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装白灰膏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941阅读:2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袋装白灰膏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袋装白灰膏及其生产工艺,用于建筑工程及工业领域。
粉化后的白灰,它被广泛的用于建筑工程的房屋装修及工业上为众人所知,但是,目前对于固体块白灰的熟成处理一直延续传统的处理使用方法。如利用在施工现场采用的地面挖坑或木槽,放入固体块灰,再加水粉化后约静化15天后即成白灰膏挖出来使用。此种处理方法只能简单地满足工程的应用,但这种传统的使用方法存在许多弊端。
1、污染环境。因粉化白灰需要占用很大地方来堆放固体块白灰、使之地面挖坑、排渣,灰水流失造成施工现场的严重污染。
2、使用浪费严重。一方面运输时,必然会把固体块白灰可用的部分和不可用的部分全部运到施工现场。按正常情况下固体块白灰的可用成分约占70%,剩余的30%不可用部分占用了运输费,提高了使用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在坑池内粉化易掺入杂质,加之简单的手工过滤处理,把可用部分排除掉,导致使用上的浪费。
3、加工粗糙。因在现场坑池内粉化后经简单处理的白灰膏内含有大量的石子和灰渣及其它杂质混在其内,使用时往往出现起包,造成返工以及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
4、由于传统的粉化处理方法时间长,需约半个月的时间自然粉化后才可使用。
5、使用上受到限制。不论建筑工程或家庭使用,都需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6、给城市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人口集中的地方也就是建筑工程量大,用水最紧张的地方。粉化白灰的用水比例约1∶6需耗用大量的淡水,试想一座城市的建筑量如此之大,用灰之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袋装白灰膏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工厂化生产按工艺流程深加工出具有高纯度,细腻、洁白的半脱水状白灰膏。
本发明的具体解决方案是将一定比例的白灰和水制取成半脱水状态并带有包装的白灰膏。
实现上述半脱水状白灰膏的生产工艺步骤为将固体块白灰注入1∶4的水,待其10分钟的粉化过程后,经搅拌使灰浆经16目过滤网流入沉淀池进行5-8小时的静化,再经4-5小时使灰与水混合体自然吸收沉淀后,除去分离出的浮水,并搅拌调合使灰膏约为30%的含水湿度成半脱水状成品,按一定比例加入香料,最后灌入包装袋。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产品是采用工厂化的批量生产效率高,利用本工艺可制取出纯度高、细腻、洁白半脱水状的灰膏。
2、本产品采用包装形式,可便于运输,使用快捷方便,减少处理使用中的环节,可长期存放。
3、本工艺制取白灰膏的生产周期短,从加料到成品入库,仅需48小时,减少了使用成本。
4、本工艺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水资源,使之抽出的浮水再次重复使用。


图1为半脱水状白灰膏生产工艺流程图结合工艺流程图具体描述如下粉化先是把固体块白灰加到粉化池中,注入1∶4的水经10分钟的粉化过程,使固体块白灰变成乳化状的灰与水的化合物,在此过程中应保证适量的水,否则出现颗粒状不能彻底粉化,但是也不能边粉化边加水否则会影响粉化效果。
过滤经粉化后的乳状灰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大部分灰溶解于水中,而后打开粉化池闸门,灰与水的混合体经过闸门通过16目过滤网滤出注入沉淀池中。因灰水有一定的浓度,经过滤网时要不断振动过滤网。
养生把滤过的灰经5-8小时的静化,使微粒灰吸足水份并充分粉化使其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是保证质量的关健一环。
沉淀(分解)灰与水的混合体经4-5小时沉淀,达到灰与水的自然分解从而减少灰中的含水量。
除水当水与灰沉淀分离后出现上部为水,下部为灰的现象。要把上面的浮水用水泵抽出,抽出的水应排入粉化池内重复使用,以其达到节约用水,直到将浮水抽空为止。
搅拌与拌香料除出浮水后的灰上下层的含水量不同要开动搅拌机使其一致约为30%的含水湿度,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香料,再搅拌均匀,成半脱水状白灰膏。
灌装利用抽浆机将半脱水状白灰膏注入包装袋即为袋装成品。按此工艺生产出加料到包装入库,只需48小时。
权利要求
1.一种袋装白灰膏,包括固体块白灰和水构成,其特征是将一定比例的白灰和水制取成半脱水状态并带有包装的白灰膏。
2.一种用于制备上述半脱水状白灰膏的生产工艺,其工艺为将固体块白灰注入1∶4的水,待其10分钟的粉化过程后,经搅拌使灰浆经16目过滤网流入沉淀池进行5-8小时的静化,再经4-5小时使灰与水混合体自然吸收沉淀后,除去分离出的浮水,并搅拌调和使灰膏约为30%的含水湿度,成半脱水状成品,按一定比例加入香料最后灌入包装。
全文摘要
一种袋装白灰膏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固体块白灰和水制成。通过粉化、过滤、养生、沉淀、除水、搅拌或加香料等工艺处理成半脱水状白灰膏并装入包装袋。本工艺制取的白灰膏纯度高,细腻、洁白,具有生产周期短,效率高,便于运输,使用快捷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C04B2/04GK1090259SQ9312118
公开日1994年8月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杜作忠 申请人:杜作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