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1003发布日期:2020-12-18 13:2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浇灌领域,具体地说是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结构物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往往采用市场购买或自己制作的砂浆垫块,来控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由于砂浆垫块在安装时,多采用钢丝或扎带绑扎。绑扎后的砂浆垫块在后续的混凝土浇筑中,会因机械振动、工人践踏而发生偏移或倾斜,无形中降低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导致后序的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偏低,甚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厚度控制杆,所述的厚度控制杆垂直于钢筋网设置,所述的厚度控制杆的中央位置与钢筋网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两根相邻的所述的厚度控制杆之间的距离为2-3m。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所述的厚度控制杆为废旧钢筋。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所述的厚度控制杆为现场焊接钢筋网片的下脚料。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所述的厚度控制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塑料帽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厚度控制杆的长度是设计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倍,与钢筋网牢固焊接,具有一定的刚度,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因工人践踏,发生倾斜,有效地确保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由于钢筋网上焊接多个厚度控制装置,在确保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同时有效地保证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均匀性;实践证明,当两根相邻的厚度控制杆之间的距离为2m-3m时,能够保证混凝土整体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厚度控制杆利用钢筋加工厂的下脚料制成,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材料,节省了购买砂浆垫块的费用。

4、钢筋作为厚度控制杆时,如果钢筋发生锈蚀则会导致钢筋两端体积膨胀,降低了混凝土的握裹力,降低了混凝土与钢筋材质的厚度控制杆的粘结力,而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帽套设置在钢筋材质的厚度控制杆的顶端和底端,能有效的阻止浇灌混凝土之后,钢筋材质的厚度控制杆发生锈蚀,确保混凝土的长期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厚度控制杆;2、钢筋网;3、塑料帽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厚度控制杆1,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垂直于钢筋网2设置,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的中央位置与钢筋网2固定连接。厚度控制杆1的长度是设计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倍,与钢筋网2牢固焊接,具有一定的刚度,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因工人践踏,发生倾斜,有效地确保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优选的,根相邻的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之间的距离为2-3m。由于钢筋网2上焊接多个厚度控制杆1,在确保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同时有效地保证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均匀性;实践证明,当两根相邻的厚度控制杆1之间的距离为2m-3m时,能够保证混凝土整体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优选的,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为废旧钢筋。厚度控制杆1利用钢筋加工厂的下脚料制成,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材料,节省了购买砂浆垫块的费用。

优选的,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为现场焊接钢筋网2片的下脚料。厚度控制杆可用钢筋加工厂或工地上的废旧钢筋做成,就地取材,节省了购买砂浆垫块的费用。

优选的,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塑料帽套3。钢筋作为厚度控制杆1时,如果钢筋发生锈蚀则会导致钢筋两端体积膨胀,降低了混凝土的握裹力,降低了混凝土与钢筋材质的厚度控制杆的粘结力,而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帽套3设置在钢筋材质的厚度控制杆1的顶端和底端,能有效的阻止浇灌混凝土之后,钢筋材质的厚度控制杆1发生锈蚀,确保混凝土的长期稳定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控制杆(1),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垂直于钢筋网(2)设置,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的中央位置与钢筋网(2)固定连接,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塑料帽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相邻的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之间的距离为2-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厚度控制杆(1)为废旧钢筋。


技术总结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属于混凝土浇灌领域,包括厚度控制杆,所述的厚度控制杆垂直于钢筋网设置,所述的厚度控制杆的中央位置与钢筋网固定连接。厚度控制杆的长度是设计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倍,与钢筋网牢固焊接,具有一定的刚度,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因工人践踏,发生倾斜,有效地确保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丽;张天亮;蔡家宏;田淑花;雷勤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1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