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爬架提前附墙提升基于铝模的快拆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28927发布日期:2022-03-26 15:59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爬架提前附墙提升基于铝模的快拆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层住宅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爬架提前附墙提升基于铝模的快拆体系。


背景技术:

2.超高层住宅项目施工通常采用铝模+爬架附墙施工工艺,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3.1、爬架需要附墙爬升之时,外墙2650
×
400mm铝模板还未拆除,此时上部结构施工处于无防护冒顶作业状态,安全风险极大;并且
4.2、爬架需要附墙爬升之时,外墙2650
×
400mm铝模板待混凝土初凝8小时候大面拆除,但由于上部结构暂无模板施工工作面及堆码区域,临时堆放于爬架走道板,也极大的增加了安全风险。
5.由于存在以上不足,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用于爬架提前附墙提升基于铝模的快拆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爬架提前附墙提升基于铝模的快拆体系,该快拆体系为先拆除爬架附墙处快拆板,后提升爬架,最后拆除大面积外墙铝模板,解决了爬架需大面外墙铝模板拆除后才能附墙提升的问题,避免了冒顶作业以及爬架堆载过大的安全风险。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爬架提前附墙提升基于铝模的快拆体系,所述快拆体系设置在地面与楼板线之间的最高处两道背楞之间,包括:
8.非标k板(1)、快拆板(2)以及c槽(3),所述快拆板(2)对称设置在外墙体两侧,所述非标k板(1)设置在其中一个快拆板(2)顶端,所述c槽(3)设置在其中另一个快拆板(2)的上方。
9.优选的,所述非标k板(1)通过螺钉与所述快拆板(2)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外墙体两侧通过对拉螺杆(4),所述外墙体分为多道背楞,每道背楞均采用单独的所述对拉螺杆(4)连接。
11.优选的,两块所述快拆板(2)长度不相等。
12.优选的,所述爬架附墙点处还设置厚垫板。
13.优选的,铝模配模时应结合所述爬架附墙点位布置,使爬架附墙件处于1块标准墙板宽度范围内,不跨越第二块墙板,若无法避免,则将附墙件覆盖范围内相邻两块墙板一同深化。
14.优选的,附墙处的所述非标k板(1)为“凹”形或上下被断开。
15.优选的,标准墙板于第四道背楞以上断开,所述非标k板(1)与所述标准墙板之间由快拆板(2)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快拆板(2)具有45
°
斜口角度的快拆斜口(5)。
17.优选的,所述快拆板(2)内预留爬架附墙件螺杆穿孔以及垫片、螺母、螺帽空间。
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中快拆板和非标k板根据附墙点位深化,较常规标准k板更易于拆除;克服常规施工工序为先拆除铝模板,后提升爬架中爬架需大面外墙铝模板拆除后才能附墙提升的问题,该快拆体系为先拆除爬架附墙处快拆板,后提升爬架,最后拆除大面积外墙铝模板,避免了冒顶作业以及爬架堆载过大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2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非标k板以及快拆板分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非标k板以及快拆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墙外立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沿1-1剖面的安装快拆体系的外墙剖视图。
24.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快拆体系施工流程示意图,其中图5(a)为n层混凝土浇筑完成的工序示意图;图5(b)为第五道背楞及快拆板区域螺杆拆除工序示意图;图5(c)为快拆板(爬架附墙处)c槽拆除工序示意图;图5(d)为爬架附墙件安装工序示意图;图5(e)为爬架提升工序示意图;图5(f)为外墙铝模板拆除工序示意图。
25.其中:1、非标k板;2、快拆板;3、c槽;4、对拉螺杆;5、快拆斜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27.本实施例的用于爬架提前附墙提升基于铝模的快拆体系,该快拆体系为先拆除爬架附墙处快拆板,后提升爬架,最后拆除大面积外墙铝模板,解决了爬架需大面外墙铝模板拆除后才能附墙提升的问题,避免了冒顶作业以及爬架堆载过大的安全风险。
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爬架提前附墙提升基于铝模的快拆体系,快拆体系设置在地面与楼板线之间的最高处两道背楞之间,包括:
29.非标k板1、快拆板2以及c槽3,快拆板2对称设置在外墙体两侧,非标k板1设置在其中一个快拆板2顶端,c槽3设置在其中另一个快拆板2的上方。如图2所示,非标k板1通过螺钉与快拆板2连接。快拆板2具有45
°
斜口角度的快拆斜口5。
30.外墙体两侧通过对拉螺杆4,外墙体分为多道背楞,每道背楞均采用单独的对拉螺杆4连接。两块快拆板2长度不相等。
31.爬架附墙点处还设置厚垫板。本实施例中,铝模配模前必须确定爬架附墙点位置且不再变动该位置,附墙点需设置10cm厚垫板;
32.铝模配模时应结合所述爬架附墙点位布置,尽量使爬架附墙件处于1块标准墙板宽度范围内,不跨越第二块墙板,若无法避免,则将附墙件覆盖范围内相邻两块墙板一同深化。
33.附墙处的非标k板为“凹”形或上下被断开。
34.标准墙板于第四道背楞以上断开,非标k板与标准墙板之间由快拆板2连接。快拆板2内预留爬架附墙件螺杆穿孔以及垫片、螺母、螺帽空间。
3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针对2.9m层高,外墙从地面到楼板线之间设置五道背楞,分别为第一道背楞(距离地面250mm),第二道背楞(距离地面850mm),第三道背楞(距离地面1650mm),第四道背楞(距离地面2200mm)以及第五道背楞(距离地面2700mm)。
36.本实施例中,外墙第四道背楞由2250mm调整至2200mm,满足第四道背愣距上一层楼板面≤700mm。
37.参见图5(a)-(f)所示,该快拆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38.常规施工工序为先拆除铝模板,后提升爬架,该快拆体系为先拆除爬架附墙处快拆板,后提升爬架,最后拆除大面积外墙铝模板,其中快拆板和非标k板根据附墙点位深化,较常规标准k板更易于拆除。
39.施工中需要注意:
40.1、铝模配模前必须确定爬架附墙点位置且不在变动,附墙点需设置10cm厚垫板;
41.2、针对2.9m层高,外墙第四道背楞由2250mm调整至2200mm,满足第四道背愣距上一层楼板面≤700mm;
42.3、铝模配模时应结合爬架附墙点位布置,尽量使爬架附墙件处于1块标准墙板宽度范围内,不跨越第二块墙板,若无法避免,则将附墙件覆盖范围内相邻两块墙板一同深化;
43.4、附墙处k板做“凹”形或上下断开处理、标准墙板于第四道背楞以上断开,k板与墙板之间由快拆板体系连接,快拆板斜口角度45
°

44.5、室内快拆板仅需预留爬架附墙件螺杆穿孔以及垫片、螺母、螺帽空间;
45.6、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8小时后先行将快拆板拆除,待爬架附墙件安装完成,爬架提升后方可大面拆除外墙铝模板。
46.本实施例中,快拆板和非标k板根据附墙点位深化,较常规标准k板更易于拆除;克服常规施工工序为先拆除铝模板,后提升爬架中爬架需大面外墙铝模板拆除后才能附墙提升的问题,该快拆体系为先拆除爬架附墙处快拆板,后提升爬架,最后拆除大面积外墙铝模板,避免了冒顶作业以及爬架堆载过大的安全风险。
47.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与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