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肋钢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6997发布日期:2021-01-12 07:4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带肋钢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带肋钢筋连接器。



背景技术:

钢筋是通过热轧工艺生产的,钢筋为圆形断面时叫做圆钢筋,钢筋在其纵向表面带有肋状纹时叫做带肋钢筋,带肋钢筋肋状纹用来促进钢筋和如混凝土的周围材料之间的锚固粘结。

两根相邻带肋钢筋之间常见的连接方式有三种:

1)以适当长度搭接两根钢筋后用扎丝绑扎,可以将足够的力从一个钢筋传递到另一个钢筋上。

2)搭接两根钢筋后焊接,因为焊接部分能够直接传递力,因此钢筋搭建长度可以更短。

3)机械连接,如下列文献所公开:

专利文献1-us4033502a(1977.7.5),此装置将两根钢筋包含在圆柱型腔内的放热熔融化合物中,通过化学热熔融金属,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该方式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

专利文献2-cn1298995a(2001.6.13),此装置包括一个管状的紧扣装置,紧扣装置通过紧固螺帽与两根钢筋实现紧固,该装置需要扳手等工具辅助操作;

专利文献3-cn206859523u(2018.1.9),此装置包括一个套筒,套管中央设隔板,隔壁两侧各设一组夹紧件与一个弹簧,夹紧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夹紧内部的带肋钢筋,通过套筒来连接两根钢筋;与之类似的还有专利文献4-kr101654150b1(2016.9.9)、专利文献5-kr101654145b1(2016.9.9)及专利文献6-kr101951882b1(2019.2.25)。

上述各种方式中,专利文献3、4、5、6在使用时操作最为简单便利,现场施工的工时与人工成本都最低,应用广泛。这些连接器在套筒中央固定有一个隔片,使两根钢筋在套筒中的插入深度基本相同,以保证钢筋连接的可靠性。这种设计使套筒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因此可靠性会降低,成本也较高。



本技术: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化上述套筒式钢筋连接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快速、牢固的实现带肋钢筋的连接,同时简化连接器的结构、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肋钢筋连接器,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部的两端各设一组紧扣组件,两组所述紧扣组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紧扣组件在所述弹性件作用下用于卡紧带肋钢筋,每组所述紧扣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瓣状的卡爪,所述卡爪靠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外套筒轴心延伸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能对带肋钢筋的轴向位置起到限定作用,使两根带肋钢筋在外套筒中的插入深度基本相同,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特别的,挡板与卡爪为一体结构,既不是单独的构件,也不需要设置在外套筒或弹性件上,大大简化了钢筋连接器的结构,从而降低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扇形。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圆柱弹簧,并作用在所述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卡爪靠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挡板外的凸边。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两端为端口小的锥筒,所述卡爪的外壁为锥面、并与所述外套筒两端的锥筒匹配,所述卡爪的内壁设有用于卡箍所述带肋钢筋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截面为倒勾状。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由一号筒体与二号筒体拼装而成,所述一号筒体与二号筒体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筒体与二号筒体的外表面均设有安装工艺槽。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两端的管口处设有朝向轴心的环状凸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扣组件的示意图

100-外套筒,101-一号筒体,102-二号筒体,103-安装工艺槽,104-环状凸缘,200-紧扣组件,201-卡爪,202-挡板,203-凸边,204-卡槽,30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一种带肋钢筋连接器,包括外套筒100,所述外套筒100内部的两端各设一组紧扣组件200,两组所述紧扣组件200之间设有弹性件300,所述紧扣组件200在所述弹性件300作用下用于卡紧带肋钢筋,每组所述紧扣组件200包括至少两个瓣状的卡爪201,所述卡爪201靠向所述弹性件300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外套筒100轴心延伸的挡板202。本实施例的挡板202能对带肋钢筋的轴向位置起到限定作用,使两根带肋钢筋在外套筒100中的插入深度基本相同,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特别的,挡板202与卡爪201为一体结构,既不是单独的构件,也不需要设置在外套筒100或弹性件300上,大大简化了钢筋连接器的结构,从而降低了成本。

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挡板202为扇形。本实施例的单个挡板202为扇形,一组卡爪201的挡板202就组成一个卡环结构,卡环的内孔处于最大时也小于带肋钢筋的直径,从而对带肋钢筋的轴向位置起到限定作用。

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弹性件300为圆柱弹簧,并作用在所述挡板202上。本实施例的挡板202实质上是设置在弹性件300的两端,而不是设置在弹性件300的中部,因此用一个弹性件300就能实现原有的两个弹性件300的功能,而且采用圆柱弹簧就能实现功能,大大简化了结构。

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卡爪201靠向所述弹性件300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挡板202外的凸边203。本实施例的挡板202实质上设置在卡爪201内,通过设置凸边203自然形成弹性件300的限位环,避免弹性件300从卡爪201上滑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外套筒100的两端为端口小的锥筒,所述卡爪201的外壁为锥面、并与所述外套筒100两端的锥筒匹配,所述卡爪201的内壁设有用于卡箍所述带肋钢筋的卡槽204;所述卡槽204的截面为倒勾状。卡爪201在弹性件300的作用下,沿外套筒100的轴向向端部滑移,能方便、迅速的卡紧带肋钢筋。

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外套筒100由一号筒体101与二号筒体102拼装而成,所述一号筒体101与二号筒体10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一号筒体101与二号筒体102的外表面均设有安装工艺槽103。安装工艺槽103便于扳手或机械手的夹持,使外套筒100能实现机械化组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外套筒100两端的管口处设有朝向轴心的环状凸缘104。环状凸缘104对紧扣组件200的轴向位置起限定作用,避免紧扣组件200中的某个卡爪201从外套筒100的管口处冲出,从而保证带肋钢筋卡固的可靠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肋钢筋连接器,包括外套筒(100),所述外套筒(100)内部的两端各设一组紧扣组件(200),两组所述紧扣组件(200)之间设有弹性件(300),所述紧扣组件(200)在所述弹性件(300)作用下用于卡紧带肋钢筋,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紧扣组件(200)包括至少两个瓣状的卡爪(201),所述卡爪(201)靠向所述弹性件(300)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外套筒(100)轴心延伸的挡板(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钢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2)为扇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钢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0)为圆柱弹簧,并作用在所述挡板(2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肋钢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201)靠向所述弹性件(300)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挡板(202)外的凸边(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钢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00)的两端为端口小的锥筒,所述卡爪(201)的外壁为锥面、并与所述外套筒(100)两端的锥筒匹配,所述卡爪(201)的内壁设有用于卡箍所述带肋钢筋的卡槽(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肋钢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04)的截面为倒勾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钢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00)由一号筒体(101)与二号筒体(102)拼装而成,所述一号筒体(101)与二号筒体(102)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肋钢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筒体(101)与二号筒体(102)的外表面均设有安装工艺槽(1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钢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00)两端的管口处设有朝向轴心的环状凸缘(10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肋钢筋连接器,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部的两端各设一组紧扣组件,两组所述紧扣组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紧扣组件在所述弹性件作用下用于卡紧带肋钢筋,每组所述紧扣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瓣状的卡爪,所述卡爪靠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外套筒轴心延伸的挡板。本实用新型的挡板能对带肋钢筋的轴向位置起到限定作用,使两根带肋钢筋在外套筒中的插入深度基本相同,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特别的,挡板与卡爪为一体结构,既不是单独的构件,也不需要设置在外套筒或弹性件上,大大简化了钢筋连接器的结构,从而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柴海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柴海明
技术研发日:2020.05.11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