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院停车场的升降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7786发布日期:2020-12-22 13:5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院停车场的升降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停车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场所停车位不足,其中以医院为甚,停车场内一般分为员工停车位和其他停车位。因为医护人员众多,会占用很大一部分停车位,而且医护人员从上班到下班会占用停车位一整天。因此,在露天停车场搭建双层的升降停车位装置很有必要。能够尽可能腾出停车位供看病人员使用。同时,由于人员来往密集,车辆众多,车辆在停车场停车时,可能由于车主操作不当,车辆往后倒车时超出停车位范围,会和后边已经停放好车辆或墙壁发生碰撞,造成车辆受损。并且,因为升降停车的关系,车辆要升降情况下更需要引导其停到预设范围内,否则升降时容易出现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院停车场的升降停车装置,提供额外的停车位,同时有效防止车辆损坏。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医院停车场的升降停车装置,包括第二停车板,以及底部埋入地面的回字型的固定架,该固定架内部的底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停车板;

所述固定架内部的左侧面固定设有固定杆组;所述固定杆组包括水平连接所述固定架并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至少两根固定杆;

所述第二停车板的侧面开设有与各所述固定架一一对应的固定孔;各所述固定架穿过各对应的所述固定孔;所述第二停车板的表面两侧边沿固定连接冂字型的连接框架;

所述固定架的内顶面开设有一对沿左右方向相互平行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连接框架的升降机构;

所述固定架外部的右侧面固定有一对气缸;每个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架右侧壁后连接所述连接盒的右侧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供额外的停车位,原本停两辆车的位置能够停三辆。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盒四角的四个电机,每个所述电机的水平输出轴固定连接缠绕轴,所述缠绕轴上缠绕有绳体;所述绳体一端连接所述缠绕轴,另一端竖直穿过所述连接盒底面的通孔并竖直连接所述连接框架顶面;

每根所述绳体穿过的所述连接盒通孔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与该绳体表面滑动触接的辅助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实现了具体的升降功能,四角的四根绳体,以及四个电机同步同向转动,使得能够平稳升降。

优选的,所述第二停车板的左侧竖直连接有限位板;

所述固定杆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限位板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移动槽等数量的限位槽;所述移动块与对应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块与移动槽以及限位槽滑动连接,使得固定杆与限位板始终保持垂直,避免了汽车在被转移的过程中出现晃荡的情况。

优选的,移动块包括本体、嵌入所述移动槽并与该移动槽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端、嵌入所述限位槽并与该限位槽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端。使得移动块不会脱离。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块;所述限位板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二缓冲块。避免滑块和限位板与其他结构之间直接发生碰撞,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停车板和所述第二停车板上均设置有挡板装置,该挡板装置包括:检测机构、防护机构以及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停车板或第二停车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倒车距离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减少车辆碰撞伤害的防护机构,所述第一停车板或第二停车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车辆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基板、警报器、第一灯带和第二灯带,所述安装基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停车板或第二停车板的顶部;所述安装基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朝向所述限位机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稳定块,所述检测箱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朝向所述限位机构一侧凸出,所述稳定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感应片,所述稳定块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弹簧,并且弹簧远离稳定块的一端与检测箱的内壁触接,所述稳定块朝向所述限位机构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橡胶板;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第一停车板或第二停车板顶部开设有容纳所述支撑座的放置槽,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停车板或第二停车板顶部齐平,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和防护机构,控制器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车辆倒车距离,并通过第一灯带和第二灯带进行提醒,同时海绵块和橡胶板对车辆进行防护,减少了倒车距离超出停止线出现的碰撞损坏,引导车辆到预设停车位范围,使得停车人养成规范停车习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限位结构,进一步对车辆倒车进行限制。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呈弧形面,弧形面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橡胶垫;起到有效防护的作用。

所述检测箱朝向所述限位机构的一侧面嵌设有第一灯带和第二灯带,所述第二灯带位于第一灯带的下方,所述检测箱内壁固定设置有警报器,所述检测箱的侧面开设有扬声孔;

所述稳定块远离所述限位机构一侧面开设有多个横向的稳定槽,每个稳定槽的内部放置有弹簧,所述检测箱远离所述稳定块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稳定杆,每个所述稳定杆延伸至对应所述稳定槽的内部,每个所述稳定杆的表面与对应弹簧的内部活动套接;

所述橡胶板固定设置有海绵块,所述稳定块位于所述检测箱内部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l型的角铁,所述角铁的折弯面与所述检测箱的内壁触接,所述检测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同时,稳定槽和稳定杆的配合,保证了稳定块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盖板的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灯带、第二灯带、液压缸以及警报器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器双向电连接;

所述气缸和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实现了对第一灯带、第二灯带、液压缸等的有效控制。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底部与安装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板位于连接槽的内部;

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对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开设有与螺杆表面相啮合的内螺纹;

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对稳定筒,所述支撑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贯穿稳定筒并延伸至限位块的内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角板进行加固连接的同时,方便拆卸和组装。通过稳定筒与支撑杆相互配合保证了限位块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升降停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升降停车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二停车板的俯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中缠绕轴及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电机的位置布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滑块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中移动块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中挡板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中检测箱与稳定块的结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检测箱与稳定块的结构俯剖图;

图11是本发明中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中限位机构的立体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中限位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控制器的电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14,本发明的用于医院停车场的升降停车装置,包括第二停车板104,以及底部埋入地面的回字型的固定架101,该固定架101内部的底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停车板102;

固定架101内部的左侧面固定设有固定杆组;固定杆组包括水平连接所述固定架101并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至少两根固定杆103;

第二停车板104的侧面开设有与各所述固定架101一一对应的固定孔105;各所述固定架101穿过各对应的所述固定孔105;所述第二停车板104的表面两侧边沿固定连接冂字型的连接框架106;

所述固定架101的内顶面开设有一对沿左右方向相互平行的滑槽107;每个所述滑槽107滑动连接滑块108;两个所述滑块1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109;所述连接盒109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升降连接框架106的升降机构。通过一对滑槽107、滑块108的配合,避免连接盒109移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滑块108设有卡嵌端,防止脱落,并满足足够的支撑强度。

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盒109四角的四个电机111,每个电机111的水平输出轴固定连接缠绕轴112,缠绕轴112上缠绕有绳体113;所述绳体113一端连接缠绕轴112,另一端竖直穿过所述连接盒109底面的通孔并竖直连接连接框架106顶面;每根绳体113穿过的连接盒109通孔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与该绳体113表面滑动触接的辅助轮114。利用绳体113的表面与辅助轮114的相对面之间相互滑动,使得辅助轮114到连接框架106之间的距离中绳体113的位置和移动角度不变,使得绳体113始终可以带动连接框架106进行稳定移动,达到了限位的效果。四个电机111所有时刻行动一致,即:转速、转向都相同。

固定架101外部的右侧面固定有一对气缸110;每个所述气缸110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架101右侧壁后连接连接盒109的右侧面。本实施例中,电机111的型号可以选用ye2-100,气缸110的型号选用mac2b40-125-a。

通过设置气缸110带动连接盒109进行移动,使得连接盒109利用绳体113和连接框架106带动第二停车板104进行移动,使得第二停车板104与固定杆5之间相互分离,再通过缠绕轴112进行转动,使得缠绕轴112通过绳体113带动第二停车板104向下移动,到地面后,汽车移动至第二停车板104的表面,之后反向进行上述操作,使得固定杆103贯穿固定孔105,从而增加了停车位。

汽车停到预定位置时,通过可拆卸安装限位结构对轮胎进行限位,防止汽车移动。限位结构可以是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停车板104上的卡块,也可以是栓接在第二停车板104上并缠绕住轮胎的锁链。

第二停车板104的左侧竖直连接有限位板115;固定杆103表面开设有移动槽116;移动槽116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17;限位板115侧面开设有与移动槽116等数量的限位槽118;移动块117与对应限位槽118滑动连接。使得固定杆103和限位板115之间始终保持垂直状态,避免了汽车在被转移的过程中出现晃荡的情况。

移动块117包括本体1171、嵌入移动槽116并与该移动槽116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端1172、嵌入限位槽118并与该限位槽118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端1173。起到限位防脱落的作用。

滑槽10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块119;限位板115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二缓冲块120。避免了滑块108和限位板115与其他结构之间直接碰撞接触,达到了缓冲保护的效果。

启动气缸110,使得气缸110带动连接盒109进行移动,利用绳体113和连接框架106带动第二停车板104进行移动,同时使得移动块117进行水平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停车板104与固定杆103之间相互分离,再启动电机111,使得电机111带动缠绕轴112进行转动,使得缠绕轴112通过绳体113带动第二停车板104向下移动,此时移动块117的一端与限位板115之间相互滑动,从而使的第二停车板104只能进行垂直下降,到地面后,汽车可以移动至第二停车板104的表面,之后反向进行上述操作,使得固定杆103重新贯穿第二停车板104,达到了固定放置的效果。气缸110和电机111都可以通过手动开关启动,也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

第一停车板102和第二停车板104的前端设置成斜坡,方便汽车出入。

为了引导车辆停放以及防止碰坏,第一停车板102和第二停车板104上均设置有挡板装置100,该挡板装置100包括:检测机构2、防护机构3以及限位机构4,第一停车板102或第二停车板10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倒车距离的检测机构2,检测机构2上设置有用于减少车辆碰撞伤害的防护机构3,第一停车板102或第二停车板10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车辆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4。

检测机构2包括安装基板21、警报器26、第一灯带27和第二灯带28,警报器26、第一灯带27和第二灯带28均为常规结构,安装基板21安装在第一停车板102或第二停车板104的顶部;安装基板2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检测箱22,检测箱2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距离传感器23,距离传感器23的型号为usc14tr-40mpw,检测箱2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211,所述安装板21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光电传感器24,光电传感器24的型号为pm-t65,检测箱2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25,控制器25的型号为afp7fca21。

防护机构3包括稳定块31,检测箱2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稳定块31,稳定块31朝向限位机构4一侧凸出,所述稳定块3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感应片311,所述稳定块3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弹簧,并且弹簧远离稳定块31的一端与检测箱22的内壁触接,所述稳定块31朝向所述限位机构4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橡胶板33;通过设置检测机构2和防护机构3,控制器25通过距离传感器23检测车辆倒车距离,并通过第一灯带27和第二灯带28进行提醒,同时海绵块34和橡胶板33对车辆进行防护,减少了倒车距离超出停止线出现的碰撞损坏,解决了车辆往后倒车时超出停车位范围,容易与后边为已经停放好车辆或墙壁发生碰撞的问题,该装置操作方式简单,可根据车辆倒车距离进行提醒,使得停车人养成规范停车习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限位机构4包括支撑座41,所述第一停车板102或第二停车板104顶部开设有容纳支撑座41的放置槽11,支撑座41的顶部与第一停车板102或第二停车板104顶部齐平,所述支撑座41的顶部开设有支撑槽411,支撑槽41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液压缸42,液压缸42的型号为dyg630/200,液压缸42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43,支撑板4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44。

限位块44的顶部呈弧形面,弧形面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护垫48,所述防护垫48为橡胶垫。通过设置防护机构3和限位机构4,车辆继续抵触稳定块31后退时,稳定块31压缩弹簧进行缓冲并带动感应片311移动至光电传感器24的位置处,控制器25启动液压缸42带动限位块44进行限位,液压缸42通过支撑板43举升限位块44,限位块44上升并用其弧形处抵触车辆轮胎,使得车辆倒车受到限制,配合稳定块31,降低车辆后退速度,限位块44上升时带动稳定筒441在支撑杆49的表面滑动,稳定筒441与支撑杆49配合保证了限位块44的稳定性。限位块44抵触车辆时,防护垫48将限位块44与车辆之间隔开,避免了限位块44对车辆底盘刮伤的情况出现,保证了该装置的防护性。

检测箱22朝向限位机构4的一侧面嵌设有第一灯带27和第二灯带28,所述第二灯带28位于第一灯带27的下方,检测箱22内壁固定设置有警报器26,检测箱22的侧面开设有扬声孔;本实施方案中,扬声孔与警报器26的位置相对,警报器26发出的响声透过扬声孔发出,便于停车人听见,第一灯带27采用发出红光led灯,第二灯带28采用发出绿光led灯,便于停车人进行辨识,当距离传感器23检测到车辆位置后并处于安全位置时,控制器25控制第二灯带28发出绿色的光芒,方便了停车人观察,当车辆抵触海绵块34时,距离传感器23检测车辆位置后退过多时,控制器25关闭第二灯带28并启动第一灯带27发出红光,同时控制器25启动警报器26发出警报提醒停车人停止倒车。

稳定块31远离限位机构4一侧面开设有多个横向的稳定槽32,每个稳定槽32的内部放置有弹簧,检测箱22远离稳定块31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稳定杆213,每个稳定杆213延伸至对应稳定槽32的内部,每个稳定杆213的表面与对应弹簧的内部活动套接;稳定块31受到车辆抵触时,稳定块31压缩弹簧,同时稳定槽32在稳定杆213的表面滑动,稳定杆213配合稳定槽32,保证了稳定块31移动时的稳定性。

橡胶板33固定设置有海绵块34,所述稳定块31位于检测箱22内部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l型的角铁35,角铁35的折弯面与检测箱22的内壁触接,检测箱2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9。如果弹簧长时间使用后弹力性能减退,将盖板29拆卸后,即可对角铁35进行拆卸,角铁35拆卸后即可将稳定块31取下对弹簧进行更换,便于后期进行维护,海绵块34与橡胶板33之间可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海绵块34可对车辆进行防护,减少碰撞磨损,保证了该装置的防护性。

第一灯带27、第二灯带28、液压缸42以及警报器26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25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距离传感器23和光电传感器24均与控制器25双向电连接;该控制器25可以同时控制气缸110和电机111。本实施方案中,停车人驾驶车辆倒车时,距离传感器23检测车辆距离海绵块34的距离并反馈至控制器25,当稳定块31受到车辆碰撞过多时,稳定块31带动感应片311移动至光电传感器24的位置处,光电传感器24采用凹槽型光电开关,与感应片311配合使用,感应片311移动至光电传感器24处,光电传感器24反馈至控制器25,控制器25启动液压缸42带动限位块44进行限位。

检测箱2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三角板212,所述三角板212的底部与安装基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44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45,所述支撑板43位于连接槽45的内部,所述限位块44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对连接孔46,连接孔46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螺杆47,所述螺杆47的底端贯穿支撑板43并延伸至支撑板43的底部,所述支撑板43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47表面相啮合的内螺纹。

本实施方案中,检测箱2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三角板212,三角板212对检测箱22进行支撑,保证了检测箱22的支撑力,将螺杆47拆卸即可将限位块44取出,方便了使用者进行组装以及更换。

限位块4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对稳定筒441,支撑槽41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49,所述支撑杆49的顶端贯穿稳定筒441并延伸至限位块44的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控制器25启动液压缸42带动限位块44进行限位时,液压缸42通过支撑板43举升限位块44,限位块44上升并用其弧形处抵触车辆轮胎,使得车辆倒车受到限制,配合稳定块31,减少了车辆后退过度的情况出现,减少碰撞事故产生,限位块44上升时带动稳定筒441支撑杆49的表面滑动,稳定筒441与支撑杆49配合保证了限位块44的稳定性。

在使用时,当距离传感器23检测到车辆位置后并处于安全位置时,控制器25控制第二灯带28发出绿色的光芒,方便了停车人观察,当车辆后退过多抵触海绵块34时,距离传感器23检测车辆位置后退过多时,控制器25关闭第二灯带28并启动第一灯带27发出红光,同时控制器25启动警报器26发出警报提醒停车人停止倒车,当车辆继续抵触稳定块31后退时,稳定块31压缩弹簧进行缓冲并带动感应片311移动至光电传感器24的位置处,光电传感器24反馈至控制器25,控制器25启动液压缸42带动限位块44进行限位,液压缸42通过支撑板43举升限位块44,限位块44上升并用其弧形处抵触车辆轮胎,使得车辆倒车受到限制,配合稳定块31,降低车辆后退速度,降低车辆碰撞的风险同时给停车人争取停车时间,将盖板29拆卸后,即可对角铁35进行拆卸,角铁35拆卸后即可将稳定块31取下对弹簧进行更换,便于后期进行维护。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