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7732发布日期:2020-11-25 17:3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屋面是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构件,用于抵抗自然界的雨、雪、风、霜、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建筑内部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因此屋面要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如图1所示,一种坡屋面,坡屋面1的上表面通过防水胶连接有防水卷材2,下雨时,雨水经过防水卷材2的表面流到坡屋面1的下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防水卷材2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防水卷材2的表面可能会残留有树叶、尘土等杂质,需要工作人员用自来水对防水卷材2进行清理工作,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对防水卷材2进行清理时,浪费水资源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清理防水卷材时浪费水资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水屋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屋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屋面,坡屋面上侧连接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上侧设有防水卷材,所述坡屋面中间部分的上侧设有集雨槽,所述集雨槽靠近防水卷材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插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连接有带动橡胶塞塞入出水口和离开出水口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层连接在坡屋面的上侧,防火层对坡屋面具有保护作用,减小发生火灾时坡屋面被烧坏的可能性。在下雨时,橡胶塞与出水口插接,橡胶塞将出水口挡住。雨水落入集雨槽内,集雨槽对雨水进行收集。当需要对防水卷材表面进行清理时,驱动机构带动橡胶塞离开出水口,集雨槽内雨水经过出水口后流到防水卷材的表面,然后雨水将防水卷材表面的杂质向下冲离防水卷材的表面,达到对防水卷材进行清理的目的。利用收集的雨水对防水卷材进行清理工作,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具有断电自锁功能的伺服电机,两个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分别朝向两个出水口设置,所述支撑板的竖直侧面分别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丝杠穿过连接板并且丝杠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橡胶塞与连接杆靠近出水口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通过电线连接有开关,开关置于屋内工作人员方便触摸到的地方。工作人员打开开关,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滑块向靠近出水口的一侧运动,滑块带动连接杆向靠近出水口的一侧运动,连接杆带动橡胶塞塞入出水口内。当橡胶塞塞入出水口内将出水口关闭时,关闭开关,伺服电机停止工作并自锁。

打开开关,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杠反向转动,丝杠带动滑块向远离出水口的一侧运动,滑块带动连接杆向远离出水口的一侧运动,连接杆带动橡胶塞离开出水口,将出水口打开,雨水经过出水口流到防水卷材的表面,对防水卷材进行清洗工作。当出水口打开时,关闭开关,伺服电机停止工作并自锁。不需要工作人员爬上坡屋面,即可实现对防水卷材的清洗工作。

优选的,所述防火层上表面向下设有若干个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为燕尾槽,所述防水卷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插接槽对应设置的具有弹性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接块置于插接槽的上侧,向下压防水卷材,插接块收到压力后,产生形变,将插接块压入插接槽内。插接块插入插接槽内后,插接块要恢复形变,插接块与插接槽紧密插接。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进而将防水卷材与防火层固定,固定过程比较方便。当防水卷材使用时间一段时间防水性能下降时,需要更换新的防水卷材。工作人员用力向上拉防水卷材,将插接块与插接槽分离。然后将新的防水卷材置于防火层的上侧,将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将新的防水卷材与防火层连接,具有方便防水卷材方便更换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坡屋面上表面通过防水胶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表面通过防水胶与防火层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具有保温作用,减少屋内热量的散失。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玻璃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棉具有热导率低、耐腐蚀和吸引性能好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防火层为玻镁防火板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镁防火板具有耐高温、阻燃、吸声和防虫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防水卷材内部设有若干个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大风天气,如果有物体被刮到防水卷材的上表面时,空腔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小防水卷材被物体磕坏的可能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清理坡屋面:对坡屋面进行清理工作,将坡屋面表面的杂质清扫干净,用水将坡屋面表面冲洗干净并晾干;

s2、固定保温层:在坡屋面的表面涂防水胶,然后将保温层置于坡屋面的上侧,防水胶将保温层与坡屋面连接;

s3、固定防火层:在保温层的上表面涂防水胶,将防火层置于保温层的上侧,防水胶将防火层与保温层连接;

s4、连接防水卷材:将插接块置于插接槽的上侧,向下压防水卷材,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

s41、更换防水卷材:工作人员向上拉防水卷材,将插接块与插接槽分离,然后将新的防水卷材置于防火层的上侧,将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

s5、雨水收集:伺服电机带动橡胶塞塞入出水口内,雨水落入集雨槽内,集雨槽对雨水进行收集;

s6、清理防水卷材:伺服电机带动橡胶塞离开出水口雨水经过出水口流到防水卷材的表面,对防水卷材进行清洗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对坡屋面进行清理工作,使保温层与坡屋面连接的更结实;依次连接保温层和防火层,保温层对屋内具有保温作用,防火层减小坡屋面被烧坏的可能性;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将防水卷材与防火层连接,连接过程比较方便,需要更换新的防水卷材时,将插接块与插接槽分离,然后将新的防水卷材与防火层连接;利用收集的雨水对防水卷材进行清理工作,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效果;不需要工作人员爬上坡屋面,即可实现对防水卷材的清洗工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收集的雨水对防水卷材进行清理工作,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2.当防水卷材使用时间一段时间防水性能下降时,需要更换新的防水卷材,工作人员用力向上拉防水卷材,将插接块与插接槽分离。然后将新的防水卷材置于防火层的上侧,将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将新的防水卷材与防火层连接,具有方便防水卷材方便更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插接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丝杠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导向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坡屋面;2、防水卷材;21、插接块;22、空腔;3、保温层;4、防火层;41、插接槽;5、支撑架;51、支撑板;6、集雨槽;61、出水口;62、橡胶塞;7、驱动机构;71、伺服电机;72、固定板;73、丝杠;74、连接板;75、滑块;76、导向杆;77、连接杆;77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水屋面。如图2所示,屋面为坡屋面1,坡屋面1的上侧依次设有保温层3、防火层4和防水卷材2。

如图2和图3所示,坡屋面1的上表面涂有防水胶,保温层3与坡屋面1通过防水胶粘接。保温层3具有保温作用,减少屋内热量的散失。保温层3的材料为玻璃棉,玻璃棉具有热导率低、耐腐蚀和吸引性能好等优点。

保温层3的上表面涂有防水胶,防火层4与保温层3通过防水胶连接。防火层4对坡屋面1具有保护作用,减小发生火灾时坡屋面1被烧坏的可能性。防火层4的材料为玻镁防火板,玻镁防火板具有耐高温、阻燃、吸声和防虫等优点。

如图2和图3所示,防火层4上表面向下设有若干个插接槽41,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槽41的数量为八个。插接槽41贯穿保温层3的上表面和两侧面设置,插接槽41为燕尾槽。

防水卷材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八个与插接槽41对应设置的插接块21,插接块21具有一定的弹性。将插接块21置于插接槽41的上侧,向下压防水卷材2,插接块21收到压力后,产生形变,将插接块21压入插接槽41内。

插接块21插入插接槽41内后,插接块21要恢复形变,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紧密插接。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插接,进而将防水卷材2与防火层4固定,固定过程比较方便。

如图2和图3所示,当防水卷材2使用一段时间防水性能下降时,需要更换新的防水卷材2。工作人员用力向上拉防水卷材2,将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分离。然后将新的防水卷材2置于防火层4的上侧,将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插接,将新的防水卷材2与防火层4连接,具有方便防水卷材2方便更换的效果。

防水卷材2内部设有若干个空腔22,在本实施例中空腔22的数量为八个。当遇到大风天气,如果有物体被刮到防水卷材2的上表面时,空腔22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小防水卷材2被物体磕坏的可能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坡屋面1中间部分的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参照图2),支撑架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1。支撑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雨槽6,集雨槽6的上侧开口设置。集雨槽6靠近防水卷材2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水口61,出水口61置于集雨槽6的下部并且出水口61与集雨槽6内部连通设置。

两个出水口61内部分别插接有橡胶塞62,橡胶塞62连接有带动橡胶塞62塞入出水口61内和离开出水口61的驱动机构7。

在下雨时,橡胶塞62与出水口61插接,橡胶塞62将出水口61挡住。雨水落入集雨槽6内,集雨槽6对雨水进行收集。当需要对防水卷材2的表面进行清理时,驱动机构7带动橡胶塞62离开出水口61,集雨槽6内雨水经过出水口61后流到防水卷材2的表面,然后雨水将防水卷材2表面的杂质向下冲离防水卷材2的表面,达到对防水卷材2进行清理的目的。利用收集的雨水对防水卷材2进行清理工作,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机构7包括支撑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具有断电自锁的功能的伺服电机71,支撑板51的竖直侧面分别固定连接的固定板72。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杠73,固定板72的上表面远离伺服电机7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4,丝杠73穿过连接板74并且丝杠73与连接板74转动连接。

丝杠73滑动螺纹连接有滑块75,滑块75与固定板7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出水口61远离固定板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6,滑块75靠近导向杆7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7。连接杆77设有连接孔771,导向杆76穿过连接孔771并且导向杆76与连接杆77滑动连接,橡胶塞62与连接杆77靠近出水口61的一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71通过电线连接有开关(图中未画出),开关置于屋内工作人员能够方便触摸到的地方。

如图3和图4所示,工作人员打开开关,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丝杠73转动,丝杠73带动滑块75向靠近出水口61的一侧运动,滑块75带动连接杆77向靠近出水口61的一侧运动,连接杆77带动橡胶塞62塞入出水口61内。当橡胶塞62塞入出水口61内将出水口61关闭时,关闭开关,伺服电机71停止工作并自锁。

打开开关,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反向转动时,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丝杠73反向转动,丝杠73带动滑块75向远离出水口61的一侧运动,滑块75带动连接杆77向远离出水口61的一侧运动,连接杆77带动橡胶塞62离开出水口61,将出水口61打开,雨水经过出水口61流到防水卷材2的表面,对防水卷材2进行清洗工作。当出水口61打开时,关闭开关,伺服电机71停止工作并自锁。不需要工作人员爬上坡屋面1,即可实现对防水卷材2的清洗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水屋面的实施原理为:需要更换新的防水卷材2时,工作人员用力向上拉防水卷材2,将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分离。然后将新的防水卷材2置于防火层4的上侧,将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插接,将新的防水卷材2与防火层4连接。

伺服电机71使橡胶塞62将出水口61关闭,集雨槽6对雨水进行收集工作。当需要对防水卷材2进行清洗时,伺服电机71使橡胶塞62将出水口61打开,集雨槽6内的水经过出水口61流到防水卷材2的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如图3和图4所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坡屋面1:对坡屋面1进行清理工作,将坡屋面1表面的杂质清扫干净,用水将坡屋面1表面冲洗干净并晾干。

s2、固定保温层3:在坡屋面1的表面涂防水胶,然后将保温层3置于坡屋面1的上侧,防水胶将保温层3与坡屋面1连接。

s3、固定防火层4:在保温层3的上表面涂防水胶,将防火层4置于保温层3的上侧,防水胶将防火层4与保温层3连接。

s4、连接防水卷材2:将插接块21置于插接槽41的上侧,向下压防水卷材2,插接块21收到压力后,产生形变,将插接块21压入插接槽41内。插接块21插入插接槽41内后,插接块21要恢复形变,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紧密插接。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插接,进而将防水卷材2与防火层4固定。

s41、更换防水卷材2:工作人员用力向上拉防水卷材2,将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分离。然后将的防水卷材2置于防火层4的上侧,将插接块21与插接槽41插接,将新的防水卷材2与防火层4连接。

s5、雨水收集:工作人员打开开关,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丝杠73转动,丝杠73带动滑块75向靠近出水口61的一侧运动,滑块75带动连接杆77向靠近出水口61的一侧运动,连接杆77带动橡胶塞62塞入出水口61内。当橡胶塞62塞入出水口61内将出水口61关闭时,关闭开关,伺服电机71停止工作并自锁。雨水落入集雨槽6内,集雨槽6对雨水进行收集。

s6、清理防水卷材2:打开开关,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反向转动时,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丝杠73反向转动,丝杠73带动滑块75向远离出水口61的一侧运动,滑块75带动连接杆77向远离出水口61的一侧运动,连接杆77带动橡胶塞62离开出水口61,将出水口61打开,雨水经过出水口61流到防水卷材2的表面,对防水卷材2进行清洗工作。当出水口61打开时,关闭开关,伺服电机71停止工作并自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