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8679发布日期:2019-12-10 21:0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领域在浇筑混凝土时,先进行模板施工,后浇筑混凝土的建筑成型方式。在混凝土达到结构强度后拆除建筑模板,然后内墙抹灰,外墙在粘贴保温材料后,挂网抹灰,最后粘贴面砖或粉刷喷涂饰面。

1、在现有的施工流程中,建筑模板用量大且浪费很大,需要大量的木工进行模板搭建施工。

2、由于模板搭建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疏忽照成墙体平直度差,墙面平整度不好,给后期装饰施工带来很多弊端。

3、外墙的保温板由于后期粘贴强度不高,容易造成日后脱落,伤人事故时有发生。

4、施工周期长环节多,建筑成本居高不下,建筑质量不易控制。

5、后期粘贴保温及装饰面安装往往需要高空作业造成安全隐患。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及建筑成型方法。达到建筑工期短、质量高、成本低、保温效果好、安全高效的目的,是装配式建筑模板保温饰面一体安装浇筑完成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包括:墙体模板和模板连接套件;

所述墙体模板采用可塑性材料,内含加强钢筋;

所述墙体模板的左右两侧边缘设有互相配合的楔形凸起与楔形凹槽;

所述墙体模板的上下两侧边缘为互相配合的l形结构;

所述墙体模板上设有内侧楔形加强肋,设置在墙体模板的内侧,为竖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相同规格的楔形凸出结构,内含连接钢筋;

所述连接钢筋的下端从内侧楔形加强肋中突出,用于与其下方的墙体模板连接;

所述内侧楔形加强肋在连接钢筋的正上方位置设置钢筋插口,与连接钢筋相适应,用于与其上方的墙体模板连接;

若干块墙体模板互相连接,即形成完整墙体;两块完整墙体按内侧相对的方向平行设置,并通过所述模板连接套件进行连接,即形成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其中与室内相邻的墙体模板记为内墙模板,与室外相邻的墙体模板记为外墙模板;

所述墙体模板中的各个加强钢筋与连接钢筋之间进行绑接或焊接,配合模板连接套件形成稳定结构体的钢筋网架;

每块墙体模板配置有若干个所述模板连接套件,包括连接件和固定件;

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为连接点,其长度根据墙体设计厚度确定;

所述固定件有2个,分为固定在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的内侧楔形加强肋上,并与其内部连接钢筋连接,分别用于连接并固定连接件的两端连接点。

所述墙体模板中还内含纤维或与加强钢筋绑接或焊接的铁丝网,以提升强度。

所述墙体模板分为平面模板、转角模板和边缘模板;

所述平面模板为平面结构,以适应平面墙体的设计;所述转角模板为由平面结构进行一次弯折后的转角结构,以适应转角墙体的设计;

所述边缘模板为由平面结构进行两次弯折后的u型结构,其左右侧分别与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咬合。

所述外墙模板还包括外墙外侧凹槽;

所述外墙外侧凹槽设置在外墙模板的外侧,为竖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相同规格的楔形凹槽结构;

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还包括外挂保温层和外挂装饰层;

所述外挂保温层为建筑保温材料,其内侧设有与外墙外侧凹槽相适应的楔形凹槽结构,并与其咬合;其外侧设有若干条相同规格的楔形凹槽结构;

所述外挂装饰层为建筑装饰材料,其内侧设有与保温层外侧的楔形凹槽结构相适应的楔形突出结构,并与其咬合。

所述模板连接套件采用楔形栓接结构、u形焊接结构或直形焊接结构;

所述楔形栓接结构的模板连接套件,其固定件为设有楔形凹槽结构的金属件,凹槽处设有螺栓;其连接件为直条金属件,两端连接点为与固定件楔形凹槽结构适应的楔形结构,并设有与螺栓适应的螺栓眼;连接件的两端与固定件咬合并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u形焊接结构的模板连接套件,其固定件为兜形结构金属件;其连接件为u形金属件;连接件的两端插入固定件兜形结构并焊接固定;

所述直形焊接结构的模板连接套件,其固定件为焊接螺母;其连接件为为直条金属件,两端连接点为焊接点;连接件的两端与固定件焊接固定。

所述墙体模板的左右两侧边缘的楔形凸起与楔形凹槽,设置为曲面楔形结构,从而使2块墙体模板之间形成非直线的异形墙体拼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大幅缩短建筑施工工期,降低综合造价,施工方便,是装配式建筑和现有施工方式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即有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和特性又能达到传统建筑一体浇筑成型的强度。

2.免去建筑过程支模板、拆模板的环节,模板规格可灵活定制,工人施工简单易学、省时省力。

3.内墙无需二次抹灰,处理拼缝后可进行内墙粉刷喷涂装饰,建筑墙面及阴角和阳角平直规整,省去后期装饰过程中频繁的油工处理工序。

4.外墙保温及外装饰和墙体一体完成,结合紧密牢固,外观平整美观。避免外装饰脱落和后期外表面高空作业造成的安全隐患。

5.对于现在大多建筑采用的框架结构,框架与填充墙体一次成型更加坚固,避免二次砌筑,保温、隔音、隔热性能更优。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3的b-b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的内部配筋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剖面图;

图8为图6的b-b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楔形栓接结构的模板连接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u形焊接结构的模板连接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直形焊接结构的模板连接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模板;2、加强钢筋;3、楔形凸起;4、楔形凹槽;5、l形结构;6、内侧楔形加强肋;7、连接钢筋;8、钢筋插口;9、填充物;10、连接件;11、固定件;12、外侧凹槽;13、外挂保温层;14、外挂装饰层;15、铁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以代替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外墙结构,如图1-图8所示,包括墙体模板1和模板连接套件;

所述墙体模板1采用可塑性材料,内含加强钢筋2;

所述墙体模板1的左右两侧边缘设有互相配合的楔形凸起3与楔形凹槽4,从而实现若干个墙体模板1之间的横向连接;

所述墙体模板1的上下两侧边缘为互相配合的l形结构5,从而实现若干个墙体模板1之间的竖向连接;

所述墙体模板1上设有内侧楔形加强肋6,设置在墙体模板1的内侧,为竖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相同规格的楔形凸出结构,内含连接钢筋7;

所述连接钢筋7的下端从内侧楔形加强肋6中突出,用于与其下方的墙体模板1连接;

所述内侧楔形加强肋6在连接钢筋7的正上方位置设置钢筋插口8,与连接钢筋7相适应,用于与其上方的墙体模板1连接;

若干块墙体模板1互相连接,即形成完整墙体;如图7所示,两块完整墙体按内侧相对的方向平行设置,并通过所述模板连接套件进行连接,即形成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其中与室内相邻的墙体模板1记为内墙模板,与室外相邻的墙体模板1记为外墙模板;中央的空腔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设置绑扎钢筋并注入填充物9,与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共同形成稳定的结构体;

所述墙体模板1中的各个加强钢筋2与连接钢筋7之间进行绑接或焊接,配合模板连接套件形成稳定结构体的钢筋网架,用于增强墙体模板1的抗压抗拉性;

所述墙体模板1中还内含纤维或与加强钢筋2绑接或焊接的铁丝网15,以提升强度;

所述墙体模板1分为平面模板、转角模板和边缘模板;

所述平面模板为平面结构,以适应平面墙体的设计;所述转角模板为由平面结构进行一次弯折后的转角结构,以适应转角墙体的设计;

所述边缘模板为由平面结构进行两次弯折后的u型结构,其左右侧分别与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咬合;

每块墙体模板1配置有若干个所述模板连接套件,包括连接件10和固定件11;

所述连接件10的两端为连接点,其长度根据墙体设计厚度确定;

所述固定件11有2个,分为固定在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的内侧楔形加强肋6上,并与其内部连接钢筋7连接,分别用于连接并固定连接件10的两端连接点;

所述模板连接套件采用楔形栓接结构、u形焊接结构或直形焊接结构;

所述楔形栓接结构的模板连接套件,如图10所示,其固定件11为设有楔形凹槽结构的金属件,凹槽处设有螺栓;其连接件10为直条金属件,两端连接点为与固定件11楔形凹槽结构适应的楔形结构,并设有与螺栓适应的螺栓眼;连接件10的两端与固定件11咬合并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u形焊接结构的模板连接套件,如图11所示,其固定件11为兜形结构金属件;其连接件10为u形金属件;连接件10的两端插入固定件11兜形结构并焊接固定;

所述直形焊接结构的模板连接套件,如图12所示,其固定件11为焊接螺母;其连接件10为为直条金属件,两端连接点为焊接点;连接件10的两端与固定件11焊接固定;

所述外墙模板还包括外墙外侧凹槽12,如图9所示;

所述外墙外侧凹槽12设置在外墙模板的外侧,为竖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相同规格的楔形凹槽结构;

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还包括外挂保温层13和外挂装饰层14;

所述外挂保温层13为建筑保温材料,其内侧设有与外墙外侧凹槽12相适应的楔形凹槽结构,并与其咬合;其外侧设有若干条相同规格的楔形凹槽结构;

所述外挂装饰层14为建筑装饰材料,其内侧设有与保温层外侧的楔形凹槽结构相适应的楔形突出结构,并与其咬合;

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中的插接和拼接结构的接触面喷刷水泥浆或带有粘接剂的水泥浆,实现密封和加强强度的效果,并起到润滑作用,以便于插接和拼接操作;

所述墙体模板1的左右两侧边缘的楔形凸起3与楔形凹槽4,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曲面楔形结构,从而使2块墙体模板1之间形成非直线的异形墙体拼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的建筑成型方法,采用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施工现场,建筑在完成地梁基础施工后,在设置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的安装位置上设置与其下端的l型结构和连接钢筋7相适应的凹槽;

步骤2,将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安装在凹槽上,从最底层开始逐层拼接所述墙体模板1,内墙模板与外墙模板同步拼接,同时使用模板连接套件进行连接固定,并进行支护;拼接过程中的接触面喷刷水泥浆或带有粘接剂的水泥浆,实现密封和加强强度的效果,并起到润滑作用,以便于插接和拼接操作;

步骤3,中央的空腔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设置绑扎钢筋并注入填充物9,与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共同形成稳定的结构体;

步骤4,填充物9达到结构强度后,拆除支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