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44921发布日期:2020-09-15 20:0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岩棉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属于建筑外墙施工材料的一种,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在对岩棉板安装时,人员通常控制升降平台将岩棉板运输到指定位置后进行锚栓安装。

由于为人工安装,通常为单片安装,且通过锚栓件连接时,人员需要对岩棉板进行按压定位,但是,高空作业时风力较大,手压可能出现错位的情况,从而导致安装后的岩棉板之间的缝隙可能较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岩棉复合板制造工艺,可以解决由于为人工安装,通常为单片安装,且通过锚栓件连接时,人员需要对岩棉板进行按压定位,但是,高空作业时风力较大,手压可能出现错位的情况,从而导致安装后的岩棉板之间的缝隙可能较大的情况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岩棉板安装设备,该岩棉板安装设备包括外框、两个定位装置、安装框、推动气缸、安装装置和两个导引装置,采用上述岩棉板安装设备对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如下:

s1、找平层处理、安装:对外墙面进行找平层处理,并将外框的下端与升降平台的栏杆进行夹持安装;

s2、排列放入:通过控制升降平台带动人员移动到预安装位置,将右侧布置的定位板解锁拆下,将岩棉板从框体的右端依次放入,通过两个导引装置对岩棉板进行限位处理,将拆下的定位板重新安装锁紧;

s3、安装:通过推动气缸带动安装装置推动,从而将岩棉板推至到找平层上,通过锚栓件将岩棉板固定在找平层上,之后通过推动气缸带动安装装置复位;

s4、重复操作:重复s2-s3步骤对其他位置的找平层进行岩棉板安装。

外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定位装置,外框的后端对称安装有安装框,安装框上通过推动气缸与安装装置连接,安装装置位于外框内,外框的上下两端安装有两个导引装置。

所述的外框包括框体、固定板、移动板和螺纹杆,框体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与螺纹杆的前端为螺纹配合连接,螺纹杆的中部与移动板之间为轴承连接,移动板与框体的下端为滑动配合连接,具体工作时,将框体放置在栏杆的上方,且固定板、移动板位于栏杆的两侧,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移动板靠近固定板,从而对栏杆进行夹持固定。

所述的安装装置包括连接板、气泵、一号管、二号管、贴合板、吸气腔、内置弹簧和开关机构,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设有开关机构,通槽的后端与气泵之间连通有一号管,气泵安装在框体的外壁上,连接板与贴合板之间连有内置弹簧,内置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贴合板与框体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贴合板上开设有吸气腔,吸气腔与通槽之间连有二号管,一号管、二号管、通槽、吸气腔之间为连通关系,通过气泵将外界的气体吸入到吸气腔内,吸气腔内的气体依次经过二号管、通槽以及一号管内。

所述的导引装置包括导引板、连接弹簧、牵引绳,框体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输送腔,输送腔内部前端通过连接弹簧与导引板连接,导引板与连接板之间连有牵引绳,通过导引板对岩棉板进行限位。

具体工作时,启动气泵,通过气吸的方式将排列后的岩棉板紧紧吸附在贴合板上,吸附后,通过推动气缸带动连接板推动,由于导引板对岩棉板进行限位,且连接板与贴合板之间为弹性连接,贴合板暂时性保持不动,推动状态的连接板在两个牵引绳的牵引下带动两个导引板反向运动,使得导引板不再对岩棉板进行限位,使得岩棉板逐渐靠近找平层,当岩棉板贴合在找平层后,连接板继续推动直到与贴合板贴合,此时,开关机构对通槽关闭,吸力消失,同时,两个卡位板露出,从而对岩棉板的上下两端进行限位,进而替代了吸力,吸力的短暂消失避免了安装装置与岩棉板分离时吸力将岩棉板吸离找平层的情况,当安装装置与岩棉板分离一定距离后,吸力重新出现。

其中,所述的框体的后端均匀开设有空槽,框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进出槽。

其中,所述的框体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内凹槽,输送腔位于内凹槽的外侧,且内凹槽内设有减阻辊。

其中,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锁定柱和增阻块,定位板的上端与锁定柱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框体的上端侧壁安装有增阻块。

其中,所述的定位板与进出槽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锁定柱的中部设有增阻盘,增阻盘与增阻块为贴合状态,增阻块由橡胶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的连接板与框体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连接板的上下两端设有两个卡位板,卡位板与贴合板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的开关机构包括两个挤压块、两个密封块和两个内置弹簧,通槽内部前端的上下两侧与两个挤压块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通槽内部后端的上下两侧设有两个密封块,且通槽与密封块之间连有内置弹簧。

其中,所述的密封块的前端面从前往后为逐渐向外倾斜的结构,且密封块的前端面与挤压块之间为贴合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本发明采用框内定位的方式将岩棉板依次放入到框体内,并通过集体推动的方式将岩棉板同步按压在找平层上,人员只需安装锚栓件即可,无需手动按压岩棉板,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且减少了高空作业带来的风险;

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定位装置对依次放入的岩棉板形成的岩棉板组的两端进行限位,减少了板之间存在的缝隙;

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安装装置通过气吸的方式进行吸附固定,并将吸附后的岩棉板进行同步推动,通过联动化结构的设计控制吸力的有无,当岩棉板在安装时以及后期安装装置初步与岩棉板分离时,这段时间内吸力短暂消失,保证了安装装置与岩棉板之间的顺利分开,从而替代了人工按压的动作;

四、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导引装置对放入时的岩棉板进行限位处理,当岩棉板被推出时,通过联动式牵引的方式带动两个导引板反向运动,从而不再对岩棉板限位,岩棉板可顺利被推出,机械替代人工扶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4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岩棉板安装设备,该岩棉板安装设备包括外框1、两个定位装置2、安装框3、推动气缸4、安装装置5和两个导引装置6,采用上述岩棉板安装设备对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作施工方法如下:

s1、找平层处理、安装:对外墙面进行找平层处理,并将外框1的下端与升降平台的栏杆进行夹持安装;

s2、排列放入:通过控制升降平台带动人员移动到预安装位置,将右侧布置的定位板21解锁拆下,将岩棉板从框体11的右端依次放入,通过两个导引装置6对岩棉板进行限位处理,将拆下的定位板21重新安装锁紧;

s3、安装:通过推动气缸4带动安装装置5推动,从而将岩棉板推至到找平层上,通过锚栓件将岩棉板固定在找平层上,之后通过推动气缸4带动安装装置5复位;

s4、重复操作:重复s2-s3步骤对其他位置的找平层进行岩棉板安装。

外框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定位装置2,外框1的后端对称安装有安装框3,安装框3上通过推动气缸4与安装装置5连接,安装装置5位于外框1内,外框1的上下两端安装有两个导引装置6。

所述的外框1包括框体11、固定板12、移动板13和螺纹杆14,框体11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与螺纹杆14的前端为螺纹配合连接,螺纹杆14的中部与移动板13之间为轴承连接,移动板13与框体11的下端为滑动配合连接,具体工作时,将框体11放置在栏杆的上方,且固定板12、移动板13位于栏杆的两侧,通过转动螺纹杆14使得移动板13靠近固定板12,从而对栏杆进行夹持固定。

所述的框体11的后端均匀开设有空槽,人员可将锚栓件从空槽处进入,从而对岩棉板进行固定,框体1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进出槽。

所述的框体11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内凹槽,输送腔位于内凹槽的外侧,且内凹槽内设有减阻辊,减阻辊减小了岩棉板推出的阻力。

所述的定位装置2包括定位板21、锁定柱22和增阻块23,定位板21的上端与锁定柱22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框体11的上端侧壁安装有增阻块23,定位板21与框体11之间为可拆连接,当二者需要定位时,只需通过转动锁定柱22使得增阻盘与增阻块23之间紧紧贴合,从而起到锁定的状态,操作简单,适合高空作业,减少了人员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

所述的定位板21与进出槽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锁定柱22的中部设有增阻盘,增阻盘与增阻块23为贴合状态,增阻块23由橡胶材质制成。

所述的安装装置5包括连接板51、气泵52、一号管53、二号管54、贴合板55、吸气腔56、内置弹簧57和开关机构58,连接板51的中部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设有开关机构58,通槽的后端与气泵52之间连通有一号管53,气泵52安装在框体11的外壁上,连接板51与贴合板55之间连有内置弹簧57,内置弹簧57起到复位的作用,贴合板55与框体11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贴合板55上开设有吸气腔56,吸气腔56与通槽之间连有二号管54,一号管53、二号管54、通槽、吸气腔56之间为连通关系,通过气泵52将外界的气体吸入到吸气腔56内,吸气腔56内的气体依次经过二号管54、通槽以及一号管53内。

所述的连接板51与框体11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连接板51的上下两端设有两个卡位板,卡位板与贴合板55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初始位置的卡位板位于贴合板55内。

所述的开关机构58包括两个挤压块581、两个密封块582和两个内置弹簧583,通槽内部前端的上下两侧与两个挤压块581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通槽内部后端的上下两侧设有两个密封块582,且通槽与密封块582之间连有内置弹簧583,具体工作时,当岩棉板贴合在找平层后,连接板51继续推动,此时,两个挤压块581逐渐被挤压到通槽内,从而挤压两个密封块582相向运动,当连接板51与贴合板55贴合,相向运动的两个密封块582紧密贴合,进而对通槽中部进行堵塞密封,吸力消失。

所述的密封块582的前端面从前往后为逐渐向外倾斜的结构,减小了挤压难度,且密封块582的前端面与挤压块581之间为贴合状态。

所述的导引装置6包括导引板61、连接弹簧62、牵引绳63,框体11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输送腔,输送腔内部前端通过连接弹簧62与导引板61连接,导引板61与连接板51之间连有牵引绳63,通过导引板61对岩棉板进行限位。

具体工作时,启动气泵52,通过气吸的方式将排列后的岩棉板紧紧吸附在贴合板55上,吸附后,通过推动气缸4带动连接板51推动,由于导引板61对岩棉板进行限位,且连接板51与贴合板55之间为弹性连接,贴合板55暂时性保持不动,推动状态的连接板51在两个牵引绳63的牵引下带动两个导引板61反向运动,使得导引板61不再对岩棉板进行限位,使得岩棉板逐渐靠近找平层,当岩棉板贴合在找平层后,连接板51继续推动直到与贴合板55贴合,此时,开关机构58对通槽关闭,吸力消失,同时,两个卡位板露出,从而对岩棉板的上下两端进行限位,进而替代了吸力,吸力的短暂消失避免了安装装置5与岩棉板分离时吸力将岩棉板吸离找平层的情况,当安装装置5与岩棉板分离一定距离后,吸力重新出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