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69837发布日期:2022-07-30 22:5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新型建材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2.alc是蒸压轻质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的简称,是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的一种。alc墙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内含经过处理的增强钢筋),是建筑轻质条板的一种。alc墙板具有板重量轻、设计荷载小、保温和隔音效果好的优点,并且安装方便,既可做墙板,又可做屋面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
3.目前在alc墙板的安装过程中,多是先在alc板上设置吊装螺栓,再在室内采用专用吊具将墙板起吊至安装面,由人工进行调整并安装固定件,随后用粘结砂浆对接缝部和固定件进行找平,这样施工后,墙面无需再进行抹灰作业,更加节能环保,并且还能大幅缩短工期。
4.但是若要实现免抹灰施工,须得alc墙板的安装平整度达到较高的水平,申请人多方分析发现,影响alc墙板安装平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alc墙板拼缝部位平整度超差;其原因在于alc墙板多安装在室内,室内空间狭小,难以使用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的吊装装置,而在吊装alc墙板进行拼接时、尤其是在进行拼缝部对接调整时,时常需要多名施工人员协同,鉴于alc墙板相对自重较大,对施工人员的体力消耗严重,使得alc墙板的安装质量存在不可控因素,且也难以明显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在狭小空间吊装alc墙板时需要多人配合导致人力成本高且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面清理,对待施工的结构墙面、地面和顶面进行清理、预找平;s2.控制线定位,对待施工区域进行控制线、边线和/或门窗洞口线绘制,形成施工轮廓线;s3.配板,依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施工轮廓线进行配板排版,并制作排版墙板;s4.安装墙板,吊装所述排版墙板至安装位、并依次拼接,以u型钢卡加固;s5.补缝找平,使用砂浆对拼缝部、过口部进行找平;在吊装所述排版墙板时借助吊装装置实现,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彼此固接的斜撑杆、设于所述斜撑杆一端的滑轮、设于所述斜撑杆上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绕卷有绕设于所述滑轮上的吊绳,所述吊绳自由端固接有吊钩,所述斜撑杆中部还设有用于供施工人员踩踏的踏板;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斜撑杆在墙面和地面平移的上平移
机构和下平移机构;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斜撑杆在墙面和地面上滑动概率的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所述斜撑杆靠近所述踏板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滑轮位置的调节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装排版墙板时,先将多个斜撑杆抵靠在墙体横梁处,此时一名操作人员可攀爬至踏板上,由其余施工人员将加工完成的排版墙板转移至斜撑杆下方,并将吊钩钩挂在排版墙板的吊装螺栓上,随后操作人员启动卷扬机可将排版墙板吊装至指定位置,吊装过程中该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滑轮的位置以对吊装的排版墙板进行精准调整,还能便捷进行u型钢卡的安装,并且此时由于该操作人员可站立在踏板上能与排版墙板的最高处平齐,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在地面调整时的视差影响,从而提高吊装排版墙板时的调整效率和调整质量。
8.而当一处排版墙板拼装完成后,该操作人员可解除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的防护作用,并通过上平移机构和下平移机构自行推动吊装装置在墙面上横移至下一待施工墙面,其他施工人员可另行准备下一块排版墙板,从而有效缩减了拼装墙板时的人力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进而也能提高alc墙板整体安装时的施工效率;吊装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还可以再通过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对斜撑杆的上下两端进行防滑防护,提高吊装装置在起吊排版墙板时的安全性。
9.可选的,所述上防滑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斜撑杆端部的上防滑块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上防滑块远离所述斜撑杆并抵紧在墙面上的上控制组件;所述下防滑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斜撑杆端部的下防滑块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下防滑块远离所述斜撑杆并抵紧在地面上的下控制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块排版墙板安装完成后,踏板上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驱使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翻转,进而使得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不与墙体和地面抵触,以便该操作人员横向移动吊装装置;吊装装置移动完成后,该操作人员再通过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驱使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分别抵紧在墙面和地面上,以确保吊装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11.可选的,所述上防滑块和所述下防滑块均铰接于所述斜撑杆上,且二者铰接轴正交于所述斜撑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控制组件包括沿所述斜撑杆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控制杆及用于驱使所述上控制杆沿其轴向移动的上控制件;所述下控制组件包括沿所述斜撑杆长度方向设置的下控制杆及用于驱使所述下控制杆沿其轴向移动的下控制件;所述上控制杆与所述上防滑块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下控制杆与所述下防滑块之间也铰接有所述连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控制件和下控制件能分别实现上控制杆和下控制杆沿斜撑杆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而带动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在斜撑杆上的翻转,且设置连杆后能有效消除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在翻转时的卡死现象,确保了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的顺畅运行。
13.可选的,所述上控制件和所述下控制件设为同动部件,通过所述同动部件实现所
述上控制杆和所述下控制杆的同步靠近或远离。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同动部件时可使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同步外扩或者内翻,提高了操作人员操作吊装装置在移动状态和防滑状态之间切换的效率。
15.可选的,所述同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斜撑杆上的同动齿轮,所述上控制杆和所述下控制杆靠近所述同动齿轮的一侧均固接有与所述同动齿轮啮合连接的同动齿条,所述斜撑杆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同动齿轮进行锁止/解锁的锁止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解除锁止件对同动齿轮的锁止后,转动同动齿轮,同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两个同动齿条同步靠近或远离,进而带动上控制杆和下控制杆同步靠近或远离,以实现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的同步作业效果。
17.可选的,所述锁止件包括与所述同动齿轮同动转动的锁止杆,所述锁止杆上同轴固接有棘轮,所述斜撑杆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棘轮朝驱使所述上控制杆和所述下控制杆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的棘爪。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向转动锁止杆以使上控制杆和下控制杆背向运动时,棘爪未对棘轮锁止,而棘爪对棘轮锁止以防其上的锁止杆反向旋转,从而操作人员可以持续正向旋转锁止杆,以使上防滑块与下防滑块分别与墙面和地面充分抵紧,并且借助棘爪对棘轮的锁止效果,无需担心锁止杆会反向旋转,提高了操作人员在使用吊装装置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19.可选的,所述滑轮或所述吊钩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斜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通电时吸附所述棘爪以使所述棘爪锁紧所述棘轮的电磁铁,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磁铁之间连接有控制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装置在吊装alc墙板时,压力传感器受压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铁通电,此时棘爪被电磁铁吸附并锁定在对棘轮的锁止状态,能够有效避免因人为误触或者晃动的alc墙板触碰棘爪而导致棘爪解除对棘轮的锁止的现象,进而避免了在吊装alc墙板时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无法为斜撑杆提供有效的防滑效果的安全隐患。而当吊钩上卸载重物后,压力传感器承受的外部压力未达设定值,此时电磁铁不会通电,可以人为拨动棘爪使之远离棘轮以解除对棘轮的锁止,操作人员可反向转动锁止杆使得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脱离与墙面和地面的抵触,以便操作人员移动吊装装置。
21.可选的,所述上平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斜撑杆靠近所述上防滑机构一端的上滚轮,所述下平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斜撑杆靠近所述下防滑机构一端的下滚轮,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的旋转轴线呈正交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杆在撘靠在墙体横梁上时,可使上滚轮与墙体横梁垂直、下滚轮与地面垂直,从而在一方面上滚轮和下滚轮均能为斜撑杆提供有效支撑,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吊装装置在横移时更加稳定和顺畅。
23.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进行配板排版时基于bim技术,且将小块板材排布至所述施工轮廓线边缘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bim技术进行排版能有效节省排版时间,并且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的缺陷,进而能快速选取高效排版方式,避免了alc板材不合理拼装造成的材料浪费以及接缝过多而导致的平整度较差的问题。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斜撑杆上设置踏板,避免了操作人员在调整alc墙板的吊装位置时的视差影响,提高了吊装效率和质量,并且该操作人员通过解除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的防护作用,再借助上平移机构和下平移机构可自行推动吊装装置在墙面上横移至下一待施工墙面,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alc墙板整体安装时的施工效率;2.通过正向转动锁止杆可实现上控制杆和下控制杆的背向运动,以使上防滑块与下防滑块分别与墙面和地面充分抵紧,并且借助棘爪对棘轮的锁止效果,无需担心锁止杆会反向旋转,提高了操作人员在使用吊装装置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3.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铁可实现对棘爪的自动锁止,以防人为误触或者晃动的alc墙板触碰棘爪而导致棘爪解除对棘轮的锁止的现象发生,进一步提高吊装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同动部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同动部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斜撑杆;11、踏板;21、滑轮;22、卷扬机;23、吊绳;24、吊钩;31、上防滑块;32、上控制杆;41、下防滑块;42、下控制杆;51、连杆;52、同动齿轮;53、同动齿条;54、锁止杆;55、棘轮;56、棘爪;57、电磁铁;58、控制盒;61、上滚轮;62、下滚轮;71、大齿轮;72、小齿轮;73、摇把;81、方杆部;82、锁止齿轮;83、弹簧;84、锁止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参照图1,alc墙板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面清理,对待施工的结构墙面、地面和顶面进行清理、预找平;s2.控制线定位,对待施工区域进行控制线、边线和/或门窗洞口线绘制,绘制时可以以最为简便的弹线方式,形成施工轮廓线;s3.配板,测量施工轮廓线的尺寸,获取数据,并在bim系统中依步骤s2中的施工轮廓线进行配板排版,且排版时需将小块板材排布至施工轮廓线边缘部,但至少在边缘处预留一整块alc板材,随后再根据bim设计数据制作排版墙板;s4.安装墙板,吊装排版墙板至安装位、并依次拼接,以u型钢卡加固;s5.补缝找平,使用砂浆对拼缝部、过口部进行找平。
33.其中,在吊装排版墙板时借助吊装装置实现,参照图2,吊装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彼此固接的斜撑杆1,本实施例中斜撑杆1设为两个且其两端部之间均通过横杆固接;斜撑杆1上还设置有滑轮21和卷扬机22,卷扬机22上绕卷有绕设于滑轮21上的吊绳23,吊绳23自由端固接有吊钩24,两个斜撑杆1长度方向的中部之间还固接有用于供操作人员踩踏
的踏板11。
34.斜撑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实现斜撑杆1在墙面和地面平移的上平移机构和下平移机构,具体的,上平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斜撑杆1一端的上滚轮61,下平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斜撑杆1另一端的下滚轮62,上滚轮61和下滚轮62的旋转轴线呈正交设置。斜撑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降低斜撑杆1在墙面和地面上滑动概率的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且斜撑杆1靠近踏板11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滑轮21位置的调节机构。
35.从而在吊装排版墙板时,先将吊装装置抵靠在墙体横梁处,此时一名操作人员可攀爬至踏板11上,由其余施工人员将加工完成的排版墙板转移至斜撑杆1下方,并将吊钩24钩挂在排版墙板的吊装螺栓上,随后操作人员启动卷扬机22可将排版墙板吊装至指定位置,吊装过程中该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滑轮21的位置以对吊装的排版墙板进行精准调整,还能便捷进行u型钢卡的安装,并且此时由于该操作人员可站立在踏板11上能与排版墙板的最高处平齐,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在地面调整时的视差影响,从而提高吊装排版墙板时的调整效率和调整质量。
36.而当一处的排版墙板拼装完成后,该操作人员可解除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的防护作用,并通过上滚轮61和下滚轮62自行推动吊装装置在墙面上横移至下一待施工墙面,其他施工人员可另行准备下一块排版墙板,有效缩减了拼装墙板时的人力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进而也能提高alc墙板整体安装时的施工效率;吊装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还可以再通过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对斜撑杆1的上下两端进行防滑防护,提高吊装装置在起吊排版墙板时的安全性。
37.具体设置时,参照图2,上防滑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斜撑杆1端部的上防滑块31以及用于驱使上防滑块31远离斜撑杆1并抵紧在墙面上的上控制组件;下防滑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斜撑杆1端部的下防滑块41以及用于驱使下防滑块41远离斜撑杆1并抵紧在地面上的下控制组件。
38.上防滑块31和下防滑块41均铰接于斜撑杆1上,且二者铰接轴正交于斜撑杆1长度方向设置;其中,上控制组件包括沿斜撑杆1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控制杆32及用于驱使上控制杆32沿其轴向移动的上控制件;下控制组件包括沿斜撑杆1长度方向设置的下控制杆42及用于驱使下控制杆42沿其轴向移动的下控制件;并且上控制杆32与上防滑块31之间铰接有连杆51,下控制杆42与下防滑块41之间也铰接有连杆51。
39.如此设置后,一块排版墙板安装完成后,踏板11上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上控制件和下控制件驱使上防滑块31和下防滑块41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翻转,进而使得上防滑块31和下防滑块41不与墙体和地面抵触,以便该操作人员横向移动吊装装置;吊装装置移动完成后,该操作人员再通过上控制件和下控制件驱使上防滑块31和下防滑块41分别抵紧在墙面和地面上,以确保吊装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40.为进一步提高吊装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参照图2和图3,上控制件和下控制件合并设为同动部件,通过同动部件实现上控制杆32和下控制杆42的同步靠近或远离;同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斜撑杆1上的同动齿轮52,上控制杆32和下控制杆42靠近同动齿轮52的一侧均固接有与同动齿轮52啮合连接的同动齿条53,斜撑杆1上固接有控制盒58,控制盒58呈矩形且其长边沿斜撑杆1长度方向设置,同动齿轮52转动设置在控制盒58内,且两个同动齿条53分列同动齿轮52轴线两侧滑动设置在控制盒58内。控制盒58上还设有用于对同动
齿轮52进行锁止/解锁的锁止件。
41.从而操作人员解除锁止件对同动齿轮52的锁止后,转动同动齿轮52,同动齿轮52带动与之啮合的两个同动齿条53同步靠近或远离,进而带动上控制杆32和下控制杆42同步靠近或远离,提高了操作人员操作吊装装置在移动状态和防滑状态之间切换的效率。
42.具体实施时,锁止件包括与同动齿轮52同动转动的锁止杆54,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锁止杆54与同动齿轮52同轴固接,且锁止杆54上还同轴固接有棘轮55,控制盒58上设有用于防止棘轮55朝驱使上控制杆32和下控制杆42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的棘爪56。
4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操作人员在转动同动齿轮52时的省力操作,锁止杆54远离棘轮55的一端同轴固接有位于控制盒58外部的大齿轮71,控制盒58外还转动连接有与大齿轮71啮合的小齿轮72,大齿轮71齿数大于小齿轮72齿数,小齿轮72上设置有摇把73。
44.从而操作人员通过摇把73驱使锁止杆54正向旋转以使上控制杆32和下控制杆42背向运动时,棘爪56未对棘轮55锁止,而棘爪56对棘轮55锁止以防其上的锁止杆54反向旋转,从而操作人员可以持续正向旋转摇把73,以使上防滑块31与下防滑块41分别与墙面和地面充分抵紧;并且借助棘爪56对棘轮55的锁止效果,无需担心锁止杆54或摇把73会反向旋转,提高了操作人员在使用吊装装置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45.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alc板材自重较大,吊绳23在吊装alc板材及调整alc板材位置时难免会发生晃动,若alc板材撞击在棘爪56上,有一定几率迫使棘爪56脱离与棘爪56的啮合,而此时操作人员站立在踏板11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参照图3,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吊装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滑轮21或吊钩24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最佳的,压力传感器集成在吊钩24上,斜撑杆1上设置有用于通电时吸附棘爪56以使棘爪56锁紧棘轮55的电磁铁57,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铁57之间连接有控制器。
46.从而吊装装置在吊装alc墙板时,压力传感器受压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铁57通电,此时棘爪56被电磁铁57吸附并锁定在对棘轮55的锁止状态,能够有效避免因人为误触或者晃动的alc墙板触碰棘爪56而导致棘爪56解除对棘轮55的锁止的现象,进而避免了在吊装alc墙板时上防滑块31和下防滑块41无法为斜撑杆1提供有效的防滑效果的安全隐患。
47.而当吊钩24上卸载重物后,压力传感器承受的外部压力未达设定值,此时电磁铁57不会通电,可以人为拨动棘爪56使之远离棘轮55以解除对棘轮55的锁止,操作人员可反向转动锁止杆54使得上防滑块31和下防滑块41脱离与墙面和地面的抵触,以便操作人员移动吊装装置。
48.同时为了实现操作人员站在踏板11上能对alc板材的位置进行便捷调整,参照图2,调节机构包括固接在两个斜撑杆1之间的导向杆以及转动设置在两个斜撑杆1之间的螺杆,导向杆平行于螺杆设置,螺杆上螺纹套设有同样套设在导向杆上的滑块,滑轮21安装在滑块上。并且,螺杆一端固接有手轮。如此操作人员站在踏板11上摇动手轮即可对滑轮21的水平位置进行便捷且省力的调整,且由于改变了起吊点滑轮21的位置,使得alc墙板的位置调节精度也更高。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吊装alc墙板时借助吊装装置实现,使得操作人员可直接持续站立在踏板11上进行alc墙板的起吊和拼装位置调整,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在地面调整时的视差影响,提高了alc吊装时的调整效率和调整质量;并且借助同动部件对上防滑块31和下防滑块41的调节作业,操作人员可在未吊装alc
墙板时自行移动吊装装置、且在吊装alc墙板时通过防滑块和下防滑块41实现对斜撑杆1的稳定防滑防护,无需操作人员上下移动,能有效节省人力并提高alc墙板整体的拼装效率。
50.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参照图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锁止杆54沿同动齿轮52轴向滑动贯穿同动齿轮52,且锁止杆54与同动齿轮52同动连接,具体的,锁止杆54靠近同动齿轮52的一端设有方杆部81,锁止杆54通过该方杆部81与同动齿轮52滑动连接,锁止杆54远离同动齿轮52的一端同轴固接有锁止齿轮82,锁止杆54上套设有位于锁止齿轮82和控制盒58之间的弹簧83;控制杆靠近锁止齿轮82的一侧间隔固接有与锁止齿轮82啮合适配的锁止齿圈84。
51.从而当需要转动同动齿轮52时,先按压锁止杆54使得锁止齿轮82脱离与锁止齿圈84的啮合连接,弹簧83被压缩产生形变,此时可以自由转动锁止杆54以带动同动齿轮52的转动;当需要锁紧同动齿轮52时,停止按压锁止杆54,弹簧83的弹性形变力推动锁止齿轮82移动至与锁止齿圈84啮合,使得锁止杆54被锁止,进而可对同动齿轮52进行锁止,可使上防滑块31和下防滑块41保持在分别与墙面和地面抵紧的状态。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