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3631发布日期:2021-06-01 23:5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使用到施工平台,建筑施工平台是提供给建筑工人进行建筑操作的平台,建筑工人通常利用建筑施工平台完成建筑的建造,而传统的建筑施工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会因为结构的摩擦产生剧烈噪音,容易造成噪音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音棉,所述调节箱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移动槽与支撑杆之间的夹缝中插接有橡胶垫,两个所述支撑杆的正面均开设有齿牙,所述调节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齿牙相啮合的齿轮,所述转动轴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调节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且主动轮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调节箱的上方设有站台,所述站台底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的顶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站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护栏,所示护栏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顶棚,通过设置护栏和防护顶棚,护栏可对站台上施工者进行横向保护,防护顶棚可避免高空坠物砸伤站台上施工者。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调节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爬梯,所述站台底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通过设置减震垫,将站台经减震垫接触调节箱的顶面,避免站台落下后砸到调节箱的顶面产生噪音。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底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通过设置滚轮和推杆,可经滚轮和推杆对底板进行移动,提升底板的移动性。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板的内部固定镶嵌有两组相对称的螺母,每个所述螺母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每个所述螺杆的底面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每个所述螺杆外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把,通过设置螺母、螺杆和支撑块,将螺杆在螺母的内部旋转移动,并使螺杆带动支撑块接触地面,提升底板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撑杆相适配的通孔,且支撑杆位于通孔的内部,通过设置限位块,将支撑杆在限位块内通孔中滑动,对支撑杆的移动进行导向限位。

进一步改进为,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导向槽,每个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的底面均与调节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每个导向槽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位于连接板的下方,通过设置连接板、导向槽、导向杆和弹簧,将连接板跟随支撑杆经导向槽在导向杆上滑动,并使连接板落下后弹簧对连接板进行支撑,提升站台落下时的稳定性。

一、该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通过设置电机、主动轮、齿轮、转动轴、齿轮、齿牙、橡胶垫、调节箱,将电机的输出转轴经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使齿轮与齿牙啮合带动支撑杆进行升降移动,经橡胶垫、调节箱和吸音棉对站台升降移动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弱化,避免了传统的建筑施工平台会扩散在升降过程中产生的剧烈噪音,造成噪音污染的情况。

二、该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通过设置护栏和防护顶棚,护栏可对站台上施工者进行横向保护,防护顶棚可避免高空坠物砸伤站台上施工者,通过设置减震垫,将站台经减震垫接触调节箱的顶面,避免站台落下后砸到调节箱的顶面产生噪音,通过设置滚轮和推杆,可经滚轮和推杆对底板进行移动,提升底板的移动性,通过设置螺母、螺杆和支撑块,将螺杆在螺母的内部旋转移动,并使螺杆带动支撑块接触地面,提升底板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块,将支撑杆在限位块内通孔中滑动,对支撑杆的移动进行导向限位,通过设置连接板、导向槽、导向杆和弹簧,将连接板跟随支撑杆经导向槽在导向杆上滑动,并使连接板落下后弹簧对连接板进行支撑,提升站台落下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箱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箱的主视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

图中标号表示为,1、底板;2、滚轮;3、推杆;4、螺母;5、螺杆;6、支撑块;7、转把;8、调节箱;9、移动槽;10、橡胶垫;11、吸音棉;12、支撑杆;13、齿牙;14、限位块;15、转动轴;16、齿轮;17、电机;18、主动轮;19、从动轮;20、站台;21、护栏;22、防护顶棚;23、连接板;24、导向槽;25、导向杆;26、弹簧;27、爬梯;28、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板(1),底板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2,底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3,通过设置滚轮2和推杆3,可经滚轮2和推杆3对底板1进行移动,提升底板1的移动性,底板1的内部固定镶嵌有两组相对称的螺母4,每个螺母4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5,每个螺杆5的底面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6,每个螺杆5外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把7,通过设置螺母4、螺杆5和支撑块6,将螺杆5在螺母4的内部旋转移动,并使螺杆5带动支撑块6接触地面,提升底板1使用时的稳定性。

底板1顶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调节箱8,调节箱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音棉11,调节箱8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移动槽9,两个移动槽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2,移动槽9与支撑杆12之间的夹缝中插接有橡胶垫10,两个支撑杆12的正面均开设有齿牙13,调节箱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5,转动轴15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齿牙13相啮合的齿轮16,转动轴15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9,调节箱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7,本实用新型电机17使用5ik90gn-yf正反转电机,电机17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8,且主动轮18与从动轮19传动连接,调节箱8的上方设有站台20,站台20底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12的顶面固定连接,站台2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护栏21,所示护栏2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顶棚22,通过设置护栏21和防护顶棚22,护栏21可对站台20上施工者进行横向保护,防护顶棚22可避免高空坠物砸伤站台20上施工者,调节箱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爬梯27,站台20底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28,通过设置减震垫28,将站台20经减震垫28接触调节箱8的顶面,避免站台20落下后砸到调节箱8的顶面产生噪音。

底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14,两个限位块14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撑杆12相适配的通孔,且支撑杆12位于通孔的内部,通过设置限位块14,将支撑杆12在限位块14内通孔中滑动,对支撑杆12的移动进行导向限位,两个支撑杆1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两个连接板23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导向槽24,每个导向槽2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25,每个导向杆25的底面均与调节箱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每个导向槽24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26,且弹簧26位于连接板23的下方,通过设置连接板23、导向槽24、导向杆25和弹簧26,将连接板23跟随支撑杆12经导向槽24在导向杆25上滑动,并使连接板23落下后弹簧26对连接板23进行支撑,提升站台20落下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将电机17与外部电源电连接,首先施工员经转把7带动螺杆5在螺母4内旋转移动,并将支撑块6的底面与地面相接触,然后施工员经爬梯27攀爬至站台20的上方,随后启动电机17顺时针旋转,经电机17的输出转轴带动主动轮18转动,并使主动轮18经从动轮19带动转动轴15旋转,从而使齿轮16与齿牙13相啮合,进而使支撑杆12在限位块14内向上移动,并使支撑杆12贯穿橡胶垫10的内部后带动站台20上升,同时支撑杆12带动连接板23经导向槽24在导向杆25上滑动,然后经站台20将施工员上升至合适高度,经橡胶垫10、调节箱8和吸音棉11对站台20升降移动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弱化,避免了传统的建筑施工平台会扩散在升降过程中产生的剧烈噪音,造成噪音污染的情况,护栏21可对站台20上施工者进行横向保护,防护顶棚22可避免高空坠物砸伤站台20上施工者,施工完毕后,启动电机17逆时针旋转,经电机17的输出转轴带动主动轮18转动,并使主动轮18经从动轮19带动转动轴15旋转,从而使齿轮16与齿牙13相啮合,进而使支撑杆12在限位块14内向下移动,然后将站台20上减震垫28接触至调节箱8的顶面,避免站台20落下后砸到调节箱8的顶面产生噪音,并使弹簧26对连接板23进行支撑,提升站台20落下时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