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伸缩式预制梁喷淋养生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7245发布日期:2020-05-12 18:53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伸缩式预制梁喷淋养生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伸缩式预制梁喷淋养生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跨越式高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公路桥梁建设新材料、新工艺也相继涌现,并逐步呈现出向功能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预制梁的质量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预制梁的养护十分关键。

预制梁是跨线桥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生产周期短、收缩率小、质量好等众多优点,使其在公路、桥梁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预制梁场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需要严格按照工期要求执行的,对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较为严格,对其施工工艺要求也随之更加严格。水泥混凝土材料由于材质、加工工艺等原因在早期会产生诸如裂缝等缺陷。水泥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成因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类:一、在施工现场,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和温度问题,会使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水分剧烈蒸发,从而导致由于水分损失过快而产生的收缩裂缝。二、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内部温度过高与外部环境温度偏低造成的温度差异形成了温缩裂缝。综合考虑,要得到比较优质的预制梁,需要保证预制梁喷淋养生时的温度和湿度,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设计移动伸缩式喷淋养生大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伸缩式预制梁喷淋养生大棚,让预制梁在一个受控的封闭的环境内,可以保证预制梁有一个良好的养生环境,从而保证预制梁的成品质量,其次可以减少风吹日晒对预制梁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动伸缩式预制梁喷淋养生大棚,包括立式骨架,立式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列立杆;在纵向上,每列立杆中相邻的两根立杆之间设有交叉布置的两根连杆,交叉布置的两根连杆铰接,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根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立杆活动连接;

在横向上,两列相对设置的每两根立杆上方各设有棚顶骨架,棚顶骨架包括横梁、棚顶主杆和弧形杆;横梁水平设置,横梁一端与其中一根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立杆固定连接;弧形杆两端分别与横梁两端固定连接;棚顶主杆竖直设置于弧形杆和横梁之间,棚顶主杆一端与弧形杆连接,另一端与横梁连接;

在立式骨架和棚顶骨架外部覆盖有棚布,棚布能够包裹整个所述的移动伸缩式预制梁喷淋养生大棚。

进一步,交叉布置的两根连杆的交叉处通过第一连接枢纽铰接。

进一步,与立杆活动连接的一端通过套筒与立杆连接,套筒能够带动连杆沿着立杆上下移动,套筒通过第二连接枢纽将连杆与立杆连接。

进一步,套筒采用63x63mm的方管。

进一步,棚顶主杆设有若干根,且均匀布设。

进一步,在相邻的两根棚顶主杆之间设有辅助撑杆,辅助撑杆一端与一根棚顶主杆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棚顶主杆的底端连接。

进一步,在每根立杆的底部设有滚轮。

进一步,在覆盖立式骨架的棚布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明窗口。

进一步,棚布采用帆布或无纺布。

进一步,立杆选用60x60的镀锌方管,连杆采用20x40mm镀锌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伸缩式预制梁喷淋养生大棚,包括立式骨架和棚顶骨架,立式骨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列立杆,每列立杆设若干根,在每列相邻的两根立杆之间设有交叉布置的两根连杆,两根连杆铰接,连杆的一端与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立杆活动连接,当展开大棚的时候,相邻立杆间距离增大,活动端沿着立杆上升,当收缩大棚的时候,相邻立杆间距离变小,活动端沿着立杆下降,实现大棚的横向收缩与展开;棚顶骨架设置在相对设置的每两根立杆上,包括相连接的横梁、棚顶主杆和弧形杆,通过立式骨架和棚顶骨架将整个养生大棚的骨架撑起来,在整个骨架外部覆盖棚布,给需要养生的预制梁提供一个封闭的环境,这是为精准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提供的必要条件,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给预制梁带来的不利影响。整个大棚的结构简单,可随时收缩,方便移动。

进一步,与立杆活动连接的一端通过套筒与立杆连接,套筒通过第二连接枢纽将连杆与立杆连接。当收缩与展开大棚时,通过套筒带动连杆沿着立杆上下移动,结构简单,连杆活动自如。

进一步,在棚顶主杆间设置辅助撑杆,进一步加强了棚顶骨架的受力强度,增强了棚顶骨架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在覆盖立式骨架的棚布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明窗口,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大棚内的现场情况,及时了解预制梁的养生情况。

进一步,棚布采用帆布或无纺布,材质便宜,给需要养生的预制梁提供一个封闭的环境,还可以用于夏季防雨的用途,能够获得很大的收益,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杆与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棚顶骨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立杆;2为套筒;3为第二连接枢纽;4为连杆;5为第一连接枢纽;6为滚轮;7为辅助撑杆;8为棚顶主杆;9为弧形杆;10为横梁,11为预制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伸缩式预制梁喷淋养生大棚,包括立式骨架和棚顶骨架,立式骨架包括立杆1和连杆4,立杆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列,如图2所示,在纵向上,每列立杆1设若干根,在每列相邻的两根立杆1之间设有交叉布置的两根连杆4;如图3所示,在横向上,棚顶骨架设置在相对设置的每两根立杆1上,棚顶骨架包括横梁10、棚顶主杆8和弧形杆9,横梁10水平设置,一端与其中一根立杆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立杆1固定连接;弧形杆9两端分别与横梁10两端固定连接;棚顶主杆8竖直设置于弧形杆9和横梁10之间,棚顶主杆8一端与弧形杆9连接,另一端与横梁10连接。

如图3所示,棚顶主杆8设有若干根,且均匀布设。在相邻的两根棚顶主杆8之间设有辅助撑杆7,辅助撑杆7倾斜设置,辅助撑杆7一端与一根棚顶主杆8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棚顶主杆8的底端连接。

在此大棚骨架外部覆盖有一层棚布,棚布要满足能够包裹整个大棚。在大棚两侧的棚布上要设置若干透明窗口,透明高度要设置合理,目的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棚内现场情况。采用棚布的目的是为了给需要养生的预制梁11提供一个封闭的环境,这是为精准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提供的必要条件,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给预制梁11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棚布可采用帆布或无纺布等,可以用于夏季防雨的用途,能够获得很大的收益,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如图2所示,每根连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杆1上面,一端高,一端低,高的那端为上端,低的那端为下端,连杆4上端与立杆1是固定的,连杆4下端与套筒2连接在一起,套筒2通过第二连接枢纽3与立杆1连接,连杆4下端可以跟随套筒2上下移动,当展开大棚的时候,连杆4下端随着套筒2上升,当收缩大棚的时候,连杆4下端跟随套筒2下降,即连杆4只能绕着立杆1小角度范围旋转。当然,也可以是连杆4上端与套筒2连接,连杆4下端与立杆1固定连接。

交叉布置的两根连杆4的交叉处通过第一连接枢纽5铰接,可实现大棚的横向收缩与展开,此外增加连杆4可以提高可移动伸缩式养生大棚的结构稳定性,可以延长其工作寿命。

更优地,在立杆1底部安装滚轮6,可以实现大棚的横向展开与收缩,滚轮6是固定在立杆1上面的,以此实现立杆1的横向自由移动。在滚轮6沿着滑轨向前移动的时候,大棚会展开,此时立杆1之间的间距会变大,棚布也随着立杆1的移动而展开,当轮子到达指定位置时,棚布能完全均匀包裹整个大棚。

一般地,立杆1之间的距离为0.5m,材料选用60x60的镀锌方管。连杆4采用20x40mm的镀锌方管。套筒2采用63x63mm的特制方管。辅助撑杆7和棚顶主杆8采用的也是镀锌钢方管,弧形杆9采用的是镀锌圆管。辅助撑杆7和弧形杆9都是为了增加棚体结构稳定性而设计的。

滚轮6要在滑道内横向滑动,滑道采用60mm槽钢,且采用双轨道。

由于预制梁11的规格并不一致,长度也不相同,可移动伸缩式养生大棚设计的长度由预制梁11的长度决定,大棚的长度设计为比预制梁11一般长2米,保证能够容纳预制梁11。现在设计的可移动伸缩式养生大棚一般一次可以养生一片梁。当需要一次养生多片预制梁11时,可通过增设各构件的数量,来延长大棚的整体长度,或者同时设置多个养生大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