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坪一体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30177发布日期:2021-06-11 21:4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地坪一体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地坪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地坪一体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坪施工,通常是用混凝土结合钢筋或者钢筋网施工,配合人工找平,施工效率较低,钢筋绑扎工艺繁琐,施工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工人的熟练程度以及责任心,对工人的要求也较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1608362a)在2020年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地坪找平层的防空鼓防开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铣刨地面;分仓支模;钢纤维混凝土制备;钢纤维混凝土进场;钢纤维混凝土浇注;激光整平机摊铺钢纤维混凝土;金刚砂施工及磨面收光;混凝土养护;切缝填缝;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施工;通过该发明工艺,使地面平整度高,叉车运行平稳,该施工工艺中运用了钢纤维混凝土,能够改善施工工艺;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钢纤维是不受控制的,其随机乱向分布在地坪混凝土中,比如竖向排布的钢纤维与裂缝面平行的钢纤维,不能充分发挥桥联裂缝的作用,从而对材料抗裂性、抗弯强度没有提升作用,降低了钢纤维对材料的增强作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1216242a)在2020年公开了一种制备单向定向钢纤维混凝土的平板磁场定向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条形磁铁同极对齐并列固定组合而成的平板,通过平板磁场定向排布钢纤维;但是这种定性钢纤维的制备还是停留在试验模拟的环境中,在实际大面积地坪施工时,并不方便使用,因为实际施工中还需要在现场进行找平、压实等操作,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不会逐一的去完成这些步骤;而且该发明中的钢纤维尺寸和类型单一,不能很好的应对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坪一体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地坪一体化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夯实层、基层、薄膜层、钢纤维混凝土层和面层;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中混合掺有长钢纤维和短钢纤维,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均包含磁性钢纤维。

本地坪结构简单,易于铺设,通过钢纤维混凝土层的设置,取消了钢筋网、植筋等部件和操作的设置,简化了施工过程,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够避免钢筋贴地失去抗裂效果。

通过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的设置,提高了地坪的抗裂性能及耐久性;混凝土是一个多相非匀质材料,在混凝土内部存在很多细小微小的裂缝;如果有钢纤维跨越在裂缝的两端,起到“桥接”的作用,那么钢纤维就可以代替开裂的混凝土传递应力从而延缓、阻止了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钢筋的锈蚀导致混凝土保护层的被胀裂,进而使混凝土结构劣化破坏,钢纤维的存在可以减少裂缝的宽度与裂缝的产生,增加裂缝曲折度,从而增加了侵蚀性离子到达钢筋表面的难度;将长钢纤维和短钢纤维混合使用,能够应对多种类型的裂纹,较长的纤维能够从整体上形成较好的连接强度,短的纤维能够对初生的小裂纹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中包含磁性钢纤维的作用,一方面在铺设的过程中,通过外部磁场和磁力的控制,能够影响表层混凝土中钢纤维的分布,使钢纤维具有较好的方向性,比如表层的短钢纤维在磁力作用下,能够保持横向分布,能够较好的抑制表层裂缝的产生和扩散,避免竖向的或者与裂缝相平行的无用钢纤维的分布;而所述长钢纤维在磁力的作用下,会形成倾斜的分布,比如长钢纤维的一端远离所述面层,该端收到磁力的影响较小,基本不移动,而靠近所述面层的一端则会在磁力作用下发生移动,这样就可以形成厚度方向倾斜的长钢纤维,在整体上提高连接强度,也能够阻止贯穿式的裂纹,从而有效抑制地坪表面剥落和通缝。

另一方面非磁性的钢纤维不会是铁纤维,一般弱磁或者无磁的钢纤维本身也具备较好的抗腐蚀能力,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会生锈,这样也能够延长地坪的使用寿命和减少地坪开裂的几率。

采用本钢纤维混凝土层的地坪减少了施工缝和接缝处散裂,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不仅可以加固接缝的缝边,也避免了钢筋地坪切缝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简单有效。

另外,具有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的地坪不需要保护层,更薄,更经济,同时可避免地坪锚固问题,比如安装高架货柜时,锚栓与钢纤维地坪结合紧密坚固;而且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具有较好的方向性,掌握好间距后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开固定锚栓,减少连接固定时的干涉。

具有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的地坪配合激光整平机施工不需要泵送,大面积一仓浇注平整度佳,本钢纤维混凝土的塌落度不需要那么大,有利于地面的收光整平;采用直卸浇筑,不需要绑扎钢筋,节省工期,降低造价,施工便利性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的掺入比例为0.25~0.4:0.6~0.75,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的总掺入量为10~20kg/m3,所述磁性钢纤维占比不少于60%。

进一步的,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采用c30混凝土,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厚度为100~140mm。

采用这种配比的钢纤维混凝土层,结构均匀、表面平整,均布载荷在50kn/m2以上,叉车动载荷也较高,载重3tons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素土夯实层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所述基层为水泥砂浆层,所述基层与所述素土夯实层的厚度比为0.9~1.1:1。厚度设置合理,在具有较好的底部支撑的同时,也能够减少施工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层为铺设的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1~0.2mm;所述面层为耐磨涂层、固化涂层或者环氧树脂涂层、聚氨酯涂层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具有上述的地坪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夯实素土形成所述素土夯实层,在所述素土夯实层上铺设所述基层,待所述基层凝固成型后铺设所述薄膜层;通过激光整平机配合浇筑设备完成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的铺设,在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铺设过程中,所述激光整平机自动完成找平并刮平钢纤维混凝土,并通过所述激光整平机同步进行振实、磁选步骤;待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养护完成后铺设所述面层。

在铺设施工过程中,找平、振实、磁力调整同步进行,一体化程度高,在保证平整度、混凝土紧实度和钢纤维定向性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这样形成的钢纤维方向性非常好,一直到混凝土凝固定性后也保持磁选后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整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刮板组件和振动板组件,所述刮板组件上方两侧分别通过立杆连接有激光接收器;所述刮板组件和所述振动板组件之间至少设有一组间距调整组件和多种导向组件,所述间距调整组件和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刮板组件、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减振组件连接所述振动板组件;所述刮板组件和所述振动板组件上方还连接有牵引支架,所述振动板组件的内部间隔的设有若干振动电机和电磁铁。

本激光整平机通过所述第一减振组件的设置,能够减少振动板组件振动时振动的横向传递,减少对所述刮板组件的影响,所述刮板组件能够保持较稳定的状态进行找平和刮板,整平效果更好,而且能够较低施工噪音,改善施工环境;所述间距调整组件的设置能够适当调整所述刮板组件和所述振动板组件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位置的施工要求,灵活性更高;所述导向组件能够辅助所述间距调整组件,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和方向性;多个所述振动电机的设置振动的效果更好、振实的也更加均匀,所述电磁铁在通电后能够产生磁场和磁力,从而引导所述磁性钢纤维进行方向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间距调整组件为伸缩杆或者电动推杆,所述导向组件分别为导向杆,所述间距调整组件和所述导向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所述第一减振组件包括一对减振安装板,一个所述减振安装板螺接固定在所述振动板组件上,另一个螺接所述连接法兰;一对所述减振安装板相向的面上一一对应的设有橡胶座,每对所述橡胶座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所述间距调整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一减振组件的外周还分别安装有可拆卸的防护罩。

通过所述连接法兰、减振安装板的设置,便于部件之间的螺接和拆卸,所述橡胶座和所述弹簧的设置能够形成较好的减振和连接作用,在保持同步运动的同时也能够减振降噪;所述防护罩的设置能够保护这些部件,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时,能够避免混凝土溅射到这些部件上,造成不利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板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振动框和盖板,所述振动框和所述盖板的同侧连接所述第一减振组件,所述盖板的上方连接所述牵引支架;所述振动框为条形,所述振动框内等间距的依次间隔的设置有所述振动电机和电磁铁,所述振动电机为线性马达并分别螺接固定在所述振动框内,所述振动框内在所述线性马达的两侧分别设有卡合凹槽,所述卡合凹槽内设置所述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线性马达分别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盖板的内侧还覆盖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为粘贴在所述盖板内侧的消音棉。

将电磁铁和振动电机交替间隔设置,能够让整个振实面的振实效果和磁场分布更好,采用线性马达进行振动,噪音更小、振动方向容易控制,具有线性效果;而且所述线性马达的振动也能够辅助所述磁性钢纤维的移动,在振动的环境下,所述磁性钢纤维更易于运动调整方向。所述电磁铁也可以配合电磁线圈使用。

所述卡合凹槽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安装固定所述电磁铁,另一方也能够减低该处的板厚,让所述电磁铁更接近混凝土中的磁性钢纤维,有利于磁性方向的引导;在所述盖板的内侧设置消音棉能够明显减低振动产生的噪音,改善现场施工的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支架包括主牵引杆,所述主牵引杆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刮板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振动板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上部设有一截橡胶柱,所述橡胶柱的外圆周设有螺旋凹槽或者螺旋筋,所述螺旋凹槽或者所述螺旋筋内嵌设有减振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主牵引杆之间还设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垫片。

所述主牵引杆可以连接牵引车辆;所述橡胶柱和减振弹簧以及所述橡胶垫片的设置,也能够减低振动的传递,减少振动向主牵引杆和牵引车辆方向传递,所述斜拉杆能够提升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为伸缩杆,当所述第一伸缩杆伸缩时能够稍微上下调整所述刮板组件的高低位置,比如临时不需要刮时,可以整体升起所述刮板组件,有利于所述刮板组件与所述振动板组件之间是弹簧连接的,弹簧也能够稍微的轴向弯曲,从而不影响所述振动板组件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地坪结构简单,易于铺设,通过钢纤维混凝土层的设置,取消了钢筋网、植筋等部件和操作的设置,简化了施工过程,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够避免钢筋贴地失去抗裂效果;2、通过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的设置,提高了地坪的抗裂性能及耐久性;钢纤维的存在可以减少裂缝的宽度与裂缝的产生,增加裂缝曲折度,从而增加了侵蚀性离子到达钢筋表面的难度;3、将长钢纤维和短钢纤维混合使用,能够应对多种类型的裂纹,较长的纤维能够从整体上形成较好的连接强度,短的纤维能够对初生的小裂纹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磁性钢纤维的设置,能够影响表层混凝土中钢纤维的分布,使钢纤维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能够较好的抑制表层裂缝的产生和扩散,避免竖向的或者与裂缝相平行的无用钢纤维的分布;从而有效抑制地坪表面剥落和通缝;5、采用本钢纤维混凝土层的地坪减少了施工缝和接缝处散裂,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不仅可以加固接缝的缝边,也避免了钢筋地坪切缝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6、具有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的地坪不需要保护层,更薄,更经济,同时可避免地坪锚固问题,配合激光整平机施工不需要泵送,大面积一仓浇注平整度佳,采用直卸浇筑,不需要绑扎钢筋,节省工期,降低造价,施工便利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坪一体化结构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地坪一体化结构施工用的激光整平机简图;

图3为本发明地坪一体化结构施工用的刮板组件和振动板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地坪一体化结构施工用的减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地坪一体化结构施工用的振动板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地坪一体化结构施工用的牵引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橡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素土夯实层;2、基层;3、薄膜层;4、钢纤维混凝土层;5、面层;6、钢纤维;7、刮板组件;8、振动板组件;801、振动框;802、盖板;803、卡合凹槽;804、消音棉;9、第一减振组件;901、减振安装板;902、橡胶座;903、弹簧;904、法兰边;10、间距调整组件;11、导向组件;12、立杆;13、激光接收器;14、牵引支架;1401、主牵引杆;1402、第一连接杆;1403、第二连接杆;1404、斜拉杆;1405、橡胶垫片;15、连接法兰;16、振动电机;17、电磁铁;18、橡胶柱;19、螺旋筋;20、减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地坪一体化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夯实层1、基层2、薄膜层3、钢纤维混凝土层4和面层5;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4中混合掺有钢纤维6,所述钢纤维6包括长钢纤维和短钢纤维,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均包含磁性钢纤维。

本地坪结构简单,易于铺设,通过钢纤维混凝土层的设置,取消了钢筋网、植筋等部件和操作的设置,简化了施工过程,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够避免钢筋贴地失去抗裂效果。

通过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4的设置,提高了地坪的抗裂性能及耐久性;混凝土是一个多相非匀质材料,在混凝土内部存在很多细小微小的裂缝;如果有钢纤维6跨越在裂缝的两端,起到“桥接”的作用,那么钢纤维6就可以代替开裂的混凝土传递应力从而延缓、阻止了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钢筋的锈蚀导致混凝土保护层的被胀裂,进而使混凝土结构劣化破坏,钢纤维6的存在可以减少裂缝的宽度与裂缝的产生,增加裂缝曲折度,从而增加了侵蚀性离子到达钢筋表面的难度;将长钢纤维和短钢纤维混合使用,能够应对多种类型的裂纹,较长的纤维能够从整体上形成较好的连接强度,短的纤维能够对初生的小裂纹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中包含磁性钢纤维的作用,一方面在铺设的过程中,通过外部磁场和磁力的控制,能够影响表层混凝土中钢纤维的分布,使钢纤维具有较好的方向性,比如表层的短钢纤维在磁力作用下,能够保持横向分布,能够较好的抑制表层裂缝的产生和扩散,避免竖向的或者与裂缝相平行的无用钢纤维的分布;而所述长钢纤维在磁力的作用下,会形成倾斜的分布,比如长钢纤维的一端远离所述面层,该端收到磁力的影响较小,基本不移动,而靠近所述面层的一端则会在磁力作用下发生移动,这样就可以形成厚度方向倾斜的长钢纤维,在整体上提高连接强度,也能够阻止贯穿式的裂纹,从而有效抑制地坪表面剥落和通缝。

另一方面非磁性的钢纤维不会是铁纤维,一般弱磁或者无磁的钢纤维本身也具备较好的抗腐蚀能力,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会生锈,这样也能够延长地坪的使用寿命和减少地坪开裂的几率。

采用本钢纤维混凝土层4的地坪减少了施工缝和接缝处散裂,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不仅可以加固接缝的缝边,也避免了钢筋地坪切缝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简单有效。

另外,具有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4的地坪不需要保护层,更薄,更经济,同时可避免地坪锚固问题,比如安装高架货柜时,锚栓与钢纤维地坪结合紧密坚固;而且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具有较好的方向性,掌握好间距后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开固定锚栓,减少连接固定时的干涉。

具有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4的地坪配合激光整平机施工不需要泵送,大面积一仓浇注平整度佳,本钢纤维混凝土的塌落度不需要那么大,有利于地面的收光整平;采用直卸浇筑,不需要绑扎钢筋,节省工期,降低造价,施工便利性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的掺入比例为0.3:0.7,所述长钢纤维和所述短钢纤维的总掺入量为16kg/m3,所述磁性钢纤维占比为75%。

进一步的,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采用c30混凝土,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厚度为140mm。

采用这种配比的钢纤维混凝土层,结构均匀、表面平整,均布载荷为65kn/m2左右,叉车动载荷也较高,载重3tons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素土夯实层1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所述基层2为水泥砂浆层,所述基层2与所述素土夯实层1的厚度比为0.9:1。厚度设置合理,在具有较好的底部支撑的同时,也能够减少施工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层3为铺设的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15mm;所述面层为环氧树脂涂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一中钢纤维混凝土层的铺设方法和铺设设备。

结合图2所示,一种地坪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夯实素土形成所述素土夯实层1,在所述素土夯实层1上铺设所述基层2,待所述基层2凝固成型后铺设所述薄膜层3;通过激光整平机配合浇筑设备完成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4的铺设,在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4铺设过程中,所述激光整平机自动完成找平并刮平钢纤维混凝土,并通过所述激光整平机同步进行振实、磁选步骤;待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养护完成后铺设所述面层。

在铺设施工过程中,找平、振实、磁力调整同步进行,一体化程度高,在保证平整度、混凝土紧实度和钢纤维定向性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这样形成的钢纤维方向性非常好,一直到混凝土凝固定性后也保持磁选后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整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刮板组件7和振动板组件8,所述刮板组件7上方两侧分别通过立杆12连接有激光接收器13;所述刮板组件7和所述振动板组件8之间设有一组间距调整组件10和多种导向组件11,所述间距调整组件10和所述导向组件11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刮板组件7、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减振组件9连接所述振动板组件8;所述刮板组件7和所述振动板组件8上方还连接有牵引支架14,所述振动板组件8的内部间隔的设有若干振动电机16和电磁铁17。

本激光整平机通过所述第一减振组件9的设置,能够减少振动板组件8振动时振动的横向传递,减少对所述刮板组件7的影响,所述刮板组件7能够保持较稳定的状态进行找平和刮板,整平效果更好,而且能够较低施工噪音,改善施工环境;所述间距调整组件10的设置能够适当调整所述刮板组件7和所述振动板组件8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位置的施工要求,灵活性更高;所述导向组件11能够辅助所述间距调整组件10,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和方向性;多个所述振动电机16的设置振动的效果更好、振实的也更加均匀,所述电磁铁17在通电后能够产生磁场和磁力,从而引导所述磁性钢纤维进行方向选择。

进一步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间距调整组件10为电动推杆,所述导向组件11分别为导向杆,所述间距调整组件10和所述导向组件1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15;所述第一减振组件9包括一对减振安装板901,一个所述减振安装板901螺接固定在所述振动板组件8的侧壁上,另一个螺接所述连接法兰15;一对所述减振安装板901相向的面上一一对应的设有橡胶座902,每对所述橡胶座902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903;所述间距调整组件10、所述导向组件11和所述第一减振组件9的外周还分别安装有可拆卸的防护罩。

通过所述连接法兰15、减振安装板901的设置,便于部件之间的螺接和拆卸,所述橡胶座902和所述弹簧903的设置能够形成较好的减振和连接作用,在保持同步运动的同时也能够减振降噪;所述防护罩的设置能够保护这些部件,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时,能够避免混凝土溅射到这些部件上,造成不利影响。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振动板组件8包括可拆卸螺接的振动框801和盖板802,所述振动框801和所述盖板802的同侧连接所述第一减振组件9,所述盖板802的上方连接所述牵引支架14;所述振动框801为条形框,所述振动框801内等间距的依次间隔的设置有所述振动电机16和电磁铁17,所述振动电机16为线性马达并分别螺接固定在所述振动框801内,所述振动框801内在所述线性马达的两侧分别设有卡合凹槽803,所述卡合凹槽803内设置所述电磁铁17,所述电磁铁17和所述线性马达分别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盖板802的内侧还覆盖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为粘贴在所述盖板802内侧的消音棉804。所述消音棉804中设有曲折迂回的管孔,这些管孔与所述盖板802上的走线孔连通,在方便走线的同时,减少噪音的传递。

将电磁铁17和振动电机16交替间隔设置,能够让整个振实面的振实效果和磁场分布更好,采用线性马达进行振动,噪音更小、振动方向容易控制,具有线性效果;而且所述线性马达的振动也能够辅助所述磁性钢纤维的移动,在振动的环境下,所述磁性钢纤维更易于运动调整方向。

所述卡合凹槽803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安装固定所述电磁铁17,另一方也能够减低该处的板厚,让所述电磁铁17更接近混凝土中的磁性钢纤维,有利于磁性方向的引导;在所述盖板的内侧设置消音棉能够明显减低振动产生的噪音,改善现场施工的环境。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牵引支架14包括主牵引杆1401,所述主牵引杆1401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1402和第二连接杆1403,所述第一连接杆1402连接所述刮板组件7,所述第二连接杆1403连接所述振动板组件8;所述第二连接杆1403的中上部设有一截橡胶柱18,所述第二连接杆1403和所述主牵引杆1401之间还设有斜拉杆1404,所述斜拉杆1404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403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垫片1405。

所述主牵引杆1401可以连接牵引车辆;所述橡胶柱18和所述橡胶垫片1405的设置,也能够减低振动的传递,减少振动向主牵引杆和牵引车辆方向传递,所述斜拉杆1404能够提升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结合图7所示,所述橡胶柱18的外圆周设有螺旋筋19,所述螺旋筋19内嵌设有减振弹簧20;采用该结构的橡胶柱18上下端面能够方便的与杆体连接,也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在混凝土铺设过程中混凝土也不会影响到减振弹簧2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