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4865发布日期:2022-06-08 00:4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的外墙脚手架搭设中的连墙件,多数采用在现浇砼结构中预埋短钢管的形式或者预埋粗钢筋,即将短钢管或者粗钢筋竖向预埋在边梁砼内一部分,外露一部分,再加水平连杆(脚手钢管)用扣件将外架立杆与预埋钢管进行连接。传统作法存在如下缺点,给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造成许多不利影响:
3.1)、在外墙砌筑时,一般都在预埋有钢管连墙件处留洞,外墙装修后期对原连墙件进行拆改并重新加固外架。在拆除原连墙件时,大多连墙件的扣件因砌体及砂浆影响难以拆除而只能直接割除水平钢管及竖向钢管,再将埋在墙内的短钢管和扣件清理出来,然后对外墙进行堵洞和修补。但如留洞过大,修补的时间就会较长,影响外架拆除进度,施工质量又无法保证,此处为外墙渗漏水的最大隐患。如留洞过小,预埋的钢管及拉结的十字扣件(包括水平钢管)又无法轻易的取出,造成拆除的困难以及扣件和钢管的非正常损失及渗漏隐患。
4.2)、在飘窗及阳台栏杆处的连墙件,外架连墙件又需经过几次拆改过程,外架的稳定性又存在极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该装置安装、拆卸便利,利于实现墙外脚手架的快速搭建;穿墙螺杆在墙体上的拆卸便利,不存在难以拆卸问题,同时,穿墙螺杆在拆除后,遗留在墙体上的孔洞小,利于实现后续堵洞操作。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包括l形支撑底座、穿墙螺杆、支撑钢管、水平支撑机构,所述穿墙螺杆用于将所述l形支撑底座的竖直板固定压紧在墙体表面上,在所述竖直板上固定设置一与竖直板相垂直的连接螺纹杆,所述水平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套管,所述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l形支撑底座的水平板上,所述套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部,且套管与所述连接螺纹杆同轴,在所述支撑钢管的一端内部设置有一段与所述连接螺纹杆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支撑钢管穿过所述套管后与所述连接螺纹杆相连接。
7.优选地,在所述水平板上设置一辅助固定机构,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包括调节螺纹杆、插杆、紧固螺栓,所述调节螺纹杆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板上,所述插杆下部套置在所述调节螺纹杆上,在所述支撑钢管的侧壁上设置一用于实现插杆上部贯穿的第一贯通孔,在所述连接螺纹杆上设置一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贯通的第一沉孔,在所述支撑钢管上设置一用于所述紧固螺栓贯穿的第二贯通孔,在所述连接螺纹杆上设置一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相贯通的第二沉孔,且第二沉孔与第一沉孔也相贯通,在所述插杆的上部设置一用于实现与所述紧固螺栓相连接的螺纹孔。
8.优选地,在所述插杆的下部外侧设置有若干辅助拨杆。
9.进一步地,在所述套管内设置有四组沿着套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缓冲机构,每一组所述缓冲机构均包括半圆形顶块、顶杆、弹簧和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套管内侧壁上,顶杆的下部贯穿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中间板,在所述顶杆的下部固定设置一位于固定支撑板的中间板下方的限位块,所述半圆形顶块与所述顶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置在顶杆上,且弹簧卡置在固定支撑板与半圆形顶块之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便利;利用穿墙螺杆实现l 形支撑底座在墙体上的固定,其安装操作流程简单,便于实现后续的脚手架搭建,提高脚手架搭建效率;拆除穿墙螺杆后,在墙体上留下的孔洞小,利于实现后续堵洞操作;利用辅助固定机构对支撑钢管端部进一步地的固定作用,可提高支撑钢管的稳定支撑效果;利用缓冲机构对支撑钢管的支撑,在进行脚手架搭建时,便于实现支撑钢管自由端的摆动微调,继而便于实现脚手架的搭建连接。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缓冲机构夹持支撑钢管的主视图;
14.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5.图4为紧固螺栓与插杆连接处的纵向剖视图;
16.图5为支撑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l形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l形支撑底座、11竖直板、111第三贯通孔、12水平板、13连接螺纹杆、131 第一沉孔、132第二沉孔、2穿墙螺杆、3支撑钢管、31第一贯通孔、32第二贯通孔、41支撑杆、42套管、51调节螺纹杆、52插杆、521拨杆、53紧固螺栓、61半圆形顶块、62顶杆、 621限位板、63弹簧、64固定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l形支撑底座1、穿墙螺杆2、支撑钢管3、水平支撑机构,所述穿墙螺杆2用于将所述l形支撑底座1的竖直板11固定压紧在墙体表面上,具体的,在进行l形支撑座1的固定安装时,先在墙体上开设一用于穿墙螺杆2贯穿的孔洞,然后,将穿墙螺杆2贯穿在孔洞内,接着,将竖直板11上的第三贯通孔111套置在穿墙螺杆2的外端上,最后,利用螺母将穿墙螺杆2及l形支撑底座1牢牢固定在墙体
上,在所述竖直板11上固定设置一与竖直板11相垂直的连接螺纹杆13,所述水平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41、套管42,所述支撑杆41固定设置在所述l形支撑底座1的水平板12上,所述套管4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41上部,且套管42与所述连接螺纹杆13同轴,在所述支撑钢管3的一端内部设置有一段与所述连接螺纹杆13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支撑钢管3穿过所述套管42后与所述连接螺纹杆13相连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支撑钢管3穿过套管42后,在连接螺纹杆13上拧紧顶压在竖直板11上后,实现其在l形支撑底座1上的固定安装,从而在后续的脚手架安装中,支撑钢管3起到支撑作用。
21.为进一步提高支撑钢管3在l形支撑底座1上的安装稳定性,在此,在水平板12上设置一辅助固定机构,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包括调节螺纹杆51、插杆52、紧固螺栓53,所述调节螺纹杆51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板12上,所述插杆52下部套置在所述调节螺纹杆52上,通过转动插杆52,可实现插杆52的上下调节,为便于实现插杆52的转动调节,在此,在插杆52的下部外侧设置有若干辅助拨杆521,在所述支撑钢管3的侧壁上设置一用于实现插杆 52上部贯穿的第一贯通孔31,在所述连接螺纹杆13上设置一与所述第一贯通孔31相贯通的第一沉孔131,在所述支撑钢管3上设置一用于所述紧固螺栓53贯穿的第二贯通孔32,在所述连接螺纹杆13上设置一与所述第二贯通孔32相贯通的第二沉孔132,且第二沉孔132与第一沉孔131也相贯通,在所述插杆52的上部设置一用于实现与所述紧固螺栓53相连接的螺纹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支撑钢管3在连接螺纹杆13上拧紧到位后,此时,第一贯通孔31和第一沉孔131恰好上下实现贯通,第二贯通孔和第二沉孔132恰好左右实现贯通,当插杆52的上部依次插入到第一贯通孔31、第一沉孔131内并到位后,此时,第二贯通孔、第二沉孔132和插杆52上的螺纹孔实现相贯通,紧固螺栓53穿过第二贯通孔、第二沉孔132 后,在插杆52上的螺纹孔内拧紧,实现紧固螺栓53对支撑钢管3、连接螺纹杆13及插杆52 的连接固定。
22.在支撑钢管3上搭建脚手架时,为便于使得支撑钢管3的自由端有一定的微量摆动能力,以便实现脚手架的顺利搭建,在此,在套管42内设置有四组沿着套管4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缓冲机构,每一组所述缓冲机构均包括半圆形顶块61、顶杆62、弹簧63和固定支撑板 64,固定支撑板64固定设置在套管42内侧壁上,顶杆62的下部贯穿所述固定支撑板64的中间板,在所述顶杆62的下部固定设置一位于固定支撑板64的中间板下方的限位块621,所述半圆形顶块61与所述顶杆62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3套置在顶杆62上,且弹簧 63卡置在固定支撑板64与半圆形顶块61之间,利用弹簧63对半圆形顶块61的顶置作用,实现半圆形顶块61对支撑钢管3的支撑作用,弹簧63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继而使得支撑钢管3的自由端具有一定的微调能力。
23.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24.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25.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