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相机站移动式门禁管控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5150发布日期:2022-06-08 00:5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相机站移动式门禁管控方舱的制作方法
一种调相机站移动式门禁管控方舱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安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相机站移动式门禁管控方舱。
3.

背景技术:

4.调相机是电力远距离传输的重要设备,调相机的作用是:向系统输送无功率;改善功率因数;降低网络中的损耗;对调整网络电压和提高电能质量有较好的作用。因此,调相机站的稳定运行是保障稳定供电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调相机站的稳定运行,均是在门口门卫室处设置体温测量设备,由于测量时需要人员人工测量然后登记,同时,测量设备处于露天环境中,在雨雪天气下进行测量非常不便,严重影响员工的测量进度,造成员工测量后赶到打卡处进行上班打卡时错过打卡时间,容易产生工作纠纷,降低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对门卫室进行改造,并把打卡设备和测温设均设置在门卫室则工程量比较大,同时,这种改造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建设中调相机站开设的临时出入口。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温度测量和门禁打卡分体设置导致错过打卡时间,易产生工作纠纷和不便移动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调相机站移动式门禁管控方舱,包括方舱本体和门禁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方舱本体包括上圈梁、下圈梁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上圈梁和下圈梁任一相对的两侧边分别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支撑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上圈梁和下圈梁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设置在隔板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相对侧,所述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上圈梁、下圈梁、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围成第一腔室,所述隔板、上圈梁、下圈梁、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围成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实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开关门,所述门禁设备为至少两个,且均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的所述下圈梁上。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二侧板两侧设置有第二支柱,所述隔板两侧设置有隔板支柱。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窗户,且第一窗户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两个第一支柱连接的两个第一横杆,第一窗户为固定窗。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窗户,且第二窗户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两个第二支柱连接的两个第二横杆,第二窗户为推拉窗。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第三窗户,且第三窗户的上下两侧仅设置有与隔板支柱和第一支柱或第二支柱连接的两个第三横杆,第三窗户为推拉窗。
12.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侧板上设置有第四窗户,且第四窗户的上下两侧仅设置有与隔板支柱和第一支柱或第二支柱连接的两个第四横杆,第四窗户为推拉窗。
13.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隔板窗户,且隔板窗户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两个隔板支柱连接的两个隔板横杆,隔板窗户为推拉窗。
14.进一步的,所述上圈梁上设置有吊环,与所述门禁设备对应的下圈梁上铰接有三
角脚踏板。
15.进一步的,所述门禁设备包括闸机、人脸识别装置和红外测温装置。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工作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上圈梁上设置有照明设备和监控设备。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通过圈梁和侧板相互组合形成便于移动的方舱本体,并在方舱本体内设置门禁设备,便于移动的同时,对打卡和测温地点进行合并,与改造土建类门卫室相比工程量小,由于方舱本体能够进行移动,能够适应不同的场地及临时性出入口,适应范围广,能有效的提高对进出人员的管控效率及准确率,并减少管控人员,减轻管控人员工作量,提升管控水平。
19.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更能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如下。
20.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24.图3为图2中d方向视图。
25.图4为图2中c方向视图。
26.图中,1-上圈梁、2-下圈梁、3-左侧板、4-右侧板、5-前侧板、6-后侧板、7-隔板、8-第一支柱、9-第二支柱、10-隔板支柱、11-左窗户、12-左横杆、13-右窗户、14-右横杆14、15-前窗户、16-前横杆、17-后窗户、18-后横杆、19-隔板窗户、20-隔板横杆、21-门禁设备、22-照明设备、23-开关门、24-工作台、25-吊环、26-三角脚踏板。
27.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9.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30.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图4所示,一种调相机站移动式门禁管控方舱,包括方舱本体和门禁设备21,方舱本体包括上圈梁1、下圈梁2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圈梁1
和下圈梁2任一相对的两侧边分别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支撑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与上圈梁1和下圈梁2连接的隔板,隔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设置在隔板7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相对侧,隔板7、第三隔板7、第四隔板7、上圈梁1、下圈梁2、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围成第一腔室,隔板7、上圈梁1、下圈梁2、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围成第二腔室,隔板7上设置有实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开关门23,门禁设备21为至少两个,且均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的下圈梁2上。
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为左侧板3、第二侧板为右侧板4、第三侧板为前侧板5、第四侧板为前侧板5;左侧板3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柱8、右侧板4两侧设置有第二支柱9,隔板7两侧设置有隔板支柱10,下圈梁2还通过第一支柱8、第二支柱9和隔板支柱10对上圈梁1进行支撑,减少左侧板3、右侧板4、前侧板5、后侧板6和隔板7的受力,同时,还增加上圈梁1与下圈梁2的连接强度。
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窗户为左窗户11,左窗户11开设在左侧板3上,且左窗户1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左横杆12,左横杆12的一端与一个第一支柱8连接,左横杆1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支柱8连接,且左窗户11为固定窗。
3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窗户为右窗户13,右窗户13开设在右侧板4上,且右窗户1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右横杆14,右横杆14的一端与一个第二支柱9连接,右横杆14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支柱9连接,且右窗户13为推拉窗。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窗户为前窗户15,前窗户15开设在前侧板5上,且前窗户1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前横杆16,前横杆16的一端与隔板7支柱10连接,前横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柱8或第二支柱9连接,且前窗户15为推拉窗。
37.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窗户为后窗户17,后窗户17开设在后侧板6上,且后窗户17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后横杆18,后横杆18的一端与隔板7支柱10连接,后横杆18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柱8或第二支柱9连接,且后窗户17为推拉窗。
38.在本实施例中,隔板窗户19开设在隔板7上,且隔板窗户19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隔板横杆20,隔板横杆20的一端与一个隔板支柱10连接,隔板横杆2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隔板支柱10连接,且隔板窗户19为推拉窗。
39.在本实施例中,门禁设备21包括闸机、人脸识别装置和红外测温装置,闸机、人脸识别装置和红外测温装置支架相互独立或一体机,其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形成人员通道,人员通道设计成双进双出,对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的同时,还对人员身份进行识别,完成打卡操作;同时,第一腔室形成工作室,供管控人员进行工作,用于应对突发状况,并控制闸机、人脸识别装置和红外测温装置的工作,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工作台24,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上圈梁1上设置有照明设备22(电灯)和监控设备(摄像机),在光线不充足时间进行照明操作,可以为人工手动开关还可以为光线自动感应开关,并对环境进行监控。
40.使用时,把方舱本体放置在出入口,连通电源后,闸机、人脸识别装置、红外测温装置、摄像机进行工作,同时照明灯在光线不足时间进行照明操作,人员从第二腔室穿过时,闸机实现对人员的放行或阻拦,人脸识别装置对人员身份进行确定,完成打卡操作,红外测温装置对人员体温进行测量,摄像机对人员通过第二腔室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工作人员在第一腔室内进行辅助工作。
41.实施例二
4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吊环25和三角脚踏板26等技术特征获得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上圈梁1上设置有吊环25,与门禁设备21对应的下圈梁2上铰接有三角脚踏板26。
4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圈梁1上的吊环25,便于对方舱本体进行吊装,实现快速转运,同时,由于下圈梁2具有一定的高度,在下圈梁2上设置三角脚踏板26,使下圈梁2与地面形成一个斜坡,便于人员进行通过,同时三角脚踏板26与下圈梁2铰接,在对方舱本体进行运输时,能够对三角脚踏板26进行旋转翻转到第二腔室内,使方舱本体为规整的矩形结构,便于运输时的排放,尤其是多个方舱本体之间能够紧密接触,提高空间利用率。
44.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