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960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力墙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



背景技术:

目前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040347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剪力墙,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通过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实现分体式结构,并通过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对构建物作出主要支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剪力墙侧部空间难以利用,使用率较低,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其具有便于利用剪力墙的侧部空间放置物品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侧壁上设置有预留框,所述预留框与墙体侧壁形成放置区域,所述预留框内侧壁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预留板,若干所述预留板相互交错形成放置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可把常用的物件放置在放置格内,以便随拿随用,或者在放置格内摆放一些装饰品,通过对剪力墙侧部空间的使用,在剪力墙的侧部留有放置格,提升了剪力墙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预留板相互交错处设置有导向弧块,所述导向弧块的外侧壁与预留板相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留板长期处在自然条件的环境中,灰尘容易堆积,灰尘堆积在预留板上后在其重力作用下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滑落,此时灰尘容易堆积在两块交错的预留板之间的角落难以清理;故通过导向弧板的弧形导向作用,灰尘都集聚在导向弧板上,导向弧板为弧形面,不存在角落,故可方便操作人员对放置格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留板与墙体侧壁之间呈锐角设置,所述预留板向上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留板向上倾斜设置,此时一旦有物体的外侧壁为弧形,容易发生滚动时,预留板倾斜的导向作用,使其难以从放置格内滚出,保障了其物品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留板厚度方向的截面呈梯形,所述预留板与墙体侧壁相贴的侧壁面积小于预留板背离墙体侧壁的侧壁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留板与墙体侧壁相贴的侧壁面积小于预留板背离墙体侧壁的侧壁面积,使得预留板进一步形成倾斜效果,对放置在放置格内的物品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留板顶壁均设置有保护棉,所述保护棉可与放置物体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棉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回弹效果,对材质较为坚硬,但具有脆性的物品进行保护,可减轻在操作人员放置物品的时候,动作幅度较大,对物品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留板底壁、且位于每个放置格中均设置有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长度较长,截面较细的物品需要放置时,操作人员把其直接挂置在挂钩上,可方便后期操作人员的拿取,以免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打结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钩与预留板底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挂钩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挂钩之间设置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挂钩不使用时,挂钩在扭簧的弹性作用下与预留板底壁相抵,使得使用人员在放置其他物体时,难以误触挂钩的尖锐部分,对使用人员的安全进行了保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留板底壁上开设有隐藏槽,所述挂钩可部分嵌置在隐藏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挂钩时,把挂钩从隐藏槽内拨出,把物件挂置在挂钩上即可,取下物件,挂钩在扭簧的作用下嵌置在隐藏槽内;使得挂钩在不使用时,隐藏在隐藏槽内,提高放置格的观赏性,增大放置格的使用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预留框的设置,便于利用剪力墙的侧部空间放置物品;

2、采用预留板底壁、且位于每个放置格中均设置有挂钩,当长度较长,截面较细的物品需要放置时,操作人员把其直接挂置在挂钩上,可方便后期操作人员的拿取,以免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打结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导向弧块与放置格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挂钩、连接杆和扭簧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预留框;21、预留板;211、隐藏槽;22、放置格;23、导向弧块;24、保护棉;25、挂钩;26、连接杆;27、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墙体1,墙体1侧壁上一体成型有预留框2,预留框2与墙体1侧壁形成放置区域,预留框2内侧壁粘固有若干倾斜设置的预留板21,预留板21优选为木质,若干预留板21相互交错形成放置格22;可在放置格22内放置装饰品或者家用杂件。

参照图2,若干预留板21相互交错处一体成型有导向弧块23,导向弧块23的外侧壁与预留板21相贴;若有灰尘集聚在导向弧板上,可直接清理,减少了若干预留板21交错处的死角难以清理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2,预留板21与墙体1侧壁之间呈锐角设置,预留板21向上倾斜;可减少放置物体滑出放置格22;预留板21厚度方向的截面呈梯形,预留板21与墙体1侧壁相贴的侧壁面积小于预留板21背离墙体1侧壁的侧壁面积。

参照图2,预留板21顶壁均粘固有保护棉24,保护棉24优选为橡胶材质,保护棉24可与放置物体相抵,对贵重物品进行保护。

参照图2和图3,预留板21底壁、且位于每个放置格22中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6,连接杆26远离预留板21方向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挂钩25,挂钩25与连接杆26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27,扭簧27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挂钩25和连接杆26上;预留板21底壁上开设有隐藏槽211,挂钩25可部分嵌置在隐藏槽211内;不使用挂钩25时,挂钩25在扭簧27的作用下嵌置在隐藏槽211内。

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人员把物件放置在放置格22内,此时物件与保护棉24相抵,当需要使用挂钩25时,把挂钩25从隐藏槽211内拨出,把物件挂置在挂钩25上即可,取下物件,挂钩25在扭簧27的作用下嵌置在隐藏槽211内;通过预留框2的设置,便于利用剪力墙的侧部空间放置物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侧壁上设置有预留框(2),所述预留框(2)与墙体(1)侧壁形成放置区域,所述预留框(2)内侧壁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预留板(21),若干所述预留板(21)相互交错形成放置格(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预留板(21)相互交错处设置有导向弧块(23),所述导向弧块(23)的外侧壁与预留板(21)相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板(21)与墙体(1)侧壁之间呈锐角设置,所述预留板(21)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板(21)厚度方向的截面呈梯形,所述预留板(21)与墙体(1)侧壁相贴的侧壁面积小于预留板(21)背离墙体(1)侧壁的侧壁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板(21)顶壁均设置有保护棉(24),所述保护棉(24)可与放置物体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板(21)底壁、且位于每个放置格(22)中均设置有挂钩(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5)与预留板(21)底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与挂钩(25)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6)与挂钩(25)之间设置有扭簧(2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板(21)底壁上开设有隐藏槽(211),所述挂钩(25)可部分嵌置在隐藏槽(21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涉及剪力墙设计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剪力墙侧部空间难以利用,使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提高使用率的剪力墙,包括墙体,墙体侧壁上设置有预留框,预留框与墙体侧壁形成放置区域,预留框内侧壁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预留板,若干预留板相互交错形成放置格,可便于利用剪力墙的侧部空间放置物品。

技术研发人员:陆勇;沈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惠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8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