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的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5526发布日期:2021-03-02 17:3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备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的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多孔材料,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制备时,通常借用水泥砂浆搅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机。其中,对于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而言,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搅拌效率、浇筑温度等参数对材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0003]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搅拌设备的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是标准的参数,不能实时可调,而且存在搅拌效率低、料浆易飞溅、料浆浇筑温度难以控制及不能迅速浇筑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搅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搅拌设备的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是标准的参数,不能实时可调,而且存在搅拌效率低、料浆易飞溅、料浆浇筑温度难以控制及不能迅速浇筑等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搅拌设备,包括支架、搅拌罐和搅拌器;所述搅拌罐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搅拌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罐顶端的盖板上,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上料口;所述搅拌器上设有可转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位于所述搅拌罐的内腔。
[0006]
可选地,上述搅拌设备中,所述搅拌罐包括还罐体,所述多个上料口包括第一上料口、第二上料口和第三上料口;所述罐体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端,所述搅拌组件位于所述罐体的内腔。
[0007]
可选地,上述搅拌设备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主轴、框型搅拌叶和螺旋搅拌叶;所述框型搅拌叶和所述螺旋搅拌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螺旋搅拌叶位于所述框型搅拌叶之间。
[0008]
可选地,上述搅拌设备中,所述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卸料阀。
[0009]
可选地,上述搅拌设备中,还包括第一仓斗、第二仓斗和第三仓斗;所述第一仓斗与所述第一上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仓斗与所述第二上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三仓斗与所述第三上料口相连通。
[0010]
可选地,上述搅拌设备中,还包括管路,所述第一仓斗、所述第二仓斗和所述第三仓斗分别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第一上料口、所述第二上料口和所述第三上料口连接。
[0011]
可选地,上述搅拌设备中,还包括气动阀门,所述气动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上料口和所述第三仓斗之间。
[0012]
可选地,上述搅拌设备中,所述盖板上还开设有测温口。
[0013]
可选地,上述搅拌设备中,还包括上料平台,所述上料平台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
[0014]
可选地,上述搅拌设备中,还包括电气控制组件,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气控制组件与所述搅拌器通信连接。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搅拌罐用于盛装各种原料,搅拌器的搅拌组件设置在搅拌罐内,搅拌组件转动可对搅拌罐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本搅拌设备可用于实验室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在制造泡沫混凝土时,可将粉料、水和发泡剂分别通过上料口加入到搅拌罐内,并通过搅拌组件进行搅拌来完成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本搅拌设备可满足泡沫混凝土搅拌和成型的需求。
[0016]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搅拌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搅拌设备实施例中盖板处的俯视图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搅拌设备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搅拌设备实施例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
1-支架,10-电气控制组件,101-启动按钮,102-停止按钮,103
-ꢀ
急停按钮,104-调整显示器,11-调节件,2-搅拌罐,21-罐体,211-卸料阀,212-隔热材料,213-伴热带,22-盖板,220-上料口,221-第一上料口,222第二上料口,223-第三上料口,224-测温口,3-搅拌器,31
-ꢀ
搅拌组件,311-主轴,312-框型搅拌叶,313-螺旋搅拌叶,314-同步带轮,4-第一仓斗,5-第二仓斗,6-第三仓斗,7-管路,8-气动阀门,9
-ꢀ
上料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2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设备,包括支架1、搅拌罐2和搅拌器3;搅拌罐2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搅拌器3固定设置在搅拌罐2顶端的盖板22上,盖板22上开设有多个上料口220;搅拌器3上设有可转动的搅拌组件31,搅拌组件31位于搅拌罐2的内腔。
[0026]
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架1为本搅拌设备的主体支架,起到支撑作用。搅拌罐2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搅拌罐2用于盛装各种原料,盖板22为搅拌罐2的上盖,盖板22可以防止搅拌罐2内的料浆飞溅,各种原料可分别从上料口220中加入到搅拌罐2内。搅拌器3固定安装在搅拌罐2的盖板22上,搅拌器3为本搅拌设备的搅拌装置,能对搅拌罐2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即搅拌器3的搅拌组件31设置在搅拌罐 2内,搅拌组件31转动可对搅拌罐2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本搅拌设备可用于实验室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在制造泡沫混凝土时,可将粉料、水和发泡剂分别从上料口220中加入到搅拌罐2内,并通过搅拌器3的搅拌组件31进行搅
拌来完成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本搅拌设备可满足泡沫混凝土搅拌和成型的需求。
[0027]
其中,为了使本搅拌设备处于水平状态,进而安全稳定地对原料进行搅拌,支架1底部设置有调节件11,调节件11可以调节支架1的高度。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支架1通过四根支撑管与地面接触,调节件11为螺纹结构,每个支撑管底部设有一个调节件11,可以通过转动调节件11来实现高度的调节,进而保证整个装置处于水平状态,且支架1由国标矩形钢管制成,进一步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0028]
另外,搅拌器3为本搅拌设备的搅拌装置,搅拌器3可以由电机与搅拌组件31组成,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固定安装在搅拌罐2上,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组件31固定连接,来带动搅拌组件31转动,搅拌组件31的结构可选性很多,搅拌组件31可以为螺杆式结构、板式结构或螺旋桨式结构等。
[0029]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22上开设有多个上料口220,上料口220便于将原料加入罐体21内,盖板22上开设上料口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加入搅拌原料的种类而定。当本搅拌设备用于实验室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时,上料口220的个数为三个,三个上料口220分别用于添加粉料、水和发泡剂。
[0030]
为了使各原料更稳定地在搅拌罐2内搅拌,同时防止搅拌过程中搅拌罐2内气量损失,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搅拌罐2还包括罐体21,多个上料口220包括第一上料口221、第二上料口222和第三上料口223;罐体21与支架1固定连接,盖板 22固定设置在罐体21的顶端,搅拌组件31位于罐体21的内腔。罐体 21用于盛放各种原料,盖板22设置在罐体21的顶端,原料可分别通过第一上料口221、第二上料口222和第三上料口223加入到罐体21 中,搅拌组件31位于罐体21内,盖板22不仅可以防止罐体21内的料浆飞溅而且能减小搅拌过程中罐体21内的气量损失。其中,为了进一步减小罐体21内气量损失,盖板22通过密封圈固定安装在罐体21 的顶端。另外,为了便于将搅拌完成的料浆排出,罐体21的底端设置有卸料阀211,同时,为了减小罐体21内气量损失,卸料阀211通过密封圈安装在罐体21的底端。当本搅拌设备用于实验室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制备时,粉料、水和发泡剂分别通过第一上料口221、第二上料口222和第三上料口223加入到罐体21中,且卸料阀211能够快速完成料浆的浇筑。
[0031]
其中,为了确保本搅拌设备工作过程中罐体21内部料浆的温度保持稳定,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罐体21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填充有隔热材料212和伴热带213,可保证在搅拌过程中罐体内部料浆的温度保持稳定。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罐体 21的材质为304不锈钢,可防止罐体21被浆体腐蚀;隔热材料212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伴热带213由热电偶和温控器控制。
[0032]
为了便于测量罐体21内的温度,进而对罐体2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盖板22上还开设有测温口224。温度测量装置可通过测温口224伸入罐体21内,来测定料浆温度,便于实时控制料浆的温度。其中,测温口224处的材质为pvc 塑料。
[0033]
为了使罐体21内的原料得到充分搅拌,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搅拌组件31包括主轴311、框型搅拌叶312 和螺旋搅拌叶313;框型搅拌叶312和螺旋搅拌叶313固定设置在主轴 311上,且螺旋搅拌叶313位于框型搅拌叶312之间。主轴311转动可带动框型搅拌叶312和螺旋搅拌叶313转动。搅拌组件31设置在罐体 21的中间位置,框
型搅拌叶312为框型结构,螺旋搅拌叶313个数为多个,每个螺旋搅拌叶313中叶片的个数也为多个,多个叶片均匀分布在主轴311的周围,且位于框型搅拌叶312之间。框型搅拌叶312 和螺旋搅拌叶313配合使用可大幅提高搅拌过程中浆体的均匀性,提高搅拌效率。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框型搅拌叶312由两个框架组成,螺旋搅拌叶313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螺旋搅拌叶313分别位于两个框架中,其中,每个螺旋搅拌叶313 中有两个叶片组成。另外,主轴311的一端固定有同步带轮314,电机通过皮带与同步带轮314连接来带动主轴311转动,进而使框型搅拌叶312和螺旋搅拌叶313转动来搅拌料浆。
[0034]
为了便于将原料加入罐体21内,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仓斗4、第二仓斗5和第三仓斗6;第一仓斗4与第一上料口221相连通,第二仓斗5与第二上料口222相连通,第三仓斗6与第三上料口223相连通。第一仓斗4、第二仓斗5和第三仓斗6为漏斗形结构,有助于原料的加入,同时可以防止原料掉落到搅拌设备外。这里第一仓斗4、第二仓斗5和第三仓斗6可以分别放置在第一上料口221、第二上料口222和第三上料口223中,也可以固定在第一上料口221、第二上料口222和第三上料口223上。其中,为了使第一仓斗4、第二仓斗5和第三仓斗6稳固地安装在盖板22上,同时保证搅拌过程的连续性,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管路7,第一仓斗4、第二仓斗5和第三仓斗6分别通过管路7与第一上料口221、第二上料口222和第三上料口223连接。管路 7的两端分别与仓斗和上料口固定连接,这样使第一仓斗4、第二仓斗 5和第三仓斗6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上料口221、第二上料口222和第三上料口223上。另外,为了防止粉料的堆积和管道被腐蚀,第一仓斗4、第二仓斗5、第三仓斗6和管路7的材质均为pvc塑料。
[0035]
为了控制原料的加入量,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动阀门8,气动阀门8设置在第三上料口223和第三仓斗 6之间。当本搅拌设备用于实验室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制备时,第三上料口223用于加入发泡剂,通过在第三上料口223和第三仓斗6之间安装气动阀门8,可确保发泡剂迅速加入。
[0036]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向搅拌罐2内添加原料,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料平台9,上料平台9设置在支架1的一侧。上料平台9设置有多级台阶,类似于楼梯结构,上料平台9放置在支架1的一侧。为了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上料平台9底部安装有万向滚轮和锁定装置,万向滚轮方便移动上料平台9,锁定装置可将上料平台9进行固定,确保上料平台9安全使用。
[0037]
为了更好地控制搅拌设备工作,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电气控制组件10,电气控制组件10固定设置在支架1 上,电气控制组件10与搅拌器3通信连接。电气控制组件10为本搅拌设备的控制系统,其与搅拌器3的连接通信连接,可控制搅拌器3 工作。电气控制组件10中设置有启动按钮101、停止按钮102、急停按钮103和调整显示器104,通过这些按钮可准确地控制搅拌工艺。其中,调整显示器104内设定有特定的程序,可调节搅拌器3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调整显示器104为一体机或其他计算设备,其可视化和可操作性强。另外,电气控制组件10采用低压控制高压的形式,保证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搅拌设备工作时,控制电路为24v,搅拌器3的电机为380v。
[0038]
下面以本搅拌设备用于实验室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的制备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设备的使用过程。
[0039]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使用本搅拌设备时,首先,根据泡沫混凝土的制备要求,通过
电气控制组件10调节搅拌器3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然后,将粉料、水和发泡剂分别通过第一仓斗4、第二仓斗5和第三仓斗6加入到罐体21中,随后按下启动按钮101,使搅拌器3开始工作,此时电机通过同步带轮314带动主轴311转动,同时框型搅拌叶312和螺旋搅拌叶313开始转动来对原料进行搅拌,框型搅拌叶 312和螺旋搅拌叶313配合使用可大幅提高搅拌过程中浆体的均匀性,提高搅拌效率,待搅拌完成后按下停止按钮102,使搅拌器3停止工作。最后,开启卸料阀211将料浆排出,来使料浆快速完成浇筑。本搅拌设备可满足泡沫混凝土搅拌和成型的需求。
[0040]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设备中,搅拌罐2用于盛装各种原料,搅拌器3的搅拌组件31设置在搅拌罐2内,搅拌组件 31转动可对搅拌罐2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本搅拌设备可用于实验室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在制造泡沫混凝土时,可将粉料、水和发泡剂分别通过上料口220加入到搅拌罐2内,并通过搅拌组件31进行搅拌来完成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本搅拌设备可满足泡沫混凝土搅拌和成型的需求。
[0041]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