个,其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各实施方式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案的软性连接组件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的情况自由灵活地设置其结构,根据空间形态,设置是否具有翼部或是翼部的具体结构,或是设置相应的第一软性连接件以及第二软性连接件的结构以及空间排布。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软性材料可以为纤维织物面料、塑料、橡胶、金属织网的至少其中之一。软性材料具有一定机械张力或弹性张力,其范围以不导致或引起主体结构失去应有形状的力的大小为准。通过对软性材料的处理例如缝制、压制或化学粘连使其形成具有空腔的形状,从而形成第一填充腔112、第一空腔113、第二填充腔122以及第二空腔123,在第一填充腔112和/或第二填充腔122可以内填充软性填充材料,并且根据在第一空腔113以及第二空腔123内填充物的不同使得软性连接组件1呈现不同的形状,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软性填充材料可以为隔热棉、阻燃材料、防火材料、发泡材料、木草质材料和纺织物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一空腔113和/或第二空腔123内设有硬质支撑物、保温防火层、电路管线、网络管线、数控管线、通风管路的至少其中之一。如图12所示,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内置入了填充物i,而在第一填充腔或第二填充腔内填充了软性填充材料ii,而填充物i以及软性填充材料ii的填充方式以及选取可以根据各实施方式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譬如说,在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中可以设置硬质支撑物以提高结构稳固性,或是根据管线线路排布组合实现空间建筑物所需要的例如电路、暖通或是给排水的功能实现,也可以在软性连接组件中排布网线、数控电路从而实现现代化智能功能的需求。甚至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舒适以及安全需求,可以使得软性连接组件1实现防风防雨防脏污或是防震的功能。此外,如图16所示的两个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内的填充物i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第一填充腔或第二填充腔内的软性填充材料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也就是说,软性连接组装件1的功能以及形状可以根据各实施方式的具体情况例如空间建筑物的保温防灾或是空间排布而具体设置。

另外,根据被约束件的自身的形状结构,软性连接件的形状以及空间排布也可以进行调整,例如软性连接组件1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多边形或是其他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形状。图29至图41就分别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软性连接组件的剖面形状。其中,图29至图38分别依次分别显示了形状为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五边形以及星形的软性连接组件1固定并且约束单个被约束件2的结构,而图39以及图41则显示了形状为星形的软性连接组件1固定并且约束若干个被约束件2的结构(图中示意性显示了两个,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以约束3个、4个或是其他个数)。可以想到的是,其他形状如平行四边形、椭圆形等形状也可以作为本案的软性连接组件的形状,被约束件2的个数也可以为3个、4个或其他个数。图42至图52分别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的结构,其中,图42至图48依次显示了形状为方形、封闭圆环、具有一定缺口的圆环、三角形、梯形、五边形以及星形的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具有单个腔体的结构,而图49至图52则显示了若干个腔体组成的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的结构,图49显示了两个三角形腔体拼接形成的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的结构,图50显示了两个梯形腔体拼接形成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的结构,图51显示了三个五边形腔体拼接形成的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的结构,图52显示了三个星形腔体拼接形成的第一空腔和/或第二空腔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二实施方式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二实施方式下的部分元件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中,软性连接组件1的各个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翼部,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约束被约束件时,由第二软性连接件12进行约束后,由随后的第一软性连接件再进行约束,也就是说第二填充腔122内填充的软性填充材料形成第一卡槽对被约束件进行约束,第二软性连接件12高出被约束件的部分形成了第一软性连接件,即第二填充腔122、第二竖腔1231的一部分形成了第一填充腔以及第一空腔。

第三实施方式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空间建筑物的软性连接组件在第三实施方式下的部分元件结构示意图。图20示意性放大显示了图19的a处结构。

结合图19和图20可以看出,被约束件2上设有插槽21,插槽21的内壁卡设在第一软性连接件的垂直面210上,该垂直面210可以设置在第一软性连接件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软性连接件上,以对被约束件2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前的定位固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固定后的卡设加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一软性连接件的垂直面210上设置插槽21,插槽21卡设在被约束件上,以限制被约束件的移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性连接组件结构灵活,组合多样,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通过该软性连接组件实现简单便捷的连接,且连接后的整体结构稳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现有技术部分并不局限于本申请文件所给出的实施例,所有不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相矛盾的现有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在先专利文献、在先公开出版物,在先公开使用等等,都可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本案中各技术特征的组合方式并不限本案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或是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本案记载的所有技术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结合,除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

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做出的类似变化或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