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8049发布日期:2020-09-08 13:3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在钢结构建筑中,最主要的构件柱、粱、主板均为工厂批量生产制造,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接安装。

传统的钢结构建筑在施工时,通常是采用螺栓组将框架进行固定,在架设组合模板浇灌成型楼板,由于采用分区域浇灌或者预制组合式的楼板,所以整个楼层的刚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

本技术:
采用栓钉和连接主体,将装配式建筑中的框架梁与两侧的集成楼盖紧固地连接为一个整体,满足结构设计中刚性楼盖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包括:

框架梁;

集成楼盖,所述集成楼盖位于框架梁的两侧(一侧是否也可以),集成楼盖包括桁架梁和楼板;

楼承板,所述楼承板设置在框架梁和桁架梁的上端,并覆盖框架梁和桁架梁之间的缝隙;

栓钉,所述栓钉为多个,将楼承板固定在框架梁和桁架梁的上端;

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位于框架梁、楼承板和桁架梁的上方,所述连接主体包括混凝土层和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栓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栓钉上焊接固定纵筋,所述钢筋网敷设在纵筋的上方后,与纵筋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为上下双层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梁为工字钢。

进一步地,所述楼板靠近框架梁的端部设置企口或者凹槽,所述混凝土层的端部与楼板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采用栓钉和连接主体将装配式建筑中的框架梁与两侧的集成楼盖紧固连接为一个整体,满足建筑结构设计中刚性楼盖的要求。

2.在楼板靠近框架梁的端部设置企口或者凹槽,企口或者凹槽可设计为弧形或者梯形结构,便于增大其与混凝土层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连接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1-框架梁,2-栓钉,3-楼承板,4-桁架梁,5-楼板,6-梯形凹槽,7-纵筋,8-钢筋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包括:框架梁1,集成楼盖,栓钉2,楼承板3和连接主体。

框架梁1为工字钢,承受装配式建筑的竖向荷载和水平抗侧力;集成楼盖位于框架梁1的两侧,集成楼盖包括桁架梁4和楼板5,主要承受装配式建筑的竖向荷载,楼板5的端部设置梯形凹槽6;栓钉2栓焊固定在框架梁1和桁架梁4的上端,每个栓钉2上均焊接固定有两个纵筋7;楼承板3通过多个上述的栓钉2固定在框架梁1和桁架梁4的上端,并覆盖框架梁1和桁架梁4之间的缝隙;

连接主体位于框架梁1、楼承板3和桁架梁4上方,连接主体包括混凝土层(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网8,钢筋网8为上下双层布置,钢筋网8与栓钉2上的纵筋7焊接固定。

在施工时,首先,将楼承板通过栓钉栓焊固定在框架梁和桁架梁的上端;然后,在每个栓钉上焊接纵筋,将钢筋网敷设在纵筋上方后,将钢筋网与纵筋焊接固定;最后,在框架梁、楼承板和桁架梁的上方浇灌混凝土层,从而保证了整个楼层的整体刚性连接。需指出的是,混凝土层采用现浇作业时,可将纵筋的端部可以折弯成勾状,预防钢筋网侧滑。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梁(1);

集成楼盖,所述集成楼盖位于框架梁(1)的两侧,集成楼盖包括桁架梁(4)和楼板(5);

楼承板(3),所述楼承板(3)设置在框架梁(1)和桁架梁(4)的上端,并覆盖框架梁(1)和桁架梁(4)之间的缝隙;

栓钉(2),所述栓钉(2)为多个,将楼承板(3)固定在框架梁(1)和桁架梁(4)的上端;

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位于框架梁(1)、楼承板(3)和桁架梁(4)的上方,所述连接主体包括混凝土层和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网(8),所述钢筋网(8)与栓钉(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栓钉(2)上焊接固定纵筋(7),所述钢筋网(8)敷设在纵筋(7)的上方后,与纵筋(7)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8)为上下双层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1)为工字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5)靠近框架梁(1)的端部设置企口或者凹槽(6),所述混凝土层的端部与楼板(5)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包括框架梁(1)、集成楼盖、栓钉(2)、楼承板(3)和连接主体,集成楼盖包括桁架梁(4)和楼板(5);楼承板(3)设置在框架梁(1)和桁架梁(4)的上端,并覆盖框架梁(1)和桁架梁(4)之间的缝隙;栓钉(2)为多个,将楼承板(3)固定在框架梁(1)和桁架梁(4)的上端;连接主体位于框架梁(1)、楼承板(3)和桁架梁(4)上方,连接主体包括混凝土层和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网(8),钢筋网(8)与栓钉(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栓钉和连接主体,将装配式建筑中的框架梁与两侧的集成楼盖紧固地连接为一个整体,满足结构设计中刚性楼盖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徐练;吴中尉;王磊;胡志洪;杨云鹏;张世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远大可持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