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1946发布日期:2020-12-18 16:3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很多电缆井及管道维修等配网基建工程通常需要在人行道和交通干线附近施工,没有井盖的电缆井一定是需要设置围栏的,在以往的工作中,工程钢管杆、水泥杆、电缆井、户外设备的坑洞、基坑在电杆未组立、基础未浇筑、设备未安装前,井内设备裸露在外,不能有效应对不规则坑口、不能有效应对地面高差,而围栏一般采用的是固定简单三角架,笨重不易收纳且不稳固,一旦倾倒便存在人员及车辆坠入的安全隐患,难以有效地管理、可靠地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配网基建工程的防护示警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其包括,

罩体组件,包括上伞盘,与所述上伞盘铰接的长伞骨,置于所述上伞盘下方的下伞盘,与所述下伞盘铰接的短伞骨;

围栏组件,与所述罩体组件配合使用,包括通过锁扣部件连接的若干挡板

传动组件,通过传动杆将所述上伞盘与所述下伞盘连接于同一轴线,所述上伞盘置于所述传动杆顶端且随着所述传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而运动,所述下伞盘置于所述上伞盘的下方,与所述上伞盘的相对距离随着所述传动杆的移动而改变。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手轮,所述手轮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杆上方。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杆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伞盘为中心设有圆孔的圆柱体,其圆孔的直径与所述传动杆的直径适配,所述下伞盘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传动杆外表面所设的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伞盘为中心设有圆孔的圆柱体,所述传动杆的上端设有限位区,所述限位区的直径小于所述传动杆设有螺纹部分的直径,所述上伞盘套接于所述限位区,所述限位区的外表面与所述上伞盘的内表面光滑。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长伞骨的长度大于所述短伞骨的长度,所述短伞骨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长伞骨的中端,所述长伞骨与所述短伞骨均等间距环形分布于所述上伞盘与下伞盘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长伞骨之间连接有伞面,所述伞面呈三角形。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挡板包括由钢管组成的长方形固件,所述钢管内部通过铝丝网填充。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扣部件包括置于所述挡板一端的定位孔和置于所述挡板另一端的定位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件优选为两个,所述定位件为l型,折弯处置于所述定位孔内的通孔,即两个挡板相连。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所述第一锁钩置于所述第二锁钩的上端,且所述第二锁钩的折弯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锁钩的折弯处长度和所述定位孔长度。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设有罩体组件和围栏组件,在加强阻拦与规范示警能力的同时,使洞口封堵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即使围栏组件因外力失效后,洞口也能有效防止人员及车辆坠入,其中,罩体组件中的传动组件通过转动手轮,改变传动杆的位置,从而将罩体组件打开或者闭合,此装置能快速可靠地安装、拆回,操作便捷,节省时间,收纳方便,防止装置长时间在外日晒雨淋,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罩体组件的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罩体组件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限位区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的锁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基建地桩和坑洞的快速封闭警示装置包括罩体组件100、围栏组件200和传动组件300,其中罩体组件100,包括上伞盘110,与上伞盘110铰接的长伞骨111,置于上伞盘110下方的下伞盘120,与下伞盘120铰接的短伞骨121;

围栏组件200,与罩体组件100配合使用,包括通过锁扣部件210连接的若干挡板220

传动组件300,通过传动杆310将上伞盘110与下伞盘120连接于同一轴线,上伞盘110置于传动杆310顶端且随着传动杆310的直线往复运动而运动,下伞盘120置于上伞盘110的下方,与上伞盘110的相对距离随着传动杆310的移动而改变。

基于上述,罩体组件100用于遮盖工程钢管杆、水泥杆、电缆井、户外设备的坑洞、基坑,长伞骨111与短伞骨121通过上伞盘110与下伞盘120配合安装,长伞骨111与短伞骨121采用高强度尼龙、不锈钢矩形管、橡胶等材料制成,使得洞口封堵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载重为50kg以上。

围栏组件200置于施工现场的外围,通过若干挡板220将施工现场阻围起来,防止人员及车辆坠入事故发生,起到了一定的阻拦和规范示警的作用。

罩体组件100与围栏组件200的配合可有效封闭大多数配网建设坑洞,不受施工环境地形限制,并且可形成两级安全防护,在围栏组件200因外力失效后,罩体组件100的设置也能有效防止人员及车辆坠入。

传动组件300设置于罩体组件100内,用于控制罩体组件100的开合,上伞盘110与下伞盘120之间的距离为可变距离,通过传动杆310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而改变位置固定于传动杆310上的上伞盘110位置,下伞盘120的位置不变,即需要打开罩体组件100时,只需将传动杆310的位置向下移动,从而将上伞盘110与下伞盘120之间的距离缩短,当需要收纳罩体组件100时,只需将传动杆310向上提拉,即上伞盘110与下伞盘120的距离增加,从而收纳罩体组件100,该装置的操作便捷,该过程一个人即可完成,使用及收纳方便,节省时间和收纳空间。

实施例2

参照图1~5,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传动组件300还包括手轮320,手轮320固定设置于传动杆310上方。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改变传动杆310的位置,即在传动杆310上设置手轮320,手轮320为圆形,操作人员只需旋转手轮320,手轮320带动传动杆310,即可改变传动杆310的位置,手轮320表面为橡胶材质,触感富有弹性。

进一步的,传动杆310外表面设有螺纹,下伞盘120为中心设有圆孔的圆柱体,其圆孔的直径与传动杆310的直径适配,下伞盘120的内表面设有与传动杆310外表面所设的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下伞盘120的位置为固定不动,故将传动杆310外表面与下伞盘120内表面设有相配的螺纹,当传动杆310由于手轮320的转动而转动时,传动杆310通过螺纹的旋向和与下伞盘120的配合,从而改变传动杆310的相对高度,即改变上伞盘110与下伞盘120的相对距离。

上伞盘110为中心设有圆孔的圆柱体,传动杆310的上端设有限位区311,限位区311的直径小于传动杆310设有螺纹部分的直径,上伞盘110套接于限位区311,限位区311的外表面与上伞盘110的内表面光滑。

由于上伞盘110的位置跟随传动杆310的运动轨迹而改变,故上伞盘110相对于传动杆310为静止不动的状态,故传动杆310的上端设有限位区311,上伞盘110套接于限位区311,且限位区311的直径小于传动杆310的其他区域的直径,上伞盘110内的圆孔直径与限位区311的直径适配,故上伞盘110安装于限位区311后不会产生上下位置的改变,且限位区311的外表面与上伞盘110的内表面均为光滑的表现,故在传动杆310转动时,上伞盘110不会随着传动杆310的转动而旋转。

进一步的,长伞骨111的长度大于短伞骨121的长度,短伞骨121的另一端铰接于长伞骨111的中端,在罩体组件100为收纳状态时,长伞骨111相对于上伞盘110为向下摆放,短伞骨121相对于下伞盘120为向上摆放,且长伞骨111与短伞骨121均等间距环形分布于上伞盘110与下伞盘120上,长伞骨111与短伞骨121的数量优选均为五个,每一个长伞骨111对应一个短伞骨121,当罩体组件100需要打开时,转动手轮320,传动杆310向下位移,上伞盘110向下移动,由于下伞盘120的位置不变,且长伞骨111与短伞骨121铰接,故长伞骨111因为与短伞骨121的铰接处竖向位置发生改变,即长伞骨111的另一端横向移动,向外摆动,形成弧形的运动轨迹,短伞骨121与长伞骨111铰接的一端随着长伞骨111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样形成弧形的运动轨迹,由于下伞盘120与传动杆310的螺纹配合,操作人员将罩体组件100打开至所需的范围时,即可停止,长伞骨111就能保持住此时的状态,此装置可随着坑洞、基坑的大小不同,从而罩体组件100打开至与之匹配的大小,满足不同施工环境的需求,单人即可操作。

较佳的,相邻两个长伞骨111之间连接有伞面112,伞面112呈三角形,伞面112为放水帆布材质,重量较轻,罩体组件100打开后置于坑洞之上,可有效防止外部的雨水、风沙等侵扰,保持施工场地的环境的良好,便于人员的施工。

为了加强施工场地的防护示警功能,故还设有围栏组件200,围栏组件200由若干挡板220组成,挡板220包括由钢管221组成的长方形固件,钢管221为空心不锈钢管,钢管221内部通过铝丝网222填充,铝丝网222外表面套有橡胶壳,起到防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挡板220之间通过锁扣部件210连接,锁扣部件210设置于挡板220两端,包括置于挡板220一端的定位孔211和置于挡板220另一端的定位件212,定位孔211和定位件212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定位孔211和定位件212优选各为两个,定位件212为l型,折弯处置于定位孔211内的通孔,即两个挡板220通过定位件212与定位孔211的配合之后相连,挡板220可根据坑洞的周长从而调节相邻挡板220之间的夹角,以此将坑洞围住,起到了示警、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定位件212包括第一锁钩212a和第二锁钩212b,第一锁钩212a置于第二锁钩212b的上端,为了方便扣装,第二锁钩212b的折弯处长度大于第一锁钩212b的折弯处长度和定位孔211长度,扣装时,先将第二锁钩212b插到相邻挡板220的下端定位孔211内,再将第一锁钩212a对准相邻挡板220的上端定位孔211中,随即将整个围栏组件200扣装到位,围栏组件200可折叠收纳,减少占地空间,且在挡板220上可印制所需的警示标志,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增强警示强度。

此装置中罩体组件100和围栏组件200的配合,可防止体积较大的杂物掉进坑洞内,造成回填,导致二次施工,影响施工工作效率,也可防止行人及小孩无标示情况下误入坑洞、地桩内造成人身伤亡,并且载重50kg以上,可以快速封闭或者拆卸,劳动强度低,不会对施工人员产生多余的体力损耗,且封闭完整、收纳方便。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