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隔断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9994发布日期:2021-02-09 17:2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隔断墙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断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隔断墙。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在建筑的房屋很多都是框架结构,而隔断墙是一种用于实现空间隔断的常用建筑构件。
[0003]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12017387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卸隔断墙,包括墙板以及与墙板相适配的型材,在型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脚支撑,所述型材的横截面为矩形,型材的两侧宽边上分别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凹槽,所述墙板的端部可拆卸地插装在固定凹槽内。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室内需要采用石膏板进行隔断划分室内空间,然而石膏板隔断具有破坏墙地面,且不可再次拆卸安装,若是当所需要的隔断墙和室内空间的高度不匹配时,则无法进行很好的隔断,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隔断墙,其能够使得隔断墙能够对不同高度的房屋进行隔断,通过调节隔断墙的高度的使得隔断墙对不同高度的房屋进行隔离的作用。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拆卸隔断墙,包括有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内部开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增高墙体,所述墙体本体上开有连通放置槽的调节槽,位于调节槽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增高墙体高度的调节组件以及用于固定增高墙体的固定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位于增高墙体上的抵接块以及与墙体本体转动连接的卡接块;多个所述抵接块沿增高墙体的长度方向线性设置并插入至调节槽内,所述卡接块由卡接头以及卡接部组成,所述卡接头朝向卡接部的一端开有供卡接部插入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卡接部朝向卡接头的一端开有供转动杆插入的转动孔,所述卡接部上还开有连通卡接部的连通孔,所述调节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插入至连通孔内部的连通杆。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卡接头与抵接块进行抵接,转动卡接块,使得卡接块与墙体本体水平设置,以此抬升增高墙体,此后再使用固定组件对增高墙体与墙体本体进行固定以此实现对不同高度的房屋进行隔离的作用。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开在增高墙体竖直中心线两侧的多个固定槽、开在墙体本体上的锁定孔以及锁定块;当合适位置的所述固定槽与锁定孔对齐时,所述锁定块穿过锁定孔并插入至固定槽内。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锁定块分别穿过锁定孔并插入至固定槽内,实现增高墙体与墙体本体的卡接,避免增高墙体进行上下移动。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块远离增高墙体的一端上开有绳索孔,所述
绳索孔内设置可拆卸连接有拉动绳索。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对拉动绳索进行拉动,拉动伸缩带动锁定块进行移动,以实现对锁定块进行移动的目的。等对锁定块的位置进行调整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拉动绳索从绳索孔内取下,减小工作人员被拉动绳索绊倒的风险。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部背离卡接头的一端连接有拉动把手,所述卡接部背离卡接头的一端开有供拉动把手插入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两个槽壁上固定连接有铰接杆,所述拉动把手插入至插入槽的部分实体上开有供铰接杆插入的铰接槽,且所述卡接部朝向拉动把手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拉动把手朝向卡接部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稳定槽;当所述拉动把手与卡接部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所述支撑块同时插入至支撑槽与稳定槽内。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使得拉动把手与卡接部的相对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可通过拉动把手增大手部与卡接部的力臂距离,便于工作人员将增高墙体进行抬升。同时在不需要使用使用拉动把手时,可以将拉动把手缩回至调节槽内,避免拉动把手与外界的物件发生碰撞。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背离卡接部中心线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横置条纹。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人员的手部与支撑块背离卡接部中心线的一端面上设置的多个横置条纹进行接触,以增大手部与支撑块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工作人员滑动支撑块。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槽的内侧壁上开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内滑动连接有保护块,所述保护块背离增高墙体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拉动块。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后续的工作人员触碰到调节槽内的调节组件,保护块遮挡住调节槽使得外部的物件无法进入至调节槽内部。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块朝向增高墙体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减小外界的水渍或是水汽进入至调节槽内的几率。具有避免对调节槽内的工件造成损坏的作用。降低调节槽4内的工件生锈的可能性。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本体以及增高墙体的外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吸音布。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音布可以将多余的噪音进行一定程度的吸收,使得被隔断墙所隔开的两个空间不会有较多的相互干涉。
[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
1.当需要对隔断墙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先将转动把手与卡接部处于一条直线上,通过对转动把手施力,使得卡接头与抵接块进行抵接并带动增高墙体进行抬升,当卡接块与墙体本体处于水平时,先通过将锁定块穿过锁定孔并插入至固定槽内,实现对增高墙体与墙体本体之间的固定。若是还需要增高隔断墙的高度时,再对卡接块进行朝向原先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使得卡接头与位于卡接头下方的抵接块进行接触,此时卡接头以转动杆为轴心进行转动,直至位于卡接头下方的抵接块移动至卡接头的上方,此时的卡接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转动杆为轴心进行转动直至卡接头与抵接块再次抵接。再使得固定
组件不再固定增高墙体,再重复直至将增高墙体抬升至合适的位置,再对墙体本体与增高墙体进行固定;
[0024]
2.使用拉动把手增大手部与卡接块之间的力臂距离,便于工作人员对增高墙体进行抬升,之后可以通过对拉动把手缩回至调节槽内,当拉动把手不使用时,不会与外界的物品发生接触。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凸显调节组件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凸显固定组件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8]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1、墙体本体;2、放置槽;3、增高墙体;4、调节槽;5、调节组件;6、固定组件;7、抵接块;8、卡接块;9、卡接头;10、卡接部;11、凹陷槽;12、转动杆;13、转动孔;14、连通孔;15、连通杆;16、固定槽;17、锁定孔;18、锁定块;19、绳索孔;20、拉动绳索;21、拉动把手;22、插入槽;23、铰接杆;24、铰接槽;25、支撑槽;26、支撑块;27、稳定槽;28、横置条纹;29、保护槽;30、保护块;31、橡胶层;32、吸音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拆卸隔断墙,包括有墙体本体1,在墙体本体1内部开有放置槽2,放置槽2内部设置有增高墙体3,而墙体本体1上还开有连通放置槽2的调节槽4,位于调节槽4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增高增高墙体3高度的调节组件5以及用于固定增高墙体3的固定组件6(见图4)。先通过调节组件5将增高墙体3从放置槽2内拉出,再通过固定组件6(见图4)对增高墙体3进行固定,使得隔断墙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房屋结构。
[0032]
参照图2、图3,调节组件5包括有位于增高墙体3上的抵接块7以及与墙体本体1转动连接的卡接块8。多个抵接块7沿增高墙体3的长度方向层线性设置并插入至调节槽4内部。而卡接块8则是由卡接头9与卡接部10组成。卡接部10上还开有连通卡接部10的连通孔14,而调节槽4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插入至连通孔14内部的连通杆15。通过连通杆15插入至连通孔14,实现卡接块8与墙体本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在卡接头9朝向卡接部10的一端开有供卡接部10插入的凹陷槽11,凹陷槽11相邻的两个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卡接部10插入至凹陷槽11的部分实体上开有供转动杆12插入的转动孔13,通过转动杆12于转动孔13内转动以实现卡接头9与卡接部10的转动连接。当卡接头9与抵接块7接触时,卡接块8以转动杆12为轴沿顺时针转动,以带动增高墙体3向上移动,当卡接头9与墙体本体1处于平行状态后,通过固定组件6将增高墙体3进行固定以此实现对增高墙体3的抬升与固定。若是对增高墙体3的高度不满意时,再对卡接块8进行逆时针转动,此时卡接头9与位于卡接头9下方的抵接块7进行接触,使得卡接头9以转动杆12为轴心进行顺时针转动,再继续将卡接块8进行逆时针转动,直至位于卡接头9下方的抵接块7移动至卡接头9的上方,此时的卡接头9在重力的作用下以转动杆12为轴心进行逆时针转动直至卡接头9与抵接块7再次抵接。再使得固定组件6不再固定增高墙体3,继续将卡接块8以转动杆12为轴进行顺时针转
动,并重复直至将增高墙体3抬升至合适的位置。
[0033]
参照图2、图4,固定组件6包括有开在增高墙体3竖直中心线两侧的多个固定槽16、开在墙体本体1上的锁定孔17以及锁定块18。当将增高墙体3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此时的卡接件与墙体本体1处于平行状态,此时对应位置的固定槽16与锁定孔17相互对齐,工作人员再将锁定块18朝向固定槽16的槽底进行移动,使得锁定块18穿过锁定孔17并插入至固定槽16内。而在锁定块18远离增高墙体3的一端上开有绳索孔19,绳索孔19内设置可拆卸连接有拉动绳索20。若是工作人员需要将锁定块18从固定槽16内拉出时,可以通过对拉动绳索20进行拉动,拉动伸缩带动锁定块18进行移动,以实现对锁定块18进行移动的目的。等对锁定块18的位置进行调整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拉动绳索20从绳索孔19内取下,减小工作人员被拉动绳索20绊倒的风险。
[0034]
参照图2、图3,在卡接部10背离卡接头9的一端连接有拉动把手21,卡接部10背离卡接头9的一端开有供拉动把手21插入的插入槽22,而在插入槽22的两个内槽壁上固定连接有铰接杆23,拉动把手21插入至插入槽22的部分实体上开有供铰接杆23插入的铰接槽24。通过铰接杆23与铰接槽24的转动连接,实现拉动把手21与卡接部10的转动连接。在卡接部10朝向拉动把手21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支撑槽25,而支撑槽2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块26,当需要通过拉动把手21,增大卡接部10的力臂时,先对拉动把手21进行转动,使得拉动把手21与卡接部10处于水平设置,此时的支撑槽25与拉动把手21朝向卡接部10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稳定槽27对齐,工作人员的手部与支撑块26背离卡接部10中心线的一端面上设置的多个横置条纹28进行接触,以增大手部与支撑块26之间的摩擦力,将支撑块26从支撑槽25内滑向稳定槽27内,通过支撑块26实现拉动把手21与卡接部10之间固定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把手21增大了手部与卡接部10之间的力臂,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较为轻松的将增高墙体3进行抬升。当无需使用拉动把手21时,只需将支撑块26从稳定槽27内滑出,便能继续对拉动把手21进行转动,将拉动把手21转入至调节槽4内避免拉动把手21的翘起对日后的行人造成障碍。
[0035]
参照图2、图3,调节槽4的内侧壁上开有保护槽29,在保护槽29内滑动连接有保护块30,保护块30朝向增高墙体3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层31。当将拉动把手21转入至调节槽4内后,工作人员通过拉动位于保护块30背离增高墙体3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拉动块,以将调节槽4进行覆盖,同时通过橡胶层31减小外界的水渍或是水汽进入至调节槽4内,减小水汽对调节槽4内的工件造成损坏的几率。具有降低调节槽4内的工件生锈的可能性。
[0036]
参照图1,在墙体本体1以及增高墙体3的外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吸音布32。通过吸音布32可以将多余的噪音进行一定程度的吸收,使得被隔断墙所隔开的两个空间不会有较多的相互干涉。
[0037]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隔断墙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先将转动把手与卡接部10处于一条直线上,通过对转动把手施力,使得卡接头9与抵接块7进行抵接并带动增高墙体3进行抬升,当卡接块8与墙体本体1处于水平时,先通过将锁定块18穿过锁定孔17并插入至固定槽16内,实现对增高墙体3与墙体本体1之间的固定。若是还需要增高隔断墙的高度时,再对卡接块8进行朝向原先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使得卡接头9与位于卡接头9下方的抵接块7进行接触,此时卡接头9以转动杆12为轴心进行转动,直至位于卡接头9下方的抵接块7移动至卡接头9的上方,此时的卡接头9在重力的作用下以转动杆12为轴心
进行转动直至卡接头9与抵接块7再次抵接。再使得固定组件6不再固定增高墙体3,再重复直至将增高墙体3抬升至合适的位置,再对墙体本体1与增高墙体3进行固定。
[0038]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