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隔空气串通的洁净室旋转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7613发布日期:2021-01-12 07:4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隔空气串通的洁净室旋转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洁净室通行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洁净室内部的旋转通道,具体为一种阻隔空气串通的洁净室旋转通道。



背景技术:

在制药,医疗,电子等行业,洁净室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洁净室的使用目的千差万别,但在如何防止交叉污染这一点上却是共通的,洁净室内外空气的相互侵入,是导致交叉污染的原因之一。

通常,洁净度等级相对较高的洁净室,对于洁净度等级相对较低的洁净室而言,其绝对压差相对较大;另外,洁净室在没有工作人员进场时的静态,其绝对压差,空气流向,洁净度等都处于较为理想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同时也是洁净室环境最为稳定的状态。

但在工作人员进出时,洁净室出入门作为进出洁净室的通道,不可避免地被打开、关闭,两两相邻的洁净室环境,其原本稳定的状态被扰动,相互隔离的洁净室内空气通过门的开启而直接串通,出现相互侵入的现象:一方面,绝对压差相对较大的洁净室的空气,通过开启的洁净室出入门大量侵入绝对压差相对较小的洁净室;另一方面,绝对压差相对较小的洁净室的空气,在开门瞬间,由于空气流向的不确定性,或多或少地随逆向气流或附着于工作人员的身体侵入绝对压差相对较大的洁净室。

能否寻求到一种既能满足工作人员通行,又能不破坏洁净室密闭性的洁净室进出通道和方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隔空气串通的洁净室旋转通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既能实现通道功能,又能防止空气串通的洁净室旋转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隔空气串通的洁净室旋转通道,包括plc控制柜,参见图1,包括圆筒机座体以及载人回转单元;参见图2,图8和图9,圆筒机座体包括圆筒体单元与密封设置于圆筒体单元两侧的负压腔,负压腔顶部设置有吸风管;参见图3,圆筒体单元包括筒体以及进风管,进风管一体密封固连于筒体外围左右两侧筒壁上部;筒体前后两侧筒壁均开有通道口,通道口包括前通道口以及后通道口,以正对通道口的筒体轴截面为基准投影面,前通道口在该基准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后通道口在该基准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且为矩形,该矩形相对于筒体在上述基准投影面上的投影位置居中,且通道口宽度不大于筒体内圆柱面内接正四边形的边长;筒体左右两侧筒壁均开有上吸风口和进风风口以及回风风口和下吸风口,以通道口上、下框面位置为参考,上吸风口设置于通道口上框面上侧的左右两侧筒壁,进风风口设置于通道口上框面下侧的左右两侧筒壁,下吸风口设置于通道口下框面下侧的左右两侧筒壁,回风风口设置于通道口下框面上侧的左右两侧筒壁,回风风口处设置有回风阀(未画出);进风管通过进风风口连通筒体内腔,负压腔通过上吸风口、回风风口以及下吸风口连通筒体内腔;参见图8以及图12,载人回转单元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旋转中轴与底旋转中轴,载人回转单元通过顶旋转中轴与底旋转中轴轴连于圆筒体单元内腔;顶旋转中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图中未画出),从而提供动力,带动载人回转单元相对圆筒体单元实现轴向旋转运动,驱动电机与plc控制柜电路连接。

具体的说,在使用时,工作人员自所在侧的通道口踏入载人回转单元,载人回转单元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载人旋转180°,将工作人员送达对面侧的通道口,从而实现人员通行功能;而载人回转单元装配于圆筒体单元内腔所形成的配合特征,加上对负压腔的设置使用,可有效阻隔洁净室间的空气串通。

优选的,参见图1,图2和图9,所述负压腔由负压腔围板组件、负压腔顶盖组件以及圆筒体单元筒壁外围固连形成,负压腔围板组件密封固连于圆筒体单元左右两侧,负压腔顶盖组件周边平齐密封固连于负压腔围板组件顶部;参见图8,负压腔顶盖组件包括负压腔顶封板、吸风管、负压腔顶封板开口以及吸风管法兰,负压腔顶封板上设置负压腔顶封板开口以及吸风管,吸风管一体设置于负压腔顶封板上且吸风管与负压腔连通,吸风管顶部设置有吸风管法兰,用于外接吸风管道,通过吸风管道连接负压风机,从而保证负压腔绝对压力低于洁净室绝对压力;进风管穿越负压腔并自负压腔顶封板开口延伸出负压腔顶盖组件,进风管顶部设置有进风管法兰,用于外接进风管道,通过进风管道连接净化空调,从而供入洁净空气;进风管设有内置的进风阀(图中未画出);负压腔围板组件由负压腔端封板、负压腔侧封板以及负压腔底封板组成,负压腔侧封板设置于负压腔端封板两侧且与负压腔端封板垂直连接,负压腔侧封板与负压腔端封板底部垂直连接负压腔底封板,负压腔侧封板上设置有清洁口,清洁口上设置有清洁口盖板,使用时,拆卸清洁口盖板时,用于对负压腔内部作清洁工作,封闭清洁口盖板时,使得负压腔密封。

优选的,参见图2和图3,所述圆筒体单元还包括圆筒顶封板和圆筒底封板,圆筒顶封板与筒体顶面平齐且圆筒顶封板一体密封固连于筒体内圆柱面,圆筒底封板与筒体底面平齐且圆筒底封板一体密封固连于筒体内圆柱面;圆筒顶封板与圆筒底封板中心处分别一体设置有顶轴承座与底轴承座,圆筒底封板上还设置有凸轮凹槽,顶轴承座与底轴承座分别与顶旋转中轴与底旋转中轴配合,用于载人回转单元位于圆筒体单元内腔内实现轴向旋转运动。

优选的,参照图1,图4以及图8,所述载人回转单元包括分隔组件和顶驱动组件以及底载人组件,三者一体连接;分割组件呈“h”型,包括安全门框,安全门以及侧隔板,侧隔板分别连接于安全门框两侧,安全门作为紧急情况的进出通道使用,安全门与安全门框铰接;参照图7,顶驱动组件包括顶驱动盘,顶旋转中轴以及上定位块,顶旋转中轴与顶驱动盘同心且一体固连于顶驱动盘顶面,上定位块相互平行分别一体固连于顶驱动盘底面中心两侧,且两上定位块内侧面的间距与两侧隔板外侧面的间距等值,上定位块的设计使得固定分割组件不发生偏移;参照图5,底载人组件包括底载人踏盘,底旋转中轴以及下定位块,底旋转中轴与底载人踏盘同心且一体固连于底载人踏盘底面,下定位块相互平行分别一体固连于底载人踏盘顶面中心两侧,且两下定位块内侧面的间距与两侧隔板外侧面的间距等值,综上所述,下定位块的设计配合上定位块使得分割组件居中固定于顶驱动组件与底载人组件之间;侧隔板外侧面上端分别与上定位块内侧面匹配,且侧隔板上端面与顶驱动盘底面共面,侧隔板外侧面下端与下定位块内侧面匹配,且侧隔板下端面与底载人踏盘顶面共面,使用时,将两块侧隔板用螺栓分别与下定位块以及上定位块固定连接;特别指出,侧隔板、安全门框以及通道口三者等高,安全门框和通道口二者等宽;参见图12,载人回转单元居中轴连于圆筒体单元内腔,基于上述高度以及宽度尺寸关系可知,顶驱动盘的底面和通道口的上框面共面,底载人踏盘的顶面和通道口的下框面共面,而当载人回转单元旋转至安全门框正对通道口位置时,侧隔板的内侧面分别与通道口的左框面或右框面共面;参见图9,将安全门框正对通道口时的位置定义为“0°停靠位”,参见图11,将侧隔板正对通道口时的位置定义为“90°停靠位”,基于前述通道口宽度尺寸限定可知,载人回转单元于“0°停靠位”或“90°停靠位”停靠时,各侧隔板外侧的空间或分居安全门框两侧的空间,均分别被通道口左右两侧的筒壁包围,构成临时左净化腔和临时右净化腔;参见图10,基于前述安全门框和通道口的宽度尺寸限定可知,当载人回转单元位于除“0°停靠位”以及“90°停靠位”时,两两相对侧隔板对角位置的两组侧立边,总会有其中一组侧立边脱离通道口左右两侧的筒壁,此时临时左净化腔及临时右净化腔的完整性被破坏;然而,无论载人回转单元旋转至任意位置,总能保证两两相对侧隔板对角位置的另外一组侧立边不脱离通道口左右两侧的筒壁,从而阻断两通道口之间空气串通。

优选的,参见图5,所述底载人踏盘中心两侧分别一体设置有踏台轴承座且踏台轴承座居于下定位块之间,踏台轴承座中心设置通孔;底载人组件还包括踏台装置,参见图6,踏台装置包括踏台、踏台旋转轴、踏台导向杆、导向杆轴以及导向轴承,踏台中心设置有定位孔,踏台导向杆中心设置有中心孔,踏台导向杆两端还设置有轴孔;参见图12,踏台旋转轴上端通过定位孔一体固连于踏台底部,踏台通过踏台旋转轴与踏台轴承座匹配且踏台位于底载人踏盘顶部;踏台旋转轴下端穿越踏台轴承座与踏台导向杆中心孔匹配且一体固连,踏台导向杆两端轴孔分别固连导向杆轴且导向杆轴位于踏台导向杆底部,导向杆轴上均套接导向轴承,导向轴承设置于凸轮凹槽内。当载人回转单元作顺时针旋转时,导向轴承受凸轮凹槽约束,踏台导向杆带动踏台作逆时针旋转,使得踏台指向不变;参见图8,特别指出,顶驱动盘的厚度小于通道口上框面距圆筒顶封板底面的距离,底载人踏盘的厚度,小于通道口下框面距圆筒底封板顶面的距离;

优选的,参见图8,所述顶驱动盘顶面与圆筒顶封板底面之间的空间,被通道口上框面上侧的筒壁包围,形成上负压腔,底载人踏盘底面与圆筒底封板顶面之间的空间,被通道口下框面下侧的筒壁包围,形成下负压腔;上负压腔通过上吸风口与负压腔相通,下负压腔通过下吸风口与负压腔相通。

优选的,参见图4、图5以及图7,所述顶驱动组件还包括顶环形密封装置,顶环形密封装置同心固连于顶驱动盘外缘;底载人组件还包括底环形密封装置,底环形密封装置同心固连于底载人踏盘外缘;分隔组件还包括条形密封装置,条形密封装置与侧隔板等高,各侧隔板侧立边均固连条形密封装置。特别指出,顶环形密封装置外沿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底环形密封装置外沿面以及条形密封装置外沿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三者重合,且投影直径不小于筒体内腔直径,利于与筒体内壁形成有效密封。

优选的,所述顶环形密封装置与底环形密封装置以及条形密封装置为环形密封圈或者环形密封毛刷以及二者相结合;参见图12,设置顶环形密封装置,使顶驱动盘外缘与通道口上框面上侧筒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得以密封,从而阻断两通道口经由上负压腔的空气串通通道;设置底环形密封装置,使底载人踏盘外缘与通道口下框面下侧筒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得以密封,从而阻断两通道口经由下负压腔的空气串通通道;参见图9,图10以及图11,无论载人回转单元旋转至任意位置,总能保证侧隔板对角位置的其中一组侧立边不脱离通道口左右两侧的筒壁,设置条形密封装置,使侧隔板侧立边与筒体筒壁之间存在的间隙得以密封,从而阻断两通道口经由该间隙形成的空气串通通道。

优选的,参见图12,所述圆筒底封板上设置有信号开关,踏台旋转轴中心贯穿设置导向孔,导向孔内设置有推杆,推杆相对通孔可作活塞式运动(导向孔与推杆图中均未画出),信号开关与plc控制柜电路连接;当载人回转单元位于“0°停靠位”时,用脚踩踏推杆,使得信号开关动作,plc控制柜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应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参见图13,将发明安装于洁净室内,各通道口所在侧周边,适配安装洁净室隔断,并对洁净室吊顶开设吊顶开口,吊顶开口大小利于外露洁净室旋转通道的顶部空间,以便对接风管和安装维修;安装接缝处均作密封处理以保证洁净室的密闭性;吸风管外接至负压风机(图中未画出),进风管外接至净化空调(图中未画出),并将信号开关和驱动电机连线至plc控制柜;

a、启动plc控制柜运行程序,在plc程序的控制下,负压风机以及净化空调首先受控启动;参见图9,负压风机以及净化空调启动完成后驱动电机受控得电,载人回转单元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至“0°停靠位”停靠,此时载人回转单元完成原点回归运行;原点回归运行完成后进风阀与回风阀(图中未画出)受控开启,进风风口对临时左净化腔和临时右净化腔供入洁净空气,同时临时左净化腔和临时右净化腔中的空气经回风风口回风至负压腔;洁净室旋转通道初始化完成,处于待使用状态;

b、工作人员自通道口踏上所在侧的踏台,用脚踩踏推杆(图中未画出),通过推杆推动使得信号开关动作,信号开关对plc给出启动信号;参见图10以及图11,plc接收到信号开关的启动信号后运行程序,进风阀与回风阀(图中未画出)受控关闭,进风阀与回风阀关闭后驱动电机受控得电,载人回转单元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载人作顺时针旋转,当载人回转单元旋转至“90°停靠位”时,驱动电机受控失电,载人回转单元停止运行;载人回转单元停止运行期间,进风阀与回风阀(未画出)受控开启,进风风口供入洁净空气,回风风口回风,置换临时左净化腔和临时右净化腔中的空气;

c、载人回转单元于“90°停靠位”停留时间受控结束,进风阀与回风阀(图中未画出)受控关闭,进风阀与回风阀关闭后驱动电机受控得电,带动载人回转单元再次作顺时针90°旋转,90°旋转到位后驱动电机受控失电,载人回转单元停止运行,进风阀与回风阀(图中未画出)受控开启,洁净室旋转通道回归“0°停靠位”时状态;至此,两踏台空间位置实现互换,工作人员离开踏台走出载人回转单元,实现此次的洁净室进出,系统再次处于待使用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具备以下特点:

(一)解决工作人员进出洁净室时,洁净室的密闭性遭到破坏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设计具备圆柱腔体特征的圆筒机座体并设计尺寸合理的通道口,设计含有“h”型分隔组件且周边具备密封功能的载人回转体,二者同轴心线装配,这样,载人回转体在任意旋转位置,载人回转体至少有对角的一对条形密封装置,连同顶环形密封装置和底环形密封装置,与圆筒机座体内圆柱面形成有效密封,阻断两两相邻洁净室间空气的连通,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进出洁净室时,洁净室的密闭性不被破坏;

(二)解决不同洁净室间的空气,随工作人员进出时开关门产生的气流和依附于工作人员身体而相互侵入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构建前述的临时左净化腔和临时右净化腔,并设置进风风口和回风风口;当载人回转体载人旋转至“90°停靠位”时,控制载人回转体停留,停留期间进风风口进风,回风风口回风,置换临时左净化腔和临时右净化腔中的空气;空气置换后载人回转体再次顺时针90°旋转停靠,完成此次进出操作,这样,两两相邻洁净室间的空气,被置换后的洁净空气取代,避免了相互侵入;

(三)解决不同洁净室间的空气,通过泄漏缝隙而相互侵入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设计负压腔、上负压腔以及下负压腔,使上述负压腔相对洁净室形成相对负压,这样,即便密封装置密封不严,两两相邻洁净室间相互泄漏的空气,都将被上述负压腔捕获,从而避免泄漏空气侵入对方;

(四)解决工作人员通过本洁净室旋转通道进出时,如何保持前行方向不变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在圆筒底封板上设置凸轮凹槽,在载人回转体上设置踏台装置,踏台装置受凸轮凹槽约束;当载人回转体顺时针旋转时,踏台装置作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踏台指向不变,这样,站于其上的工作人员前行方向保持不变,避免了以后退方式进出洁净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体等轴测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之圆筒机座体结构等轴测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之圆筒体单元结构等轴测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之载人回转单元等轴测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之底载人踏盘装置等轴测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之踏台装置等轴测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之顶驱动装置等轴测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装配体正视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装配体俯视剖视图(“0°停靠位”状态);

图10为本发明装配体俯视剖视图(运行状态);

图11为本发明装配体俯视剖视图(“90°停靠位”状态);

图12为本发明装配体侧视剖视图;

图13本发明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图中:

1、上负压腔,2、下负压腔,3、负压腔,4、临时左净化腔,5、临时右净化腔;

01、前通道口,02、后通道口,03、上吸风口,04、进风风口,05、回风风口,06、下吸风口,07、凸轮凹槽,020、清洁口,030、负压腔顶封板开口;

100、圆筒机座体,200、载人回转单元,300、洁净室隔断;

110、圆筒体单元,111、筒体,112、圆筒底封板,113、底轴承座,114、圆筒顶封板,115、顶轴承座,116、进风管,117、进风管法兰;

120、负压腔围板组件,121、负压腔端封板,122、负压腔侧封板,123、负压腔底封板,124、清洁口盖板;

130、负压腔顶盖组件,131、负压腔顶封板,132、吸风管,133、吸风管法兰;

210、分隔组件,211、侧隔板,212、安全门框,213、安全门,214、条形密封装置;

220、顶驱动组件,221、顶驱动盘,222、顶旋转中轴,223、上定位块,224、顶环形密封装置;

230、底载人组件,231、底载人踏盘,232、底旋转中轴,233、下定位块,234、底环形密封装置,235、踏台轴承座;

240、踏台装置,241、踏台,242、踏台旋转轴,243、踏台导向杆,244、导向杆轴,245、导向轴承,246、信号开关;

301、洁净室吊顶,302、吊顶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阻隔空气串通的洁净室旋转通道,包括plc控制柜,参见图1,包括圆筒机座体100以及载人回转单元200;参见图2,图8和图9,圆筒机座体100包括圆筒体单元110与密封设置于圆筒体单元110两侧的负压腔3,负压腔3顶部设置有吸风管132;参见图3,圆筒体单元110包括筒体111以及进风管116,进风管116一体密封固连于筒体111外围左右两侧筒壁上部;筒体111前后两侧筒壁均开有通道口,通道口包括前通道口01以及后通道口02,以正对通道口的筒体111轴截面为基准投影面,前通道口01在该基准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后通道口02在该基准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且为矩形,该矩形相对于筒体111在上述基准投影面上的投影位置居中,且通道口宽度不大于筒体111内圆柱面内接正四边形的边长;筒体111左右两侧筒壁均开有上吸风口03和进风风口04以及回风风口05和下吸风口06,以通道口上、下框面位置为参考,上吸风口03设置于通道口上框面上侧的左右两侧筒壁,进风风口04设置于通道口上框面下侧的左右两侧筒壁,下吸风口06设置于通道口下框面下侧的左右两侧筒壁,回风风口05设置于通道口下框面上侧的左右两侧筒壁,回风风口05处设置有回风阀(未画出);进风管116通过进风风口04连通筒体111内腔,负压腔3通过上吸风口03、回风风口05以及下吸风口06连通筒体111内腔;参见图8以及图12,载人回转单元200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旋转中轴222与底旋转中轴232,载人回转单元200通过顶旋转中轴222与底旋转中轴232轴连于圆筒体单元110内腔;顶旋转中轴222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图中未画出),从而提供动力,带动载人回转单元200相对圆筒体单元110实现轴向旋转运动,驱动电机与plc控制柜电路连接。

具体的说,在使用时,工作人员自所在侧的通道口踏入载人回转单元200,载人回转单元200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载人旋转180°,将工作人员送达对面侧的通道口,从而实现人员通行功能;而载人回转单元200装配于圆筒体单元110内腔所形成的配合特征,加上对负压腔3的设置使用,可有效阻隔洁净室间的空气串通。

优选的,参见图1,图2和图9,所述负压腔3由负压腔围板组件120、负压腔顶盖组件130以及圆筒体单元110筒壁外围固连形成,负压腔围板组件120密封固连于圆筒体单元110左右两侧,负压腔顶盖组件130周边平齐密封固连于负压腔围板组件120顶部;参见图8,负压腔顶盖组件130包括负压腔顶封板131、吸风管132、负压腔顶封板131开口以及吸风管法兰133,负压腔顶封板131上设置负压腔顶封板131开口以及吸风管132,吸风管132一体设置于负压腔顶封板131上且吸风管132与负压腔3连通,吸风管132顶部设置有吸风管法兰133,用于外接吸风管132道,通过吸风管132道连接负压风机,从而保证负压腔3绝对压力低于洁净室绝对压力;进风管116穿越负压腔3并自负压腔顶封板131开口延伸出负压腔顶盖组件130,进风管116顶部设置有进风管法兰117,用于外接进风管道,通过进风管道连接净化空调,从而供入洁净空气;进风管116设有内置的进风阀(图中未画出);负压腔围板组件120由负压腔端封板121、负压腔侧封板122以及负压腔底封板123组成,负压腔侧封板122设置于负压腔端封板121两侧且与负压腔端封板121垂直连接,负压腔侧封板122与负压腔端封板121底部垂直连接负压腔底封板123,负压腔侧封板122上设置有清洁口020,清洁口020上设置有清洁口盖板124,使用时,拆卸清洁口盖板124时,用于对负压腔3内部作清洁工作,封闭清洁口盖板124时,使得负压腔3密封。

优选的,参见图2和图3,所述圆筒体单元110还包括圆筒顶封板114和圆筒底封板112,圆筒顶封板114与筒体111顶面平齐且圆筒顶封板114一体密封固连于筒体111内圆柱面,圆筒底封板112与筒体111底面平齐且圆筒底封板112一体密封固连于筒体111内圆柱面;圆筒顶封板114与圆筒底封板112中心处分别一体设置有顶轴承座115与底轴承座113,圆筒底封板112上还设置有凸轮凹槽07,顶轴承座115与底轴承座113分别与顶旋转中轴222与底旋转中轴232配合,用于载人回转单元200位于圆筒体单元110内腔内实现轴向旋转运动。

优选的,参照图1,图4以及图8,所述载人回转单元200包括分隔组件210和顶驱动组件220以及底载人组件230,三者一体连接;分割组件呈“h”型,包括安全门框212,安全门213以及侧隔板211,侧隔板211分别连接于安全门框212两侧,安全门213作为紧急情况的进出通道使用,安全门213与安全门框212铰接;参照图7,顶驱动组件220包括顶驱动盘221,顶旋转中轴222以及上定位块223,顶旋转中轴222与顶驱动盘221同心且一体固连于顶驱动盘221顶面,上定位块223相互平行分别一体固连于顶驱动盘221底面中心两侧,且两上定位块223内侧面的间距与两侧隔板211外侧面的间距等值,上定位块223的设计使得固定分割组件不发生偏移;参照图5,底载人组件230包括底载人踏盘231,底旋转中轴232以及下定位块233,底旋转中轴232与底载人踏盘231同心且一体固连于底载人踏盘231底面,下定位块233相互平行分别一体固连于底载人踏盘231顶面中心两侧,且两下定位块233内侧面的间距与两侧隔板211外侧面的间距等值,综上所述,下定位块233的设计配合上定位块223使得分割组件居中固定于顶驱动组件220与底载人组件230之间;侧隔板211外侧面上端分别与上定位块223内侧面匹配,且侧隔板211上端面与顶驱动盘221底面共面,侧隔板211外侧面下端与下定位块233内侧面匹配,且侧隔板211下端面与底载人踏盘231顶面共面,使用时,将两块侧隔板211用螺栓分别与下定位块233以及上定位块223固定连接;特别指出,侧隔板211、安全门框212以及通道口三者等高,安全门框212和通道口二者等宽;参见图12,载人回转单元200居中轴连于圆筒体单元110内腔,基于上述高度以及宽度尺寸关系可知,顶驱动盘221的底面和通道口的上框面共面,底载人踏盘231的顶面和通道口的下框面共面,而当载人回转单元200旋转至安全门框212正对通道口位置时,侧隔板211的内侧面分别与通道口的左框面或右框面共面;参见图9,将安全门框212正对通道口时的位置定义为“0°停靠位”,参见图11,将侧隔板211正对通道口时的位置定义为“90°停靠位”,基于前述通道口宽度尺寸限定可知,载人回转单元200于“0°停靠位”或“90°停靠位”停靠时,各侧隔板211外侧的空间或分居安全门框212两侧的空间,均分别被通道口左右两侧的筒壁包围,构成临时左净化腔4和临时右净化腔5;参见图10,基于前述安全门框212和通道口的宽度尺寸限定可知,当载人回转单元200位于除“0°停靠位”以及“90°停靠位”时,两两相对侧隔板211对角位置的两组侧立边,总会有其中一组侧立边脱离通道口左右两侧的筒壁,此时临时左净化腔4及临时右净化腔5的完整性被破坏;然而,无论载人回转单元200旋转至任意位置,总能保证两两相对侧隔板211对角位置的另外一组侧立边不脱离通道口左右两侧的筒壁,从而阻断两通道口之间空气串通。

优选的,参见图5,所述底载人踏盘231中心两侧分别一体设置有踏台轴承座235且踏台轴承座235居于下定位块233之间,踏台轴承座235中心设置通孔;底载人组件230还包括踏台装置240,参见图6,踏台装置240包括踏台241、踏台旋转轴242、踏台导向杆243、导向杆轴244以及导向轴承245,踏台241中心设置有定位孔,踏台导向杆243中心设置有中心孔,踏台导向杆243两端还设置有轴孔;参见图12,踏台旋转轴242上端通过定位孔一体固连于踏台241底部,踏台241通过踏台旋转轴242与踏台轴承座235匹配且踏台241位于底载人踏盘231顶部;踏台旋转轴242下端穿越踏台轴承座235与踏台导向杆243中心孔匹配且一体固连,踏台导向杆243两端轴孔分别固连导向杆轴244且导向杆轴244位于踏台导向杆243底部,导向杆轴244上均套接导向轴承245,导向轴承245设置于凸轮凹槽07内。当载人回转单元200作顺时针旋转时,导向轴承245受凸轮凹槽07约束,踏台导向杆243带动踏台241作逆时针旋转,使得踏台241指向不变;参见图8,特别指出,顶驱动盘221的厚度小于通道口上框面距圆筒顶封板114底面的距离,底载人踏盘231的厚度,小于通道口下框面距圆筒底封板112顶面的距离;

参见图8,所述顶驱动盘221顶面与圆筒顶封板114底面之间的空间,被通道口上框面上侧的筒壁包围,形成上负压腔1,底载人踏盘231底面与圆筒底封板112顶面之间的空间,被通道口下框面下侧的筒壁包围,形成下负压腔2;上负压腔1通过上吸风口03与负压腔3相通,下负压腔2通过下吸风口06与负压腔3相通。

参见图4、图5以及图7,所述顶驱动组件220还包括顶环形密封装置224,顶环形密封装置224同心固连于顶驱动盘221外缘;底载人组件230还包括底环形密封装置234,底环形密封装置234同心固连于底载人踏盘231外缘;分隔组件210还包括条形密封装置214,条形密封装置214与侧隔板211等高,各侧隔板211侧立边均固连条形密封装置214。特别指出,顶环形密封装置224外沿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底环形密封装置234外沿面以及条形密封装置214外沿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三者重合,且投影直径不小于筒体111内腔直径,利于与筒体111内壁形成有效密封。

所述顶环形密封装置224与底环形密封装置234以及条形密封装置214为环形密封圈或者环形密封毛刷以及二者相结合;参见图12,设置顶环形密封装置224,使顶驱动盘221外缘与通道口上框面上侧筒体111内壁之间的间隙得以密封,从而阻断两通道口经由上负压腔1的空气串通通道;设置底环形密封装置234,使底载人踏盘231外缘与通道口下框面下侧筒体111内壁之间的间隙得以密封,从而阻断两通道口经由下负压腔2的空气串通通道;参见图9,图10以及图11,无论载人回转单元200旋转至任意位置,总能保证侧隔板211对角位置的其中一组侧立边不脱离通道口左右两侧的筒壁,设置条形密封装置214,使侧隔板211侧立边与筒体111筒壁之间存在的间隙得以密封,从而阻断两通道口经由该间隙形成的空气串通通道。

参见图12,所述圆筒底封板112上设置有信号开关246,踏台旋转轴242中心贯穿设置导向孔,导向孔内设置有推杆,推杆相对通孔可作活塞式运动(导向孔与推杆图中均未画出),信号开关246与plc控制柜电路连接;当载人回转单元200位于“0°停靠位”时,用脚踩踏推杆,使得信号开关246动作,plc控制柜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应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参见图13,将发明安装于洁净室内,各通道口所在侧周边,适配安装洁净室隔断300,并对洁净室吊顶301开设吊顶开口302,吊顶开口302大小利于外露洁净室旋转通道的顶部空间,以便对接风管和安装维修;安装接缝处均作密封处理以保证洁净室的密闭性;吸风管132外接至负压风机(图中未画出),进风管116外接至净化空调(图中未画出),并将信号开关246和驱动电机连线至plc控制柜;

a、启动plc控制柜运行程序,在plc程序的控制下,负压风机以及净化空调首先受控启动;参见图9,负压风机以及净化空调启动完成后驱动电机受控得电,载人回转单元200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至“0°停靠位”停靠,此时载人回转单元200完成原点回归运行;原点回归运行完成后进风阀与回风阀(图中未画出)受控开启,进风风口04对临时左净化腔4和临时右净化腔5供入洁净空气,同时临时左净化腔4和临时右净化腔5中的空气经回风风口05回风至负压腔3;洁净室旋转通道初始化完成,处于待使用状态;

b、工作人员自通道口踏上所在侧的踏台241,用脚踩踏推杆(图中未画出),通过推杆推动使得信号开关246动作,信号开关246对plc给出启动信号;参见图10以及图11,plc接收到信号开关246的启动信号后运行程序,进风阀与回风阀(图中未画出)受控关闭,进风阀与回风阀关闭后驱动电机受控得电,载人回转单元200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载人作顺时针旋转,当载人回转单元200旋转至“90°停靠位”时,驱动电机受控失电,载人回转单元200停止运行;载人回转单元200停止运行期间,进风阀与回风阀(未画出)受控开启,进风风口04供入洁净空气,回风风口05回风,置换临时左净化腔4和临时右净化腔5中的空气;

c、载人回转单元200于“90°停靠位”停留时间受控结束,进风阀与回风阀(图中未画出)受控关闭,进风阀与回风阀关闭后驱动电机受控得电,带动载人回转单元200再次作顺时针90°旋转,90°旋转到位后驱动电机受控失电,载人回转单元200停止运行,进风阀与回风阀(图中未画出)受控开启,洁净室旋转通道回归“0°停靠位”时状态;至此,两踏台241空间位置实现互换,工作人员离开踏台241走出载人回转单元200,实现此次的洁净室进出,系统再次处于待使用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