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砖的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3958发布日期:2021-09-11 00:1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火砖的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火砖的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耐火砖简称火砖。用耐火黏土或其他耐火原料烧制成的耐火材料。淡黄色或带褐色。主要用于砌冶炼炉,能耐1580℃—1770℃的高温,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耐火材料。按制备工艺方法来划分可分为烧成砖、不烧砖、电熔砖(熔铸砖)、耐火隔热砖;按形状和尺寸可分为标准型砖、普通砖、特异型砖等。可用作建筑窑炉和各种热工设备的高温建筑材料和结构材料,并在高温下能经受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和机械作用。例如耐火粘土砖、高铝砖、硅砖、镁砖等。
3.耐火砖加工完成后通常需要浇水进行养护,每天浇水2

4次即可,通常通过人工通过水管进行浇水,自动化程度较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火砖的养护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火砖的养护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滑轨1、滑动设于滑轨1上的隧道式喷淋室2、用于驱动隧道式喷淋室2前后来回滑动的驱动结构、隧道式喷淋室2内设置的多个喷头3、隧道式喷淋室2顶部的储水罐4和地面上且用于为储水罐4加水的补水管5,所述隧道式喷淋室2沿前后向设置且其前后侧敞口,所述滑轨1由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条轨道构成,地面上沿前后向设有安装轨道的凹槽6,所述隧道式喷淋室2的前后侧壁的下端位于凹槽6中且滑动设于对应的轨道上,两条凹槽6之间前后并排设有多个堆放工位,所述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侧或右侧与地面之间设有喷淋触发定位结构7,所述喷头3通过带喷淋电控阀和喷淋泵的管路与储水罐4连接;所述堆放工位的大小与隧道式喷淋室2的大小配合,所述隧道式喷淋室2至需要喷淋的堆放工位时,此时,对应的喷淋触发定位结构7被触发使喷头3喷淋,该堆放工位上的耐火砖8全部位于隧道式喷淋室2内。
6.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隧道式喷淋室2为倒u形结构,其内顶部与左右侧壁均设有喷头3,其底部通过轨道轮滑动设于对应的轨道上。
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右侧壁上设有透明的可视窗。
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结构包括同步驱动的两个驱动单元,两个驱动单元分别位于两条凹槽6中且分别与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右侧壁的下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为拉索驱动结构。
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补水管5处与隧道式喷淋室2之间设有补水触发定位结构或限位结构,所述储水罐4的顶部设有补水口9;所述补水管5设于滑轨1的前端或后端,其位于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侧或右侧,其顶端向下弯折,其上设有补水电控阀;所述隧道式喷淋室2位于补水管5处时,所述隧道式喷淋室2停止运动,此时,所述补水口9位于补水
管5顶端的正下方,开启补水电控阀对储水罐4进行补水。
1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凹槽6为矩形槽且其一端通过沟渠或管路与集水槽连通,所述轨道的顶部较地面低,所述集水槽较凹槽6低。
11.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隧道式喷淋室2的前后两侧设有能向上收起的门帘。
1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条凹槽6之间由前至后依次绘制有多个矩形框10;所述矩形框10沿前后向设置且其大小与隧道式喷淋室2的大小配合,每个矩形框10对应一个堆放工位。
13.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喷淋触发定位结构7包括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侧或右侧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及对应每个堆放工位且与位置传感器配合的两个触发块,所述触发块设于隧道式喷淋室2左侧或右侧的地面上,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位于隧道式喷淋室2的前后两端,两个触发块分别对应矩形框10的前后两端。
1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隧道式喷淋室2的长度为2

5m,其宽度为1.0

2.5m,其高度为1.5

2.5m。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火砖的养护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人工按键控制)地对堆码的耐火砖进行喷水,喷水可收集也不会乱溅,同时喷淋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的养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的养护装置的俯视图。
18.图中:1滑轨、2隧道式喷淋室、3喷头、4储水罐、5补水管、6凹槽、7喷淋触发定位结构、8耐火砖、9补水口、10矩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0.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火砖的养护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滑轨1(水平设于地面上)、滑动设于滑轨1上的隧道式喷淋室2(隧道式结构,能将堆放的耐火砖完全包覆并均匀喷淋)、用于驱动隧道式喷淋室2前后来回滑动的驱动结构、隧道式喷淋室2内设置的多个喷头3(均匀分布,朝向耐火砖8)、隧道式喷淋室2顶部的储水罐4(用于储水)和地面上且用于为储水罐4加水的补水管5等。其中,隧道式喷淋室2沿前后向设置且其前后侧敞口,滑轨1由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条轨道(沿前后向设置)构成,地面上沿前后向设有安装轨道的凹槽6(不能太宽,太宽会加大堆码的难度),隧道式喷淋室2的前后侧壁的下端位于凹槽6中且滑动设于对应的轨道上,两条凹槽6之间前后并排设有多个堆放工位,耐火砖8均按要求堆码在堆放工位上。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侧或右侧与地面之间设有喷淋触发定位结构7,喷头3通过带喷淋电控阀和喷淋泵的管路与储水罐4连接。堆放工位的大小与隧道式喷淋室2的(横截面)大小配合,隧道式喷淋室2至需要喷淋的堆放工位(人工控制或自动化控制)时,此时,隧道式喷淋室2停止或不停止,对应的喷淋触发定位结构7
被触发使喷头3喷淋(喷淋电控阀和喷淋泵手动或自动化开启),该堆放工位上的耐火砖8全部位于隧道式喷淋室2内。
21.具体地,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隧道式喷淋室2为倒u形结构,其内顶部与左右侧壁均设有喷头3以提升喷淋效果,其底部通过轨道轮(沿左右向设置,至少有四个)滑动设于对应的轨道上。
2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右侧壁上设有透明的可视窗用于观察喷淋情况。
23.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结构包括同步驱动的两个驱动单元,两个驱动单元分别位于两条凹槽6中以便于转移耐火砖8且分别与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右侧壁的下部连接,驱动单元为拉索驱动结构(包括两个驱动轮(一个主动轮和一个被动轮,分别位于轨道的前后两端)及绕于两个驱动轮上的拉索(与隧道式喷淋室2形成闭环)等,与常规技术一致)。当然,驱动结构也可直接驱动轨道轮旋转以实现驱动隧道式喷淋室2前后往复运动。
2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补水管5处与隧道式喷淋室2之间设有补水触发定位结构(触发停止运动,进一步可以触发补水电控阀开启,具体可以为位置传感器)或限位结构,储水罐4的顶部设有补水口9(其上可设置盖,长期不用时,将补水口盖上)。补水管5设于滑轨1的前端或后端,其位于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侧或右侧,其顶端向下弯折(弧形弯折),其上设有补水电控阀。隧道式喷淋室2位于补水管5处时,隧道式喷淋室2停止运动(人工控制或自动停止),此时,补水口9位于补水管5顶端的正下方,开启补水电控阀(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对储水罐4进行补水。
2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凹槽6为矩形槽且其一端通过沟渠或管路与集水槽连通,轨道的顶部较地面低以便于转运耐火砖8,集水槽较凹槽6低用于收集雨水和喷淋水。沟渠可将喷淋水收集。
2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隧道式喷淋室2的前后两侧设有能向上收起的门帘(隧道式喷淋室2运动时收起)。具体地,门帘为软布帘,隧道式喷淋室2的顶部沿左右向设有能卷起门帘的卷轴。喷淋时可将门帘放下(人工,也可不放下),不喷淋时,门帘放下,隧道式喷淋室2可作为储物室使用。
27.进一步地,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条凹槽6之间由前至后依次绘制有多个矩形框10。矩形框10沿前后向设置且其大小与隧道式喷淋室2(横截面)的大小配合,每个矩形框10对应一个堆放工位。滑轨1的前后端设置或不设置(优选)矩形框10(堆放工位)。工人最好以一定顺序在各矩形框10上堆码耐火砖8以减少控制难度。
28.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喷淋触发定位结构7包括隧道式喷淋室2的左侧或右侧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及对应每个堆放工位且与位置传感器配合的两个触发块,触发块设于隧道式喷淋室2左侧或右侧的地面上,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位于隧道式喷淋室2的前后两端,两个触发块分别对应矩形框10的前后两端。两个触发块与两个位置传感器配合,结合隧道式喷淋室2的运动方向,控制喷头3的开启与关闭。
2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隧道式喷淋室2的长度为2

5m,其宽度为1.0

2.5m,其高度为1.5

2.5m。隧道式喷淋室2不能太大,太大不能将堆码的耐火砖8浇透,也不便于堆码耐火砖8。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